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西元一九四五年(昭和二〇年)五月,考量到明治時期以來,東大老師們珍貴的學術資料可能有損毀的風險,我趕緊將自己的研究室撤到岩手山山腳的西山村(位於今日的雫石町內)。
當時伊東老師暫放的資料中,包含了老師經年累月逐一歷訪,以中國為首的各地調查資料,還有老師擅長的漫畫作品,數量更高達數千張。這些資料排放整齊,非常密實地收納在數只木箱中。我幾乎每天都會前往倉庫拜讀這些資料,感覺就像和老師很熱絡地討論著裡頭的內容,甚是欣喜。即便在撤離期間,敬愛無比的老師還能以這樣的方式陪伴在我身邊,這是何其幸運之事啊。
在中國尚名為清國,由慈禧太后掌權的時候,伊東老師領著日本工學博士的頭銜,備受禮遇,得以遍訪中國各地,其足跡甚至延伸到印度、埃及與土耳其。昔日交通不如當今便利,巡禮各地必須透過步行、馬匹、船隻,甚或坐上轎子由人抬行。老師以畫什麼便像什麼的才華文筆,將蘊藏著幾千年傳統的建築、風土、文物描繪在筆記中,記錄下所見所聞。
伊東老師歷時三年的時光,足跡遍布世界。他先走訪中原,千里迢迢行經蜀道,深入四川省重慶,接著又從成都出發登上峨眉山。後來又從雲南大理翻山越嶺進入緬甸,造訪印度等東南亞國家後,取道黎巴嫩、土耳其等中東國度,再從埃及進入希臘,巡遊歐美各地。當時沒有任何一位學者,擁有老師如超人般的行動力。
這趟長途旅行的目的,是為了追尋研究法隆寺時所延伸出的題目──日本建築的起源。換句話說,伊東老師正是今日所謂東西文化交流的研究先行者。老師將這趟長途旅行中蒐集到的事物,透過圖畫及文字存留在「田野筆記」內。過程中當然也少不了拍照攝影,但老師更喜歡自己動手描繪出旅途見聞。
老師的畫看起來總是栩栩如生。我對於老師認為手繪比照片更精準的自信不便多作評論,但老師只要有時間,就會動手描繪一幅幅圖畫,而這些圖畫的線條充滿風情,我能感受到老師就存在於其中。
經歷數百年後來到今日,即便老師描繪的事物原貌多半早已損毀消失,但本書所收錄的中國圖畫資料依然保有作為逸品收藏之價值。我也曾效仿老師,走訪中國各地,前去成都、雲南這些資料匱乏的地區時,老師的手繪資料便帶來很大的幫助。
這些貴重的畫作和辭藻結晶,都能感受到老師性格上的多元展現與獨到的氣質。老師對於既是工學,也是藝術的「建築學」懷有極深的情感,而這份情感,其實源自於他對萬象型態和色彩永無止盡的好奇心。
伊東老師為日本建築史建構出大框架,就在他追本溯源、巡遊中國時,意外地在大同雲岡石窟中為自己的法隆寺建築論找到論證。老師更沿著此論證指向,追溯至印度、希臘,修正了過去西歐學者對於東洋建築史和東洋文化史的價值認知,而本書裡頭皆能看見原始的相關紀錄。
即便到了晚年,伊東老師對於「亞洲之夢」的熱情絲毫不減。病榻前的牆上貼滿了老師親手繪製的亞洲地圖。老師看著地圖的時候,內心肯定思念著過去遊歷的大陸天際、山河、風情與建築風土,繼續追尋著那永不厭倦的美夢。今日世界各地許許多多的學者,在廣泛且具深度的研究中,皆顯示出伊東老師是東西文化交涉史的先驅。老師留下的畫作與文字或許不多,但絕對能夠對相關研究帶來幫助。
藤島亥治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