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對教育的影響
主:目前整個社會對教育非常短視,這就影響到學生對生命最好階段的認知,使他們對未來目標的界定很不明晰。怎樣喚起學生、家長、老師對教育全方位的認知,使大家意識到自己對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責任?社會應該達成什麼共識,學校應該宣導什麼精神,家庭又該怎樣承續這種氛圍?
朱:只有全社會共同參與,才能使教育回歸應有的定位。現在的情況是,學生考上大學後,將來才能找到好工作,得到好待遇。這幾乎已成為年輕人唯一的光明出路,也就不可避免會出現高考導向。大家都把高考看作人生最重要的事,拚命奮鬥,好當大學生,找到好工作。事實上,社會分工多種多樣,上大學的固然有前途,那些當技工、做服務行業的也應該有前途。但整個社會沒有對所有的勞動價值同樣尊重,這種意識灌輸到教育中,才使得現在的教育如此功利。
讓教育回到本來面目,就是既讓學生學到真本事,又讓他們懂得怎麼做完整的好人。達到這一點,整個社會都要努力,每個成員都有責任。如果照過去那樣,只有單一的發展前途,不可能改變片面追求成績、以此做為頭等大事的偏差。要解決這個問題,全社會的價值觀和文化氛圍都要改變。
濟:學校教育僅僅是教育的一部分,除此以外,還有家庭和社會的教育。在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除了獲得知識,更重要的是樹立三觀,學會待人處世。在這些方面,我們從小受到父母的言傳身教,長大後又受到社會潮流、價值取向的引導,這些都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我們的成長。很多時候,學校教育往往比不上這些影響。所以要形成整體的教育氛圍,離不開文化傳承。
現在很多企業開始重視企業文化,大家具備共同的信念,才能同心協力,推動企業發展。對於整個社會來說,同樣要透過文化傳承,宣導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使大家具備基本的道德判斷和做人準則,才能促進社會的健康發展。這不是靠短期宣傳就能做到的,而要由一代代的文化傳承才能逐步扎根。儒釋道做為中國文化的主流,曾在社會發展中起重要作用,這些通識教育不僅造就了君子乃至聖賢,也是民眾整體素質的保障。反過來,這種整體素質又有助於個人的心行成長。
現行教育的問題,一是過度注重應考,造成高分低能的情況;一是僅僅注重知識傳授,沒有相應的道德教育,最後造就的只是工具,甚至使學生成為「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一切都是為個人利益服務。正如朱校長所說,這不僅是學校教育的問題,也是全社會的問題。只有當父母、老師、社會各界的價值取向改變了,教育才能回歸本位。
素質教育的核心
主:素質教育的核心就是開啟人的自我認知嗎?儒家的自省和佛家的自覺,能以這種自知為起點嗎?
朱:現代的素質教育,是除了掌握知識外,學生還要具備創新能力,如想像力、洞察力、記憶力、批判思惟能力等,這些都屬於素質,而不僅是教會學生自省,或是讓他們學會做人。所以,把素質教育和內省劃等號是不對的,人性的素質才是儒家和佛教冠以為中心的內容。孔子說「吾日三省吾身」,讓人們學會省察自己的內心和行為,及時調整,我覺得這是儒家留給現代人最好的精神遺產。
濟:從佛教角度來說,素質教育主要是指心性素質。在這方面,自省、自覺確實是提升素質的關鍵。人最本質的就是人性,其中包括本性和習性。佛教認為,人的本性是清淨的,但習性是雜染的,有著無明、我執造成的種種煩惱。佛教所說的明心見性,就是從認識自己開始,由解除習性,最終證悟本性。
怎麼獲得這種能力?需要透過禪修讓心靜下來,由培養專注提升定力,導向觀慧,才能看清身心和世界,並由智慧觀照解除惑業。當雜染被徹底去除,生命本具的清淨覺性才能顯現,這是究竟圓滿的自覺,也是素質教育的根本。對科技發展來說,創新能力等素質必不可少;但對生命發展來說,自省自覺的素質最為重要。從另一個角度說,如果沒有正確的三觀,能力越強就意味著破壞力越大,所以要透過生命教育培養綜合素質,才能使人的創新能力得到有效使用。
主:法師提到一個關鍵字叫「生命教育」,現在還有生命科學,其中涵蓋哪些內容?
朱:生命科學是關於生物體的科學,屬於科學的一部分,首先是認識外在世界,然後認識自我。生命教育是指中國釋儒道的性命之學,屬於宗教哲學。如果我們能把生命科學和性命之學結合起來,找到它們之間的關聯,對於現代人理解傳統文化的基本觀點,會很有好處。
濟:整個佛法就是導向覺醒的生命教育,這種教育的前提,是基於對生命的正確認識。所以佛法非常重視正見,因為認識決定觀念,觀念造就心態,並最終成為生命品質。佛法認為生命有明和無明兩個層面,明是心的本來狀態,但隱沒不現,而無明給人帶來種種妄想、煩惱和痛苦。
不少西方哲學家在探討生命的過程中,也能看到迷惑所導致的生命非常荒謬,沒有價值。但否定這些後,能不能找到終極價值?很多時候,否定並不難,難的是破而後立。如果找不到可以安身立命的價值,就會落入虛無,難以自處。所以當我們否定名利等短暫的現實價值後,更要找到自救之道。
那麼,生命到底有沒有終極價值?佛陀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發現,眾生都有如來智慧德相,都蘊含覺悟潛質,這個發現對人類具有無與倫比的價值。佛教的生命教育,就是讓我們認清迷惑真相和覺醒潛質,從而建立信心。
有了方向之後,還要有實踐的方法。佛教的所有法門,正是從不同角度引導我們破迷開悟,其中又有頓漸之分。每個人迷的程度不同,簡單地說,就是心靈塵垢有薄有厚。對於塵垢較薄者,可以用頓教接引,「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以禪宗六祖惠能的修行為代表。對於塵垢較厚者,則要以漸教的次第,就像神秀提出的「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那樣,從現前的迷惑狀態入手,逐步清除心垢。當然,具體方法還有很多。所謂八萬四千法,強調的正是應機設教,即根據眾生的不同根機,以最適合的方式加以引導。
主:現在的學校常常在教競爭,怎樣在競爭之下,傳承傳統文化的德性之教?
朱:競爭並不都是壞事,而是科學發展的基本途徑,可以把人的潛力發揮到極致。在社會上,競爭也是進步的動力。學校的教育中,也要讓學生和學生競爭,教師和教師競爭,並和社會同行競爭,透過競爭發現真正的好東西。
在這種競爭的背景下,傳承傳統文化的德性之教,確實有點難度。因為佛家並不鼓勵競爭,而是讓人安於當下,安於自我修養。當然佛教歷史上也有競爭,神秀和六祖就是在競爭中,形成了漸教和頓教。但佛教在根本上還是讓人自省,而不是向外分別他人的好壞。因為競爭首先是分別心造成的,定位就有偏差。
濟:競爭確實可以促使社會進步,從科技、商業到各行各業的發展,都離不開競爭。從這個角度說,競爭是積極的表現。但社會道德、生態環境等種種問題也是伴隨競爭出現的,使人們的幸福感受到影響。我們今天的物質生活已經有了極大提高,但很多人並不覺得幸福,反而很累,壓力很大,充滿焦慮和不安全感。這當然有內在因素,但外因主要來自競爭。
那麼,競爭和德性之教是否衝突?其實在正常的良性競爭中,人的自身素質尤為重要。包括個人德行、身心狀態,以及公司的信譽、對社會的影響,都是競爭的軟實力,而這些都要以德性之教為基礎,所以二者是相輔相成的。如果忽略德性之教,缺乏道德約束,會使正當競爭變得畸形。更進一步,還會因此激發人的不良心行,使競爭更為失控,成為不正當的惡性競爭。只有大力提倡德性之教,使人們的行為有規範,有底線,才能建立良性競爭,使社會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