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找書網找車網
FindBook  
 有 10 項符合

從MIT到中國製造:臺灣如何推動中國經濟起飛

的圖書
從MIT到中國製造:臺灣如何推動中國經濟起飛 從MIT到中國製造:臺灣如何推動中國經濟起飛

作者:任雪麗 
出版社:春山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3-01-10
語言:繁體書   
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博客來   評分:
圖書名稱:從MIT到中國製造:臺灣如何推動中國經濟起飛

內容簡介

美國著名兩岸問題專家任雪麗,
這次要告訴我們一個拚經濟的故事:
臺商與臺企如何拚出了中國經濟起飛。
 
  中國在本世紀初成為「世界工廠」,接著想利用中國龐大市場為誘餌,進一步吸引高科技外資進入中國,推出「中國製造2025」,試圖將中國發展為「世界市場」。在這個過程,臺商扮演的角色經常被忽略。事實上,若沒有臺商,就沒有今天的中國崛起。臺商協助中國建造了加工出口工業的基礎。這是中共政權未承認的公開祕密。任雪麗這本專書,文筆親近可讀,娓娓道來中國崛起的「臺灣因素」,把臺灣與中國過去三十多年的經貿政治關係,做了精采的分析。──吳介民(《尋租中國:臺商、廣東模式與全球資本主義》作者)
 
  還記得嗎?一九九五年上映的首集《玩具總動員》裡,原本自認是太空騎警的巴斯光年,發現手臂上刻著「Made in Taiwan(臺灣製造)」字樣,才認識到自己只是量產玩具。那還是一個頌揚臺灣「經濟奇蹟」的年代。
 
  只是,如果把當年情節照搬至今日拍攝,巴斯光年看到的無疑會是「Made in China(中國製造)」,現在令世人稱奇的也變作「中國崛起」。
 
  你或許以為:中國經濟起飛的關鍵在於二○○一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自此如鴻鵠展翅,將燕雀臺灣遠拋在後。但本書要告訴你:沒有臺灣人的指引,就沒有中國崛起。
 
  美國著名臺海問題專家任雪麗,於書中追溯並勾勒了戰後至今數十年來,兩岸經濟從完全脫鉤到逐步整合的過程。她認為,臺商與臺企居中牽線,領航中國接軌國際,是中國經濟得以騰躍的一塊最重要跳板。她更主張,若無上述二者之助,中國未必能有今日繁榮光景,至少無法上升如此快速。
 
  因此,她特意以臺灣商人與企業為主角,講述他們為何跨海到中國拚經濟,又是如何拚出事業第二春,以及如何在無形中協助了本對全球市場需求陌生的中國企業日益茁壯,最終建立起紅色供應鏈。
 
  而且不只經濟。作者強調臺灣人大舉西進後,對中國的文化與社會也造成廣泛影響,像是帶起喝咖啡、拍婚紗、吃個人小火鍋等輕奢風尚,復興拜媽祖、做功德等宗教活動,傳唱鄧麗君、周杰倫的歌曲;由於做了不少一手訪談,寫來相當生動有趣。
 
  在臺灣與中國間緊密的經濟紐帶,因為兩岸緊張局勢和美中角力衝突可能將發生重大變化的時刻,本書帶領我們回顧歷史、分析現下與展望未來,可謂及時之作。
 
  而作者在談兩岸經濟互動的同時,自不免需要梳理臺灣經濟變遷:從香蕉王國到雨傘王國,從做Nike到做iPhone乃至做晶圓代工。對於想要迅速掌握臺灣當代經濟發展大略的讀者,本書也是絕佳入門。
 
共同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列)
 
  江懷哲|《現代菲律賓政治的起源》作者,於科技業擔任策略顧問
  吳介民|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
  汪  浩|國際政治經濟評論家
  林宗弘|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
  洪紹洋|陽明交通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教授
  陳方隅|東吳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美國臺灣觀測站」共同編輯
  陳添枝|臺灣大學經濟系名譽教授
 
各界讚譽
 
  ▲ 在這本書之前,臺灣對於中國經濟、社會與文化發展的貢獻一直未得到應有的關注。以兩國之間經濟合作為題的研究,關注的泰半是合作背後的政治意涵,探討兩個經濟體的整合是否會縮小彼此的政治分歧,最終導向統一。任雪麗在她的新書裡主張:一度落後、神祕莫測、孤立於世的中國,之所以能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主要的原因就是臺灣……。本書描述了臺灣與中國之間經濟關係的發展,並探討臺灣企業及其員工如何徹底轉變中國的商業習慣。本書也進一步探究這種轉變可能影響了中國消費者在宗教、流行文化乃至法律方面的行為。值得推薦,特別是一般讀者與大學生。──美國圖書館協會Choice
 
  ▲ 洞若觀火的研究。無論是學生還是學者,但凡想瞭解臺灣經濟奇蹟與中國作為全球製造業火車頭的角色有何關係的人,必不能錯過本書。──李駿怡,歐洲臺灣研究協會(European Association of Taiwan Studies)
 
  ▲ 從做雨傘到做iPhone,任雪麗宏觀說明臺商如何在過去四十年間深深改變了中國。臺商改變了商品在中國如何生產、何處生產、生產何物,改變了中國人的飲食習慣,甚至大大影響中國流行歌。《從MIT到中國製造》軼聞處處,趣意盎然,全面敘述了臺商對中國經濟、社會與文化轉變的多面影響。──傅道格(Douglas B. Fuller),香港城市大學
 
  ▲ 《從MIT到中國製造》爬梳了過去數十年兩岸經濟整合的發展。作者大力主張,臺灣的關鍵影響不僅把中國帶入全球供應鏈網絡,甚至改造了中國社會的發展。任雪麗的受訪者形形色色,為讀者帶來第一手的資訊。本書問世的時間點可謂恰到好處,臺灣與中國之間的經濟紐帶即將經歷劇變,任雪麗在兩岸政治經濟局勢一觸即發之際,為學界提供展望未來所需的扎實背景知識。合理的分析與詮釋,加上穿插於學術討論之間的真實故事,讓全書讀來饒富趣味。──《中國季刊》(The China Quarterly)
 
  ▲ 美國學人任雪麗的《從MIT到中國製造》,堪稱一部簡明臺海商業史……將兩岸商業與文化關係的歷史交織連綴,讀來趣味橫生,值得推薦。──《台北時報》(Taipei Times)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任雪麗(Shelley Rigger)
 
  美國政府東亞安全事務顧問,著名臺海問題專家,北卡羅萊納州戴維森學院東亞政治學榮譽教授,哈佛大學政府學博士。曾為國立政治大學及上海復旦大學訪問學者,進行臺灣研究長達四十年,已出版兩本關於臺灣政治及兩岸關係的學術專書和多篇論文。其普及著作《臺灣為什麼重要?》(Why Taiwan Matters: Small Island, Global Powerhouse),文字深入淺出,備受讀者讚譽。
 
譯者簡介
 
馮奕達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世界史組碩士。專職譯者,供養貓,會打鍵盤跟彈吉他。譯有《殖民之後?》、《帝國與料理》、《職人新經濟》、《文明的腳印》、《風之帝國》、《我們的海》等N本書。N為有理數。
 

 

目錄

序:雨傘之王
誌謝
 
【第一章】毛時代中國如何變成「世界工廠」
.中國何以與眾不同
 
【第二章】臺灣「經濟奇蹟」
 
【第三章】「第二春」:臺灣傳產發現中國大陸
 
【第四章】從中小企業到代工生產:臺灣融入全球製造業網絡
.中小企業遇見跨國公司
 
【第五章】一九九○年代:從做雨傘到做iPhone
.臺灣電子業崛起
 
【第六章】紅色供應鏈崛起
.中國改變戰略
 
【第七章】「借船出海」:臺灣商道在中國
 
【第八章】買得起的奢華:臺灣味改變中國胃(及其他)
.咖啡大戰
.泡麵之王
.吃臺餐
.製造愉悅
.改變中國,顧客至上
 
【第九章】商業之外:臺灣人如何重塑中國社會
.媽祖回家:臺灣人與中國的宗教復興
.從鄧麗君到周杰倫:臺灣流行文化橫掃中國
.為二十一世紀經濟建構制度基礎
.小結
 
【第十章】時代的盡頭?
.習近平時代的商業氛圍轉變
.兩岸經濟奇蹟興衰及其政治意涵
 
參考書目
 
 

 
雨傘之王
 
  或許你知道,你的iPhone、筆記型電腦與慢跑鞋,有八成是由總部設在臺灣的公司所生產。假如你有在關注國際商業新聞,說不定還聽過生產這些產品的公司,例如富士康、廣達、裕元。但是,除非你在沙漠過一輩子,不然你八成會擁有一項產品,而生產它的公司你卻八成沒有聽過:福太洋傘工廠。福太不具備高科技公司的知名度和魅力,但人人幾乎都少不了雨傘這種尋常之物,而福太生產非常多雨傘──全世界第一多。
 
  一九二六年,福太創辦人陳添福在一戶農家出生。當時的臺灣仍是日本帝國的一部分。他的人生故事既非凡、又平凡。他的成就不同凡響,但他的個人生命歷程,同時也是過去數十年來他的國家所走道路的忠實寫照。講述陳添福的故事,有助於說明臺灣經濟發展的軌跡──從農業到工業,從出口製造業到海外投資(投資標的多半在中國)。陳添福抓準機會起家興業,而這些機會是由一系列的政府政策與市場潮流所造就,因此陳添福的故事也能讓我們對臺灣的政策制定者,以及臺灣經濟發展所處的全球經濟情勢有更多瞭解。
 
  陳添福創業時,第二次世界大戰才結束沒幾年。當時他本在一家水果貿易行擔任出口經理,公司業務很簡單:臺灣農民為日本消費者種植香蕉與鳳梨。農產出口業最難的環節在於製作鳳梨罐頭,以及確保香蕉在還沒爛掉前就送到當地。難歸難,對臺灣果農來說,那仍是個黃金時代;一九五○年代的臺灣島是著名的香蕉王國,甚至還有一位「香蕉大王」:商人陳查某。臺灣政府鼓勵農產貿易。農業是臺灣的比較優勢(comparative advantage)所在,出口則能帶來亟需的外匯。
 
  儘管那時還只是個年輕人,陳添福卻已深信兩個道理:「永遠早一步」和「把目標放在長久財,而非機會財」。據臺灣《商業周刊》人物特寫報導,陳添福認為香蕉市場馬上就會飽和,於是早在一九五一年便著手尋找事業新天地,要從競爭激烈、利潤微薄的香蕉王國中脫身。
 
  一九五三年,陳添福拿出自己的存款,一千三百美元,在臺北開了一間製傘工廠。起初,他把香蕉銷往日本,換購日本生產的傘架;當年的日本是首屈一指的雨傘出口國。一九五三年,陳添福與九名員工胼手胝足,用日製傘架與傘布,每個月組裝出六千把雨傘。在《商業周刊》專訪中,陳添福回憶起香蕉大王笑他傻:「大家為的是賺香蕉錢,所以可以買雨傘賠錢(原報導編按:日本為平衡逆差,因此要求臺灣必須購買日本工業品,傘材也是選項之一),那你〔卻〕要來做雨傘工廠?」
 
  在一九五○年代早期轉往製造業,是一步險棋。當時臺灣政府嚴格控制產業轉型,對於進口零組件課徵高關稅,包括陳添福需要的傘架。但陳添福知道,賣香蕉之類的生意(以及賣米、糖的生意),都正在創造一種對消費商品的需求,所以他決定不等市場成熟,要比別人早一步布局。數世紀以來,臺灣人拿的都是紙傘,而尼龍傘面與鋼骨堪稱邁進一大步。紙傘雖然漂亮,但綁竹工法與油紙傘面讓紙傘既昂貴又沉重,而且面對暴雨還不太可靠。臺灣屬熱帶氣候(臺北全年雨日超過一百八十天),耐用、價廉、質輕的尼龍傘成為大受歡迎的創新產品。
 
  福太的發跡史堪稱進口替代的經典故事。豐沛的廉價勞動力(包括親力親為的陳添福)彌補了公司的低技術水準與低資本投入。憑藉最基礎的技術與進口零組件,陳添福設法生產出臺灣消費者可接受價格的量產雨傘,進而累積出資本可以再投入自家事業。
 
  他也確實投入更多資金。沒幾年後,他就開始進口未加工鐵管,製造自用零組件,這不僅提升了福太的附加價值與技術水準,也為他帶來低關稅稅率,因為他進口的不再是工業零組件。漸漸的,福太從簡單的組裝,轉向挑戰多樣且複雜的製程,包括鋼鐵材料製造和電鍍、用塑膠模具製作傘的握把、尼龍傘面印刷,以及雨傘的設計。
 
  後來果真如陳添福的生意經所料,不久別人也看到製傘潛力,新的供應商迅速進入市場。政府開始支持製造業,先以國內消費為主,後來轉為出口導向,一間間小工廠在島上如雨後春筍般冒出。陳添福回想當年臺灣出口製造業蓬勃發展的高峰,人人都把「客廳就是工廠」這句口號掛在嘴邊。農民利用農閒時間投入,成為產業的下游基礎,製作包括雨傘在內等各種消費商品。
 
  臺灣從香蕉王國搖身變成雨傘王國(還有玩具王國、拖鞋王國、廉價塑膠製品王國……),陳添福的投資也有了回報。福太生意蒸蒸日上,在臺北市郊五股蓋了一處廠區,每年將原物料改頭換面成三百多萬把雨傘完成品,同時另外再生產組裝六百五十萬把雨傘需要的傘架,賣給臺灣與國外的其他組裝廠。福太持續保持業界領先地位,因為它已站穩腳步,在技術上也占優勢。《商業周刊》的報導說,陳添福為其他小供應商供應零組件,從而化競爭者為顧客。
 
  顛峰時期的臺灣製傘業稱霸了全球市場。八十家公司經營超過三百間工廠,供應美國與西歐三分之二的雨傘進口。到了一九七○年代中期,雨傘量產市場的供應商幾乎全在臺灣,連日本也難敵;明明二十年前,日本還在為臺灣的新興產業提供零組件,此時卻幾乎只生產高級雨傘。
 
  福太投身進口替代工業,為本地市場生產雨傘,而後轉型為出口導向產業。福太也投入了代工生產(contract manufacturing):臺灣經濟發展路線的另一項關鍵要素。一九七○年代中期,福太總產能有四分之一是提供給一間美國公司,亦即總部位於俄亥俄州洛弗蘭(Loveland)的Totes Inc.。
 
  在美國成立、行銷品牌的前景望之令人生畏,但掛著Totes的品牌販售,讓福太得以專注於自己最擅長的產品開發與優良製造,而非品牌經營與行銷。代工生產是臺灣實業公司的共同戰略,今昔皆然。但福太投入研發的資源卻超乎尋常。這家公司擁有數百項雨傘製造新技術專利,更開發出最早的自動開合傘與其他眾多創新。陳添福的兒子告訴《商業周刊》:「我最佩服父親的就是他不斷研發的精神。」
 
  代工生產有其優點,但利潤微薄。一個產品中的品牌相關價值泰半累積在品牌所有者身上,代工生產商幾乎隨時可以替換,導致後者在議價能力上居於劣勢。對於臺灣廠商(以及日本國內其他成功的代工生產商)而言,品質與可靠(兩者在很大程度上有賴互信關係與穩定管理)是吸引顧客不斷回頭的關鍵。儘管代工生產一直是福太經營模式的重要一環,福太最後還是在海外成立了子公司,銷售自有品牌商品。福太創立的第一批品牌於一九九一年進入美國市場。此後福太的產品除了經由貼牌製造模式在美販售之外,也掛上「Rainkist」、「Leighton」與「Tina T」等自家商標在美上市。
 
  低廉的勞力成本使臺灣出口製造業得以一飛衝天,但飛速成長也導致工資水漲船高。一九六一至一九七一年間,臺灣人均收入成長至原來的兩倍以上,而後又在三年間翻了一倍。光是一九七三年,薪資水準就成長了五○%。永遠早一步的陳添福料中了局面發展,他很早就開始多角經營,確保福太事業單位能在新興產業中,以及更有價值的消費性製造業中占有一席之地。
 
  為此,福太將公司析產分立(包括與日本廠商合資的公司在內),分拆為專研各個製程環節的多家子公司。這些子公司隨後也發展出其他產線,從速克達皮帶、熱導管到鋁質電容外皮,各式各樣。福太的關係企業在上述個別產業領域中均握有相當大的市占率,若不是位居產業第一,至少也名列前茅。這些子公司也把技術帶回福太,例如協助福太將鋁應用到雨傘設計中。
 
  一九八○年代初期,臺灣的雨傘霸主地位不再,此時工資上漲迫使福太往島外尋找製造業契機。一九八二年,福太在哥斯大黎加與印度開設工廠。一九九○年,福太也搭上了本書將探討的那股潮流──在中國設廠生產。今天,福太及其子公司在廈門與蘇州生產雨傘、金屬製品,以及木製與塑膠零組件。控管、支撐整個事業群的則是位於臺北的一間銷售辦公室和設在香港的一家投資集團。臺灣區製傘工業同業公會總幹事在二○○八年表示:「它(福太)的地位沒有人能夠撼動,是整個產業的頭頭,包含大陸。」
 
  從農業、國內消費性製造業、出口製造業、多角經營到外商直接投資,福太走過了臺灣經濟發展旅途中的每一站。一九九○年代,「雨傘之王」陳添福努力為其事業注入新生機,在把勞力密集的生產轉移到工資低廉的中國之同時,也持續開拓客群及開發新產品。憑藉「永遠早一步」和「目標放在長久財」,陳添福在一九五三年創辦的福太洋傘永遠領先競爭者,而陳添福也如《商業周刊》所說,「不論晴雨,一直在為臺灣製傘這個行業在撐傘。」其實,陳添福不只打造了臺灣的製傘業,他也是「中國興起成為世界工廠」這股力量更大、影響更深浪潮的弄潮者之一。本書要探討的就是這股浪潮:數以千計的臺灣企業家如何建立事業,同時在過程中改造了中國經濟乃至於全球經濟的樣貌。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7236093
  • 叢書系列:春山之巔Summit
  • 規格:平裝 / 320頁 / 14.8 x 21 x 1.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贊助商廣告
 
城邦讀書花園 - 今日66折
黃昏裡的男孩(新藏版)
作者:余華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期:2024-06-04
66折: $ 231 
金石堂 - 今日66折
周姚萍的小作家書房2:溼地奇案
66折: $ 165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城與不確定的牆(平裝)
作者:村上春樹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4-11-23
$ 537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藥師少女的獨語(14)【特裝版】
作者:日向夏
出版社:台灣角川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12-09
$ 850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臺灣漫遊錄
作者:青山千鶴子、楊双子
出版社:春山出版
出版日期:2020-03-31
$ 300 
Taaze 讀冊生活 - 暢銷排行榜
為了這個家,我殺了我自己:兒少照顧者的重生日記
作者:水谷綠
出版社: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07-26
$ 252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張忠謀自傳:下冊 一九六四 ── 二〇一八
出版日期:2024-11-29
$ 592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調好醬全配方!上好菜超簡單:料理研究家的淋拌炒蘸醃煮醬486種
作者:川上文代
出版社:台灣廣廈
出版日期:2024-12-12
$ 398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引路人.卷7(突破四千萬瀏覽人次超人氣本土原創漫畫,影視改編進行中!)
作者:羅寶、桑原
出版社:奇幻基地
出版日期:2024-10-10
$ 299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孔雀王 愛藏版 1 (首刷限定版)
出版日期:2024-12-13
$ 285 
 

©2024 FindBook.com.tw -  購物比價  找書網  找車網  服務條款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