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新一代的自由主義者,找尋新的政治想像與實踐可能
本書旨在闡述一種以構建公平社會為最高目標的自由主義觀點。不同於自由放任的市場資本主義(又稱右翼自由主義、經濟自由主義或新自由主義)首重經濟自由,左翼自由主義所在意的是:當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利益與追求,而又有足夠的意願與善意參與社會合作時,國家應該基於怎麼樣的原則、建立什麼樣的制度,給予每個人公平而合適的對待,讓人們可以得到符合內心所欲的真實自由?
上述說法聽來大概不陌生。其實,自羅爾斯的《正義論》於一九七一年出版以來,左翼自由主義論述早已成為西方政治哲學的主流,也是絕大多數民主國家討論公共政策與社會福利時的基礎共識。不過,考量華人的政治現實與歷史語境:香港曾被認為是最能實踐新自由主義的經濟體系,內部卻有嚴重的分配不均,這幾年來各項自由更明顯限縮;中國在一黨專政下形成的「威權資本主義」,對人民在政治權利與經濟上造成雙重剝奪。作者認為,試圖整合自由與平等的左翼自由主義正是對上述境況的回應,需要透過更完整的說理,讓相關概念深植社會,進而去啟發、推動任何可能的改革。
以這樣的關懷為出發,作者在書中討論了政治為什麼必須要講道德,統治的正當性從何而來,以及從不同角度論證左翼自由主義的基本立場,並詳盡回應了右翼自由主義等代表思想家的觀點,直指其對公平性的犧牲與可能弊害,進一步去彰顯,為什麼左翼自由主義會是更好的選擇,讓每個人更有機會活出完整而有尊嚴的人生。
除了思想脈絡,本書的最後部分也收錄了作者多年來的公共實踐和哲學反思。透過這些過往的行動、記憶、對話甚至反抗,映射出哲學思考其實離不開個人的生活經歷,政治哲學也絕非書齋中的清談,而是能在公共生活為自己和他人帶來美好的一門技藝,它對這個世界是有所要求的。而這樣的哲學實踐,正是兩千多年前希臘哲人蘇格拉底以生命做出的示範:公共哲學不是離經叛道,而是回到哲學的源頭。
作者簡介:
周保松
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也曾客座國立政治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哲學系畢業,英國倫敦政經學院政治哲學博士。著作包括《政治的道德:從自由主義的觀點看》、《自由人的平等政治》、《小王子的領悟》、《我們的黃金時代》、《在乎》、《走進生命的學問》、《相遇》及《政治哲學對話錄》等,並曾三度獲頒「香港書獎」。
章節試閱
5公共哲學的理念
在前面四章,我已論證政治道德為什麼必要以及如何可能,也指出公民作為政治社群的道德主體,有通過反思性認可來要求得到公正對待的權利。由此可見,這是一種政治哲學式的思考,關注的是權力的正當和制度的正義等規範性問題。這裡引申出兩個更為基本的問題:什麼是政治哲學的目標和關懷?什麼是政治哲學人的責任和期許?
我認為,政治哲學的根本關懷,是思考人類應該如何合理地活在一起。我在本章將指出,為了處理這個問題,政治哲學至少有三項任務:理解政治規範、實踐公共證成,以及尋求另類的政治想像。這是三種性質不同卻彼此相關的知性探索,目的在於更好地瞭解我們的政治世界,證成更公正的社會秩序,以及尋找集體生活的另類可能性。
本文頭三節,我將嘗試論證這樣一種對政治哲學的理解。然後在餘下三節,我會進一步主張,這三種探索可以具有一種「公共哲學」(public philosophy)的特質:作為哲學工作者,我們可以在公共領域,以公民身分,就重要公共議題,運用清楚明晰的語言,作出理解、證成和想像,並積極以不同方式介入公共討論,與其他公民一起建設有道德底蘊的公共文化,從而為政治轉型和社會進步提供有用的道德資源。
本文無意提供一個關於「何謂政治哲學」的普遍性定義。事實上,對於政治哲學可以做什麼和應該做什麼,不同哲學家有不同的理解,這很正常,我們不必在此問題上要求共識。我對公共哲學的理解,深受我多年來公共參與的經驗影響,本文可說是我對這些經驗的總結和反思。公共哲學的理念,目前或許得不到哲學界足夠的認可和重視;公共哲學的實踐,現在更須面對各種艱難的現實考驗。可是正因如此,我特別希望更多人見到它的意義和價值。
一
我們先來談「理解政治規範」。我們一出生,便活在政治世界。這個世界以規則為基礎,形成各種制度,並以強制性的方式要求我們服從。定義這些規則的,是一套規範性語言;其中骨幹,往往是政治社群共享的觀念和價值。舉例來說,主權在民和個人權利是民主社會的核心價值。這些價值體現於制度,沉澱成文化,模塑我們的政治道德觀,從而指引我們的思考和行動。一個真正穩定的政治社會,必然也是一個道德社群,其共享的價值不僅為人們的行動提供規範,更為強制性權力的行使提供正當性。若要評價政治秩序的得失好壞,我們便須先理解這個充滿規範性和強制性的世界。
「理解」作為人的一種知性活動,必然預設「我」作為理解的主體。理解的過程,是指「我」作為主體對政治社群的觀念、價值、歷史、文化和制度展開廣義的反思性探究。這種探究有助我們認識觀念的定義與意義,價值的起源與演變,傳統的活力與限制,以至整個社會制度對人的影響和支配等。更進一步說,反思性也意味著「我」可以運用各種思想資源,對探究對象作出批判性的詮釋和評價,而不是先驗地受到意識形態和習俗成見的規限。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可以徹底擺脫歷史和社會條件的約束,成為完全自主的(fully autonomous)主體。由於人總是活在某個特定的歷史語境之中,限制遂無可避免。儘管如此,在合理的社會條件下,我們仍然有能力發展成為有效的反思性主體,使批判和超越成為可能。與此同時,理解的過程,也非完全主觀和任意,而是有其客觀性,其背後的判斷標準,往往由知識社群通過持續的反思性探究形成的價值共識來提供。
因此,我們須留意,作為主體的「我」,總是活在世界之中而非世界之外,而政治秩序中的觀念和制度,也必然會以不同方式影響「自我」的構成。既然如此,自我的內涵必然也是規範性的,並在最深的意義上界定人的身分。例如在民主社會,我們理解自身為「平等的自由人」,就顯然和我們生活的政治秩序分不開。在此意義上,我們對世界的理解,同時是對自我的理解;同樣地,我們對自我的探索,也是對世界的探索。理解的過程,無可避免地將「我」和世界聯結起來:它既是主體尋求對外在世界的客觀認識,也是一種內在的自我認識,幫助我們更好地看到政治的規範性如何從根本處影響自我的構成。
一旦意識到「我在政治世界之中」以及「我可以系統地反思這個帶強制性的規範世界」,我們作為主體的能動性就會彰顯,政治秩序就不再是不可改變和無法質疑的既定事實,而是我們可以作出道德評價並提出正當性訴求的對象,包括要求受到國家公正對待的權利。這種意識的覺醒,是政治哲學思考的起點:個體在內在和外在的各種限制中,努力嘗試建構一個政治道德的觀點,藉此理解和要求世界。
有人或許會問,既然我們活在制度之中,同時每天在運用不同觀念,要理解它們還不容易?實情恐非如此,而這至少有三個原因。其一,我們正在運用各種觀念,並不等於我們便能夠確切知道這些觀念的意義,更不要說清楚背後的證成理由。例如我們天天在談論自由,可是對於如何定義「自由」,哲學史上卻有數之不盡的爭論。其二,我們不是活在「真空狀態」,而是活在某個特定的歷史文化脈絡之中,因此,我們接受的觀念和制度都有一個傳統。要瞭解當下,我們往往必須認識過去;而要認識過去,就必須對我們的傳統有深入瞭解,包括觀念史和精神史。其三,要認識當下和瞭解過去,我們須先具備問題意識和建構出合適的理論框架,再通過細緻的分析整合,才有可能形成有意義的詮釋和論述。
以上三者,均是極大的知性挑戰,需要知識人的共同努力。以源起於十六世紀歐洲的「現代性」文明為例,它的觀念和制度為世界帶來根本改變,包括科學革命、工業革命、政教分離、資本主義的興起、民族國家和民主制度的出現等等。理解和反思現代性及其後果,是過去數百年西方思想家的共同關注。而到了今天,現代性席捲全球,對前現代的傳統文化和宗教構成巨大挑戰,同樣也是當下中國面對的大問題。
讀者或會質疑,理解政治世界為什麼那麼重要?畢竟對制度和文化的反思性探究,不僅需要大量的知識勞動,也可能令我們付上不菲代價,例如不為當權者所喜(因為揭穿了社會某些虛假景象),又或承受一種「世界解魅」的失落(因為原來的意義世界不復存在)。最大的問題,是缺乏對制度和傳統的足夠理解,一旦社會出現巨大變動和嚴峻挑戰,我們將難以知曉問題的根源,更不知該以什麼方式去應對這些挑戰。
讓我舉例說明。清朝末年,內憂外患,李鴻章曾上書皇帝,感嘆他們的時代「實為數千年未有之變局」。李鴻章和那個時代的士大夫意識到中國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大危機,可是卻不知道如何應對,因為傳統文化的知識資源不足以幫助他們去理解那樣的大變動。中國現代化之所以舉步維艱,其中一個原因,正是對自身傳統和西方欠缺深入理解,所以往往只能「摸著石頭過河」。洋務運動、百日維新,以至新文化運動,可視之為中國知識階層一波接著一波的自救運動。他們一方面努力尋找中國積弱的病因,另一方面積極仿效西方以求出路,所以有「師夷之長技以制夷」、「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君主立憲」、「全盤西化」等主張。
中國近代知識人為了現代化而這樣上下求索,雖然挫折重重,直到今天仍是前路未明,卻是集體自救和社會變革必須要走的路。石元康先生便認為,自我瞭解是自我超越不可或缺的條件:「我們必須要先瞭解到自己所處的環境究竟是怎樣的,以及自身主觀所擁有的世界觀,價值觀究竟是怎樣的之後,才有可能擺脫它們對我們的羈絆。」我們甚至可以說,這種反思性的自我瞭解,包括與不同傳統和制度的比較,是一個社會面對困境,不斷集體學習以求出路的過程。
回到個人層面來說,自我理解對於追求幸福同樣重要。作為自己生命的主人,我們每個人都渴望活好自己的人生。可是怎樣才叫「活得好」(living well)?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對「活得好」這一概念本身有所把握,否則我們根本無從判斷怎樣的生活才值得過;其次,我們須對自身有所瞭解,否則我們不知道如何在眾多可能性中,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生命模式」﹙mode of life﹚;最後,我們須對實現幸福人生的社會條件有所認識,例如要知道怎樣的制度安排,才能確保每個人有基本的自由和必要的物質條件,去實現自己的人生計畫。由此可見,人的幸福不能簡單地等同於個人欲望的最大滿足,而須對「自我」和「社會」有深刻瞭解。
誠然,其他人文和社會科學學科也會促進人對世界的理解,而政治哲學的獨特之處,是以人類社會的「規範性」(normativity)為主要探究對象。規範性關心的是應然問題,包括行為對錯、權力有無正當性、法律是否正義、政策好壞,以至制度能否給予個體公平對待等。規範性貫穿我們生活的每個領域,構成集體生活和個人行為的基礎。在此意義上,政治哲學的反思性探究絕非可有可無,而是我們致力尋求公正社會秩序、活出幸福人生不可或缺的條件。(未完)
5公共哲學的理念
在前面四章,我已論證政治道德為什麼必要以及如何可能,也指出公民作為政治社群的道德主體,有通過反思性認可來要求得到公正對待的權利。由此可見,這是一種政治哲學式的思考,關注的是權力的正當和制度的正義等規範性問題。這裡引申出兩個更為基本的問題:什麼是政治哲學的目標和關懷?什麼是政治哲學人的責任和期許?
我認為,政治哲學的根本關懷,是思考人類應該如何合理地活在一起。我在本章將指出,為了處理這個問題,政治哲學至少有三項任務:理解政治規範、實踐公共證成,以及尋求另類的政治想像。這是三種性質...
推薦序
左翼自由主義的基本理念是:每個公民都有要求得到國家公正對待的權利。一個公正的社會,必須確保平等公民享有充分的基本自由、公平的機會,以及足夠的社會和經濟資源,去發展自己的能力和活出自己認可的人生。個人權利、憲政民主、共享發展、社會福利,以及多元文化等制度安排,都可以從這個理念推導出來。這裡的「左翼」,是自由主義的左翼,而不是反自由主義的左翼,追求的是「平等自由人的公平社會」。
這樣一套理論,既反對威權主義和一黨專政,也反對自由放任的市場資本主義。在中國思想界,左派通常指前者,右派則指後者,而我所倡議的左翼自由主義,卻既反對前者,又反對後者,並嘗試整合自由和平等,作為公平社會合作的基礎。我有這樣的理論關懷,因為政治威權主義和市場資本主義,是我們這個時代面對的最大挑戰。這兩種主義既有複雜的理論建構,也有龐大的政治力量背書,在中國形成所謂「威權資本主義」,為活在制度下的個體帶來雙重壓迫:他們既在政治上失去基本權利,也在經濟上承受各種不義。如何在理論上回應這些挑戰,是本書的主要工作。
本書因此有兩條討論主線。第一條是論證自由民主的可貴,以及批評極權專制的可惡;第二條是分析右翼自由主義(也稱為「自由放任主義」、「經濟自由主義」或「新自由主義」)的不足,指出它為何無法回應「公平社會」的訴求,以及左翼自由主義為何更為可取。這部分尤其重要,因為過去數十年華語思想界的自由主義論述,幾乎全由右翼主導,直接影響人們對自由主義的想像和評價。
讀者或會好奇,既然左翼和右翼都主張自由和反對專制,那麼兩者最大的理論分歧在哪裡?我長期在香港生活,而香港獲公認為最能貫徹自由放任主義理念的經濟體系。我以下將以香港的發展經驗為例,對此稍作說明。
長期以來,香港社會運動最重要的政治訴求,是「保自由、爭民主」。這意味著,自由是我們已經有的,而民主是我們想要的。自由和民主,是自由主義的核心價值,而香港社運的理論資源,確實由自由主義傳統提供。可是,這個傳統對香港影響最大的,不是政治自由主義,而是經濟自由主義,特別是芝加哥經濟學派的海耶克(F. A. Hayek)和傅利曼(Milton Friedman)。從上世紀八〇年代開始,香港的政界、學界、商界,以及有代表性的媒體,都奉自由市場為圭臬,視之為「一國兩制」中必須保持五十年不變的基本制度。
正因此故,在香港談自由,首要的就是經濟自由,例如財產自由、價格自由、投資自由、商品出入口自由,以及創業和就業自由等。也就是說,政府必須將監管減到最少,同時實行低稅收低福利的經濟政策,貫徹「小政府、大市場」的管治理念。而為了令市場經濟能夠順利運作,也需要其他制度配合,例如完善的司法制度、新聞和出版自由,以及資訊和遷徙自由等。這樣一套以經濟自由為基礎建立起來的自由制度,在香港得到廣泛支持,也獲得國際肯定,例如香港便曾連續二十五年獲評為全球經濟自由度指數第一。
「市場至上」和「積極不干預」的強勢,並非沒有代價。最明顯的,就是香港長期存在大量貧窮人口和出現嚴重的分配不均,情況更持續惡化。以香港這樣富裕的社會,政府只須實行溫和的財富再分配,例如略為提高公司利得稅和個人薪俸稅,又或徵收銷售稅和資產增值稅等,窮人處境已可大大改善。經濟自由主義菁英卻說萬萬不可,因為任何財富再分配都是對自由的傷害,而自由是香港的核心價值。這種論述使得分配正義的討論在香港幾無容身之地,甚至連民主派政黨多年來也不敢對這個市場範式(market paradigm)提出根本質疑。我們因此見不到,或不願意見到,香港繁榮背後極端的社會不公平,以及無數底層人民處於寸步難行的不自由狀態。我們甚至沒有機會好好辯論過,所謂「保自由」,保的是什麼自由,誰的自由,以及須為這些自由付出多大代價。
其次,這些經濟自由主義菁英也不斷勸導香港人,自由是一回事,民主是另一回事,千萬不要混淆兩者。既然香港已經有引以為傲的經濟自由,民主發展便可以循序漸進慢慢來,畢竟自由比民主重要。更甚者,如果我們為了爭取民主而不得不損害自由,就更應該三思而後行。最流行的說辭是:民主骨子裡是民粹主義,香港一旦有了民主,民主派為了討好基層選民,就會向政府施壓,要求大幅增加社會福利,而這樣做的後果,是嚴重限制經濟自由。為了避免這種情況,香港根本就不應該追求民主。一旦接受這種將經濟自由和政治民主對立起來的論調,那麼經濟自由主義者不熱衷於爭取民主,也就完全可以理解。
許多人以為,自由主義一定是自由和民主堅定的支持者和推動者。香港的經驗卻告訴我們,經濟自由主義者既不一定為所有人爭自由,也不一定重視我們認為至為重要的政治自由,更不一定真心支持民主改革,至於公平分配和社會正義更從來不在他們的考慮之列。這樣的自由主義,成為市場資本主義的代言人和辯護士,結果是後者導致的問題,被人們認定全數來自自由主義本身。自由主義於是被視為既有體制的共謀,失去批判性和進步性。我們因此也能明白,這種支配香港的意識形態,很難為民主運動提供太多有用的道德資源。我們的困境,不僅來自中共打壓,也來自我們自身。(未完)
左翼自由主義的基本理念是:每個公民都有要求得到國家公正對待的權利。一個公正的社會,必須確保平等公民享有充分的基本自由、公平的機會,以及足夠的社會和經濟資源,去發展自己的能力和活出自己認可的人生。個人權利、憲政民主、共享發展、社會福利,以及多元文化等制度安排,都可以從這個理念推導出來。這裡的「左翼」,是自由主義的左翼,而不是反自由主義的左翼,追求的是「平等自由人的公平社會」。
這樣一套理論,既反對威權主義和一黨專政,也反對自由放任的市場資本主義。在中國思想界,左派通常指前者,右派則指後者,...
目錄
前言
導論:思想的力量
第一部分政治與道德
1 政治道德之必要
2 較真的政治
3 反思性認可與國家正當性
4 要求正義的權利
5 公共哲學的理念
第二部分自由與民主
6 自由的理念
7 消極自由的基礎
8 自由與容忍──回應胡適先生
9 論思想自由
10 為民主辯護
11 個人自主與自由的優先性
第三部分市場與正義
12 金錢、產權與自由
13 市場秩序與社會正義──對海耶克理論的一個反駁
14 機會平等的理念
15 自由主義的平等觀
16 一種正義社會的想像
17 左翼自由主義的正義提綱
第四部分文化與身分
18 宗教自由的基礎
19 文化認同與承認的政治
20 自由主義與群體權利
21 自由愛國主義
22 公共生活的意義
第五部分左翼與右翼
23 還有理由做個自由主義者嗎?──左翼與右翼之間
24 馬克思與羅爾斯
25 左翼自由主義的理念
26 羅爾斯與中國自由主義
第六部分往事與時代
27 我們都配得上自由
28 我們不是沒有選擇
29 當第一枚催淚彈擲下來
30 抗命者言──雨傘運動被捕記
31 守護記憶,就是守護我們自己
32 自由誠可貴──我的微博炸號紀事
33 逆流而行
參考書目
前言
導論:思想的力量
第一部分政治與道德
1 政治道德之必要
2 較真的政治
3 反思性認可與國家正當性
4 要求正義的權利
5 公共哲學的理念
第二部分自由與民主
6 自由的理念
7 消極自由的基礎
8 自由與容忍──回應胡適先生
9 論思想自由
10 為民主辯護
11 個人自主與自由的優先性
第三部分市場與正義
12 金錢、產權與自由
13 市場秩序與社會正義──對海耶克理論的一個反駁
14 機會平等的理念
15 自由主義的平等觀
16 一種正義社會的想像
17 左翼自由主義的正義提綱
第四部分文化與身分
18 宗教自由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