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的狂熱收藏、Don McLean歌中的Vincent……
5大傳奇事件 + 10則生平故事 + 10幅名作導覽
專家導覽˙解讀熱潮˙心中最愛
拍賣天價排行榜│頭號女粉絲│宗教狂熱│苦澀單戀│哈日情結│自殘事件
自畫像│向日葵│鳶尾花│露天咖啡館│麥田群鴉 ……
從零開始,輕鬆認識梵谷事件簿▎我們真的認識梵谷嗎?
除了他困頓潦倒的一生,四段無疾而終的戀情,與藝術摯友高更的反目,自殘的割耳行為……關於梵谷人生的悲劇,其實遠不止於此。命運總是跟他玩著捉迷藏,他一生等待知音的賞識,卻一直等到人生盡頭,才終於賣出生平第一幅畫。同時一起展出卻未賣出的,竟是日後眾人皆知的名作〈向日葵〉。
當他在世時,他是鄰居口中的瘋子,同儕眼中的怪咖,家人心中的失敗者。當他過世時,逝世一百週年,六百萬人在荷蘭阿姆斯特丹大排長龍看展。1987年倫敦佳士得(Christie’s)拍賣會上,「向日葵」以2475萬英磅(約合新台幣10億元)天價成交。以梵谷為名的信用卡,三個月內達到300%的成長率。一曲歌手Don McLean的Vincent,一發行旋登上英國排行榜第一名。屬於他的榮耀註定與他擦身而過。
▎生前僅賣出一幅畫的戲劇性命運
如此戲劇性的命運反差,藝術史上除了梵谷之外,絕無僅有。誰最愛梵谷?哪幅畫是他最神秘的作品?哪幅畫看一眼就能看出是曠世傑作?哪幅畫又是台灣多數藝文名人的最愛?梵谷如何異於常人?他的憂鬱症有多嚴重?他一生締造了哪些不可思議的傳奇?他相信什麼?堅持什麼?本書從他的人生、他引發的瘋狂現象以及烙印世人的經典圖像,逐一剖析,全面還原這位熱血藝術家的生命傳奇。
姚謙、姚瑞中、徐明松、奚淞、黃銘昌、張照堂、詹偉雄、劉惠媛、歐陽應霽、顏忠賢、蕭青陽(依姓氏筆劃排序),11大藝文名家,分享心中最愛!
我愛梵谷大調查
印象最深的作品
1.星夜──黃銘昌、詹偉雄、徐明松
2.鳶尾花──蕭青陽、姚謙、劉惠媛
3.亞爾的梵谷房間──徐明松、歐陽應霽
4.麥田裡的絲柏樹──姚瑞中
5.麥田群鴉──奚淞
6.自畫像──徐明松
7.紅葡萄園──張照堂
▎一句話形容梵谷
「帶領我窺視生命的萬花筒。」──蕭青陽(設計師)
「心如熾火。」──奚淞(畫家)
「活過。」──姚謙(音樂製作人、收藏家)
「他對於藝術有強烈的愛,這份愛就是他的信仰,但他卻沒有被愛,沒有得到普世價值的認同。」──姚瑞中(藝術家)
「為藝術焚身的火鳳凰。」──黃銘昌(畫家)
「為人類受難的查拉圖‧斯特拉。」──徐明松(建築作家)
「一個真正活過的人。」──歐陽應霽(創作人)
¬「燃燒的頭髮與心臟,顫抖的瞳孔與血脈……。」──張照堂(攝影家)
“Human, All Too Human”──詹偉雄(媒體人、作家)
「我們對他瞭解得太多,又太少。」──劉惠媛(藝評家)
原書名:《360°看見梵谷:不只認識、看懂梵谷,還要找到最初的感動》
作者簡介:
鄭治桂
˙畫家、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法國巴黎第八大學造型藝術系碩士、台灣師大美術研究所藝術史碩士
2019–2019 「達文西逝世500周年歐洲藝術團」策畫/導覽
2018–2022 藝集生活藝術講堂「羅浮宮十講」、「希臘十講」、「法國風景繪畫」等(52講…)
2018–2019 「悠遊風景繪畫 – 俄羅斯普希金博物館特展」展覽藝術顧問
2017–2018 「印象˙左岸 –奧塞美術館30周年大展」展覽藝術顧問
2017–2020 敏隆講堂「義大利繪畫」講座(42講) 、「法蘭德斯繪畫」講座(14講)
2014–2020 天下遠見人文空間「法國繪畫傳統」講座(春、秋季~89講)
2012–2017 NEWS 98新聞台「九八講堂」西洋藝術史主持人
2012–2012 典藏雜誌社春季講座「巴黎美術館漫步」(3~6月,8講)
2006–2007 聯經文化天地「美的歷史」講座策劃/主講人暨書評撰述 (20講)
2005–2005 漢聲電台「傾聽一張畫」系列訪談 (24講)
藝術史課程(影/音)
2020–2021 「文藝復興大師經典- 拉斐爾」(拉斐爾逝世500周年紀念)有聲書16集(愛播聽書)
2020–2020 「鄭治桂說藝術 – 閱讀西洋繪畫」(現代篇12集) 線上課程製作 / 主講
2020–2020 「鄭治桂說藝術 – 閱讀西洋繪畫」(古典篇12集) 線上課程製作 / 主講
2018–2018 「西洋經典名畫鑑賞」有聲書(聲朗文化製作/蜻蜓網站)
著 作
2018《悠遊風景繪畫 – 俄羅斯普希金博物館特展》特展導覽書(聯合報)
2017《印象˙左岸 –奧塞美術館30周年大展》特展導覽書(典藏)
2013《蒙娜麗莎500年 – 達文西傳奇》特展導覽書(時藝)
2013《360゜感覺雷諾瓦》(原點/合著)
2013《文藝復興巨匠再現 – 米開朗基羅》特展導覽書 (閣林)
2012《西方神話與傳說 – 羅浮宮珍藏展》特展導覽書 (閣林)
2011《慕夏– 新藝術˙烏托邦》特展導覽書 (雙瑩文創)
2011《360゜愛上莫內》(原點/合著)
2011《360゜夢見夏卡爾》(原點/合著)
2010《360゜發現高更》(原點/合著)
2010《遇見高更 – 野蠻高貴的靈魂》畫集 (主編/導論) (環球策展)
2010《永遠的他鄉 – 高更》特展導覽手冊 (環球印象)
2009《360゜看見梵谷》(原點/合著)
2004《群玉山頭 – 玉山寫生逍遙遊》(雄獅/合著)
張素雯
˙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義大利羅馬修復學院畢。
˙曾任職藝術拍賣公司、畫廊、修復工作室、藝術和設計雜誌。
˙目前過著左手修畫、右手寫字的劈腿職業生活。
˙2009年,抱持著換個角度的想法,企劃並撰寫《360度看見梵谷》一書。因為這本書,翻新了許多過去對梵谷的認識和印象,回想起年少時期對藝術家的想像原型──像個瘋子一般的怪人,原來就是來自於梵谷。
章節試閱
梵谷的愛情故事(1873-1884)──抑鬱無終的孤單靈魂
「我想沒有一樣東西可以像一真正的愛情般地,如此喚醒我們去面對生命的本質。」──梵谷
梵谷的一生經歷了四段感情,但這四段感情卻都沒有結果。他認為沒有一樣東西可以像真正的愛情般地喚醒我們去面對生命的本質。然而,就在他熱情面對他所謂的生命本質、愛情時,命運之神卻不眷顧,以至於他人中的四段戀情,讓他前半段的創作生涯,作品灰暗、盡是深褐的筆觸。
苦澀單戀帶來的性格扭曲
梵谷的初戀發生於二十歲那年。1873年,他被派駐到倫敦的古披爾畫廊(Goupil & Cie)分店工作,在倫敦期間,他愛上了房東太太洛伊爾的女兒尤珍妮(Eugénie Loyer)。尤珍妮母女的親切,讓梵谷沉浸於幸福感,但尤珍妮其實早已名花有主。
尤珍妮的拒絕對文生來說,無疑是項天大的打擊,大到改變了他的性情。他從原本的開朗個性,變得消瘦、冷淡,經常沉默不語。而從這段時間,他靠著畫畫來排解失戀帶來的痛苦與寂寞,雖然還未正式展開畫家之路,但這段時間內,他畫了很多素描,畫著他熟悉的房子裡的一物一景。
梵谷曾在給西奧的書信中提到,愛情豐富了他繪畫的題材:「由於我真的戀愛了,我的素描裡有更多的真實性。」這便是另一段梵谷熱烈單戀的記錄。在初戀遇挫八年後,一度投入宗教志業的梵谷,回到牧師父親新的服務地點艾田(Etten)與父母同住,原本沉寂的心湖,再度因為愛情而泛起波濤,在那,他遇見了表姊凱伊(Kee Vos-Stricker)。新寡的凱伊帶著四歲的兒子住進他們家中,母子倆常和梵谷一起到原野裡作畫,他單戀上表姐並向表姐求婚,這樣超越姊弟的情誼,讓凱伊無法接受而斷然拒絕,並因此離開了梵谷家。
對於表姊這樣的「她,非她莫屬」的戀愛狂潮,讓他充滿了創作的精力;愛情讓他覺得自己擁有一雙「素描家的拳頭」,不但讓他看清楚內心的心境與風景,並且對於周圍的世界也有完全不同的感觸,雖然此時他還在習畫階段,但留下了不少男女、小孩的人物速寫和風景素描。
家庭與藝術的伴侶
伴隨狂烈卻無解的戀情而來的火爆情緒,也讓梵谷和父母的關係陷入僵局,讓他不得不離開艾田前往海牙,開始另一段創作生涯。29歲的梵谷,在那遇上了妓女克雷西娜(Clasina Maria "Sien" Hoornik),大家都叫她喜恩。
渴望有個家的梵谷,對於喜恩可說是全心付出。喜恩是個懷有身孕、面容憔悴的女人,而且還有個五歲的女兒,但或許是因為同病相憐,兩度感情受挫的梵谷同情起被遺棄的喜恩,再加上宗教信仰的悲憫情懷,梵谷不但收留了她,還照顧起她的女兒和母親。他靠著弟弟西奧寄來的錢過活,自己都窮到吃不飽,卻還多養起三個人,此時梵谷的健康狀況也不好,還一度因淋病住院。
在西奧遺孀喬安娜的回憶裡,對於喜恩這個妓女有許多激烈的負面評語,但對照梵谷寫給西奧的書信,其實可以了解,喜恩對於寂寞的梵谷來說,是一個家庭夢的精神依靠。而喜恩也並非是完全白吃白住地賴著梵谷,在他們同居的這段期間她擔任梵谷的模特兒,梵谷的素描〈憂傷〉裡頭那位垂著長髮、抱膝蹲坐的婦女,畫的就是喜恩。梵谷在這個時期開始畫石膏像與模特兒,雖然這些模特兒都是窮人,但這筆支付模特兒的費用仍讓他生活拮据,也因此喜恩這個免費的模特兒,便成為梵谷繪畫事業的夥伴,畫室和家庭融合為一體,彼此依賴、彼此需要。他許多表現出憂鬱情緒的女性畫像,像是在桌前祈禱的婦人、躺在床上忍受病痛折磨的婦女,都是梵谷此時期的代表作品。
最終孤獨的戀情
由於貧困的煎熬而爭執不斷,再加上家人極度反對,於是在一年的同居生活後,梵谷決定離開喜恩,搬到德倫希(Drenthe)去。梵谷在德倫希待了一年,在親友的建議下他到了父母住的紐南(Nuenen),父母親當他是回頭浪子,給了他一間畫室,他在此時拚命作畫。
這時他認識了鄰居的女兒瑪葛(Margot Begemann),大梵谷十歲的瑪葛溫柔嫻慧,常陪伴著他去寫生。雖然在梵谷的書信中並沒有發現他對於瑪葛有多大的感情存在,但他們還是論及婚嫁,只是雙方家長卻不贊同,瑪葛無法接受這個事實而服毒自殺,雖然後來在梵谷的搶救下獲救,但這段戀情終究是無疾而終。
感情上再度的打擊再加上父親驟逝,讓梵谷只好將精神寄託在創作上,除了畫畫不做其他的事。不久後,完成了〈食暑者〉作品,並且開始受到藝壇的注意。梵谷的一生經歷的這四段感情,雖然都沒有好的結果,但從他的書信中我們可以看到,愛情喚醒他去面對生命的本質,而伴隨著感情的釋放,也讓他的作品風格開始走出一條個人的道路。
生前唯一賣出之作
鄭治桂
在梵谷短暫的十年繪畫生涯中,就在他人生將要結束的盡頭,有一張畫受人收藏,不知該感到興奮或安慰,或者他仍天真地期待有一天能被世人欣賞。他是否料到自己在賣出這張畫的半年之後,會在麥田上結束他的一生?
來自高更的啟發
梵谷離開了巴黎,從冬天經歷花朵繁茂的春天,到拉克勞平原上麥田收穫和向日葵燦黃的夏天,他眺望了隆河上的秋日星空,也玩味著阿爾的夜間露天咖啡座。這段時間,他興致勃勃地寫信給高更,邀他南下共同創作。
終於,高更在秋天來到阿爾,短短的兩個月,他們從相見恨晚的興奮,到生活與創作上種種意見不合的衝突迭起,最後竟以割耳朵事件結束這段戲劇性的友誼!然而高更的來到,對梵谷並非沒有益處。他果敢的意志、對題材的主觀表現和對色彩強烈的聯想,使梵谷一度調整自己基於觀察現實並表現真實的創作思索。高更認為藝術家的想像遠勝於對現實的如實呈現,他強調色彩的純粹與線條的裝飾,梵谷對日本浮世繪那種線條的力量與色彩的裝飾性,本來就有著強烈的興趣,高更的到來之後,梵谷的畫面逐漸出現帶著象徵性單純而濃烈的色彩。
這段期間,他畫了一張收穫季節的〈紅色葡萄園〉,一張帶著深濃色彩、線條服膺於形體表現的作品,而稍早的夏天,他已畫了一張〈綠色葡萄園〉,藍天之下,一幅葡萄藤蔓勾纏洋溢著活潑氣息的晴朗夏日。
唯一被收藏的作品
〈紅色葡萄園〉這件作品之所以讓人印象深刻還有另一個原因:這是梵谷生前所賣出的唯一一件作品。梵谷這件作品在完成後的一年多,由弟弟西奧送去參加了1890年在布魯塞爾的「二十人展」(Les Vingt),以四百法郎為畫家友人尤金.布西(Eugène Boch)的姊姊安娜.布西(Anna Boch)所收藏。尤金本人是帶著印象派風格的畫家,屬於「二十人」藝術家團體的一員,安娜也是一位畫作帶著印象派風格的女畫家,梵谷還曾經在這一年秋天,也就是在繪製〈紅色葡萄園〉的稍早,梵谷還為尤金畫了一張〈星空下的詩人〉的肖像畫呢。
梵谷投入繪畫生涯十年,就在他人生將要結束的盡頭,有一張畫受人收藏,不知該感到興奮或安慰,還是仍舊天真地期待他的畫作有一天能夠完整為人欣賞。他是否料到自己在賣出這張畫的半年之後,會在人生終站──奧維爾(Auver-sur-Oise)──的麥田上結束他的一生?沒有人能回答這個問題。因為梵谷在完成這幅畫作的阿爾,一共畫了兩百多件作品。之後,在他的下一站──聖雷米的療養院──的一年居留期間,還有一百件五十多件作品等著他完成,他的精力無限,熱情依舊。
夕陽下的勞動者
這一件〈紅色葡萄園〉在圓盤大的夕陽照射之下,映著鄉村道路上的人影與彎腰收成的農人們,沉浸在酒紅色的葡萄園中,令人想起,他在這同一個秋天所畫的兩張〈播種者〉變奏(丹梵谷美術館,蘇黎世布赫勒基金會收藏),那一輪金黃色的太陽低垂於天際,在播種者身後映出巨大而明亮的黃,浮世繪的硬邊版畫趣味赫然在目;而稍早的夏天,梵谷畫著平原上的〈播種者〉(庫勒˙穆勒美術館),同樣是一輪金黃太陽在落下地平線之前輻射出暖黃金光,沿著遠方的地平線,透過麥田撒向前景,此時的梵谷還在不避繁瑣地鋪陳地面空間呢。
梵谷在〈紅色葡萄園〉農人俯身辛勤勞作的情景中,高掛著平靜而圓滿的金黃夕陽,宛如上蒼對於辛勤者收穫的見證,陡然間令人感覺到風景中有一種安靜而溫暖的力量,似乎又令人聯想起宗教情懷;然而,這種情懷和他所崇拜的米勒在〈晚禱〉(1857-1859)中所表現的內斂溫柔的情境畢竟不同。梵谷的太陽在黃昏的收成時刻是貼近人間的巨大溫暖,色彩濃厚而深沈,葡萄園酒紅色的熟成與金黃色的收穫主宰了整個畫面的色彩。
捨棄描繪的轉捩點
不過,畫中的線條並不像他在白日間刻畫景物般地描繪細節,他在這裡倒捨棄了細節的琢磨,僅僅將線條作為概括事物之用。彷彿他稍早所作的〈阿爾的公墓〉,這張尺寸一樣的畫作,在秋日鋪滿紅葉的墓園裡,點綴在枯木與墓碑之間的人物,被深濃的線條勾勒出形象,宛如平塗的色彩與畫面色調簡單的對比,形成一種捨棄描繪而趨向裝飾感的表現。
梵谷繪畫的表現與風格樣貌,源自於他對主題的關係,他描繪風景、鋪陳空間、表現色彩,觀察天空的深遠、平原的寬廣、樹木的層次,和建築的體積,每一樣元素都導引他的表現,他或許以綿密的細筆描繪事物,或是用浮世繪版畫般直硬的線條強調造型,或是後來發展出渦漩形的旋轉筆觸,製造雲層的團塊,導引空氣的流動,甚至燃燒起絲柏的火焰。然而在來到阿爾第一年的這個秋天,與高更相處的這段日子,他或許接納高更對色彩與線條的意見,而留下了一些像〈阿爾的公墓〉與〈紅色葡萄園〉這樣的作品。
真正的大驚奇
梵谷的藝術生命在世人眼中已是永恆,然而他的藝術生涯只有十年,在這十年之間,他曾天真地等待知音,等待受到肯定,甚至只是希望能賣出幾張畫,得到一個藝術家的尊嚴,向始終支持他的弟弟證明,除了親情之外,他具有一個藝術家真正的價值。就在這一切都將落空的時候,賣出一張由畫家朋友親人所收藏的畫作,梵谷的內心或許燃起對未來的希望。那時已身在聖雷米精神療養院中的他,或許也帶著苦澀的安慰。就在這張畫賣出不久,西奧也為梵谷選了十件油畫作品,參加巴黎的獨立沙龍展(Salon des Artistes Independants)。
這個春天,在從聖雷米動身前往巴黎,而後轉向奧維爾接受嘉舍醫生照護之前,他或許不會知道,巴黎畫家如莫內都曾對他的作品另眼相看。第一件,也是人生唯一一件作品的賣出,是友誼?還是縱使有親情支持,但卻始終未曾受到收藏家肯定的諷刺?梵谷的弟弟西奧所經營的畫廊,營運並不算那麼差,他曾經手許多柯洛(Corot),和胡梭(Théodore Rousseau)、杜培(Dupré)等巴比松畫派大師的畫作,以及畢沙羅(Pissarro)等印象派畫家的作品,然而卻未曾賣出一張梵谷的油畫。這一件〈紅葡萄園〉因展出於布魯塞爾的「二十人展」而被收藏,固然成了就了一個「生平僅賣出一張畫」的傳奇話題,更令人驚奇的是,今天讓人印象鮮明的,倫敦國家畫廊和慕尼黑所收藏的二個版本的〈向日葵〉(1888年8月)也在那次展覽之列!
一百二十年過去了,也許我們忘了他生前唯一賣出的畫作是哪一張?但沒有人會不知道當時並沒有賣出去的〈向日葵〉。也許對梵谷而言,即使因為這張畫售出而感到興奮,但當我們再度翻閱他最後一段日子的書信,也會相信,他始終知道自己等待的是知音,而不僅僅是這第一張,或者是以後他所無法想像到的畫作被收藏的天文數字。
梵谷的愛情故事(1873-1884)──抑鬱無終的孤單靈魂
「我想沒有一樣東西可以像一真正的愛情般地,如此喚醒我們去面對生命的本質。」──梵谷
梵谷的一生經歷了四段感情,但這四段感情卻都沒有結果。他認為沒有一樣東西可以像真正的愛情般地喚醒我們去面對生命的本質。然而,就在他熱情面對他所謂的生命本質、愛情時,命運之神卻不眷顧,以至於他人中的四段戀情,讓他前半段的創作生涯,作品灰暗、盡是深褐的筆觸。
苦澀單戀帶來的性格扭曲
梵谷的初戀發生於二十歲那年。1873年,他被派駐到倫敦的古披爾畫廊(Goupil & Cie)分店工...
目錄
【梵谷事件簿】梵谷……梵谷!
Part I 瘋梵谷──關於梵谷的5個現象
I-1 如果梵谷不憂鬱──躁鬱的梵谷與騷動的色彩
I-2 日本人愛梵谷──現代藝術名牌中的名牌
I-3 梵谷高價迷思──超越百年時空的藝術價值
I-4 梵谷頭號粉絲──梵谷的最大私人收藏家荷蘭女首富海倫‧慕勒-庫勒
I-5 生活中撞見梵谷──梵谷的創意商品與紀念創作
Part II 關於梵谷這個人
II-1 少年梵谷──梵谷的第一次藝術接觸
II-2 宗教狂潮──在繪畫中尋求生命真理
II-3 梵谷的愛情故事──抑鬱無終的孤單靈魂
II-4 文生與西奧──另一位影子梵谷
II-5 褐色的梵谷──以畫筆為上帝服務
II-6 梵谷的畫家朋友們──進入世界的藝術中心巴黎
II-7 梵谷的日本之戀──浮世繪影響的梵谷
II-8 最陽光卻最黑暗──南方的亞爾與聖雷米時期
II-9 梵谷之死──最後的時光:在奧維的兩個月
II-10 後梵谷──梵谷的藝術影響
Part III 10個梵谷印象
導覽◎鄭治桂
III-1 自畫像──36歲的苦澀靈魂
III-2 星夜──令人費解的星空之謎
III-3 向日葵──燃燒的炙陽
III-4 鳶尾花──東方風的木刻油畫
III-5 亞爾的梵谷房間──繪畫的反覆探索
III-6 亞爾,夜晚的露天咖啡座──孤獨眼中的溫暖
III-7 嘉舍醫生──人生終點的知音
III-8 絲柏──梵谷風景的地標
III-9 麥田群鴉──一秒決定的偉大創作
III-10 紅葡萄園──生前唯一賣出之作
附錄
1. 親炙梵谷典藏
2. 追尋梵谷足跡
3. 年表
【梵谷事件簿】梵谷……梵谷!
Part I 瘋梵谷──關於梵谷的5個現象
I-1 如果梵谷不憂鬱──躁鬱的梵谷與騷動的色彩
I-2 日本人愛梵谷──現代藝術名牌中的名牌
I-3 梵谷高價迷思──超越百年時空的藝術價值
I-4 梵谷頭號粉絲──梵谷的最大私人收藏家荷蘭女首富海倫‧慕勒-庫勒
I-5 生活中撞見梵谷──梵谷的創意商品與紀念創作
Part II 關於梵谷這個人
II-1 少年梵谷──梵谷的第一次藝術接觸
II-2 宗教狂潮──在繪畫中尋求生命真理
II-3 梵谷的愛情故事──抑鬱無終的孤單靈魂
II-4 文生與西奧──另一位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