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習近平永遠不會真的打過來,但很多人當初也是這樣說普丁。」
──本書作者,艾美獎得主、深耕中國的NBC資深記者伊恩.威廉斯
◎你知道中國怎麼向全球擴張嗎?為什麼臺灣是冷戰最前端?
◎中國在南中國海開大船、鑿深海、捕大魚,菲律賓卻說這裡是他的海。
◎為了能跟華為做生意,英國很多機構主動提供研究,包括劍橋和牛津。
◎跟虎視眈眈的大國當鄰居,還不能搬家,怎麼活得好好的?我們得請教立陶宛。
冷戰一詞,是指二戰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列強及其盟國
與以蘇聯為首的共產主義國家間,長達近半世紀的政治和區域軍事對抗。
如今,冷戰再起,只是主角從「美蘇」變成「美中」,
但和上次不同的是:
當年雙方軍事上結盟對抗,而如今兩大陣營間經濟上「水乳交融」到敵我難分。
中國比當年的蘇聯更富有,深入全球產業各個層面,
經濟上,從南中國海、阿富汗沙漠、北極圈、喜馬拉雅山一路擴張到雲端,
軍事上,為了跟美國秀肌肉,讓臺灣海峽成為全世界最危險的地方。
作者伊恩.威廉斯為英國Channel 4 News外交事務特派員,
曾派駐俄羅斯,後加入NBC News擔任亞洲特派員,派駐於曼谷及北京。
1996年臺灣首度舉辦民選總統時,作者在大選前幾天登上美國航空母艦獨立號,
親自感受第三次臺海危機。
本書是他近年走訪世界各國的報導,讓我們看見:不搞軍事公約的中國,
如何以軍事、船運、工程承包……在世界建立據點、用人民幣擴張實力,
在所難免的引起比美蘇冷戰更難釐清敵我的對立。
看看亞太地區的越南、澳洲、菲律賓諸國等對中國態度轉變,
身在臺灣的人是否能理解:
為什麼臺灣成了「世界上最危險的地方」?如何「創造沒有和平的和平」?
◎中國是大國,其他都是小國
.曾與共產政權勢不兩立的柬埔寨,現在經濟特區90%的投資都來自中國。
.為了能做到華為的生意,英國主動提供創新的電信研究,包括劍橋和牛津。
.緬甸的佤邦賭場,可以用人民幣交易,連接的也是中國的網路和電信。
◎但也有被巨龍噴火惹毛了的國家們
‧要求清查新冠疫情起源,澳洲就此惹惱中國。但這個南半球國家完全沒在怕,
對中國出口總值還屢創新高,只因他們有北京極度需要的天然資源。
‧與印度因爭奪「世界屋脊」,邊界屢屢爆發衝突。
中國就此放手嗎?沒有,下一個目標是不丹。
‧臺灣有事日本有事,這不是交情,而是地緣政治
等同於南中國海軟木塞的臺灣,決定了日本海上航道的暢通與否。
中國想拿下臺海的野心,讓日本不得不防,重新調整對中政策。
本書還收錄作者訪臺時與外交部長吳釗燮、前參謀總長李喜明的對談,
分析兩岸在這場新冷戰中,如何創造沒有和平的和平戰略:
「我們可以向烏克蘭學習,怎麼在軍事強權面前捍衛自己。」
──外交部長/吳釗燮
「不要試著完全摧毀敵人,只要讓敵人覺得不可能成功,你就安全了。」
──前參謀總長/李喜明
中國涉入的這場新冷戰,正演變為比美蘇冷戰更難化解的對立?
雙方正各自拉攏各國結盟結夥,逐漸形成拉滿弓卻不射箭的狀態?
臺灣如何成為全球最危險卻又是最安全的地方?
作者簡介:
伊恩.威廉斯(Ian Williams)
英國Channel 4 News外交事務特派員,曾派駐俄羅斯(1992~1995)及亞洲(1995~2005),後加入NBC News擔任亞洲特派員(2006~2015),派駐於曼谷及北京。
除了中國和亞洲地區以外,報導範圍也涵蓋巴爾幹半島、中東,與烏克蘭的爭端,並因發現與報導波士尼亞戰爭期間的塞爾維亞拘留營,獲頒艾美獎及英國電影學院獎(BAFTA)。
另著有《屏住呼吸:中國的新暴政》(Every Breath You Take: China’s New Tyranny)。
譯者簡介:
楊詠翔
師大教育系、臺大翻譯碩士學程筆譯組畢。
每天都要睡到自然醒、喝手搖杯、大聲聽重金屬音樂的自由譯者。
另譯有《漢學家觀點的極簡中國史》(大是文化出版)、《怪書研究室》、《改變世界的植物採集史》、《區塊鏈商戰》、《「矽谷製造」的漢堡肉?》、《溫和且堅定的正向教養教師聖經》等多部非虛構著作,以及小說《Dark Souls 思辨的假面劇》。
譯作賜教、工作邀約:bernie5125@gmail.com
章節試閱
支持或制裁北韓,得先看共產黨的利益
中國可說是北韓的經濟命脈,而且也是唯一擁有舉足輕重影響力的國家,他們是這樣認為的。但問題當然就是此舉有利有弊、是把雙面刃,北京當局對平壤當局擁有的優勢,其實也是他們對美國擁有的優勢,華府當局受到壓力,必須要對中國讓步,不再緊咬中共在其他方面的所作所為,好讓其繼續參與北韓相關事務,在氣候變遷相關議題上,也出現了類似的論述,我們稍後會再回頭討論。
中國觀察家之間的假設,則認為北京當局主要擔心的是其邊境穩定,且在限制極權金氏政權不受控的行為上,也擁有共同利益,北京當局也頗為鼓勵這類觀點,中共了解北韓給了他們對西方的優勢,且也積極想將自己描繪成一個老實的中間人,此外還透過強調自身影響力有限,試圖降低西方期望。如此一來,他們就可以玩起兩面手法,強硬派的中共黨人總是將北韓視為美國在該區影響力的主要緩衝國,因此不想看到金氏政權以一種可能會使美國和其盟友南韓更接近中國邊境的方式垮臺。
中共和北韓也擁有強烈的情感連結,因為在1950年到1953年的韓戰中,雙方曾並肩作戰、對抗美國為首的聯合國部隊,中國和北韓間也在1961年簽署了共同防禦協定《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條約》,承諾若是其中一方遭到攻擊,另一方就會提供軍事支援,這也使得北韓成為中國唯一正式簽訂協定的盟友,但也出現了不少疑慮,質疑此承諾究竟會不會受到履行。
然而,2021年7月,在《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條約》簽訂60週年之際,雙方再次重申了其共識,中國外交部表示條約「將一直有效」,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則是表示兩國正「透過破壞敵對勢力的高壓專制及孤注一擲的行為,堅定邁向一個光明的未來」,兩國「脣亡齒寒」的這個老掉牙口號,看來似乎是再貼切不過了。
在那幾年徒勞無功的核武協商期間,西方外交官大大壓抑了他們有關中國動機是否純正的疑慮,但這些疑慮隨著中國破壞經濟制裁的證據日益浮現,也再度捲土重來。2020年12月,拜登就任美國總統一個月前,華府當局便指控中國「惡意違反」了其執行聯合國對北韓實施經濟制裁的義務,並警告美國可能會對中國人及相關實體採取行動。
美方在555次不同的場合上,觀察到載著遭禁運煤炭和其他制裁商品的船隻,從北韓開往中國,某個官員還表示:「船隻也沒有特別偽裝或隱匿行跡。」衛星照片也顯示油輪公然從中國港口走私燃料至北韓,根據報導,2021年2月,美國和其他G7工業國的官員,也向北京當局以及聯合國中國代表團提出了正式外交抗議,表示中國制裁不力。
而代表聯合國安理會,負責監督對北韓經濟制裁的專家小組,也回報遭到北韓駭客竊取價值數百萬美元的加密貨幣,是透過中國的加密貨幣場外掮客進行洗錢,北京當局的回應則是嚴正拒絕指控,並表示雖然他們不同意制裁,仍盡力在執行。但這段陳述在美國提供專家小組衛星照片,其中顯示遭禁運的煤炭從北韓船隻轉移到掛著中國國旗的船隻時,正是由中國海警隊船隻在旁守衛後,也變得更加站不住腳了。
中國卻堅稱巡邏艦的出現「完全正常」,並向聯合國的專家小組施壓,迫使其將照片改放到2021年9月報告的機密附件中,不過報告內文仍有提及該起事件。當時中國正面臨迫在眉睫的能源危機,努力在世界各地搜刮煤炭供應。不過,還是讓人覺得西方對中國的容忍及期望已經來到極限,以及北京當局是為了自身利益在濫用北韓。而這麼做的同時,他們也在周遭區域早已一觸即發的情勢中,又引進了另一個全新的危險因子。
澳洲「敗類」講錯話,最大的貿易就遭殃
就算以中國侵略性的「戰狼」外交標準檢視,這也是次不得了的演講。
「歷史會證明,你們選擇中國作為朋友,是明智的且具有遠見的。」王晰寧先對他的澳洲商界聽眾表示,但接著警告就來了,他怒嗆道:「那些蓄意汙衊詆毀中國、破壞中澳友誼、損害兩國人民福祉的敗類會遭到世人唾棄,他們的後代會羞於提及他們在歷史中的反面作用。」
2021年3月,這名中國駐澳洲公使正在坎培拉的商界年度晚宴上發表演講,中文版的演講逐字稿中便包含了「敗類」兩字,意思類似於「低等」或「渣滓」,或是怒氣沖沖的澳洲人解讀成的「人渣」,但在英文版逐字稿中,中國使館還是把這句粗話刪去了。
而這只不過是當時對澳洲人發射的連珠炮侮辱和威脅中,最新的一次而已。中國官員還曾將澳洲形容為「自己得了病,卻要讓別人吃藥」,並大聲嚷嚷著「無知及頑固」,官媒甚至還刊出一則漫畫,將澳洲描繪為一隻受美國擺布的愚笨袋鼠傀儡,也曾將其稱為「有點像黏在中國鞋底上的嚼過的口香糖」和「一隻大袋鼠充當美國的狗」。
澳洲究竟是哪邊得罪到了中國呢?因為他們呼籲獨立調查新冠肺炎病毒的起源,也就是2019年12月首次於中國武漢爆發的疫情。2020年4月,澳洲開始對調查施壓時,時任中國駐澳大使成競業便威脅要抵制澳洲的商品,表示:「也許一般民眾會說:『我們何必喝澳洲紅酒?吃澳洲牛肉呢?』」而當澳洲仍保持立場堅定,並指控北京當局進行「經濟脅迫」後,中國則是直接履行其威脅,掀起一場貿易戰,瞄準總值高達190億澳元的澳洲出口商品。
中國是澳洲最大的貿易夥伴,占該國出口比例超過三分之一,不過大多數都是天然資源,北京當局一開始鎖定的商品也是大麥、牛肉、棉花、煤炭、紅酒、海鮮,他們用提高關稅和其他胡謅的技術限制打擊澳洲,也確實阻擋了這些商品進口到中國。
此外,北京當局還警告他們的學生和觀光客,不要前往一個「種族歧視」的國家,當時中國已成為澳洲最大的國際學生及外國觀光客來源。不過,新冠肺炎疫情導致澳中分別都關閉國境,直接影響較小。《環球時報》也怒嗆道:「澳方此舉是針對中方的又一無理挑釁行徑。它再次表明澳方對改善中澳關係毫無誠意,勢必對雙邊關係造成進一步損害,也必將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這些年間,北京當局已在許多場合將貿易當成武器許多次,但對澳洲的抵制之所以特別引人注目,是因為其規模之大,等同於澳洲近10%的出口,而且中國也沒有試圖想要掩飾,明擺著就是對「傷害中國人民感情」的懲罰,即便他們也有其他貿易抵制的目的是為了懲罰,其中的連結卻很少如此明顯過。
與此同時,澳洲的公私部門組織也遭遇一連串的網路攻擊,澳洲政府表示這類攻擊是由一支「精密複雜的國家級網軍」所進行,目標遍及澳洲方方面面,囊括政府、業界、政治組織、教育機關、健康照護、重要服務供應商、其他重要基礎設施廠商等。
攻擊斷斷續續持續了好幾個月,期間澳洲國會、礦藏豐富的西澳地區議會、澳洲主要媒體的電郵系統都遭到入侵,網路資安專家表示這波攻擊的元凶幾乎無庸置疑,因為他們追溯的數位足跡,正是連往和中國關係密切的團體。
中國駐坎培拉大使館又繼續加碼,他們向澳洲政府遞交了一份額外的不滿清單,其中包含幾乎所有由澳洲政客、媒體、智庫對中國做出的批評,這些「罪狀」例如批評中國在南中國海建造人工島和其他侵略行為、對香港及新疆的壓迫、對臺灣的恫嚇,此外還加上澳洲政府指控北京當局進行網路間諜活動、坎培拉當局禁止華為參與澳洲5G網路的建置,還有在更廣泛的層面上與美國結盟。
北京當局也抱怨澳洲政府為了對抗中國在澳洲產、官、學界的影響力,而新通過的反外國干預法,並攻擊了「不友善且充滿敵意的媒體」與智庫。這份清單可說非常精采,洋洋灑灑條列了14條「反中罪狀」,全都包含在中國大使館發出的文件中,其中更警告:「中國生氣了。如果你把中國當作敵人,中國便會是你的敵人。」
位於北京的中國外交部也呼應了這份不滿,時任發言人趙立堅便表示:「澳方應正視兩國關係受挫的癥結,客觀理性看待中國和中國的發展,切實秉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原則處理兩國關係,多做有利於增進兩國互信、促進兩國合作的事。」實際上,北京當局便是試圖把他們在自家對異議的不容忍,拓展到國際舞臺上,來堵住澳洲政府的嘴,告訴坎培拉當局要「閉嘴」,作為和中國做生意的代價。
支持或制裁北韓,得先看共產黨的利益
中國可說是北韓的經濟命脈,而且也是唯一擁有舉足輕重影響力的國家,他們是這樣認為的。但問題當然就是此舉有利有弊、是把雙面刃,北京當局對平壤當局擁有的優勢,其實也是他們對美國擁有的優勢,華府當局受到壓力,必須要對中國讓步,不再緊咬中共在其他方面的所作所為,好讓其繼續參與北韓相關事務,在氣候變遷相關議題上,也出現了類似的論述,我們稍後會再回頭討論。
中國觀察家之間的假設,則認為北京當局主要擔心的是其邊境穩定,且在限制極權金氏政權不受控的行為上,也擁有共同利益,北京...
推薦序
推薦序一
從「烏俄」到「以巴」,都有中國影子
備役少將、前國防大學政戰學院院長/余宗基
隨著2023年10月,巴勒斯坦恐怖組織哈瑪斯(Hamas)對以色列發動大規模恐怖攻擊,以巴之間爆發號稱中東史上「第六次戰爭」之時,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不但乘機擴大對烏克蘭的軍事攻擊,還親自出席北京「一帶一路」峰會,並與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進行3小時的密談。
中俄關係越發緊密,軍事結盟若隱若現,雙方正緊鑼密鼓,鞏固起所謂的「獨裁軸線」,亦即中國、俄羅斯、伊朗、北韓等「邪惡同盟」,中國儼然成為新共主,並試圖挑起激進什葉派阿拉伯國家:伊拉克、黎巴嫩、敘利亞等國,對以色列發起全面進攻。
無獨有偶,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警告:「絕不讓哈瑪斯這樣的恐怖分子和普丁這樣的暴君獲勝。」拜登同時向國會提交一份緊急預算,以為美國的國家安全需求提供資金,支持包括以色列、烏克蘭、臺灣等關鍵夥伴的軍事需求。
根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該緊急資金請求總額可能高達1,000億美元,其中600億美元將用於烏克蘭戰場,以色列則被分配100億美元──言下之意,臺灣將可能獲得其餘的300億美元援助。目前世界主要民主國家,除芬蘭、南非兩國外,都選擇與美國站在同一陣線,支持以色列「鐵劍行動」的正當性,一致對抗邪惡軸心組織的挑釁與威脅。
綜觀當前國際現勢,世界體系的兩極化走向,正如本書標題所揭示的「中國的新冷戰」。越來越多證據顯示,中國在「烏俄」、「以巴」兩場戰爭中均扮演幕後主要資源的提供者:俄國財政部長安東.西盧安諾夫(Anton Siluanov)坦承攻擊烏克蘭的無人機都是中國提供的;多家媒體同時也指控,哈瑪斯使用的火箭彈亦為中國供給。這也及時印證了本書作者的觀點:新冷戰與過去冷戰不同,因為中國比當時的蘇聯更富有,與全球經濟牽連更廣深、更複雜,因此更加危險!
本書作者最後提出,這場新冷戰未來將如何發展,以及如何有效對抗中國的方式,同時也能兼顧避免「熱戰」爆發,就是建立西方民主國家的「集體防衛機制」。
中國經常批判「冷戰思維」,正是因為北京政府非常明白,這是西方民主國家及其志同道合的盟友,對習近平統治下「中國新冷戰」展開攻擊時,最需要的共識所在!書中對此提出相當精彩的佐證與說明,對於臺灣讀者而言,本書的出版,對於如何解決臺灣長久以來面對地緣政治最大挑戰的問題,提供了最寶貴的參考價值。
推薦序二
虛實並進、奇正合一的新冷戰
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助理教授/林穎佑
隨著中國崛起、美中關係改變,都讓外界開始思考──冷戰是否又回來了?
特別是在2022年,俄羅斯以特別軍事行動之名發動對烏克蘭的攻擊,讓歐洲國家陸續選擇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簡稱北約/NATO),並與美國展開更堅定的軍事合作,同時伊朗、北韓及中國之間的關係,都讓外界開始臆測,世界是否又將回到兩極對抗的冷戰結構?畢竟,就像德國哲學家黑格爾(Georg Hegel)說過的:「人類從歷史學到的唯一教訓,就是人類沒有從歷史汲取任何教訓。」
話雖如此,但在當前世界經貿發展高度連結下,與過去直接以國家邊界作為分野的冷戰,仍有相當程度的差異,甚至對抗的領域,也從傳統的硬實力逐漸結合文化與經貿的軟實力,並以新型態的銳實力出現在世上。這也讓各國在對抗、競爭、合作中,有更多不同模式的互動,在維持經貿外交的前提下,經常會以競合模式作為包裝,但這種類型的互動,也讓各國的對抗有了新管道。
新冷戰與過去最大的差別在於,各陣營間不是絕對的武力對抗,如部分東協國家曾以「經濟靠中國、安全靠美國」作為國家戰略準繩,許多國家雖然在軍事行動上選擇與美國站在同一陣線,但又希望與中國保持良好的經貿關係,畢竟中國龐大的市場與旅客所帶來的觀光利益,都相當誘人。
然而,這也給予中國能將經貿互動作為外交誘因的機會,甚至在對外投資與開發的過程中,利用「債務陷阱」的方式,讓特定國家不得不依賴並順從北京的要求。除此之外,在新冷戰的領域中,隨科技發展將競爭導入虛擬的網路世界,無論是透過網軍、駭客的數位攻擊,或是結合資訊傳播的假消息,都讓新冷戰從硬體的軍事交鋒,走上虛擬的網路戰場,甚至到人心思想的認知作戰。這些雖然在過去冷戰中略有應用,但在現今的數位時代,上述場景都已是司空見慣。
從傳統兵學來看,兵家所強調的,本就不只在軍事作戰的領域,而是以國家為出發點,結合政治、經濟、軍事、心理、外交的總體大戰略,這也是當前中國對外行為上,很難以單一角度觀察的原因。
本書作者以中國為主軸,再從各個不同國家的經典案例切入,期望藉此闡述新冷戰的背景與過程,相信會是當前中國研究,與對印太安全有興趣的讀者必備的重要參考書籍。
推薦序一
從「烏俄」到「以巴」,都有中國影子
備役少將、前國防大學政戰學院院長/余宗基
隨著2023年10月,巴勒斯坦恐怖組織哈瑪斯(Hamas)對以色列發動大規模恐怖攻擊,以巴之間爆發號稱中東史上「第六次戰爭」之時,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不但乘機擴大對烏克蘭的軍事攻擊,還親自出席北京「一帶一路」峰會,並與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進行3小時的密談。
中俄關係越發緊密,軍事結盟若隱若現,雙方正緊鑼密鼓,鞏固起所謂的「獨裁軸線」,亦即中國、俄羅斯、伊朗、北韓等「邪惡同盟」,中國儼然成為新共主,並試圖挑...
作者序
巨龍噴紅火,中國新冷戰
「中國人民也絕不允許任何外來勢力欺負、壓迫、奴役我們,誰妄想這樣幹,必將在十四億多中國人民用血肉築成的鋼鐵長城面前碰得頭破血流!」——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週年大會上的講話〉,天安門廣場,2021年7月1日
此處沒有颳著大雪的「間諜橋」──上次冷戰期間,許多換囚進行的地點。這裡也沒有被好萊塢導演鍾愛、通向自由的緩慢緊張進程。但如此場景依舊頗為人熟悉,且今晚的夜空也有兩架飛機飛過。此處有的是一架特許的中國國際航空噴射機,自溫哥華飛往中國南部的深圳,並由鮮花及揮舞旗幟的人群迎接。
另一邊,兩名加拿大人搭乘的則是一架加拿大皇家空軍(Royal Canadian Air Force)的挑戰者(Challenger)飛機,從中國起飛回家,並由加拿大總理賈斯汀.杜魯道(Justin Trudeau)在卡加利(Calgary)迎接,他告訴兩人:「你們展現了非凡的勇氣、韌性、堅毅。」這天是2021年9月25日,中國新冷戰時代的第一次換囚,從中共的角度來看,也是人質外交的一次重大勝利。
孟晚舟是華為的財務長,這間公司是中國的科技巨人,和中共關係密切。孟晚舟是華為創辦人暨執行長任正非的長女,任正非則是前解放軍軍官兼中共黨員。綽號「華為公主」的孟晚舟,是於2018年12月在溫哥華轉機時,應美國司法單位的要求遭到逮捕,美國政府向加拿大尋求引渡,指控孟晚舟代表華為,與美國制裁下的伊朗從事交易時涉嫌詐欺。孟晚舟被捕10天後,中國的特務也逮到兩名在中國工作的加拿大人,指控他們從事間諜工作,這兩人分別是在智庫國際危機組織(International Crisis Group)工作的前外交官康明凱(Michael Kovrig),以及擔任商業顧問的麥克.史佩弗(Michael Spavor)。
孟晚舟冗長的引渡聽證會過程相當緩慢,對她來說卻堪稱舒適。這是司法程序,在公開法庭進行聽證,並開放媒體自由報導。她帶著一流的律師團隊,最終獲得保釋,並獲准住在她價值1,300萬加幣的溫哥華豪宅中。此外,孟晚舟可以接見訪客,包括她的孩子及丈夫,他們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受到特別准許,能夠入境加拿大,孟晚舟白天還可以出門。
而在中國,後來稱為「雙麥克」的兩名加拿大人,則是遭拘押在冷酷無情的水泥牢房中,一開始還無法聯絡家人及律師,且每個月只允許使館人員拜訪一次,前6個月他們都被單獨監禁在中國國安部的審問中心,一年半後,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仍遭不公開的法庭正式以間諜罪起訴,史佩弗被判有罪,必須坐牢11年,康明凱獲釋時則還在等待宣判。
2021年11月,孟晚舟和美國司法單位達成協議,針對她的起訴遭到有條件撤銷,不過對華為的指控仍然保留,因為美國政府將其視為中國政府的附隨組織,這些指控包含詐欺、違反美國對伊朗的制裁,與商業間諜罪。這次協議為日後孟晚舟的軟禁解除,以及「雙麥克」幾乎同步從糟糕的牢房中獲釋鋪路,不過,華府當局卻堅稱這些事件間沒有直接關係,並極力避免冷戰的對比,但其中的相似性早已不言而喻。
超越音速的核彈,宣告美中冷戰的開始
在「雙麥克」獲釋一個月後,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Joint Chiefs of Staff)的主席馬克.麥利(Mark Milley)將軍,便使用冷戰的比喻來形容中國的武器測試,因為其和美軍類似的系統相較之下,似乎更為先進,而這讓美國官員皆相當吃驚。他表示,這對美國來說相當接近「史普尼克時刻」(Sputnik moment),指的便是蘇聯在1957年時,首次成功發射人造衛星所引發的震驚。
據稱,中國人民解放軍測試了能夠搭載核彈的極音速武器,其設計目的便是為了規避美國的核武防禦。該測試包含發射火箭進入太空,火箭會先繞行地球一圈,再朝軌道釋放一架高度機動性的極音速滑翔載具,這部滑翔載具能夠搭載核彈,和武器型的太空梭連結,並具備在地球大氣層飛行的能力,接著再以高達音速5倍的速度,朝目標俯衝而下,因而稱為極音速武器。
和傳統的彈道飛彈相比,極音速武器更加難以偵測及摧毀,目前已有許多國家──包括美國、俄國、英國、日本──都在研發這項科技。麥利將軍表示,中國此次測試是「非常重要的科技事件,我們正在全副關注」,而且也帶來更深遠的擔憂,美國憂心其可能將失去科技領頭羊的地位。此外,科學家也發現中國正在西部的甘肅及新疆,建造數百座飛彈發射井,某份五角大廈的評估便表示,中國計畫在2030年以前,將其核武存量提升至四倍,而這顯然和其先前的最低威嚇政策背道而馳。
當時,美國正重新評估該如何用最好的方式,在中國入侵或封鎖的情況下,協助防衛民主自治的臺灣島。臺灣正承受越來越多壓力,包括北京當局幾乎每天都派出許多戰鬥機及轟炸機,目的便是要威嚇臺灣,並測試其防禦系統。
西柏林的比喻也曾出現過,這座城市象徵的是上次冷戰期間美蘇長久的對峙,有人認為,中共將生氣蓬勃的民主臺灣,視為對自身存在的威脅,這非常類似當年那座被圍牆阻隔的德國城市,曾讓莫斯科積怨已久一般,且臺灣也同樣值得受到支援。對華府的許多高層來說,中共的核武動作傳遞的是一則不加掩飾的訊息,即如果美國認為臺灣島的爭端影響僅限於鄰近地區,而不會危及美國本土,那就是自欺欺人。
與中國打交道,不能只要好的、不要壞的
威嚇臺灣只不過是中國越演越烈的國際侵略中,最窮凶惡極的一例而已,但西方各政治領袖仍苦苦掙扎,無法重新定義他們和北京當局之間的關係,並提出前後一致的相應政策。2021年9月,美國總統喬.拜登(Joe Biden)在聯合國大會發表的演講中,便表示:「我們會為了我們的盟友及我們的朋友挺身而出,對抗強國想要宰制弱國的嘗試,不管是透過武力、經濟脅迫、科技剝削,或是假訊息來變更領土。」
他接著也補充:「但我們不希望──我要再次強調──我們並不希望一場新的冷戰,或是一個各國分裂成不同集團、壁壘分明的世界。」
相同的謹慎也出現在英國下議院中,時任英國首相鮑里斯.強森(Boris Johnson)因其對中政策前後不一致遭受批評,他表示:「那些呼籲對中國發動新冷戰,或要我們在經濟上完全脫離中國的人……在我看來,都是誤會了。」他在北約的某次高峰會上,也重申了這番觀點,表示:「我不覺得今天這張桌邊有任何人,想要和中國開啟一場新冷戰。」英國政府比較喜歡將中國形容成一個「系統性競爭對手」,歐盟選擇稱其為「系統性對手」,而北約則表示中國為西方民主國家帶來了「系統性挑戰」,拜登當局則使用「戰略競賽」一詞,來描述這場即將成為本時代重要外交政策挑戰的系統性對抗。
這樣的謹慎,反映出許多西方領導者抱持的想法,認為他們能夠清楚區分和北京當局之間的關係,在國防及人權議題上和中國對抗,同時享受穩固的貿易及投資連結,並在涉及共同利益的議題上合作,例如氣候變遷及公衛議題等。但如同本書將會解釋的,這樣的觀點誤解了習近平統治下中國的本質,此外,西方統治者也可能擔心冷戰的比喻將會一語成讖。
另一方面,中共領導人習近平卻毫不避諱將西方民主國家視為敵人,特別是美國,還用上了最為守舊的冷戰戰士詞彙:「中國人民也絕不允許任何外來勢力欺負、壓迫、奴役我們,誰妄想這樣幹,必將在十四億多中國人民用血肉築成的鋼鐵長城面前碰得頭破血流!」2021年7月,他在天安門廣場上紀念中共百年黨慶的一小時演講中便如此警告。他還表示,中國不會允許針對人權「『教師爺』般頤指氣使的說教」,並誓言繼續建立及現代化他的軍隊,同時重申奪取臺灣的「堅強決心」。中共軍機掠過天安門廣場,排成數字100,精挑細選的人群高唱著《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對習近平而言,百年黨慶可說是這一整年愛國主義大勝利的高潮,他和他的「戰狼」外交官在這一年間似乎拋棄了外交辭令,轉而擁抱威脅和辱罵,極盡冒犯之能事,而「東升西降」也成了中共常見的官宣標語,其中便濃縮了黨的觀點,也就是西方──特別是美國──終將傾頹衰退,屬於中國的時代已然來臨。
習近平的形象是個帶領變革的人物,讓中國重新躍居全球強權,對抗充滿敵意的西方,並鼓勵中國人民「永遠跟黨走」──雖然更貼切的口號應該是「永遠跟習走」才對,因為他正準備鞏固自己的統治,程度是自毛澤東以來首見。對習近平的個人崇拜,更是由中共官媒刊登的一篇12,000字的頌辭搧風點火,其中將他形容為「一位信念堅定又行動果敢的人、思想深刻又情懷深厚的人、善於繼承又勇於創新的人、能始終把握大局又敏於掌控變局的人、奮鬥不止又有強大自制力的人、謙遜平和又無所畏懼的人」。另一篇官媒文章也盛讚習近平對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而之後在2022年底的中共各大會議上,也將有效允許他能夠終生掌權 。
2021年11月,距離美國總統拜登就任整整10個月後,習近平首次舉辦了與前者的第一次高峰會。兩人透過視訊方式開會,為期3個半小時,此時美中關係處於40年來的低點,籠罩著不信任,雙方都沒什麼期望,不過他們確實承認所謂「護欄」的需求,以確保兩國激烈的競爭「不會轉為衝突」。拜登告訴習近平,美國「也強烈反對單方面改變現狀或破壞臺海和平穩定的做法」,習近平則警告拜登不要「玩火」,以及若臺灣邁向正式獨立,中國已準備好採取「斷然措施」。
在拜登當選總統前的10年間,據說至少曾和習近平會晤8次,他曾是對中交往政策的死忠支持者,該政策寬鬆的定義,便是歡迎及接受中國的崛起,並避免過多批評,背後的前提是相信中國和世界會因此變成更好的地方。這在1979年中美關係正常化後,便一直是美國盛行的政策,但是等到拜登就任總統時,該政策早已名存實亡,拜登不僅維持川普時代的關稅和經濟制裁,甚至還變本加厲。
降低美國對中國產品及供應鏈的依賴,同時保護美國的科技,是目前華府兩黨都同意的少數議題之一,對這些政策制訂者來說,問題已不再是讓美國與中國的經濟脫鉤到底是不是個好主意(特別是在先進科技領域),而是該如何採用最好的方式管理整個過程。
這次高峰會展開時,習近平已將近兩年沒有離開中國,表面上是因為新冠肺炎疫情,但背後似乎有更嚴重的事情在醞釀,即越發的自我孤立,中國以一種似是在強調中共傲慢及不安全感的方式,將自己孤立起來。在習近平的世界觀中,每一次的挫折、每一次的批評,都屬於陰謀的一部分,目的便是要打擊中國理所當然的崛起,這樣的觀點蒙蔽了北京當局,讓他們對自身帝國主義行為帶來的影響,以及其造成國際擔憂的程度都視而不見。
習近平的這種受害者情結狂熱,還有對西方民主國家深刻的敵意,和俄羅斯總統普丁如出一轍,並促使兩人關係越發密切。2022年2月初,北京冬季奧運開幕當天,兩人便在中國首都會面,鞏固起所謂的「獨裁軸線」,表示雙方的夥伴關係「沒有極限」,並誓言一同合作,以建立全新的國際秩序。
普丁支持習近平對臺灣的立場,而當成回報,習近平也唱和普丁對北約擴大的批評,還有他對西方「安全保證」的要求,3週後,普丁派出他的坦克進入烏克蘭,習近平接著也鸚鵡學舌,認為俄國的侵略相當正當,並避免批評這個他稱為自己「摯友」的男人。「國家主權」及「不干預政策」長久以來都是中共官宣的主要原則,普丁公然違反了兩者,但習近平甚至都不敢將俄國的侵略形容成入侵,或將普丁的野蠻行徑視為戰爭。
冷戰一詞的由來
描述中共在中國建立的反烏托邦監控國度時,時常會援引英國作家喬治.歐威爾(George Orwell)筆下的「老大哥」(Big Brother),不過在現實世界中,歐威爾可能根本無從想像習近平為了支撐他的秩序,所使用的全新壓迫科技。此外,更罕為人知的,還有歐威爾其實也創造了「冷戰」一詞,他是在1945年10月於《論壇》(Tribune)雜誌發表的〈你和原子彈〉(You and the Atom Bomb)一文中提及,這是在《一九八四》(1984)出版前4年,該文反思了「一個既無法征服,同時又和鄰國處於永久『冷戰』狀態的國家」。歐威爾想像原子彈毀滅性的威力,將會終結大規模的「熱」戰,進而造成一種永恆的「非和平的和平」,會有兩到三個超級強權使用各種不同方式較量,並避免想都不敢想的正面衝突。
如同本書將解釋的,習近平統治的中國已成為精熟以影響與脅迫等方式,對他國文攻武嚇的大師。西方領導者皆表示,他們不想要一場新冷戰,但現在有點太遲了,中共已經掀起某種冷戰,且迄今都非常有效,因為西方民主國家大都從戰場上缺席。與北京當局時常宣稱的相反,西方並沒有試圖限制中國,反倒是促進了其崛起,而且直到現在才遲來的大夢初醒、正要面對習近平統治的中國,以及其對自由民主國家帶來的威脅。
巨龍噴紅火,中國新冷戰
「中國人民也絕不允許任何外來勢力欺負、壓迫、奴役我們,誰妄想這樣幹,必將在十四億多中國人民用血肉築成的鋼鐵長城面前碰得頭破血流!」——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週年大會上的講話〉,天安門廣場,2021年7月1日
此處沒有颳著大雪的「間諜橋」──上次冷戰期間,許多換囚進行的地點。這裡也沒有被好萊塢導演鍾愛、通向自由的緩慢緊張進程。但如此場景依舊頗為人熟悉,且今晚的夜空也有兩架飛機飛過。此處有的是一架特許的中國國際航空噴射機,自溫哥華飛往中國南部的深圳,並由鮮花及揮舞旗幟...
目錄
推薦序一:從「烏俄」到「以巴」,都有中國影子/余宗基
推薦序二:虛實並進、奇正合一的新冷戰/林穎佑
序論:巨龍噴紅火,中國新冷戰
第一部:中國是大國,其他都是小國
第1章:新舊冷戰最前線,臺灣海峽
第2章:二戰以來最大的領土奪取──南中國海
第3章:中國金援成長30倍──東南亞各國
第4章:世界屋脊上的野蠻衝突──中印邊界
第5章:天上、海上、冰上都有絲路
第6章:假訊息、間諜活動:網路貓熊伸魔爪
第7章:貓熊和棕熊(俄國)的尷尬之舞
第二部:全球經濟,臺灣樞紐
第8章:中國巨龍劍指臺灣
第9章:一個中國的迷思
第10章:民主制度,抗中最強防火牆
第11章:萬物皆晶片,臺灣就是宇宙
第三部:巨龍怒火也扳不倒的國家們
第12章:臺灣有事,日本就有事
第13章:全球不列顛的對中政策
第14章:無理挑釁的澳洲,和「瘋狂小國」立陶宛
第15章:中國與中國共產黨的未來
結語:烏俄戰爭的悠長陰影:我與臺灣外交部長的訪談
謝辭
推薦序一:從「烏俄」到「以巴」,都有中國影子/余宗基
推薦序二:虛實並進、奇正合一的新冷戰/林穎佑
序論:巨龍噴紅火,中國新冷戰
第一部:中國是大國,其他都是小國
第1章:新舊冷戰最前線,臺灣海峽
第2章:二戰以來最大的領土奪取──南中國海
第3章:中國金援成長30倍──東南亞各國
第4章:世界屋脊上的野蠻衝突──中印邊界
第5章:天上、海上、冰上都有絲路
第6章:假訊息、間諜活動:網路貓熊伸魔爪
第7章:貓熊和棕熊(俄國)的尷尬之舞
第二部:全球經濟,臺灣樞紐
第8章:中國巨龍劍指臺灣
第9章:一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