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與其說李喬是為了撰寫文學與文化評論而長期廣泛大量地閱讀,不如說剛好相反,他是「凝視現實有感——大量閱讀,深化思考——論述問題,提出解方」。李喬的知識飢渴症,是因為他有持續關心,想要釐清、解釋、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攸關他所生存的島嶼,以及與他一起共頻呼吸的島嶼子民。
這些問題不是一本書、一種主義、一類思潮可以釐清與解答。
那個被怪獸追趕的惡夢,既是指涉「生命是痛苦的符號」,也是臺灣命運的隱喻,惡夢纏繞的時間有多長,李喬閱讀、思考與寫作的時間就有多長。這不只是隱喻,這是李喬的生活現實與生命實體。
這個生命實體,從青年時期思索「痛苦的符號」開始。他所遇到的老師博學者眾,帶領他進入知識海域,如中國文字學、西方哲學、佛學、易學、心理學……等等,而他所自學的各種文藝思潮與文學理論,現代主義、存在主義、寫實主義、自然主義、浪漫主義、魔幻寫實、後現代主義、後殖民主義、後設理論,無所不包,
還有各種歷史書籍、符號學、語言學、文化研究、文化人類學……。
1990 年代開始,臺灣現實與臺灣命運的課題開始纏繞李喬,他的閱讀更積極更廣泛了:「約在1990 年之後十多年,我才始於自我強迫,終而狂熱投入,苦讀文化人類學的書籍,旁及現代民族、國家、權力、殖民、生態的論述,都是自修苦學(當然也向多位行家請益),顯然所學不完整。但我努力思索探索,追求體系性理解——這是我中老年後最美好的一部分。」
如此這般,李喬建構了一張幅員遼闊的閱讀地圖,地圖上密密麻麻註記了無數閱讀旅棧,每一個旅棧都幻變成無數評論,「雜學家李喬」誕生。所有的跨界閱讀都成為「雜學家李喬」的脊骨血肉,織就他的思考紋理與思想體系,更成為他的靈魂底色。我認為,李喬的評論甚至比他的小說更貼近「李喬本尊」,更能彰顯「思想家李喬」的整體面貌。
李喬以廣博雜學,試圖探索、描繪、解釋這個世界的紛繁現象,試圖揭露這個世界(特別是臺灣)的問題與困境,尋求解決的路徑與方法,成就了近二百萬字的評論文字,「雜學家李喬」、「思想家李喬」幾乎可以說是《評論卷》十冊最精簡最精準的註腳。
作者簡介:
李喬,本名李能棋,1934年出生於苗栗大湖。新竹師範學校畢業,勤於涉獵各類知識,形成作品豐富內涵,創作包括小說、詩、散文、戲劇、雜文、評論等。精擅多樣類型,講究形式變化,主張「文學志在反抗」和「臺灣主體意識」,作品已有多國語言外譯。寫作之外,另亦積極參與社會運動及公共事務。曾獲吳三連獎、國家文藝獎、臺灣文學金典獎、行政院文化獎等。
李喬全集主編:
黃美娥,現任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教授,另亦擔任國家藝術基金會董事、漢學研究中心指導委員、臺灣圖書館臺灣學研究中心諮詢委員等,曾任臺灣大學臺文所所長、臺灣文學學會理事長。長期從事臺灣文學研究與史料編纂,著有《重層現代性鏡像:日治時代臺灣傳統文人的文化視域與文學想像》、《古典臺灣:文學史.詩社.作家論》及論文百餘篇,另編有《日治時期臺北地區文學作品目錄》、《臺灣原住民族關係文學作品目錄暨選集1603-1945》、《世界中的臺灣文學》等十餘種。曾獲竹塹文學評論獎首獎、巫永福文學評論獎、國家圖書館「臺灣各大學學術資源能量風貌」文學研究專書高被引排序第一。
評論卷主編:
楊翠,1962年生,臺中人,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曾任《自立晚報》副刊編輯、《自立週報》全臺新聞主編、《臺灣文藝》執行主編、臺中縣社區公民大學執行委員、行政院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主任委員,現任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教授。著有散文集《最初的晚霞》、《壓不扁的玫瑰:一位母親的318運動事件簿》、《年記1962:一個時代的誕生》,傳記文學《永不放棄:楊逵的抵抗、勞動與寫作》,學術論文《日據時期臺灣婦女解放運動》、《少數說話:臺灣原住民女性文學的多重視域》,並與施懿琳合著《彰化縣文學發展史》,與廖振富合著《臺中市文學史》。
目次:
向反抗的哲學家致敬
為臺灣而寫:李喬的文學、哲學與行動
為臺灣文學「做膽」
編輯凡例
寫在前面
新版自序
上篇:行程與鍛鍊
寫作鍛鍊
反抗哲學
文化追尋
下篇:文化與獨立
從文化層面啟動
名實之辯
中國文化批判
臺灣文化批判
文化臺獨的路
文化臺獨行動
臺灣共和國的描述
附錄
儒家二題
臺灣「無色差殖民」的文化現象
生命與土地結合、形塑在地美學
盼上主救出壓迫──敬序《耶穌的比喻》
臺灣文化概論(上)
【內文】
名實之辯
一、何謂臺灣人
勿論是政治社會、文化學術議題,涉及到臺灣與中國時,許多名目與事實往往糾纏不清;尤其論者往往作「利己損彼」的區隔或命名。
本文做以下的「正名」。當然會有疑論,但本文就是這樣定位。
「臺灣」本是地理名詞,但近世已然是政治單位名詞。居民外人都依現實情況這樣認定。
「臺灣人」在今天被政治化了,他人的認定很紛亂。其實這個議題無關他人,而是自己的事。
一說是從民族學界定,以血緣、種族、民族為標準判定是否為臺灣人。
這一說應該不困難。原住民分兩類:現在自稱他稱的原住民十餘族與平埔族是第一類;已有三四百年歷史的福佬族、客族是第二類。
問題在第三類:1945 年之後由中國來臺久住的一批人。問題不在原福客族——這些人並不排斥新來的(如果排斥,是因為新一批人「胳臂往外彎」),而在新人有部分不願意自許為臺灣人。至於人數日增的「新住民」(如外籍配偶),自許臺灣人,反而不成問題。
第二說,外表看更容易,就心理的真實面卻是一段艱苦歷程:即以「認同」(Identity)為標準,認同為臺灣人的就是臺灣人。
這個標準,在1945 年以後來臺的「外省人」有不少人十分困惑,因為他們在「最優秀的民族,最優秀的文化」教育下長大。
其實福客族同樣有這方面的困惑,因為在他們心靈上也刻有「最優秀」的遺痕。
原住民也有難題。他們比福客族更早澈底被「混血」——大量與「老兵」通婚,老兵攜帶的文化進入部落,形成某種優勢文化。總之,被洗腦成「也是中國人」的不少也不淺。
但從進步性、根本性以觀,以「認同」來確定「我是臺灣人」是最佳最實際的途徑。
另外,對臺灣人、臺灣懷有敵意和強烈併吞意圖的中國在西鄰,所以,看似稀鬆平常的「雙重認同」之說,在今天的臺灣不能接受。「臺灣人就是臺灣人」;不接受「臺灣人也是中國人」的說法。當然,西岸中國放棄併吞意圖時,此說解除。
二、何謂中國人
其次:中國、中國人、漢人、華人、中華民族……這一系列的名實也要釐清。
命名是現代人重要的「權力表現」,包括給自己或予別人。例如:自許中國文化是「世上最優秀的文化」、「臺灣人也是中國人」等。
學術界有一質疑:何謂中國人?有中華民族的存在嗎?然而,今天情勢已經逐漸明朗化。這不是究辨的結果,而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太強大了,強大到「等同於中國」,而且不容人家質疑。「中共人」當然從不自疑,因為那是一個政黨等同於國家的地方。而外人如何質疑沒有意義。「中共人」也少提「民族」,而以政治性的「中國人」概括了。
我們接受中國人、中國這個名實。但臺灣人不是中國人,也不認同「臺灣人也是中國人」的說法。至於「漢人」,是歷史性的民族學的名目。以歷史淵源來看,臺灣的福客二族稱為「漢族」也很模糊,只算是「漢裔」。
「中華民族」是近百年來中國人為了政治需要而發明、捏造出來的,和臺灣人無瓜葛,不予理會。至於「華人」,名目來源有二:
一是外國社會對於新到的中國人,為了尊重其不同而稱之,或久居還是自成集團的中國人,而以「華人」概稱之(猶如臺灣的軍眷、眷區,用意相同)。
把臺灣人稱為「華人」,我們不能決定可否,但我們自己的認同是「臺灣人」,別無分號。
在「名實之辯」這一節,還要釐清一個名實。
1949 年「中國的共產黨」席捲中國全境,蔣介石敗走臺灣。韓戰之後蔣政權穩定下來。
這時西方有一說法:中國進入共產主義與「國家主義」對峙的局面。如果這是出自全球戰略的策略性語言,那沒什麼值得討論。如果信以為真,那就是國際笑話了。
這個笑話可能和國民黨的英文名字有關:Nationalist Party。(Nationalism 是民族主義、國家主義。Nation 有國民義,所以在臺灣,一些朋友主張以「國民主義」稱呼。因臺灣自古無國家,故以「國民」出發,極有意義。)
中國國民黨一路走來,哪是什麼國家主義?就是「獨裁專制集團」而已。
偶爾提民族主義,也只是作為對抗異己(中共、臺獨),宣稱自己代表「全中國」的手段罷了。
到了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中國共產黨亦非共產主義理想落實於中國的產物;在中國,「共產」、「民族」、「國家」的意涵都因政治的操作而變形變質。「民族、文化最優論」形成血統民族主義、文化民族主義,對外表現則是文化帝國主義。
就實質而言,中國國民黨和中國共產黨兩者孿生。但如今中國國民黨命若游絲,氣燄似有若無,中國共產黨可就耀武揚威了。
唯有從這個角度看,中國要併吞臺灣才會那樣「理直氣壯」;也唯有從這個角度看,今天K 政府明顯置臺灣於極險境地,卻還能面不改色,振振有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