有沒有簡單的投資方法,風險不比ETF高,但是賺得更多?
重點是,對股票沒有深入研究的一般人,也能操作?
有!首先,對無法投入大量時間研究投資公司的人而言,要降低風險就要大量的持股。因為股市長期向上。大量持股,大多的持股會有正報酬。雖然少數公司變成壁紙,但因為占比不高,所以無所謂。因此,作者的單一持股,基本上不超過總資金的5%。
其次,要用簡單的方法,選出相對好的公司,讓你的持股踩雷的機會減少,也提升整體的報酬率。
深入研究一家公司,有知識上的門檻,也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如非任職投資相關領域,或對投資有極大興趣,要做到這點,其實很難。
於是你只能用少數指標進行初步篩選,然後以量取勝,再每季篩選,剔除營運轉差的個股。用廣度取代深度,最後賺取利潤。
以2022年及2023年上半為例,作者的操作績效分別是負10%及正28%,各比0050好了10%左右。
作者是如何簡單的篩選個股?首先,選擇連續10年股東權益報酬率大於10%的個股,其次歷史本益比在本益比河流圖中處於低價的位置。前者是公司經營效率的指標,後者是股價是否便宜的指標。
買進後,基本上長期持有。有足夠的資金,在股價低於季線時逐步加碼。
持有的股票若每股盈餘開始轉為負值,則可以賣出。
本書特色 方法具體可行
對投資人而言,隨著資金逐漸累積,會產生一個問題:該如何分配資金,對既有的持股進行加碼?作者在書中提供明確的方法,如下:
1. 報酬率相對差的前幾名:通常是負報酬的前幾名,帳面上的負報酬就是成本價高於現價,所以現價一買入,成本價就會跟著降低,有人會說這是攤平,並不是加碼,對於攤平或加碼的文字定義,自己並不是太在意,我在意的是當我的持有成本變低,長期下來,勝率與報酬率都會提升,當成本在5年線或10年線時,對於大盤的波動,幾乎可以無視。
2. 持股比例相對少的前幾名:一般而言,自己的持股比例會相對少的原因之一,就是在分批買進的過程中,還沒買到幾次就漲上去了,自己就會將要投入的資金換到還沒漲的個股,所以當沒有搭到車的個股,有機會再跌回來時,就會吸引我的目光。
3. 與季均線負乖離相對多的:季均線為近一季的移動平均線(大家的平均成本),而乖離率指的是收盤價和移動平均線的差距,當股價大漲離季均線太遠時,就是所謂的正乖離太大,反之則為負乖離。當股價與季均線正乖離太大時,代表近一季買入的投資者獲利的幅度越大,此時波段投資者就有可能會有獲利了結或入袋為安的想法而賣出股票,使股價漸漸回到季均線附近。而負乖離越大時,有可能是波段持有的投資者已停損出場且沒停損的人也因為損失過大而不捨賣出,導致賣壓減輕而有買盤進場,有機會讓股價回到季均線附近。自己在與季均線負乖離相對大時進場,並不是為了搶短線或是抄底,而是盡可能的降低長線持有的成本。
克服不敢承低承接的心魔
股市長期上漲,因此不管現在的漲跌,只要可以做到定期買進,一定可以累積財富。特別是在股價下跌時,如果也願意持續加碼買進,更可以賺取暴利。
只是多數人在股市看漲時買進尚可,股市下跌下時,則多半不敢投入。一直想等股價更低時再介入。可是除非投入大量時間或是天賦異秉,很難判斷谷底何時出現,因此反而錯過逢低布局的機會。
本書的方法,強調在低於季線時加碼買進,降低持股成本,不會錯失「揀便宜」的機會。
提供半導體投資的基本知識
因為工作與學科背景的關係,作者對半導體產業有深刻的認識。本書以專章說明投資半導體產業的基本知識。讓你掌握發展潛力強大的投資機會。
作者簡介:
吳宜勲
2015年畢業於台灣科技大學機械研究所博士班,畢業後從事機構工程師一職,並開始了投資的生涯。雖帶著博士的頭銜,但對於股票投資就像是一張白紙,低買高賣的價差交易是我唯一的認知。
一心只想著如何快速獲利,早日離開職場,過著自由自在的人生。但人生哪有這麼順利?在一次次的投資失利中,不斷的在股海裡繳學費換取投資經驗。我慢慢的了解,原來投資股票獲利,沒有想像中那麼容易,特別是越在意股價,股價就越不會動;越押注某一檔,那一檔就越不會漲。被人性的貪婪淹沒的結局,就是和大多數人一樣,最終都是大賠小賺、深度套牢、賺不到錢。
2019年起開始思考上班族該如何投資,並了解自己可以承受的風險,打造出當股災來臨時,心態也不會炸裂的投資組合,如此可避免因恐慌而把股票出清在相對低點。
投資週期由短天期的幾週甚至是幾天,拉長至數季甚至是數年以上,用時間(長期投資或稱為存股)來增加勝率與獲利。透過分散買進、分批買進與持續買進的方式自組ETF(投資組合),可以達到既保守又積極的效果。2021年4月創立「打造屬於自己的ETF」粉絲專頁,記錄存股的歷程並分享投資的心得。2022年4月出版《自組ETF——讓我股利翻倍的存股法》一書。現在仍從事機構工程師一職,投資是興趣之一,也是累積資產的方式,但本業才是供給投資的養分。個人建議,在被動收入大於主動收入之前,勿荒廢本業。
章節試閱
第二章 適合務實上班族的投資系統:要用少少的指標,持有多多的股票!
我經常被問的萬年問題就是:「XX股票現在還可以買嗎?」
我相信這個問題,也同樣困擾著各大財經粉專的版主與財經相關的作者。一開始,我會認真的看該公司近幾年的股東權益報酬率(Return on equity, ROE)、毛利率與每股盈餘等資料,再看目前股價的位階高低,最後再加註,以長期投資的觀點來看,這間公司如何如何⋯⋯。
但後來我才發現,多數人這句話的背後含意,其實是「要是我買了XX股票,明天或後天能賺錢嗎?」或是「XX股明天還會漲嗎?」能回答這種問題的,我想大概只有以下三種人:第一,詐騙集團;第二,也是詐騙集團;第三,還是詐騙集團。所以不要相信能回答這類問題的人。
「如何選股」才能賺錢,一直是剛進股市的新手最想知道,也最感興趣的話題。選股這件事博大精深,有人說需要看很複雜很難懂的財報,也有人說需要先了解各產業的前景。這些都沒有錯,只是不適合新手,也不適合閒暇時間不多的上班族。
許多人一聽到選股兩個字,腦海中就浮現「很麻煩」、「很困難」、「很花時間」、「不知如何做起」等想法。本章節中,將說明適合多數人選股的方法與邏輯。這些都是我親身試驗並且簡化過的方法,希望能讓大家對選股有一定的概念,不再害怕選股。
選股只是買股票的第一步。選完股票後,要知道後續怎麼買,並培養長期持有的心態。每個步驟都需要有一定的認知,才能在股海裡自在的存活下去。舉例來說,買同一檔股票,有的人賺錢,也一定有人賠錢。由此可見,選股確實重要,但他只是獲利的一環。在第三章,我將更詳細的分享操作心得,讓大家更了解,從選股到獲利之間,還需要哪些要素。
用股東權益報酬率,找到經營績效好的公司
以價值投資的觀念出發,就不得不提到股神巴菲特最愛的指標-股東權益報酬率。這個指標能反應出一間公司的基本面。股東權益報酬率=(稅後淨利(每股盈餘)/股東權益(每股淨值))×100,其中股東權益相當於資產扣除負債後,剩下的公司淨資產,亦稱為淨值。
股東權益報酬率越高,利用自有資金的賺錢效率就越高,亦可以理解成股東在公司內部擁有的資產所產生的報酬比率越高。換句話說,即公司的經營效率越好;反之,股東權益報酬率低,代表公司的經營效率不佳。
至於1,700多檔台股中,一間公司的股東權益報酬率要達多少,才能視為經營效率佳的好公司?是超過10%、15%,還是20%?要看近三年、五年或十年的數據?這其實沒有標準答案。即使有兩個人選了相同公司,依買入的時間點、持有的週期,與持有心態的不同,也會產生不同的結果。想集中持股的投資人可以將篩選條件設定得相對嚴格,將資金集中在少數的菁英個股上,但相對來說,要承受的波動也較大。
股東權益報酬率是個基本面選股的重要指標之一,但不是唯一。相信大家都清楚,股市裡沒有任何一種指標或是標準作業程序。不是照表操課,就一定能獲利。此外,股東權益報酬率反應的是過去。過去表現好的公司,我們只能期待他在未來有相同水準以上的表現,而不是用數據來預測未來的表現。
下表可以給投資朋友們一點概念,其內容顯示1,779家台股上市櫃中,有多少公司在不同的連續年份中,達到了10%以上股東權益報酬率。一次性的認列業外收入或是出售資產與增加負債(財務槓桿)也會使股東權益報酬率大幅提升,故觀察股東權益報酬率這個指標,至少要連續觀察三年以上,才比較安全。
由表中可以看出多數股東權益報酬率高的公司,其股價都不低。但高價並不代表「貴」;股價高一定有其原因,可能是獲利高、股本相對小或本益比評價相對高等等。舉例來說,若採用歷史本益比評價法來評估一間公司的股價,其計算方式為:
本益比=股價/過去四季的每股盈餘(EPS)合計。
假設本益比固定,過去四季的每股盈餘合計越高,其股價就越高;
假設過去四季的每股盈餘合計固定,本益比越高,其股價就越高。
股本小代表該公司的發行股數少,台灣股票發行的面額是一張10元。
股本=發行股數*股票面額
每股盈餘=稅後淨利/在外流通股數
假設A公司的股本為1億元,每股面額10元,那麼發行股數則為1,000萬股(1萬張);B公司的股本為10億元,每股面額10元,那麼發行股數則為1億股(10萬張)。當A與B兩者的稅後淨利相同為1億元時:
A公司的每股盈餘=1億元/1000萬股=10元/股
B公司的每股盈餘=1億元/1億股=1元/股
所以在相同獲利的情況下,股本越小,每股盈餘就越會高,而每股盈餘越高,股價就有機會被市場哄抬得越高。此外,一般投資人對於高價股不僅有資金上的壓力,在心理上也存在一定的恐懼,使得高價股的籌碼會相對集中在具備大資金的法人手上。單就這點來看,是有利於維持股價的穩定。而對於高價股的心魔,後續會於第五章詳述。
用本益比找到便宜的股票
在此詳細說明何謂本益比(P/E)。本益比是能用來判斷股價是否太貴的方法。本益比又可分為預估(未來)本益比(Forward Price-to-Earnings)與歷史本益比(Trailing Price-to-Earnings)。
預估本益比有個優點,就是當預估的模型與未來發生的事實接近,就能提早了解較合理的目標價位。但這方法需要預估未來的本益比,故對該公司未來的發展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第二章 適合務實上班族的投資系統:要用少少的指標,持有多多的股票!
我經常被問的萬年問題就是:「XX股票現在還可以買嗎?」
我相信這個問題,也同樣困擾著各大財經粉專的版主與財經相關的作者。一開始,我會認真的看該公司近幾年的股東權益報酬率(Return on equity, ROE)、毛利率與每股盈餘等資料,再看目前股價的位階高低,最後再加註,以長期投資的觀點來看,這間公司如何如何⋯⋯。
但後來我才發現,多數人這句話的背後含意,其實是「要是我買了XX股票,明天或後天能賺錢嗎?」或是「XX股明天還會漲嗎?」能回答這種...
作者序
就如同我出第一本書的劇情一樣,不在人生的安排中,在沒有刻意計劃的情況下,因緣際會有了寫第二本書《自組ETF邊上班邊賺錢》的機會。感謝財經傳訊方宗廉總編的支持與鼓勵,讓本書得以順利出版。
我是一個跟大家一樣平凡的上班族。若硬要說我跟周圍的朋友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我想就是多了那麼一點「堅持」與「夢想」吧。朋友問我,上班已經夠忙了,為什麼還想寫第二本書?是不是因為寫書很好賺?
說實話,別人我不太清楚,但我自己的經驗,把版稅除以寫書的工時,可能比勞動部公告的基本時薪還低(2023年基本時薪為168元)。對我而言,能把投資這項感興趣的主題寫成書跟大家分享,是我主要的動機。另一方面,在寫書的過程中,能夠持續的自我學習與提升對股票的認知,也是我的收穫之一。
投資是一條漫長且孤獨的路,能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走下去,是件很幸運的事。我發現多數的上班族,對於投資股票不是完全沒有興趣參與,就是想要一夕致富,尚未建立長期投資的觀念與方法,任由時間一年又一年的過去,實在可惜。
沒參與到大盤從8,000點到18,000點的資產成長,至少別再錯過下一個一萬點的漲幅,雖然沒人知道要隔多久才能達到,但建議從現在開始慢慢的養成長期投資的觀念。希望大家都不是等到實際發生後,才懊悔說:「我還沒上車呢!」的那一位。
朋友跟我說,以前到現在,他都沒在投資,生活也沒有因此產生困擾。如果投資了,反而還擔心賠錢。確實,有正常工作,有現金流,且在沒有什麼物慾的情況下,不投資跟有投資對於「目前」的生活,甚至5至10年內,除了帳面上的資產增加了一些之外,在日常生活中,幾乎不會有什麼差別。如果投資,手頭反而還可能緊一些。
但是,帳面上的資產增加了,內心的某些想法是會漸漸地跟著改變的。除了面對於生活許多不確定的因素與額外的開銷,安全感會大大的提升之外,也不會因為「錢」的問題使內心太過糾結,例如景氣不好收入減少、小孩想要多上幾堂才藝課、修車費用與生病等。
隨資產的增加,面對退休的議題,也能更有底氣。對30、40歲的上班族來說,現在考慮到退休是否太早?若懂得投資是怎麼一回事,就完全不嫌早。在沒時間壓力的狀態下投資,才能做好投資。當投資加上期限,就會綁手綁腳,無法完整享受複利的累積。你能想像辛苦工作到55或是60歲,卻因為累積資產不足,不敢退休過想要的生活,還得在職場上賣肝的感受有多煎熬嗎?
不管你信奉的投資方法是什麼,及早投資絕對是百益而無一害。但在這之前必須要建立正確的觀念,提升自己的認知。希望本書能對大家的股票投資之路有所助益,也歡迎大家追蹤我的粉專「打造屬於自己的 ETF」,一起互相學習與成長。在粉專上,我不僅分享投資心得,也包含上班族生活與育兒日常等內容,期待能為日復一日的苦悶生活帶來一些樂趣。
就如同我出第一本書的劇情一樣,不在人生的安排中,在沒有刻意計劃的情況下,因緣際會有了寫第二本書《自組ETF邊上班邊賺錢》的機會。感謝財經傳訊方宗廉總編的支持與鼓勵,讓本書得以順利出版。
我是一個跟大家一樣平凡的上班族。若硬要說我跟周圍的朋友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我想就是多了那麼一點「堅持」與「夢想」吧。朋友問我,上班已經夠忙了,為什麼還想寫第二本書?是不是因為寫書很好賺?
說實話,別人我不太清楚,但我自己的經驗,把版稅除以寫書的工時,可能比勞動部公告的基本時薪還低(2023年基本時薪為168元)。對我而...
目錄
序
前言 股市下跌時,別人怕得要命,為什麼我敢買?
第一章 沒空研究股市的勤奮上班族,要如何實踐價值投資?
「大略」了解公司,「低成本」買入
追高買才是人性?
該如何停利?
第二章 適合務實上班族的投資系統:要用少少的指標,持有多多的股票!
用股東權益報酬率,找到經營績效好的公司
用本益比找到便宜的股票
分散投資,不要輕忽風險
第三章 操作時常遇到的難解習題,工學博士告訴你。
賠錢繳學費,是堅定的開始
買得太分散,大跌時很難加碼
槓桿並非魔鬼
投資要穩健,要先顧好本業
空頭的好朋友:分散與分批
投資策略是否需要隨著景氣而調整?
投資難或簡單,取決於自己的心態
存股與波段並非只能二選一
存股需要的紀律
存股一定要低波動嗎?
只要做基本的篩選,要踩雷其實沒那麼容易
不需要試著找出最強的組合
先開始才知道要如何修正
投資組合績效與心得分享
風險的重要性:再怎麼有信心都不要重押(all in)
不管何時,都留點現金
第四章 如何輕鬆掌握半導體遠大的投資機會?
積體電路(IC)設計
半導體智慧財產權核
晶圓代工
IC與封裝測試
半導體設備供應鏈
半導體原料供應鏈
半導體晶片通路商
第五章 這個投資檻,你一定要跨過
小心,不要被錯誤的心錨綁架
不要老是想賺快錢
高價股,不代表價格「貴」
對於投資的誤解
好公司也是會跌的,而且跌的程度超乎你想像
現在可以投資嗎?
序
前言 股市下跌時,別人怕得要命,為什麼我敢買?
第一章 沒空研究股市的勤奮上班族,要如何實踐價值投資?
「大略」了解公司,「低成本」買入
追高買才是人性?
該如何停利?
第二章 適合務實上班族的投資系統:要用少少的指標,持有多多的股票!
用股東權益報酬率,找到經營績效好的公司
用本益比找到便宜的股票
分散投資,不要輕忽風險
第三章 操作時常遇到的難解習題,工學博士告訴你。
賠錢繳學費,是堅定的開始
買得太分散,大跌時很難加碼
槓桿並非魔鬼
投資要穩健,要先顧好本業
空頭的好朋友:分散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