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收聽次數突破2000萬, 音樂類Podcast節目第1名,
鋼琴家安仁模最受歡迎的古典音樂入門套書
第一彈【古典樂派】
韋瓦第│巴哈│韓德爾│海頓│莫札特│貝多芬│帕格尼尼
沒有壓力地與古典音樂相遇吧!
7大不可不知的古典樂派作曲家,深入人生及曲目
▎必聽曲目+人生故事+懂樂術語+10大關鍵字+播放清單QR Code ▎
韓國人氣鋼琴家的獨門故事導聆,這樣讀,這樣聽,第一次就上手
終於找到可以輕鬆進入的版本
不分年紀,輕鬆認識200首經典名曲的快樂指南
一邊欣賞音樂,一邊沿著作曲家的人生軌跡走▎想毫無壓力地與古典音樂相遇嗎
被問到喜歡聽古典音樂嗎、喜歡哪位作曲家、喜歡哪首歌曲等問題時,你會腦筋空白、含糊其辭嗎?是否想用快樂輕鬆的方式,第一次聽古典音樂就上手?能否只聽故事,就對經典曲目留下深刻印象,腦中內建基本脈絡?韓國音樂家、第1名的古典音樂類 Podcaster 安仁模,嘗試多種方式,終於找到最好的導聆之道。她用故事搭配聆聽曲目,一邊欣賞音樂,一邊沿著作曲家的人生軌跡走,這樣讀、這樣聽,印象加倍,輕鬆上手。
▎QR Code搭配,同步聆聽古典名曲
本書收錄必懂音樂用語的「懂樂必懂」專欄+資訊滿載的「懂樂細節」欄目+邊讀邊聽的古典名曲QR code,讓初學者毫無負擔、感性倍增地享受古典音樂。另外,也為不知從哪首樂曲開始入門欣賞的茫然讀者,嚴選了各作曲家的10大關鍵字與播放清單。針對讀者需要的內容,給好給滿。
▎藏在規律和束縛中的巴洛克音樂魅力
第一冊【古典樂派】篇,作者先從現代人所喜愛的古典音樂起源──巴洛克時期開始講起。你是否曾在看畫面殘忍的電影時,感受過巴洛克音樂的魅力?《親切的金子》、《寄生上流》和《火線追緝令》等電影,出現殘忍場面時,總是會傳來美麗優雅的巴洛克音樂,形成兩極化的鮮明對比,帶來衝擊美。殘忍電影意外地是宣揚巴洛克音樂魅力的好工具。
▎消費喜好轉變,易於理解和享受的古典樂派
嚴謹的巴洛克時期落幕之後,輕快的古典主義開始萌芽,莫札特和薩里耶利等音樂家努力洞察大眾的喜好。此時的音樂轉變成易於理解和享受的消費型藝術,不再是為了上流階層存在的崇高藝術。任何音樂種類或風格都不會在一夕之間出現。在古典時期大放異彩的奏鳴曲,也是從上個時代開始慢慢改變型態後確定下來的。
書中將以此脈絡,深入介紹7位音樂大師。
●從韋瓦第開始。以《四季》聞名的他有著奇妙的人生,留下的歌劇更是美得令人難以置信。請各位務必同步搭配聆聽韋瓦第的音樂。
●作者透過這本書具體告訴各位如何區分巴哈和韓德爾的音樂。如果知道巴哈和韓德爾是多麼不一樣的存在,肯定會嚇一跳的。
●宮廷樂長海頓,雖被宮廷束縛住,迎合公爵的喜好,但一擁有自由,他便要找回自己的權利。海頓的事業與行銷手腕,完整地延續到了「既是徒弟又不像徒弟」的貝多芬身上。
●天才莫札特是個喜好分明的人,所以明目張膽地嘲笑技不如己的庸才演奏。
●人稱「魔鬼小提琴家」、「小提琴之神」的帕格尼尼,是所到之處話題不斷的超級巨星。
●貝多芬把聽覺障礙的痛苦、接二連三的愛情失敗,及內心深處的鄉愁與嚮往融入音樂中。他終結了古典風格,成為通往新時代的嚮導,打開自由夢幻的浪漫時代大門。
▎More to read,更多有趣的名家軼事,滿足你的好奇
●抄譜快手韋瓦第
韋瓦第創作一齣歌劇只需要五天,他曾說:「我譜曲的速度比抄譜員的抄寫速度更快。」他的樂譜手稿開頭雖然乾淨,但是愈到後面字跡愈潦草。韋瓦第簡直是一放上去就自動畫出音符的全自動鋼筆。
●令音樂之父巴哈難耐的菸癮與咖啡癮
熱愛喝咖啡的巴哈不僅創作出《咖啡清唱劇》,也是出了名的癮君子,在家兒子看到沒有叼菸斗的巴哈時,還因為太陌生而嚎啕大哭。他雖是虔誠的基督徒,但是為了構思樂譜,不得不依賴香菸,抽菸的習慣害他引起不少風波。
●韓德爾的絢麗即興演奏
韓德爾以管風琴演奏技藝為豪,他在管風琴或大鍵琴前面指揮,等到神劇的幕間休息時間,為觀眾帶來即興演奏。他在幕間彈奏管風琴的橋段被視為傳統,延續至今。而他的管風琴演奏曲後來集結出版成管風琴協奏曲集。
●唱功了得的海頓差點被去勢
八歲的海頓加入歐洲赫赫有名的聖斯德望主教堂合唱團,擅長高音的他常常負責獨唱,校長不斷嘗試說服他去勢,想把他打造成閹伶,但父親瑪蒂爾斯極力反對,他才逃過一劫。
●不知享樂為何物的神童莫札特
莫札特走到哪彈到哪,沒有他不曾表演過的地方。甚至平日午餐時間,他父親也會在住處舉辦音樂會,只要付入場費,任何人都可以進去聽。在父親掌控下,他就只是一個音樂家,錯過了一般人會有的童年快樂和友情。
●貝多芬只有我一人!
拿破崙的軍官來到貝多芬最大贊助人李希諾夫斯基公爵的鄉村別墅,公爵請貝多芬彈琴給他們聽,但貝多芬憤而拒絕:「叫僕人彈吧!」貝多芬離開別墅前,留下這段訊息給公爵:「您天生擁有此身分,但我能有今日,全憑一己之力。像您這樣的貴族要多少有多少,但貝多芬只有我一人。」兩人的關係變得四分五裂,公爵支付的「豐厚」年薪瞬間蒸發,貝多芬等於是一腳踢開了美好的未來。
作者簡介:
安仁模(안인모 / An Inmo)
有人情味的鋼琴家與古典樂研究者。嚮往友愛的世界,希望透過音樂分享世界的美好。安仁模舉辦過數百次的人文學與古典樂演講,並透過「鋼琴家說故事音樂會:美樂classic」、「安仁模聊書音樂會」等主題式音樂會,與大眾近距離交流古典音樂。此外還主持廣播節目《想聽懂古典樂》,在YouTube、Podcast、Bugs Radio、Naver AudioClip、FLO等平台分享音樂與故事給想了解或想聽古典樂的聽眾。一千多集的《想聽懂古典樂》累積收聽次數已突破兩千萬,並持續在古典音樂相關內容領域不斷締造新紀錄。
安仁模擁有出色的構思、企劃、充滿感性的表達與傳遞能力、耀眼的幽默風趣,並全心全意透過音樂擁抱大眾。
IG:@aninmo_pianist
●想聽懂古典樂○
IG:@play_classic
FB:www.facebook.com/TheClassicalMind
YouTube:www.youtube.com/@aninmo
Email:classic@fretoe.com
譯者簡介:
林芳如
現任專職韓文譯者,喜歡與文字打交道的純粹生活。譯作有《寫給年輕人的古典音樂小史》等書。
章節試閱
02 超越時代音樂的奉獻,巴哈(節錄)
生產量極高
專業斜槓族
巴哈和安娜帶著前妻瑪麗亞生的四個孩子、瑪麗亞的姊姊,以及安娜生下的女兒,一起來到萊比錫。巴哈年輕的時候就常常換工作,移居德國多座城市,也許他天生沒辦法在同個地方待太久,但就結果而言,萊比錫是他人生的終點站。巴哈在此生活長達二十七年。
到目前為止,巴哈都是受僱於教堂或貴族,但聖多馬教堂(Thomaskirche)的音樂總監是由萊比錫市管理的職位。再加上音樂總監是宗教音樂的總負責人,因此除了聖多馬教堂之外,還得管理萊比錫所有教堂和附屬學校的音樂。巴哈提升了合唱團和樂團的演奏水準,每個禮拜花二十小時指導唱詩班成員唱歌,教他們拉丁文和教義問答,甚至連飲食也是他在管。巴哈負責許多跟音樂無關緊要的工作,事務繁重,再也撐不下去,最後得聘請助理幫忙。他每週還要替週日的禮拜儀式或節日,創作教堂清唱劇,就算有十個身體也忙不過來。在聖多馬教堂工作的前五年,巴哈就創作了兩百多首清唱劇、《約翰受難曲》(St. John Passion)和《馬太受難曲》等樂曲。
在巴哈持續大量創作的期間,家裡又多了五個孩子。市議會只付了一部分答應要給巴哈的薪水,且讓他們一家人住在學校建築物盡頭的公寓裡。巴哈被迫跟幾十名寄宿生一起生活,創作環境非常惡劣。薪俸微薄,工作量卻多到難以負荷,所以巴哈常常跟議會、校方和教堂發生摩擦。甚至還發生過鳩佔鵲巢的荒唐事件,被任命為大學教堂音樂總監的人不是巴哈,而是不相干的管風琴師,巴哈立刻向奧古斯特二世(August II Fryderyk Moncny)抗議。結果巴哈憑自己的意志力,獨佔酬勞並不多的大學教堂禮拜儀式。
就在巴哈跟相關人士發生各種爭執,傷透腦筋的時候,年紀輕輕的科騰利奧波德大公,於三十三歲驟然去世。巴哈和安娜帶著長子威廉出席葬禮,並親自演奏清唱劇。大公的死對巴哈來說是莫大的損失,他現在不得不拋棄科騰的宮庭樂長頭銜。巴哈有如斷了線的風箏,受難日緊接而來。
四十幾歲的一家之主
難耐的菸癮與咖啡癮
巴哈嚮往的萊比錫不愧是大城市,不僅年薪高,物價也高。雖然加班如同家常便飯,但還是養不活大家庭。幸好除了正職和授課之外,他還有其他收入來源。巴哈接下泰雷曼創立的演奏團體「大學音樂社」(Collegium Musicum)總監職位。這個團體會在婚喪典禮,甚至是刑場等需要音樂的各種活動上表演,對以巴哈為首的團員們來說,也是另一種外快來源。四十多歲的一家之主巴哈創作許多要跟大學音樂社合奏的器樂協奏曲,而且世俗曲比宗教音樂更受歡迎,巴哈順應趨勢,集結出版世俗曲,同時著手創作《平均律鍵盤曲集》的第二卷。
早晨不來一杯咖啡的話,我不過是一塊乾癟的山羊肉。
─巴哈
當時萊比錫掀起喝咖啡的熱潮。人們不僅在家中喝咖啡,也會在時髦的咖啡館享用咖啡。
咖啡館很快就變成社交中心。熱愛咖啡的巴哈十幾年來帶領大學音樂社,在萊比錫最大間的齊瑪曼咖啡館定期表演,每週一次。老闆戈特弗里德‧齊瑪曼(Gottfried Zimmermann)提供巴哈表演場地和各種樂器,買咖啡的客人則可以欣賞巴哈的表演。
巴哈接下齊瑪曼的委託,以詩人畢康得(Picander)撰寫的劇本為底,創作《咖啡清唱劇》。目的是為了宣傳咖啡館,曲子以對咖啡的愛為主題,幽默風趣的台詞堪稱絕佳。巴哈不僅是咖啡愛好者,也是出了名的癮君子。在家裡也總是叼著菸斗,兒子看到沒有叼菸斗的巴哈時,還因為太陌生而嚎啕大哭。他雖然是虔誠的基督徒,但是為了構思動機(motif),不得不依賴香菸。在教堂演奏管風琴或指揮時,巴哈必須忍住菸癮,因此抽菸的習慣害他引起不少風波。巴哈既冷靜又可憐地看待依賴香菸的自己,作詩描寫香菸和人類的共同點,並配上旋律。〈香菸之歌〉收錄於《給安娜.瑪德蓮娜.巴哈的筆記本》第二卷。
06 扼住命運的咽喉,不朽的貝多芬(節錄)
貝多芬與莫札特
見過VS沒見過
後來有一天,貝多芬去了維也納。雖然這趟旅行目的應該是向維也納的知名音樂家莫札特學習,但很可惜的是沒有任何相關紀錄,我們只能猜測。十七歲的貝多芬和三十一歲的莫札特相遇的畫面,就算只是想像一下也會令人激動。他們演奏給彼此聽過嗎?結束澎湃的想像,再來看看莫札特的評論,似乎真有那麼一回事。
「貝多芬,在不遠的將來,你一定會轟動全世界。」
貝多芬應該很想當莫札特的學生,但莫札特忙著創作歌劇《唐‧喬凡尼》和借錢,分身乏術。再加上貝多芬剛來維也納兩個禮拜,就收到母親病危的口信,趕緊返回波昂,結果再也沒有機會見到莫札特。一趕回來,彷彿在等他回家的母親就去世了。貝多芬的父親酒癮變本加厲,總是揮霍月薪買酒。長子貝多芬被迫成為一家之主,代替父親照顧兩個年幼的弟弟。他為了賺錢,任職宮廷樂團的中提琴手。迫切的貝多芬懇請選帝侯將父親一半的月薪直接付給自己,當作生活費,後來終於拿到那些錢。
貝多芬與海頓的
同床異夢1
莫札特在貝多芬來維也納的前一刻辭世,但維也納還有大師海頓。可惜的是,海頓和貝多芬這對師徒合不來。貝多芬跟成功快樂的海頓形成對比,事事批判抱怨。而且兩人的立場存在明顯差異。
海頓的立場:
雖然海頓勸過貝多芬留學,但在華德斯坦伯爵信裡提到的「海頓之手」,並沒有理由握住「貝多芬之手」。海頓在倫敦大獲成功,沒必要跟自尊心強烈的貝多芬維持累人的關係。
貝多芬的立場:
貝多芬的目的是「學習」,他想要一位可以激發音樂潛力,滿腔熱情的老師。他特別想學會海頓發展的奏鳴曲式,以及在樂曲中精巧堆疊動機的技巧。但是海頓的授課方式很鬆散,令貝多芬大為失望。兩人的同床異夢之後也一直持續。
即興演奏
最簡單
定居維也納的貝多芬跟莫札特一樣,最先專注在鞏固鋼琴家的地位。畢竟鋼琴家先獲得名聲,再宣傳作品的話,會順利很多。但是維也納到處都是數一數二的鋼琴家。儘管專業和業餘鋼琴家界線模糊,但供給市場已經達到飽和狀態。貴族宅邸經常舉行演奏比賽,選拔最厲害的演奏家當作娛樂活動。貝多芬下定決心要成為維也納最棒的鋼琴家!他寫下這份決心,寄給了艾莉諾蕾。
維也納的鋼琴家是我的敵人,我發誓一定要讓他們蒙羞!
─節錄自貝多芬寄給艾莉諾蕾的信
貝多芬總是在演奏比賽中取得壓倒性的勝利。他的獲勝祕訣就是獨一無二的即興演奏。他的即興演奏在維也納人耳裡聽來相當有特色,無數競爭者甘拜下風。貝多芬藉由即興演奏實力,創作出多首鋼琴變奏曲。
貝多芬夏天跟著海頓去艾森斯塔特度假,被介紹給贊助海頓和莫札特的圖恩伯爵夫人,還認識了她的女婿李希諾夫斯基公爵,公爵也是積極的音樂愛好家。圖恩伯爵夫人是社交圈的大人物,對貝多芬的即興演奏驚嘆不已,甚至跪求他再演奏一次,但貝多芬毫不留情地拒絕了。看到這一幕的公爵對僕人下令,要他們將貝多芬的要求視為第一優先。貝多芬就這樣輕鬆地融入貴族的圈子。
若要人不知
除非己莫為
渴望學習的貝多芬,最後瞞著海頓,偷偷去找約翰‧申克(Johann Schenk)老師。課堂完全沒有走漏風聲,申克也會替他保密。要是海頓知道貝多芬私下去找其他老師,他的前途可能會毀於一旦。申克仔細點出海頓無意間的錯誤,並且為了不留下筆跡,小心謹慎地要貝多芬自己抄練習題回家思考。但是海頓真的沒發現這件事嗎?就算是再漫不經心的老師,肯定也能察覺到指導的學生變化和成長。海頓明知貝多芬私下上課,還是假裝不知情。
另一方面,被稱為「莫札特繼承人」的貝多芬,下意識追隨莫札特的足跡。他以莫札特的歌劇代表作品所出現的知名旋律為主題,創作變奏曲。雖然推出掛著莫札特名字的作品,易於展現自己的存在感,但最重要的是,他非常喜愛莫札特的旋律。在莫札特的遺孀康斯坦茲主辦的莫札特逝世四周年音樂會上,貝多芬演奏了莫札特的D小調鋼琴協奏曲。
貝多芬與海頓的
同床異夢2
當年輕有為的作曲家貝多芬的老師有什麼意義?
海頓的立場:
雖然上課馬馬虎虎,但海頓想被銘記為「貝多芬的老師」。海頓希望可以在貝多芬創作的鋼琴三重奏(Op.1)樂譜封面,印上「海頓學生貝多芬」再出版。雖然此舉帶有肯定貝多芬是優秀作曲家的涵義,但貝多芬卻不這麼認為。
貝多芬的立場:
貝多芬說:「我從海頓身上什麼也沒學到!」拒絕了提議。貝多芬堅持己見,大膽反對年紀多兩倍的老師。而且他很清楚假如承認自己是海頓的學生,那自己的實力就只能止步於海頓的境界了。他果斷拒絕海頓的提議,堅定宣告自己是可以超越海頓的作曲家。兩人的師徒關係僅維持十四個月,就劃下句點。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及時善待
不過,貝多芬真的沒有從海頓身上學到東西嗎?貝多芬初期的交響曲和鋼琴奏鳴曲和海頓的作品,相似到難以區分是誰的作品。貝多芬完整繼承海頓的奏鳴曲式和主題發展技巧,甚至是幽默感。他雖然拒當海頓的學生,但海頓早就在不知不覺間成為他的老師了。即便被貝多芬拒絕過,仁慈的海頓仍在他急需用錢時,借他五百弗羅林。貝多芬還不出錢,海頓就寫信請波昂選帝侯把貝多芬的贊助額提高兩倍到一千弗羅林,並獻上貝多芬在維也納創作的樂譜,當作留學成果。海頓後來才發現那些曲子其實是貝多芬早就在波昂創作好的,而且貝多芬已經拿到九百弗羅林的留學經費。海頓本來打算帶貝多芬去倫敦,但是在遭到背叛後,取消計畫。
後來在海頓七十六歲生日紀念慶典音樂會上,貝多芬跪在他面前,並親吻他的手,表示敬意。隔年海頓過世,貝多芬這才公開尊敬海頓為師。
02 超越時代音樂的奉獻,巴哈(節錄)
生產量極高
專業斜槓族
巴哈和安娜帶著前妻瑪麗亞生的四個孩子、瑪麗亞的姊姊,以及安娜生下的女兒,一起來到萊比錫。巴哈年輕的時候就常常換工作,移居德國多座城市,也許他天生沒辦法在同個地方待太久,但就結果而言,萊比錫是他人生的終點站。巴哈在此生活長達二十七年。
到目前為止,巴哈都是受僱於教堂或貴族,但聖多馬教堂(Thomaskirche)的音樂總監是由萊比錫市管理的職位。再加上音樂總監是宗教音樂的總負責人,因此除了聖多馬教堂之外,還得管理萊比錫所有教堂和附屬學校的音樂。巴哈...
作者序
古典是永恆的,
傳奇音樂家的光明與黑暗
2019年秋天,在韓國剛出版《說故事的古典音樂導聆【浪漫樂派】》(繁體中文版於2024年5月上市)就碰上極大的苦難。撼動我們所有人整個人生的,正是名為「新冠肺炎」的傳染病。一直以來,人類夢想著不需要事事與他人見面,只要有手機,全世界就能互相連結,萬事皆有可能辦到,但是新冠肺炎導致人與人無法自由自在地見面,也讓我們產生深深的失落感。在新冠肺炎猖獗的這三年裡,我執筆書寫《說故事的古典音樂導聆【古典樂派】》,領悟到一個真理:人類彼此相連的時候才能感覺到自己活著。
在本書中,我想連結過去、現在和未來,分享人類與音樂互相交織的故事。
拉丁語「classis」意指古羅馬的最高市民階層,也就是英文的「階級」(class),後來演變成上流階級之文化與作品的「傑作」(classic)的意思。所以長久以來擁有最高價值的古典作品被稱為「經典」,而古典音樂被稱為「古典樂」。此外,十八世紀下半葉,持續約五十年的音樂流派被我們稱為「古典樂派」。
在這次的【古典樂派】篇中,我將講述經典中的經典、古典樂中的古典樂。先從現代人所喜愛的音樂根源開始,沿著那個起源回溯看看吧。雖然西方音樂起源於古希臘、羅馬時代,但是現在於音樂廳演奏的古典樂卻是根植於巴洛克時期。
「音樂之父是巴哈,音樂之母是韓德爾。」
真的是這樣嗎?巴哈和韓德爾都戴著假髮。簡單來說,區分戴假髮的巴洛克、古典樂派時期音樂家,以及之後不戴假髮的音樂家,是了解古典樂的第一步。宮廷與教會是十七、十八世紀人們的生活重心,音樂家被宮廷或教會僱用,才有機會將一生貢獻給音樂,所以他們履行職責的時候,不得不遵從規定和禮節,按照雇主的要求創作並獻上音樂。雖然可以根據音樂家的職場工作日誌,跟著他們當時的一生足跡走,但那畢竟是官方紀錄,幕後的故事有賴於「口耳相傳的傳聞」,可信度當然也就跟著下降。然而,假設的事情被當作真相廣為流傳,或是跟真相不同的假象被視為事實,是令人很悲傷的事。為了和巴洛克、古典樂派時期的音樂家產生連結,我深入觀察了他們的肖像畫,探究他們眼底的真實。
然而,光是擁有音樂才華就可以在教會和宮廷這些穩定的職場就業嗎?以前的人沒辦法接觸到專輯或一一出席演奏會,所以有經驗又有知名度的音樂家、貴族的推薦或師徒關係等等,都是獲得優先考量的重點。因此,人脈廣、善於交際的音樂家大致上求職都很順利,往往會升遷位居要職。那是就算彼此是競爭關係也得合作的共生時代,因此懂得建立人脈非常重要。
偉大的藝術家成就其生活的時代。巴洛克時期的音樂家通常從屬於王室或教會,所以很難出現有趣的劃時代作品。而且作曲家沒有著作權,也很難發行作品。或許是因為這樣,才會產生巴洛克時期音樂冗長枯燥的偏見吧。
事實上,那些音樂才是充滿了興致和幽默。礙於節制的規律和束縛,作曲家只能在音樂中歡欣鼓舞地展開被迫藏起來的興致,有時候當然是表現得很隱密。你是否曾在看畫面殘忍的電影時,感受過巴洛克音樂的魅力?《親切的金子》、《寄生上流》和《火線追緝令》等電影,出現殘忍場面時,總是會傳來美麗優雅的巴洛克音樂,形成兩極化的鮮明對比,帶來衝擊美。殘忍電影意外地是宣揚巴洛克音樂魅力的好工具。
不過,在嚴謹的巴洛克時期終於落幕之後,輕快的藝術流派開始萌芽。在古典樂派時期,莫札特和薩里耶利等音樂家努力洞察大眾的喜好。此時的音樂轉變成易於理解和享受的消費型藝術,不再是為了上流階層存在的崇高藝術。聽眾的喜好必然會改變。任何音樂種類或風格都不會在一夕之間出現。在古典樂派時期大放異彩的奏鳴曲,也是從上個時代開始慢慢改變型態後確定下來的。像這樣觀察隨著消費階層的喜好慢慢改變的古典樂進程,也十分有趣。
【古典樂派】之旅從義大利威尼斯出發,行經德國、英國、匈牙利和布拉格,在維也納稍作停留之後,經過巴黎和尼斯又回到義大利結束旅程。尤其音樂之都維也納是本書的重心。維也納街頭出現義大利、斯拉夫民謠和鄂圖曼帝國傳來的土耳其風音樂,還有淡淡的咖啡香撲鼻而來。有志於音樂的人,步伐應該都會邁向維也納吧。
本書從在維也納結束一生的韋瓦第開始。以《四季》作曲家聞名的他不僅有著奇妙的人生,留下的歌劇更是美得令人難以置信。請各位務必也要同步搭配聆聽韋瓦第的音樂。而且我也想透過這本書具體告訴各位如何區分巴哈和韓德爾的音樂。如果知道巴哈和韓德爾是多麼不一樣的存在,兩人創作的音樂有多大的區別,各位肯定會嚇一跳的。
此外,埃斯特哈齊家族的宮廷樂長海頓,雖然被宮廷束縛住,迎合公爵的喜好,但是一擁有自由,他便付出與眾不同的努力要找回自己的權利。他的事業與行銷手腕完整地延續到了「既是徒弟又不像徒弟」的貝多芬身上。當時埃斯特哈齊家族的管家想像得到自己的兒子李斯特,日後會成為貝多芬之徒徹爾尼的徒弟嗎?像這樣與過去、現在和未來相連的古典樂世界,比宇宙的時間還要漫長龐大。
天才莫札特是個喜好分明的人,所以他明目張膽地嘲笑技不如己的庸才演奏,而他也被評價為不善交際。然而,有時候我也在想,說不定天才莫札特真的是才華洋溢到覺得他人的音樂滑稽好笑。另一方面,貝多芬把聽覺障礙的痛苦、接二連三的愛情失敗,以及藏在內心深處的鄉愁和嚮往(Sehnsucht,懷念)融入音樂之中。作為偉大的音樂家,貝多芬十分尊敬音樂家前輩,努力向他們學習。而學習的成果令貝多芬成為通往新時代的嚮導,他終結了古典風格,打開自由夢幻的浪漫時代大門。
「想聽懂古典樂」的播客聽眾、YouTube觀眾,以及喜愛《說故事的古典音樂導聆【浪漫樂派】》的無數讀者,謝謝各位等了三年。有賴於各位的喜愛我才能堅持不懈地寫作。真心感謝百忙之中還誠心誠意推薦書籍給我、令人尊敬的馬爾他騎士團隊長朴容晚理事長、比貝多芬還愛紅酒的鋼琴家金善旭、和我有著特殊緣分且熱愛讀書的大提琴家洪振豪,以及帥氣又愉快的弟弟小提琴家Danny Koo。我想特別向在書籍出版之前,走在前頭帶領我的製作公司FRETOE和WISDOM HOUSE的家人們、在我身邊加油打氣的首爾大學法律系研究院ALP同窗表示謝意。這本書也要獻給親愛的爸爸媽媽。
希望各位在這人與人、心與心相聚的地方,尋找喜歡的音樂、想了解的音樂,並與古典樂成為友情更深刻、更長久的好友。還有,「想聽懂古典樂」播客節目會像朋友一樣陪伴在各位的身邊。
2022年初夏,研究室
安仁模
古典是永恆的,
傳奇音樂家的光明與黑暗
2019年秋天,在韓國剛出版《說故事的古典音樂導聆【浪漫樂派】》(繁體中文版於2024年5月上市)就碰上極大的苦難。撼動我們所有人整個人生的,正是名為「新冠肺炎」的傳染病。一直以來,人類夢想著不需要事事與他人見面,只要有手機,全世界就能互相連結,萬事皆有可能辦到,但是新冠肺炎導致人與人無法自由自在地見面,也讓我們產生深深的失落感。在新冠肺炎猖獗的這三年裡,我執筆書寫《說故事的古典音樂導聆【古典樂派】》,領悟到一個真理:人類彼此相連的時候才能感覺到自己活著。
在本書...
目錄
前言 古典是永恆的,傳奇音樂家的光明與黑暗
01│留下四季而離開的世俗神父,韋瓦第
Vivaldi 1678-1741‧關鍵字&必聽名曲
02│超越時代音樂的奉獻,巴哈
Bach 1685-1750‧關鍵字&必聽名曲
03│音樂的彌賽亞,時髦帥氣的韓德爾
Händel 1685-1759‧關鍵字&必聽名曲
04│音樂的創世紀,交響曲之父,海頓
Haydn 1732-1809‧關鍵字&必聽名曲
05│神愛的,天使的魔笛,莫札特
Mozart 1756-1791‧關鍵字&必聽名曲
06│扼住命運的咽喉,不朽的貝多芬
Beethoven 1770-1827‧關鍵字&必聽名曲
外傳│天使與魔鬼,小提琴家帕格尼尼
Paganini 1782-1840
結語 邁向無法觸及的歡喜瞬間
前言 古典是永恆的,傳奇音樂家的光明與黑暗
01│留下四季而離開的世俗神父,韋瓦第
Vivaldi 1678-1741‧關鍵字&必聽名曲
02│超越時代音樂的奉獻,巴哈
Bach 1685-1750‧關鍵字&必聽名曲
03│音樂的彌賽亞,時髦帥氣的韓德爾
Händel 1685-1759‧關鍵字&必聽名曲
04│音樂的創世紀,交響曲之父,海頓
Haydn 1732-1809‧關鍵字&必聽名曲
05│神愛的,天使的魔笛,莫札特
Mozart 1756-1791‧關鍵字&必聽名曲
06│扼住命運的咽喉,不朽的貝多芬
Beethoven 1770-1827‧關鍵字&必聽名曲
外傳│天使與魔鬼,小提琴家帕格尼尼
Pagan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