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名稱:芙蕖美其華
書籍介紹:
她信守對證嚴上人的承諾,用一生示現了愛與關懷的教育典範。
開學的日子已迫在眉睫,慈濟護理專科學校卻還找不到校長。當時,臺灣十二所護專都位於西部,花蓮這被戲稱為「鳥不生蛋的地方」,要吸引人才東來,實是困難至極。最後,幸得臺大醫學院退休院長楊思標教授挺身協助,擔任代理校長,又獲得教育部的通融,才讓學校得以如期招生。
開學典禮,圓滿落幕。證嚴法師肩上的重重壓力,卻還沒卸除──因七十歲的楊思標教授,年齡已逾教育部規定的六十五歲,而新校長的人選還沒抵定。 在教育部官員薦舉下,楊思標向法師提名時任臺中沙鹿弘光護理專科學校教務主任張芙美。
第一次會面,法師告訴張芙美,慈濟要辦的是國際知名的學校、有國際觀的學校,還要是最好的學校,培育最優秀的學生。
那一天的談話時間很長,讓張芙美印象深刻的是,法師對慈濟護專願景的描繪、慈濟的辦學理念,並強調專業與人文要並重,要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慈濟辦教育不是培育高知識分子,而是培養高智慧人才。有知識容易與人爭鬥,有智慧的人才懂得付出。」
張芙美怎麼也沒料到,一個那麼瘦弱的出家人,竟然可以從辦學談到國家社會的願景。法師還告訴她,要培育原住民少女,幫助他們就學、就業。
張芙美愈聽愈感動,最後法師還提到慈濟的師生在學校都要穿制服。「教育就是要從小地方著眼,譬如衣著,為什麼我要求整齊、統一?因為希望每個人站出來,做學生的像學生,做老師的像老師,每個人都能展現自己本行的氣質,更重要的希望能夠做到人人平等。」
張芙美本來以為會見法師,主要是聊聊自己的辦學經驗,提供一些意見給慈濟,怎麼也沒想到,反而是法師不斷傳達教育理念給她。原本以為不可能被說服的張芙美,當下感動到有點衝動,覺得自己實在有義務幫助法師完成那麼偉大又美好的辦學理想……
作者簡介:
謝麗華
教育行政與領導博士,曾任執業律師。第一次與證嚴法師見面,領受慈悲教示,三個月後離開律師樓,投身教育工作。後接任馬來西亞韓江中學校長,因緣際會來到臺灣擔任慈濟志工,也因此留任慈濟科技大學人文室主任至今。著有《歡喜感恩》、《人生這條路》、《欒樹紅了》、《青年軟實力》、《青銀之間──慈懿代間教育的故事》、《針鋒不相對》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