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前5大康乃爾建築系,60年教學精華
▎建築設計、案例分析及基本史論的最佳教科書 ▎
學界與業界,期待已久的讚譽之作
◎從建築詩意的概念工具,到築造的結構工具,提供逾百張彩圖範例
◎從要素、給定條件、營造可能到提案,國際師資領路,思考8大精華命題
◎不只是建築構想辭典,從想到做,掌握最關鍵的26個設計法則
◎張樞、曾成德專文導讀,台灣12所建築院校教師一致好評推薦
於初學者,可見啓發性與挑釁感的視野;
於執業者,可探一處充滿可能性的礦井;
於教學者,可覓設計練習的靈感構想來源。
歷年來美國建築專業界對各大建築系的評比中,五年制的康乃爾大學建築系永遠排名前五大,與哈佛、耶魯等碩士班齊名,證明了康大「就建築論建築」、「就圖形談設計」獨到的教學特色,不同凡響。本書的兩位作者,正是康大畢業生,加總在康大執教60年,是康大設計教育的核心人物,兩人都曾應邀來台講學,帶給台灣學界與教育界,諸多刺激與影響。
●建築的26個關鍵元素
基於建築意義與脈絡的複雜性,兩位作者並不打算寫就一本詳盡或最終版的建築構想辭典。這樣的企圖究竟是徒勞,他們想做的是引介者,就像初階的義大利文教材,只作簡單的解碼練習。所以他們以累積60年的經驗,把最關鍵的建築設計原則介紹給讀者,就像當初英文字母以26個為限,限定自己用26個元素,每個元素逐章介紹。26個元素,由設計到提案,納入8大章,分別是「要素」、「給定條件」、「物質性本體」、「無常性本體」、「概念性工具」、「組織性工具」、「營造可能性」、「結論」。
書中用了四大章節討論對建築詩意貢獻良多的概念性工具:對話、比喻、陌生化和轉化,接下來五個章節討論各種組織工具:基礎結構、基準、秩序、網格和幾何。最後兩章,關於建築師對於築造隱含的可能性所有的一些思考:製造和預製,最後一章的主題,對大多數的建築師和建築系學生來說,是設計過程的最高潮:提案或概念呈現(presentation)。
插圖部分,特別選擇了鮮明且富有表現力的範例,從誇張到俚俗,從史詩到日常,所有的案例都來自過往的建築大師、著名的當代執業者,以及全球學子的作品,從中精挑細選。
●初學、執業、教學,皆有所獲
本書設定了好幾組不同的閱聽眾。對建築初學者,希望能將這個領域的深廣兩面介紹出來,同時展示某些具有啟發性甚至挑釁感的作品,包括學生和知名專業人士的作品。對於已經在建築實踐的諸多面向裡從事某一工作的執業者,期待能從文本中找到一連串精湛細微的提醒,以及一座充滿可能的礦井。
書中的每一章都包含一篇短文,加深該章主題的深度,並為對建築史、建築理論和批評有興趣的讀者,提供進一步的研究建議。最後,對有意發展設計入門課程的同僚們,希望本書的每一章都能蘊生出一個構想,進而滋養出自身的設計練習,或是當它與其他主題結合時,能啟發出更複雜巧妙的一些課題。期待能激發對於建築的新舊興趣,同時引介出可能包含在建築語言裡的無限詩意。
作者簡介:
安德莉雅‧希米奇 Andrea Simitch
教師暨建築師。康乃爾大學建築學士課程主任,具終生教職的副教授,並擔任康乃爾大學建築、藝術與規劃學院副院長,及學士研究主任。教授課程包括:建築設計、建築再現和家具設計,她與學生的作品持續在紐約國際當代家具博覽會中展出。曾代表康乃爾大學在許多國際研討會上授課,包括歐洲、中美洲和南美洲。
早年於巴黎建築專業學校攻讀建築,1979年畢業於康乃爾大學建築系,1983年起於康乃爾任教,是該校建築系第一位得到終身職榮譽的女性建築師。長年擔任紐約州議會藝術小組成員,並執教於多所大學的客座教授,包括:多倫多大學、倫斯勒理工學院、東海大學和明尼蘇達大學。
為「希米奇 + 渥克」建築事務所(Simitch + Warke Architects)的負責人之一,案件類型包括住宅、商業和純理論性空間設計。她的拼貼作品收錄於阿瓦洛‧羅查(Joao Alvaro Rocha)的專著《建築》(Architecture)一書,並於《康乃爾建築期刊》發表多篇論文,近期的一篇是〈再拼貼〉(Re-Collage),收錄於第八期。
瓦爾‧渥克 Val Warke
畢業於康乃爾大學建築學士,哈佛大學建築碩士。現任康乃爾大學建築系副教授,曾擔任該系系主任、碩博士研究主任和建築學士課程第一年的統籌者。除建築外,他也是康乃爾大學織品科學和服裝設計研究領域的成員之一,曾擔任哈佛大學設計研究所助理教授。同時身為「希米奇 + 渥克」建築事務所的合夥人,共同設計了許多專案和競圖,規模從住宅到城市都包括在內。
發表過多篇與建築設計、評論和理論相關的論文,收錄於《集合藝術》(Assemblage)、《A+U》、《康乃爾建築期刊》等雜誌和專著中;並曾與湯姆‧梅恩(Thom Mayne)共同撰寫《形態結構》(Morphosis)一書。近來,研究集中在類型理論,包括時尚、形式主義、民粹主義、接受理論,以及與文學批評和文學理論相關的多種議題,特別是巴赫汀(Mikhail Bakthtin)的作品。
譯者簡介:
吳莉君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畢業,譯有《觀看的方式》、《觀看的視界》、《我們在此相遇》、《持續進行的瞬間》、《包浩斯人》、《包浩斯關鍵故事100》、《建築的法則》、《好城市的空間法則》、《好電影的法則》、《建築的元素》、《當代建築剖面學》、《理察.羅傑斯的建築夢想》、《路康談建築的光與影》、《庫哈斯談建築的危險》、《譫狂紐約》等書。任職出版社多年,現為自由工作者。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好評推薦】
《建築語言&法則》中累積合計60年的教學成果,肯定是學習建築設計、案例分析以及基本史論的最佳教科書。──曾成德
康乃爾大學建築系獨到的設計教學方法,本書中所提的26種語言,正是其設計課中一再討論,並反覆用於圖形操作的精華命題。──張樞
《建築語言&法則》透露出學習建築設計,所需的設計思維和操作方法,恰可以提供進入建築設計所需的基本平台。──王聰榮
每年我們總是會列出幾本書讓大一新生閱讀,我想,《建築語言&法則》一定會是書單上的一冊。──謝明燁
王聰榮 臺北科技大學設計資訊與教育研究室副教授
吳光庭 國立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
李芝瑜 銘傳大學建築系副教授
林妝鴻 國立聯合大學建築系副教授
邱英浩 臺北市立大學城市發展系教授
邱浩修 東海大學建築系副教授
施植明 臺灣科技大學建築系教授
徐明松 銘傳大學建築系助理教授
張 樞 張樞建築師事務所主持人
張基義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教授
曾成德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終身講座教授
曾旭正 台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研究所教授
黃聲遠 田中央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
黃瑞茂 淡江大學建築系副教授
謝明燁 中原大學建築系教授
謝宗哲 日本東京大學建築博士
龔書章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教授
名人推薦:【好評推薦】
《建築語言&法則》中累積合計60年的教學成果,肯定是學習建築設計、案例分析以及基本史論的最佳教科書。──曾成德
康乃爾大學建築系獨到的設計教學方法,本書中所提的26種語言,正是其設計課中一再討論,並反覆用於圖形操作的精華命題。──張樞
《建築語言&法則》透露出學習建築設計,所需的設計思維和操作方法,恰可以提供進入建築設計所需的基本平台。──王聰榮
每年我們總是會列出幾本書讓大一新生閱讀,我想,《建築語言&法則》一定會是書單上的一冊。──謝明燁
王聰榮 臺北科技大學設計資...
章節試閱
第10章 材料materials(節錄)
材料,不管是自然的和人造的,都保留了原初的痕跡,並傳達出固有的特質,可以在感知者身上引發種種聯想和反應。
材料是建築師的工具之一。當作曲家編寫一首音樂時,會因為該首音樂將由鋼琴獨奏、弦樂四重奏、交響樂團或軍樂隊演奏而呈現出相當不同的面貌。同理,建築師所選擇的材料,也會對作品的形式和觀眾的感受造成深遠影響。
材料的性能見證了它和無常性與物質性涵構脈絡之間的種種互動,而它的屬性也透露出它的建造過程:它的構造、變化、貫穿性、孔洞類型,以及它與同一建築物內和環境裡的其他材料的互動細節。材料,不管是自然的和人造的,都保留了原初的痕跡,並傳達出固有的特質,可以在感知者身上引發種種聯想和反應。
特性
材料經常是由它的感官能力來界定,而這點也反過來透露出,一個空間是如何被感知,以及一個表面是如何被表現。
現象學的 Phenomenal物理屬性是每項材料與生俱來的,也許最好的描述方式,就是厚與薄、透明與不透明、反光與不反光,以及明與暗等對比形容。這些屬性特質透露出來的重要意義,不僅和作品的空間內容有關,也和它的感知體驗有關。玻璃牆給人的感覺,可能是要消弭公私之間或內外之間的疆界,但也可能是要傳達某種清爽的脆度和反射的硬度,暗示出寧靜的氛圍。當然,即便是同一種材料,經過不同的處理手法,像是著色、篩濾、噴砂等,也很容易將這些特性反轉過來,而往往就是在這類反向操作當中,我們最常見識到材料擴充計畫與感知的能耐。
聽覺的 Acoustic
材料在聽覺上也有軟硬之分;可以引發回音或把聲響蒙住。可以反射聲音的空間,會讓空蕩感和尺度感放大。可以吸收聲響的空間,則會給人比較親密和舒適的感覺。樓板或走道的材料,會讓我們的腳步顯得鬼祟或堅定、謙卑或有力、低調或招搖。材料的聲音特質會引發與記憶、感知、甚至電影或音樂等藝術有關的聯想。
滲透性 Permeability
建築物的滲漏和呼吸方式非常重要,甚至是挑選材料時必然要考慮的面向。材料的滲透性,特別是用於建築物外膜層的材料,可以讓結構和相關構件保持在乾燥或潮濕、冷或熱、清爽或發霉、甚至明或暗的狀態。也就是說,材料的滲透性會直接影響到上面提到的種種材料特性。
敏感性
完全靜態的材料非常罕見。大多數都會對重力、冷熱和濕氣等因素產生直接反應,只是程度不同而已。這些反應有時是永久性的,例如爆裂或腐蝕,有些則是循環性的,例如伸縮或彎直。必須要認識這些性能,包括同一材料不同尺度和尺寸的性能,以及不同材料的性能會產生怎樣的交互作用,才能把這些必然會變化的性能容納進去。
氣候或必然會出現的改變
所有的材料都有壽命,但每項材料都會以獨一無二的方式隨著時間改變,和它的成分以及它與特定氣候和環境的互動有關。有一點必須謹記在心,那就是:建造過程的結束往往是風化和能趨疲過程的開始,而這過程大多是可以預先設想的。至少,大多數的材料都會因為潮濕而改變顏色或紋理。不過,有些材料的反應性較強,會有比較明顯的改變,例如銅會從紅棕色變成綠色,耐候鋼會氧化成土鏽,雪松風化時會從紅棕色變成灰色。比較不能預期的是抗耐力較強的表面出現色斑或侵蝕,這會讓一開始未受汙染的材料慢慢消失淡入周圍環境,回歸大地。穆赫辛‧ 莫斯塔法維(Mohsen Mostafavi)和大衛‧ 萊塞巴羅(David Leatherbarrow)如此推敲某座喪禮教堂的刻意惡化:「故意把它當成一項工具,在新建築的純淨表面上留下班痕和汙染⋯⋯當成一種可能性,將建築物的生命展現在時間裡。」(Mostafaviand Leatherbarrow, p. 103)將這樣的材料轉變預先考慮進去,是設計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面向。
製造方法
材料的尺寸限制有二大來源:一是由材料的自然狀態所決定,二是在將材料從自然狀態改造成有用建材的製作過程中硬加上去的。當專案裡的某項材料的尺寸不斷漸增,不管是以它的自然狀態或製造狀態,而且可以容納和因應各式各樣的功能規劃和環境顧慮時,就可以利用這種原初與應用之間的連結。例如,讓某個材料變得越來越緊密或越來越蓬鬆,就可以把建築的模殼改造成多孔性,或是為孔洞的運作提供某種邏輯。
製造程序不僅可用來顯示材料的尺寸,也可以用來展示獨特的性質或性能。例如,一塊開採下來的花崗岩可以切割成獨立的大石塊,也可以片成很薄的石板,一個可以建造巨大石牆,另一個則可蓋出輕盈薄殼。在發展建築概念時,如何利用或誇大這些製造程序,會是一項強有力的工具。
裝配組合
基地容不容易抵達,可以採用的運輸方式,以及營建者具備的專業能力,也會進一步影響材料的選擇。運輸方式和基地的進出通道會對可以運送到基地的材料尺寸產生限制,那些材料可能是在其他地方製作成較小的構件然後在基地上組裝,或是需要限地製作。碰到一些情況比較極端的基地時,必須了解在地和傳統的營建作業模式,才能知道如何挑選材料和以何種程序施工。
細部╱接合
當材料與環境因素(重力、溫度、腐蝕和汙染)或其他物質(鏽和色斑)起作用時,就會經歷不同程度的變化。用來應付這類變化的策略,常常會以相鄰材料之間的交接處做為著墨重點。例如,每項材料都會以獨特的膨脹和收縮行為來展現它對溫度變化的反應。當兩項材料碰在一起時,就必須想辦法處理這些性能差異,做法之一是不讓兩項材料接觸到彼此,例如「留縫」(reveal,留在兩種材料之間的小溝縫),讓兩者可以獨立移動;做法之二是插入第三項材料,利用後者來調節前兩種材料的不同性能。
空間內容
某一功能所需要的性能條件,往往是挑選材料時的一大動機。木頭扶手帶有材料本身的溫暖性,平滑好觸摸;石造樓梯則是可以承受千百年的磨損。
文化
材料經常帶有一些預期的象徵意義,像是花崗岩墓碑或大理石市政廳或木頭櫥櫃。花崗岩意味永恆,大理石暗示宏偉,木頭代表自然的樸實。這麼說並不表示所有的墓碑都該用花崗岩,但必須知道有這些傳統的關聯存在,以及這些關聯對每個文化而言可能都很珍貴。
第26章 概念呈現presentation(節錄)
概念呈現會針對一群特定的觀眾,將作品最重要的解讀強化出來。
概念呈現用的示意圖或模型將設計過程中某個階段的結論再現出來。設計過程一旦完成,這些繪圖或模型的功能並不是做為一組指令,指揮作品如何營建,而是做為一項工具,將作品最重要的構想和最關鍵的特性體現和傳達出來。雖然概念呈現示意圖往往是記錄一件將被化為實體的作品,但它也可以將思維構想的本體呈現出來,換句話說,它可以是目的本身。
觀眾
概念呈現必須把觀眾或是閱讀和理解的涵構脈絡考慮進去。將提案給建築競圖評審團不同於呈現給資金籌措者,呈現給客戶也不同於呈現給博物館展覽。每個討論都會有各自的獨特判準,用這些判準來考量作品,建築概念也必須透過這些判準組織架構。概念呈現必然會凸顯出對於該作品的某一種解讀,而該項解讀是必須傳達給特定觀眾的最重要訊息。
紀錄性 Documentary
概念呈現用的示意圖和模型可以是紀錄性的,用來解釋和展現該項計畫。它們的目的是用來代表最後將建構完成的那件作品的形式和經驗。例如,一張透視圖或許能將居住在該棟建築裡的經驗展現給客戶看,或是將建築皮層後面的東西展示出來。或者,基地模型可以秀出建築物在周遭涵構脈絡裡的量體感和尺度感,和左鄰右舍比起來顯得多高、多大。
召喚性 Evocative
概念呈現也可以是比較觀念性的,提出一件潛在作品的示意圖,或是一個具有召喚性的影像,激發人們對未來世界的展望,或是想像建築可以發展到何種境界。在喬凡尼‧皮拉內西(Giovanni Battista Piranesi)或萊伯斯‧伍茲(Lebbeus Woods)這類建築師手上,這些示意圖和模型就像是一篇建築宣言,從某個思辨立場鼓勵爭論,往往會對當代的建築和城市觀點提出批判,想像一個不受當前的材料、結構和政治慣例束縛的建築世界。他們的力量通常在於其中的曖昧性,以及他們啟發想像而非解釋構想的能力。
媒材
概念呈現的媒材是用來強化建築概念。
雖然拼貼材料會攜帶自身的意義和紋理嵌入拼貼作品中,但是真正能夠把建築概念裡的對話基礎強化出來的,卻是多重「聲音」(風格、材料和尺度)在概念呈現裡的交疊過程。視頻動畫或「穿越」(walk-through)可以將觀眾放置在作品裡,但也可以將在建築概念發展過程中至關緊要的時間經驗呈現出來。電腦生成的影像可以把我們帶入不可思議的實境之中,也可以非常精細地展現出感應的面向和環境互動的面向,將最後的形式與幾何傳達出來。
第10章 材料materials(節錄)
材料,不管是自然的和人造的,都保留了原初的痕跡,並傳達出固有的特質,可以在感知者身上引發種種聯想和反應。
材料是建築師的工具之一。當作曲家編寫一首音樂時,會因為該首音樂將由鋼琴獨奏、弦樂四重奏、交響樂團或軍樂隊演奏而呈現出相當不同的面貌。同理,建築師所選擇的材料,也會對作品的形式和觀眾的感受造成深遠影響。
材料的性能見證了它和無常性與物質性涵構脈絡之間的種種互動,而它的屬性也透露出它的建造過程:它的構造、變化、貫穿性、孔洞類型,以及它與同一建築物內和環境裡的其他...
推薦序
推薦文一 給設計者的建築語言(節錄)
張樞(建築師、交通大學建築所兼任教授)
歷年來美國建築專業界對各大建築系的評比中,五年制大學部的康乃爾建築系永遠排名前五大,與哈佛、耶魯等碩士班齊名,證明了康大建築系的教學確有其獨到之處。本書的兩位作者正是康大畢業生,加總在康大執教六十年,是其設計教育的核心人物。就我與兩位作者和其建築系師生的接觸中,深刻體認到康大的特色是「就建築談建築」,「就圖形談設計」,所有討論皆有所本。不論建築案例分析、個人設計概念陳述,都能轉化成可討論的圖形或模型,一步步向具體設計發展。其建築理論深沉而不浮誇,層次豐富,從圖形啟始引伸到環境、歷史和文化、社會,不空談,無個人夢囈。師生長時間投入設計課程,對成果品質要求極高,但高品質其實沒有具體標準,全來自系的傳統,師生皆知。
康大建築系的教學有著極深的「現代建築」底薀,對現代建築作品了解精闢,可透析這些作品圖形背後的多層次內涵(有一段時間康大學生出手畫平面都像極了小柯比意,有點走火入魔)。此外,教學上也對以文藝復興為核心的西洋古典建築著墨極深,但教的不是古典形式,而是利用經典作品教建築概念和設計態度,也就是教設計者的建築史,而非史學家的建築史。而柯林.羅(Collin Rowe)豐富的都市設計遺產,也讓康大設計特別重視與環境的連結,不止是實質環境,更包含了人文社會面的討論。
這些獨特的觀點與傳承,造就了康大建築系獨到的設計教學方法,投入大量時間強化學生的設計觀念,從觀念「設計」設計題目,教授有意識地一步步帶領學生從實做中了解(題目)觀念,本書所提的26種語言,正是在康大設計課中一再被討論,並反覆用於圖形中操作。
推薦文二 窺看世界、發現世界、創造世界的建築教材工具(節錄)
曾成德(國立交通大學建築所教授兼人文社會學院院長)
在著手設計前,請先行分析兩個案例:柯比意薩伏瓦住宅與庫哈斯波爾多住宅。前者為從事保險業的布爾喬亞業主在巴黎近郊的周末別墅,後者為一位愛書、愛酒、愛生活的出版業巨擘,在一次嚴重車禍癱瘓後,建於玻爾多城邊的療養住宅。表面上兩者具有相當的相似性;兩者的涵構脈絡都是郊區,都以地面為基準,將量體懸空,都與人體在空間中移動的動線有關。不過前者將點、線、面、體虛實幾何表現在三個樓層,構成組織秩序,而後者則懸吊起量體表現力學結構。並請特別注意柯比意如何將他對現代機械的迷戀,進行郵輪-住宅的轉化;庫哈斯如何將業主身體的狀況處理為人體-建築的比喻。也就是說,別忘了注意他們如何以“陌生化”的手法,將他們的設計概念“再現”在建築語言上。“下次設計課前請大家將分析成果提案發表!”
任何學習過建築的人都會熟悉上面那段文字的表達方式。換言之,正如同《建築語言&法則》兩位作者在序言所引述,尼可拉斯˙佩夫斯納對於建築與建物的分野不見得可以說服所有的人,但是建築人自有一套“奇怪”的說話方式。也許我們在此時,可直接引述英國的文學理論/文化研究大家泰瑞.伊格頓(Terry Eagleton)在「文學理論導讀」裡的說法(只需將文學兩個字代換成建築):「也許建築可加定義,乃是由於它使用語言的方式奇特……建築轉化和強化了日常〔建築〕語言,有系統地遠離平常的屋子……因為語言具有秩序、韻律和材料性,於是〔建築〕語言著眼於轉向自身,誇示其物質性的存有……」過了三十年,伊格頓仍在《如何閱讀文學》裡劈頭就說(仍請容我將文學一詞解讀為建築) :「研究建築的學生最常犯的錯誤,就是他們直接探求屋舍或房子做了什麼,而忽略了建築用什麼方式來說……閱讀建築時,必須格外警醒,要留意量體、結構、表面、材料、空間、尺度、光影、移動、基準、秩序、幾何(在此我將伊格頓的代換成本書章節主題)……這意味著我們要特別留意建築(語言)的表現方式…當我們提到「建築」作品時,要了解作品說了什麼,必從作品怎麼說這件事入手。」我不厭其煩地引述伊格頓的話,乃是因為,建築界長期以來缺之能夠說明並啟發建築學習者,建築作品怎麼“說”怎麼創作,怎麼設計的書,而這本書的出現彌補了建築學界長久以來的巨大空缺。
在這網路資訊唾手可得的時代,建築的學習者更容易將資訊當知識,PS(Photoshop)渲染圖當作設計,因此本書的出現不僅對理解建築學科與經典案例具有正面意義,更對創作發想有所啟發,對設計功力有所助益。建築是一門從“做中學”的學科,一個從嘗試錯誤的廢墟中創造一個美麗新世界的行門,所以我們深信建築是可以“學”的。但建築能不能夠被“教”呢?二十五年前,當我的身分以設計師轉為教書匠時,有幸跟本書的兩位作者渥克先生與希米奇女士“學”著怎麼“教”。如果今天我可以告訴建築的初學者如何學,建築的授業者如何教,肯定是來自這兩位同儕及友人張樞先生的啟發。那麼這些累積合計六十年的教學成果的本書,肯定是學習建築設計、案例分析以及基本史論的最佳教科書。
導言(節錄)
我們希望能激發讀者對於建築的新舊興趣,分享我們對於某些古老棚屋和魂縈大教堂的熱情,
同時引介出可能包含在建築語言裡的無限詩意。
自古以來,關於哪些特質可以讓一棟建物配稱為「建築」,總是爭論不休。尼可拉斯‧ 佩夫斯納(Nikolaus Pevsner)宣稱:「腳踏車棚是建物;林肯大教堂是建築。」這個著名的說法認為,人類駐留其中是所有建物的共同特色,而建築之所以超越建物,在於前者能激發美的感受。其他論述則是奠基在下列這些論點上:強調情感共鳴的籠統論(換句話說,建築和建物不同,建築能激發我們的情緒)、主張專業決定的簡化論(建築是建築師蓋的)、以歷史褒貶為依歸的評價論(建築就是某一文化認為重要的建物,或是經過時間證明為重要的建物),以及無所不包的兼容論(所有的構造物都是建築,甚至連其他物種的構造物也算,例如蜂窩或海狸水壩)。
在建築史上,與上述討論平行發展的,還包括頻繁以各式各樣的方式將建築類比成語言。事實上,每一座建物,從腳踏車棚到巴士站,都可能對某人具有某種意義:「這裡可以保護我的腳踏車不被雨淋」, 或「這是最靠近我家的站牌」。但是有一點很明顯,那些被我們形容為「建築作品」的構造物,往往都能對許許多多的單一觀察者傳達出無限多層次的意義,而且能跨越無限多個年頭。因此,我們或許可以將建築理解成一種「豐厚」的詩意語言。
意義在建築裡也有類似的複雜性,既深奧又開放詮釋。這樣的意義又因為下列種種因素而必然會變得更加混雜,包括:漫長的建築生產過程,生產過程的每一階段都有一堆個人得負相關責任,最後的構造物與不同涵構脈絡之間的關係,它與其他已知的建築表現元素之間的互動關係,以及觀察最後成品的每個個人都有自身獨特的過往和現狀。
基於以上種種原因,本書並不打算變成一本詳盡或最終版的建築構想辭典。這樣的企圖終究是徒勞。我們想要做的是當個引介者,在建築教育累積了六十多年的經驗之後,把我們認為最關鍵的一些建築設計基本原則介紹給讀者。就像當初英文字母表任意以二十六個字母為限,我們也限定自己只能使用二十六個元素,每個元素各用一章來描述。
在文本的組織上,我們先以三個章節開頭,介紹你在發展視覺語言和批判性思考技術時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分析(analysis)、概念(concept)和再現(representation)。接下來的三個元素,是所有設計過程中公認的給定條件:空間內容(program)、涵構脈絡(context)和環境(environment)。接著,我們把目光轉向建築的本體要素。首先介紹物質性本體, 包括量體(mass)、結構(structure)和表面(surface),接著思考同樣可以觸知到但比較無常的本體:空間(space)、尺度(scale)、光線(light)和移動(movement),這些元素讓物質性本體更容易辨識。我們用了四個章節討論對建築詩意貢獻良多的概念性工具:對話(dialogue)、比喻(tropes)、陌生化(defamiliarization)和轉化(transformation),接下來是五個章節討論建築的各種組織工具:基礎結構(infrasturcture)、基準(datum)、秩序(order)、網格(grid)和幾何(geometry)。最後兩章是談建築師對於築造隱含的可能性所有的一些思考: 製造(fabrication)和預製(prefabrication),最後一章的主題,對大多數的建築師和建築系學生而言,是設計過程的最高潮:概念呈現(presentation)。
插圖部分,我們選擇了一些比較鮮明且富有表現力的建築語言範例貫穿各章。從誇張到俚俗,從史詩到日常,所有的案例都是從過往的建築大師、著名的當代執業者,以及正面對這些議題的全球學子的作品中精挑細選出來的。
本書設定了好幾組不同的閱聽眾。對建築初學者,我們希望能將這個領域的深廣兩面介紹出來,同時展示一些具有啟發性甚至挑釁感的作品,包括學生和知名專業人士的作品。對於已經在建築實踐的諸多面向裡從事某一工作的執業者,他們能在文本中找到一連串精湛細微的提醒,以及一座充滿可能性的礦井。書中的每一章都包含一篇短文,加深該章主題的深度,並提供進一步的研究建議給那些對建築史、建築理論和批評有興趣的讀者。最後,對有意發展設計入門課程的同僚們,我們希望每一章都能蘊生出一個構想,進而滋養出自身的設計練習,或是當它與其他主題結合時,能啟發出更複雜巧妙的一些課題。簡言之,我們希望能激發讀者對於建築的新舊興趣,分享我們對於某些古老棚屋和魂縈大教堂的熱情,同時引介出可能包含在建築語言裡的無限詩意。
推薦文一 給設計者的建築語言(節錄)
張樞(建築師、交通大學建築所兼任教授)
歷年來美國建築專業界對各大建築系的評比中,五年制大學部的康乃爾建築系永遠排名前五大,與哈佛、耶魯等碩士班齊名,證明了康大建築系的教學確有其獨到之處。本書的兩位作者正是康大畢業生,加總在康大執教六十年,是其設計教育的核心人物。就我與兩位作者和其建築系師生的接觸中,深刻體認到康大的特色是「就建築談建築」,「就圖形談設計」,所有討論皆有所本。不論建築案例分析、個人設計概念陳述,都能轉化成可討論的圖形或模型,一步步向具體設計...
目錄
導言 Introduction
◎要素ELEMENTS
分析 Analysis
概念 Concept
再現 Representation
◎給定條件GIVENS
空間內容 Program
涵構脈絡 Context
環境 Environment
◎物質性本體PHYSICAL SUBSTANCES
量體 Mass
結構 Structure
表面 Surface
材料 Materials
◎無常性本體EPHEMERAL SUBSTANCES
空間 Space
尺度 Scale
光線 Light
移動 Movement
◎概念性工具CONCEPTUAL DEVICES
對話 Dialogue
比喻 Tropes
陌生化 Defamiliarization
轉化 Transformation
◎結構性工具ORGANIZATIONAL DEVICES
基礎結構 Infrasturcture
基準 Datum
秩序 Order
網格 Grid
幾何 Geometry
◎營造可能性CONSTRUCTIVE POSSIBILITIES
製造 Fabrication
預製 Prefabrication
◎結論CONCLUDING
概念呈現 Presentation
名詞解釋
參考書目
建築事務所與基金會名錄
圖片出處
索引
作者簡介
致謝
導言 Introduction
◎要素ELEMENTS
分析 Analysis
概念 Concept
再現 Representation
◎給定條件GIVENS
空間內容 Program
涵構脈絡 Context
環境 Environment
◎物質性本體PHYSICAL SUBSTANCES
量體 Mass
結構 Structure
表面 Surface
材料 Materials
◎無常性本體EPHEMERAL SUBSTANCES
空間 Space
尺度 Scale
光線 Light
移動 Movement
◎概念性工具CONCEPTUAL DEVICES
對話 Dialogue
比喻 Tropes
陌生化 Defamiliarization
轉化 Transformation
◎結構性工具ORGANIZATIONAL DEVICES
基礎結構 In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