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名稱:2250 km.藏東紀事
# 摧毀是為了拯救?
# 一場生態與文化的浩劫正在上演
當「禁止攜帶武器」的告示前,是全副武裝,隨時準備開戰的軍警。
當重建後的神聖寺院,變成喇嘛不願居住,還被迫當導遊的觀光勝地。
當居民的自由與自立能力被強制沒收,甚至得遠離家園住到「安置營」。
當「世界屋脊」的純淨不再,遍地都是鋼筋、鐵砂堆疊出的「文明建設」……
壯麗雄偉、引人入勝的西藏已成追憶,這才是如今的真實樣貌。
經濟開發帶來的商機、國際奧運確立的現代國家地位,
都會讓幾百萬人的荷包響叮噹。
因此,為建立超級強權形象,一切舉動都可視為拯救?
「雖然不是我的歷史、我的土地、我的宗教,我一樣感受到了那種侵害。」
因緣際會下來到西藏的史考特.伊佐,十五年來共探訪了十二次,
熟悉中文的他很快就融入當地,能關掉一般觀光客的濾鏡,敏銳觀察。
本書是為遊記,也是紀實,
更是記錄各種生態與文化系統消殞的珍貴敘事。
# 你在自己的國家算正常嗎?
# 不過是血與暴力罷了,沒什麼新鮮的
十多年來的西藏之旅,來自美國的史考特最能感同身受帝國體系的運作方式。
在帝國的字典裡,「自治」意味著它可以任意要你遵守規則、聽命行事,
甚至要你挨餓或入獄,如果你對如何活著有其他意見的話。
身高近兩公尺的他常被問到:「你在自己的國家算正常嗎?」
他總是回答:「不正常」,心裡想的卻是何謂正常:
「正常是用框框條條箝制思想」、
「正常是被警察拖著頭髮走時發出尖叫聲」、
「正常是讓車輪輾過你,直到你變成人行道上的一塊斑」……
# 他們要來傾斜你,斜角你?
# 監獄裡滿是詩人、行動分子、人權律師
街道上隨處可見急著被清除的標語、口號,
不是「去你的警察」、「西藏自由」這類直言不諱的訊息,
而是隱晦如「他們要來傾斜你,斜角你」,
看似不具殺傷力的幾個字,竟足以讓人終生被關進勞改營。
或許這樣解讀更為好懂:
他們要來傾斜你,斜角你。
把你挫成各種角度,
切割你的自我感,
直到能把你套進體系的機器、槓桿與齒輪為止。
直到你看著自己的臉也找不到自己。
描述今日的西藏,昔日種種形容詞已不再適合,
「生存與劫難」才是現今的最大考驗。
「下輩子我會在更好的地方」——
一晚在道浮縣的奇遇,史考特與陌生人的最後對話停格在這一句,
或許已經道盡了一切。
本書特色
★本書是一趟充滿勇氣與好奇的壯遊。
★大中國標籤下的西藏將何去何從,令人反思再三。
★如詩般的散文敘述,幽默諷刺的口吻,讓人不忍釋卷。
★促使讀者反思自由的可貴、生存的代價,以及如何看待自己的過去和未來。
作者簡介
史考特.伊佐(Scott Ezell)
他是一位美國詩人、音樂家、跨類型藝術家,曾久居亞洲並與原住民相處。一九九二至二○○四年,他主要待在臺灣,期間足跡遍布中國、印度、日本等地。自二○○九年起,他投入一項詩歌與攝影計畫,記錄在中國與東南亞邊界地帶的中央集權、國內衝突、耗竭性的資源採集等,對邊緣地景與社群有何影響。他著有《遙遠的角落》(A Far Corner),這部非小說敘事描述他與臺灣太平洋岸的一個原住民藝術家社群共同生活與創作的三年生活。他發行過十二張原創民俗、環境、實驗音樂專輯,出版了《美國岩石畫》(Petroglyph Americana)、《炭環》(Carbon Rings)、《機器的吞噬》(Swallowed by Machines)、《殼戲與龐氏騙局》(Shell Games & Ponzi Schemes,與視覺藝術家安德魯.隆〔Andrew Long〕合著),以及《戰爭前線》(The Front Lines of the War)等詩集,並與藝術家威爾.克林哲梅爾(Will Klingenmeier)合作《戰爭前線》的聲音藝術與口述文字專輯。史考特.伊佐現居於墨西哥恰帕斯(Chiapas)。
www.scottezell.org
譯者簡介
謝汝萱
曾任出版社編輯,現為專職譯者,近期譯作有《生產隊友》、《大師的刻意練習》、《肖像雕塑法》、《說故事的技藝》、《黏力,把你有價值的想法,讓人一輩子都記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