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獲二○二○年「公理商業圖書獎:商業科技類」金獎★
做工的人可能更不會被取代?
辦公室裡的位子消失,只是因為AI嗎?
大多數的律師、會計師將會被AI取代?為什麼?
AI發展是否絕對有益於人類?
AI會犯罪嗎?
在AI再結構過的社會系統裡,人類如何建立自己的生存之道?
◎現在,人類已經正在「被取代」?
AI的高效能已席捲人類既有的各產業與領域──IBM的「深藍」打敗世界棋王,AI創造出來的畫作被評為首獎;此外,AI也已經在許多層級取代人類例行性勞動事務。AI到底是人類經濟發展的輔助工具,還是即將全面取代人類價值?
◎當科技巨頭表示:人類能做的,可能只剩下拿錢
二○一七年時,特斯拉的CEO伊隆·馬斯克(Elon Musk)表示:「二十年內,約有十二%至十五%的勞動力處於失業狀態。」至於對全民基本收入的看法,他說:「我想我們別無選擇,將來勢必要推行(全民基本收入)。」
然而,曾經成功預言英國脫歐的羅傑‧布特爾卻表示:這樣的作法,雖然乍看之下能夠最低限度保障民眾的收入,避免大規模失業帶來的衝擊,但伴隨而來的不公平感(為什麼不工作也能有收入?)與財政負擔,卻造成更大的割裂。
◎做工的人一定最吃虧嗎?羅傑‧布特爾認為:那可未必。
不要再相信只有「低技術工人會受害」這樣的說法了!羅傑‧布特爾在本書中表示,過去被認為是白領階級的勞工──像是秘書、檔案管理員,也在科技的進化下職缺遽減,甚至完全消失。工人階層則因為生活所需,而掌握了前幾代人未曾掌握過的能力,如以開車取代駕駛馬車,或者是透過Line或臉書傳遞訊息、掌握資訊等基礎的電腦能力。
那麼,誰會是AI經濟中的輸家呢?
布特爾表示,AI經濟的輸家,將是那些原本從事機械化工作的人。或者,本身在與人合作方面,表現的就像機器人般不知變通的人。換句話說,如果我們在職涯上表現得就像是個機器人,被機器人淘汰,不也是理所當然的事嗎?
◎解方在教育。問題是,該怎麼做?
羅傑‧布特爾認為,針對AI可能造成的衝擊,國家能夠盡到的最大努力是:,從根本上改革教育體系、增加經費,把相關課程納入義務教育的範圍內。換句話說,要避免人類落進劣勢中,最好的辦法就是:從教育本身著手。
但這裡的教育,不僅只是義務教育,更是終身學習和再進修。教育的目的不應僅止於教導技能,而是讓我們能夠持續更新自己的技能。但國家該如何做?我們應該如何看待相關政策?又或者我們該問:若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得救,又該怎麼辦?
★各界好評
「在這本教人振奮的新書中,羅傑‧布特爾為樂觀主義提供了切實依據。」
──馬克‧利特伍德(Mark Littlewood),《泰晤士報》
「本書是極佳的整體辯論入門讀物,相當寶貴。」
──查理‧派斯(Charlie Paice),智庫亞當史密斯研究所
「這是一本經過深究、引人入勝且發人省思的書。」
──卡拉‧傑斯(Calum Chace),《富比世》(Forbes)
「本書恐怕會惹惱技術愛好者,不只因為其內容缺乏技術細節,也因為它是出自一位博學家之手。目前距離電腦能將伏爾泰、馬爾薩斯、凱因斯、道金斯與哈拉里等人的思想融會貫通,還有很長一段時間。」
──珍‧福勒(Jane Fuller),金融創新研究中心(CFSI)的聯執主任,《金融世界》(Financial World)
「打從一開頭布特爾就承認,研究本書時AI對他還是一個新主題,這點讓普通讀者鬆了一口氣,因為我們不必被專業術語搞得團團轉,複雜的概念也有簡單清楚的解釋……AI將對經濟造成巨大的顛覆性影響,迫使一群工人另謀出路,布特爾並沒有迴避這件事實,但如果你害怕機器人會搶走所有工作,或者擔憂會在皮膚底被植入晶片,那麼閱讀此書則可以讓你稍感安心。」
──潔西‧克拉克(Jess Clarke),《金融城早報》(City A.M.)
作者簡介:
羅傑‧布特爾 Roger Bootle
倫敦最知名的經濟學家,以精準的預測能力廣為各界稱道。一九九九年創立歐洲最大的總體經濟顧問公司——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擔任英國下議院財政委員會的專家顧問與精算師協會榮譽院士,曾任匯豐銀行集團首席經濟師,也是保守黨執政時期總理大臣的經濟顧問小組獨立成員。因為多年卓越表現博得「智者」美譽。二○一二年,羅傑偕同凱投宏觀團隊贏得沃夫森獎(the Wolfson Prize),僅次於諾貝爾獎的第二大經濟學獎項)。羅傑經常上電視和廣播節目,同時也是《每日電訊報》固定專欄作家。二○一二年更獲得英國報刊「年度評論獎」(The Comment Awards)評選為年度最佳經濟評論員。其表現及觀點在世界各地的會議和商務聚會上都備受矚目。
布特爾有大量關於貨幣經濟學的撰文與專著,均引起各界極大迴響。如暢銷書《通膨之死》(The Death of Inflation)被翻譯為八國語言;《歐盟大麻煩》(The Trouble with Europe)剖析英國脫歐議題(已由好優文化出版);《不勞而獲的金錢》(Money or Nothing)精確預測了金融危機;《市場大麻煩》(The Trouble with Europe)分析晚近金融危機發生的深層原因,並討論其衍生的對資本主義的威脅。此外更有與人合撰的《貨幣理論》(Theory of Money)、《通貨膨脹率連結債券》(Index-Linked Gilts)兩書。
目錄
前言 AI會改變我們的未來
第一篇 人類與機器的發展小史
第一章 不值一提的輝煌
第二章 不一樣的「革命」?
第三章 機器人與AI發展下的就業、經濟成長與通貨膨脹
第二篇 我們如何生活?
第四章 為什麼我們一天工作八小時?
第五章 未來,會出現什麼樣的新工作?
第六章 贏家與輸家
第三篇 我們該怎麼做?
第七章 管制有用嗎?
第八章 AI經濟下的教育變革
第九章 科技巨頭的憂慮
前言 AI會改變我們的未來
第一篇 人類與機器的發展小史
第一章 不值一提的輝煌
第二章 不一樣的「革命」?
第三章 機器人與AI發展下的就業、經濟成長與通貨膨脹
第二篇 我們如何生活?
第四章 為什麼我們一天工作八小時?
第五章 未來,會出現什麼樣的新工作?
第六章 贏家與輸家
第三篇 我們該怎麼做?
第七章 管制有用嗎?
第八章 AI經濟下的教育變革
第九章 科技巨頭的憂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