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次
導 論 1
一、文獻回顧與議題旨要 6
二、新人理念的起源與發展 18
三、宣傳運作與中蘇關係 30
四、章節安排 41
第一章 蘇聯新人保爾.柯察金與典型中國化 45
一、保爾的誕生與傳入中國 47
二、保爾精神特質與在中國的宣傳 55
三、保爾典型中國化及其「正統」精神的捍衛 65
四、民間的解讀 73
五、小 結 83
第二章 民族/愛國主義為首──教科書中的國際觀 85
一、從改編、改寫到定於一尊 88
二、蘇聯與美國兩大陣營的對立 96
三、三個世界的逐漸形成105
四、小 結119
第三章 黨國至上──群眾歌曲中的愛國觀125
一、蘇聯群眾歌曲的起源和傳入中國127
二、高唱黨國大我134
三、抒情歌曲表現愛國主義146
四、中蘇群眾歌曲與民間反應159
五、小 結169
第四章 階級鬥爭為綱──電影中的敵我觀173
一、輸入蘇聯電影中的敵人類型177
二、美帝、國民黨特務與地主:1949-1954186
三、大小「胡風集團」與右派分子:1955-1957195
四、沒有改造好的地富反壞右與蛻化分子:1958-1965206
五、小 結218
第五章 集體為重──電影中的愛情觀223
一、個人走向集體:五四到延安時期225
二、先公後私:中共建國到反右運動230
三、邁向大公無私:大躍進到文革242
四、小 結256
第六章 「勞動光榮」──勞動模範與勞動觀261
一、蘇聯的斯塔漢諾夫運動與傳入中國262
二、1950年代勞動模範的評選和塑造271
三、勞動模範的宣傳和勞模運動產生的問題282
四、中蘇宣傳之差異與文革後的勞模討論293
五、小 結305
第七章 「男女都一樣」──女拖拉機手與性別觀307
一、中共建國初期的女拖拉機手宣傳與典型308
二、婦女勞動實踐與機耕化發展316
三、女拖拉機手的工作與實際生活328
四、小 結339
結 論343
一、中蘇新人的差異及斯大林模式的討論343
二、宣傳新人的成效與民間的解讀351
三、新人與黨的角色355
參考書目363
索 引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