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慶先生,1928年(昭和3年)生於板橋下溪洲,先後就讀州立桃園農校及府立臺北師範學校本科,在師範學校時期,受到國分直一老師的教導,開啟研讀歷史的興趣。1946年師範學校畢業後,曾任教沙崙國校及山佳國校,1949年在黃純青先生的引薦下,進入了臺灣省通志館(即日後臺灣省文獻會)擔任採訪員一職,迄至1990年代以委員一職離開省文獻會,期間三度進出臺灣省文獻會,而後轉任中央研究院社會人文科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在省文獻會的四十多年期間,先生深灸名流耆宿,如林熊祥、林衡立父子的鼓勵,研讀古籍名著,編纂通志,從事臺灣史事的研究,奠定日後研究臺灣史的根基,進而成為戰後研究臺灣史新生代的人物之一。1960及70年代,藉著與日本學者中村孝一及西方友人武雅士教授等人的學術切磋及文化交流,先生不僅拓展歷史領域及研究方法,多篇論著也引起西方學者對臺灣史的重視及對先生的倚重,先生隱然成為臺灣史研究權威。先生一生專研臺灣史,專書三十九本,論著百餘篇(參見附錄),其研究領域可分為:纂修通志,搜集、解讀、利用古文書(族譜、地契)及臺灣清代社會經濟史的研究。其多年來的研究心得及資料,對學術界無疑是一大貢獻,而其審慎治學的精神,尤值得後人學子效法。
作者簡介:
許雪姬
政治大學歷史學系畢業,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兼所長。研究專長為臺灣史,以研究二二八事件與口述歷史而聞名。其他研究主題包括清代臺灣制度史、臺灣家族史、臺灣人的海外活動及臺灣白色恐怖時期。
劉素芬
曾任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莊樹華
曾任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丘慧君
曾任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目錄
弁言 iii
序言 v
壹 家世 3
一 先祖渡臺 3
二 擺渡為生 5
三 下溪洲的回憶 7
四 婚姻與家庭 15
貳 童年記趣 21
一 時節慶典 21
二 童玩 28
參 求學歲月 37
一 公學校時期 37
二 桃園農校時期 53
三 府立臺北師範學校 60
四 求學生活點滴 68
五 接收初期的臺北 71
肆 光復前後的臺灣社會面向 75
一 日治後期的戰備臺灣 75
二 光復初期的臺灣社會 88
伍 通志館及文獻會時期 107
一 臺灣省通志館的成立 107
二 編修臺灣省通志 111
三 地方修治運動 120
四 考證事件 126
五 光復初期政府對臺灣史研究之立場 129
六 早期文獻會整理檔案之情形 132
七 總督府檔案的整理 137
八 參與臺大及哈佛燕京學社的訪談計劃 141
九 臺灣古文書之蒐集及應用 147
十 收集族譜 155
十一 赴美開會 159
十二 電視民俗節目的訪談 162
陸 人物憶往 165
一 三進三出文獻會 165
二 通志館、文獻會歷任主委行事風格 166
三 長官、同事、長輩及友人側寫 176
四 中外學者之友誼 196
柒 學術研究心得 207
一 進入中央研究院 207
二 臺灣庶民生活之研究 208
三 當前臺灣史的研究 221
附錄一:四大節日等歌詞 229
附錄二:功在臺灣文獻學術界的王世慶先生 239
附錄三:王世慶先生著作目錄 249
附錄四:王世慶先生年譜 261
索引 263
弁言 iii
序言 v
壹 家世 3
一 先祖渡臺 3
二 擺渡為生 5
三 下溪洲的回憶 7
四 婚姻與家庭 15
貳 童年記趣 21
一 時節慶典 21
二 童玩 28
參 求學歲月 37
一 公學校時期 37
二 桃園農校時期 53
三 府立臺北師範學校 60
四 求學生活點滴 68
五 接收初期的臺北 71
肆 光復前後的臺灣社會面向 75
一 日治後期的戰備臺灣 75
二 光復初期的臺灣社會 88
伍 通志館及文獻會時期 107
一 臺灣省通志館的成立 107
二 編修臺灣省通志 111
三 地方修治運動 120
四 考證事件 126
五 光復初期政府對臺灣史研究之立場 129
六 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