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收錄客委會主辦的「參詳.當代客家文藝沙龍」系列座談精華紀錄,共有五大篇章,分別為客家歷史研究、客家語言保存與推廣、臺灣文學裡的客家力量……等,另收錄三場客籍文學家走讀精彩側記,全書搭配全彩圖片,讓讀者閱讀時能共同進入沙龍座談場域。
〈歷史〉系列由張維安作為召集人,主持四場〈客家歷史研究〉沙龍;〈語言〉系列由洪馨蘭作為召集人,主持四場〈語言保存與推廣的前線力量〉沙龍;〈文學〉系列由朱宥勳作為召集人,主持三場〈臺灣文學裡的客家力量〉沙龍。
有別於沙龍場的思辯場,以另一種方式記錄。本書兩場分別由召集人高翊峰、張芳慈主持,針對不同主題進行討論,展現客家文化的更多面向。
文學走讀三場〈池畔的文學巨樹──桃園龍潭鍾肇政文學走讀〉、〈小說、老宅、佐茶香──新竹北埔龍瑛宗文學走讀〉、〈向光~草木有情──新竹新埔杜潘芳格文學走讀〉,跟著導覽人的步伐,走過故事中的熟悉場景,重新認識作家們的故鄉。
商品特色
由客家委員會主辦,財團法人台灣文學發展基金會所執行的「參詳camˊ xiongˇ」,取自客語音譯,代表商議共謀之意。由鍾永豐擔任總策展,邀請各領域召集人組織「參詳.當代客家文藝沙龍」,210位學者、專家、工作者的強大陣容,我們將2021年9月至2022年8月中的42場沙龍、
6場走讀,經謄稿、精鍊與加注,並集結成冊。
作者簡介:
楊長鎮/客家委員會主任委員
鍾永豐/音樂專輯製作人、文化行政工作者
張維安/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
洪馨蘭/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所副教授
朱宥勳/小說家、文學與文化評論者
高翊峰/小說家
張芳慈/詩人
章節試閱
〈臺灣客家人的誕生〉
張維安:今天很高興邀請到幾位老師,分享客家相關的議題、知識。首先是林正慧老師,林老師是在中央研究院的臺灣歷史研究所,研究客家相當專業。第二位是許維德老師,陽明交通大學客家學院的老師。雖然我在這個領域行之有年,但關於客家的理論以及許多的觀念,都還是要請教他。第三位是戴寶村老師,他是政治大學的榮譽教授,可以分享他在客家領域上的研究成果。另一位列席的貴賓是張典婉老師,一定能為我們帶來許多的建議與資訊補充。現在就開始來談「客家」,這一場要談的是「歷史」,從當代又談回到過去的事情了!有很多概念適合重新談過。
一開始先給兩個問題思考:第一個,海內外的客家人都面臨到,客家人被稱作是中原漢人的後代。中國北部原有一個客家庄,後來因為戰亂的關係,攜家帶眷跑到廣東、福建,又從福建跑到四川、臺灣以及海外,我們有這樣的印象。但是這是有問題的,待會兒由正慧老師說明。第二個,客家是「他稱」到「自稱」,一開始聽到這樣的想法時,客家就是從北方到南方作客,所以南方人稱北方遷徙來的人為「客家」,其實不對。上述兩個問題,正慧老師做了很多研究,讓老師來為大家解答。
「他者」,客家族群認同的開端
林正慧:剛剛那兩個問題,是我幾年前的研究。現在想來就是「解構客家」的過程。與大家認知的客家歷史不太一樣。分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文化的共性以及形成的過程。從宋元開始,閩、粵、贛開始有客家族群和語言的出現。有共同的生產方式,於是慢慢地形成同一個類屬。接下來是「他稱」到「自稱」,也就是從別人到自身說「客家」的過程。回望客家歷史,主軸就以往羅香林的說法,從五胡亂華開始就有了。清代以前的文獻,沒有人自稱是「客家」,即客家形成的歷史並不久遠。明清時期,閩、粵、贛邊區人口飽和,大量客方言人遷向粵東沿海或珠江三角洲一帶。這些人群外移後,成為佃農,加上人數增長、口音殊異,逐漸與「本地人」關係緊張,進而發生「土客衝突」。在廣府人書寫的地方志中,客方言人被嚴厲指稱為「非漢」種族。但在文獻上可以發現,明末清初的方志上有許多記載,廣府人稱他們是「客」。
處理土客衝突時,分成三個部分:嘉慶年代徐旭曾寫到第一個客方言的分布札記;第二是太平天國;第三是咸豐同治時期的大械鬥。徐旭曾以自己任教的惠州府為中心畫一個圈,標示出使用客方言的地域。往後看會發現圈在移動,跟紀錄者的立足點有很大的關係。再來是咸豐同治年間的「土客大械鬥」,雙方械鬥十餘年,死傷百餘萬,一場帶著地緣性質的方言群械鬥。另一個背景也相當重要,19世紀傳教士來到華南,來到講客家話的地方傳教。這些巴色會的傳教士們記錄了相當多關於客方言接近北京官話的講法。大埔人林達全也寫了相關的記載。所以說19世紀中葉以後,中西都在幫助客家祖溯中原。通常說「客」是他稱,但在19世紀太平天國時,已經有人記錄下來,自稱是「客家」。特別要說的是「Hakka」這個詞彙,這是廣東話「他者」的發音,所以被西方人用西文記錄了下來。從19世紀中葉才開始,並非很久以前就有。將閩、粵、贛地區稱作是中心客區,中心客區的人當時是還沒有「客家」這樣的意識。
明清時期沒有自稱客家或是客語文化的記載,但到光緒24年的《嘉應州志》,中心客區開始設法從宋元文獻中找出「客」的可能。這就是剛剛說到邊緣客域開始回流到中心客區。在這之後開始溯源,和宋元文獻中的「客戶增盛說」,扯上關係。但在這之前從來不說自己是「客家」。《嘉應州志》開始將徐旭曾所錄的中心點向北移動。客家意識回流到中心客區以後,由中心客區發散的離散者,開始有了認同的媒介。清末民初的客家人積極參與行動,逐漸累積勢力的同時,面對多次的「非漢」污衊,讓客家意識的認同得以抬頭,也讓海內外客屬族群有了以方言認同的媒介。羅香林於1933年出版《客家研究導論》,進行客家論述的學術包裝,最後建構一個客家人自中原五次遷徙後,最後於宋代在閩、粵、贛形成獨立民系的學說,成為海內外客屬相互認同的主要標誌。
張維安:所謂的「客家」族群,從閩、粵、贛地區遷移到廣府,與廣東人進行土客械鬥之後,族群意識才慢慢形成。也就是說「客家」這個說法並不是自古以來就有的。「客戶」、「客籍」、「客人」,都不是客家人的自稱。在多次的械鬥之後,有兩種人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一種是林達全、徐旭曾這類的漢族群知識分子,另一組重要的人就是傳教士,共同塑造了客家人的歷史。「客家」意識被形塑出來以後,比如嘉應州的人就會說:「是啊!我們本來就是客家。」,客家這個族群才會往回溯源到宋元時期,其實臺灣也是一樣的,你看義民廟那些神位,上面寫的是「粵東」,也不是一開始就自稱客家。所以說19世紀以前,那個時代的客家族群尚未形成。是不是這樣呢?我們請戴寶村老師來為我們解謎。
血緣的牽絆,重新認識客家與自己
戴寶村:我對客家沒有太多研究,不過我以兩個面向來談:首先,身為臺灣史的研究者,討論在臺灣史中,客家從何時開始受到注意。再把這個問題放入時間軸中,回應大主題「臺灣客家人如何誕生」。再來談「血緣」,客家族群的區分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血緣或淵源。以此去探詢客家,或許人們找到自己的身世,也能向內取得對客家的認同。這兩個面向,就像是巨觀與微觀地來探討客家人的存在議題。臺灣史早期的研究主要是「漢人開發史」,以漢人中心,就會觸及漢人與平埔族的關係,也涉及施琅來臺時,是不是有限制客家人渡海來到臺灣?就衍生出是不是福佬人先來占到好地,客家人晚到則受到擠壓的問題。第二個研究面向是族群構成與分布,也就是漢人來了,福佬人、客家人分布在哪?以及人口數量如何?連結到漢人移民社會的形成,在地緣組織上常常就會用到祖籍的概念。另一方面就配合血緣的研究,來建構臺灣漢人的移民社會。早期常用族群區域做文化判別,比如客家就連到三山國王,但這是不對的。
再來是清領時期,發生過許多民變,各族群為自我保護就會產生械鬥。而客家是較弱的一方,通常就會與帝國合作,後來就會衍生許多義民或閩粵對抗的問題。但也不光只是衝突,當涉及到稻作時,也會進行水源的合作。尤其19世紀之後,靠山地區的產業往往需要閩粵合作才能完成。接著是關於客家遷移與家族的研究,最後一類是關於客家信仰的研究,在臺灣比較特別,福佬人不會特別為三官大帝蓋一個專屬的廟,但客家人就會。較晚近的研究包括客家為何都居住在泉州、漳州等地,研究者提出所謂的「原鄉生活方式」,從歷史時間上溯,空間部分就會談到客家原鄉的問題。因為漢人移民到臺灣後,臺灣才產生了福佬、客家的現象。清帝國採取的是籍貫概念,基本上都會稱作粵、廣,有時也會用「客仔」來形容在臺灣的這群人,在官方看來,這群人相當強悍,會在地方上搗亂。
日本人則注意到族群間的差異,不再是廣泛地稱粵、廣,會用客家或「喀家」來稱呼。到了國民政府時期,強調的是中華民族的建構,拒絕談民族的問題,也限制了方言,基本上不觸及客家這個問題。隨著時代的開放與自由,弱勢族群開始勇敢地表述自我,包括近年常提到的「還我母語」等運動,客家就真正浮現了。
談完大主題,再來談談個人。我是三芝人,三芝是永定客家人分布最多的地方,但是很零散。1950年代出生,當時是強迫講國語的環境,沒有機會接觸到客家。待到我接觸臺灣史的研究,如同我剛剛說的,自然而然從漢人的祖籍與姓氏去看漢人的開發。我拿到博士後,鄉長請我來寫三芝鄉志,我才對三芝形成較有系統的了解。也發現到某些姓氏非常多,原來那些是客家的姓氏。信仰部分也有一些特別的發現,包括定光古佛、水口民主公王,原來這是一種少見的原鄉信仰。後來漸漸觀察到我家似乎有些客家的元素,比如客家菜包之類的,因緣際會下我去做了DNA的檢驗,檢驗的結果是,我的父系有東南亞血緣,也證實了我的母親是永定客家人的後代。從此我家也不再說「他們客家人」,減少了「他稱」。以上是我從外緣與自身去探索客家,學術和政治環境都間接導致了客家的誕生。
〈臺灣客家人的誕生〉
張維安:今天很高興邀請到幾位老師,分享客家相關的議題、知識。首先是林正慧老師,林老師是在中央研究院的臺灣歷史研究所,研究客家相當專業。第二位是許維德老師,陽明交通大學客家學院的老師。雖然我在這個領域行之有年,但關於客家的理論以及許多的觀念,都還是要請教他。第三位是戴寶村老師,他是政治大學的榮譽教授,可以分享他在客家領域上的研究成果。另一位列席的貴賓是張典婉老師,一定能為我們帶來許多的建議與資訊補充。現在就開始來談「客家」,這一場要談的是「歷史」,從當代又談回到過去的事情了...
作者序
客家委員會主任委員 楊長鎮 序
奧地利詩人Peter Altenberg有句名言:「如果我不在家,就是在咖啡館;如果我不是在咖啡館,就是在往咖啡館的路上。」話中所指的是座落於維也納的Café Central(中央咖啡館),許多名人都曾是此處的座上賓或常客,如仍在畫家夢壯志未酬階段的希特勒、心理學家佛洛伊德、列夫•托洛茨基等,文人雅士雲集不同的思想,透過於咖啡廳的互動及交談中,互相成為成長的養分,最終形成文化並產生正向循環。臺灣日治時期的波麗路西餐廳與1960年代的明星咖啡館也都是文化人士聚集之處。
哈林文藝復興(Harlem Renaissance)是發生於1920年代美國哈林區的一場文化運動,它打破了當時的種族隔離與奴隸制度,延伸為黑人人權運動,背後以非裔美國人的族群自覺為基礎,藝術家、思想家、學術研究者在此形成非裔美國人的菁英社群,許多屬於現代、知識階層的文化也於此誕生。
2001年6月,客家委員會成立。猶記當年成立客家電視時,有人說客家領域無相關專才,可是我們並沒因此打退堂鼓,我們不斷推動「客家文藝復興」,辦理相關藝文活動,周而復始、經年累月地累積出一定的成績,成立電視及廣播頻道,提供發表與表演的平臺,過程中也培養了不少關心客家文化事務的人才。
如今客家委員會發展到了一個階段,我不斷思忖,如何將不同領域的工作者匯集在一起?能否提供客家人一個文化、藝術、學術、思想交流的場所,藉以共同成長及創作? 交談本身帶有個人思維,不僅是表達想法,也能引領我們找出思考的方向。
此外,客家人正在面對語言流逝的問題。語言是溝通工具也是一套程式,它影響著我們思考的方式、價值觀、觀看世界與彼此思想的角度。只有在語言上不斷地鍛鍊、錘鍊,才能提升語言的廣度及深度,作為客家人,談論客家文藝復興時,是否更應使用客語。
有本書叫《一本食譜救語言》(Kuharske bukve),一位來自斯洛維尼亞的神父對語言復興有強烈的使命感,做了許多相關的工作卻鮮為人知,後來因為他將德國的食譜翻譯成斯洛維尼亞語,被教會的廚師們拿來使用,眾人才因此意識到母語能用以表達所有的想法。客語也一樣,我們使用語言在互動時創造可能性,也藉此得到更大的彈性、自由與空間。
這就是我們策劃推動「參詳.當代客家文藝沙龍」計畫的初衷。希望能創造機會,在臺灣一個小小的角落,有一群關心客家文化的人聚在一塊,不停地商量、討論,提出意見,也尋求共識,漸漸形成一個客家文藝復興的社群,進而藉由大家的力量將客家擴大,讓我們對自身文化有新的視野及想像。
最後,感謝封德屏社長及文訊雜誌社團隊的努力,讓這個計畫得以順利推動,感謝鍾永豐先生擔任總策展人,為「參詳.當代客家文藝沙龍」設計了10個不同的主題,組成了210位學者、專家、職人的強大隊伍,在音樂、戲劇、歷史、影劇、文學、美學、飲食、語言、客庄創生等面向,相互交流,一同完成整整一年共42場沙龍、6場走讀。整理成30幾萬文字、500餘張圖片的豐碩成果。希望正如這3本書的書名──《參詳》、《返生》、《湊陣》,看到30年來客家族群回應當代臺灣社會的奮鬥身影,同時也做好了準備,迎向未來的各種挑戰。
客家委員會主任委員 楊長鎮 序
奧地利詩人Peter Altenberg有句名言:「如果我不在家,就是在咖啡館;如果我不是在咖啡館,就是在往咖啡館的路上。」話中所指的是座落於維也納的Café Central(中央咖啡館),許多名人都曾是此處的座上賓或常客,如仍在畫家夢壯志未酬階段的希特勒、心理學家佛洛伊德、列夫•托洛茨基等,文人雅士雲集不同的思想,透過於咖啡廳的互動及交談中,互相成為成長的養分,最終形成文化並產生正向循環。臺灣日治時期的波麗路西餐廳與1960年代的明星咖啡館也都是文化人士聚集之處。
哈林文藝復興(Harlem Ren...
目錄
〈序文〉回應當代社會挑戰的客家身影/楊長鎮
〈導言〉開啟當代觀點,進行深刻思辯/鍾永豐
[沙龍場]
客家歷史研究◆張維安
臺灣客家人的誕生/林正慧‧許維德‧戴寶村
重探臺灣史中的客家定位/王保鍵‧吳學明‧李文良‧劉瑞超‧戴寶村
臺灣客家與周邊族群的歷史/張秀雲‧張翰璧‧陳鑀枚‧戴寶村‧羅烈師
大學客家社的現在進行式/李沅臻‧森下啟慈‧黃脩閔‧黃玉晴
語言保存與推廣的前線力量◆洪馨蘭
面對「正在」改變的下一代 ──語言教育與校園行動 /劉家宏‧蔣絜安‧鍾鎮城
「客語」對青年世代的意義/李舒蓉‧黃脩閔‧賴奕守‧盧冠霖
客語的未來與未來性/向盛言‧宋廷棟‧周碩興‧廖重凱
那一代的客家青年走出校園之後/古秀妃‧吳錦勳‧張正揚‧劉慧真
臺灣文學裡的客家力量◆朱宥勳
他們一開始就在那裡了──日治時期的客家作家/王惠珍‧甘耀明‧鄭清鴻
在冰層裡,護持文學的種子──經歷戒嚴壓抑的客家作家/王欣瑜‧白佳琳‧劉抒苑‧蔡濟民‧簡弘毅
族群界線日漸模糊……真的嗎?──新世紀的客家作家/李奕樵‧陳凱琳‧張簡敏希‧廖育辰‧顏訥
[思辯場]
以文學之名,凝視Hakka的時代新聲音◆高翊峰
王聰威‧甘耀明‧朱和之‧吳懷晨‧謝旺霖
文學獎的文學現象學◆張芳慈
瓦歷斯.諾幹‧向陽‧洪淑苓‧楊佳嫻‧顏艾琳
[文學走讀]
池畔的文學巨樹──桃園龍潭鍾肇政文學走讀
小說、老宅、佐茶香──新竹北埔龍瑛宗文學走讀
向光~草木有情──新竹新埔杜潘芳格文學走讀
參與人員名錄
〈序文〉回應當代社會挑戰的客家身影/楊長鎮
〈導言〉開啟當代觀點,進行深刻思辯/鍾永豐
[沙龍場]
客家歷史研究◆張維安
臺灣客家人的誕生/林正慧‧許維德‧戴寶村
重探臺灣史中的客家定位/王保鍵‧吳學明‧李文良‧劉瑞超‧戴寶村
臺灣客家與周邊族群的歷史/張秀雲‧張翰璧‧陳鑀枚‧戴寶村‧羅烈師
大學客家社的現在進行式/李沅臻‧森下啟慈‧黃脩閔‧黃玉晴
語言保存與推廣的前線力量◆洪馨蘭
面對「正在」改變的下一代 ──語言教育與校園行動 /劉家宏‧蔣絜安‧鍾鎮城
「客語」對青年世代的意義/李舒蓉‧黃脩閔‧賴奕守‧盧冠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