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身為國內三大法律事務所第一位女性合夥人,知名律師陳玲玉經辦過許多臺灣「第一件」、「最鉅額」、「指標性」的重大專案,她同時也是高鐵建設BOT案的推手,並在高雄氣爆案中,達成史無前例的三方和解。
深耕金融業近半個世紀,曾擔任國票綜合證券、國票期貨及國票證創投董事長的洪三雄,除了在企業界享有盛名,他也是知名收藏家,並擔任雙清文教基金會董事長、紙風車兒童藝術工程的發起人。
儘管在法律與金融界相當活躍,並積極投身公益活動,可能有些人不知道,這對夫妻其實還有另一個身分:在七〇年代,他們兩人就讀臺灣大學時,還是推動學生運動的先鋒要角。
1971年,陳玲玉在學長洪三雄的請託下,接下臺大法學院學生代表會(簡稱法代會)主席,舉辦多場提倡言論自由的座談會及辯論會,包括「言論自由在臺大」、「民主自由在臺大」、「中央民意代表應否全面改選」,為年輕人爭取發言的權利;洪三雄則成立「臺大法言社」,接手系上刊物《臺大法言》,要把它改造成「對學校開刀、向社會進軍」的改革刊物。他們將年輕人渴望民主、自由的心聲傳播至整個臺大校園,甚至全臺灣。
陳玲玉、洪三雄身為昔日的學運領袖,為何後來會遠離政治,分別投身法律與金融界?當年的學生運動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本書從臺灣1960年代末的社會氛圍開始,以陳玲玉、洪三雄為主角,訴說這場始於保釣運動、終於臺大哲學系事件的學生運動。當局萬萬沒想到,一場不成氣候的抗議遊行,意外推動大學生爭取校園言論自由、爭取社會民主自由,甚至是推動中央民意代表補選的力量。陳玲玉、洪三雄這群大學生的影響力,不僅轟動臺大,更擴散到多所大學、中學,掀起串聯全臺的民主浪潮……讀完這本書,讀者將明白民主得來不易,也能理解前人如何努力爭取這份寶貴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