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懂十方世界的諸佛密語
讓經典思想成為我們的生命智慧佛經究竟說了什麼?如何讀懂佛經?
30部必讀經典的時代背景、思想特色、內容架構和修行法門,
有佛菩薩當你的人生導師,
經典思想就能成為你的生命智慧!
每部經都標明核心思想,並給予精闢又實用性的導讀。——釋果鏡〈推薦序〉
依據經典和學界的研究對一些重要問題做出自己的理解和詮釋,是本書的顯著特色。——張曉林〈推薦序〉
本書的著作旨趣是選取三十部重要的佛教經典,進行思想與實踐要義的導讀,使閱讀者得以藉此掌握各系佛經的義理大要,作為繼續探究佛教經藏的指南。——黃國清〈自序〉
▌探源佛教初期的基礎法義
▌掌握大乘佛教的修行法要
▌完整認識印度佛教經典的思想瑰寶
走進《阿含經》學習解脫之道,和佛陀的十大弟子為同學;
走進《心經》認識智慧世界,遠離顛倒夢想;
走進《法華經》欣賞文學花園,聽佛陀說故事;
走進《華嚴經》的重重無盡法界,隨著善財童子參訪善知識;
走進阿彌陀佛的西方淨土、藥師佛的東方淨土、彌勒菩薩的人間淨土……。
◆上篇 開啟智慧的經典
《雜阿含經》、《長阿含經》、《四十二章經》、《佛遺教經》、《八大人覺經》、《小品般若經》、《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維摩詰所說經》、《解深密經》
◆中篇 菩薩行願的經典
《華嚴經.十地品》、《華嚴經.入法界品》、《普賢菩薩行願品》、《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六度集經》、《彌勒大成佛經》、《金光明經》、《梵網經》、《地藏十輪經》、《地藏菩薩本願經》
◆下篇 如來功德的經典
《無量壽經》、《阿彌陀經》、《觀無量壽佛經》、《藥師經》、《如來藏經》、《大般涅槃經》、《大乘入楞伽經》、《勝鬘經》、《圓覺經》、《楞嚴經》、《大日經》、《金剛頂經》
作者簡介:
黃國清
國立中央大學財務管理碩士、中華佛學研究所畢業、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碩士、博士。曾任南華大學宗教所所長,現職南華大學宗教所副教授兼唯識學研究中心主任、圓光佛學研究所兼任老師、泰國摩訶朱拉隆功大學客座教師。
研究領域包括初期大乘佛學、中觀思想、唯識思想、法華天台思想、華嚴思想、佛教生命教育、佛學與管理。
著有《金剛經與藥師經的當代釋讀》、《真諦大師:漢傳唯識學先驅》、《星雲人間佛教與現代管理實踐》、《讀懂準提法門》(合著)、《漢傳佛教經典一本通:30本必讀經典入門》、《賢首法藏》(即將出版)。
長年在海峽兩岸推動佛教學術論壇,弘講佛教經論,致力於傳統佛典的現代譯釋工作,期望將寶典轉化為易為現代人所理解的表達方式。
章節試閱
金光滅惡與成就修行──《金光明經》導讀(摘錄)
《金光明經》與《法華經》、《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並稱為「護國三經」,在古代佛教法會廣受讀誦,藉其法力以祈求國泰民安。《金光明經》表明自身具「經王」意義,有其殊勝的修行功德。此經開示佛壽深義、空性真理、懺悔滅障、善神護持、善法利世、除病安康、慈悲護生等教理與行法,是部修學佛法與護國安民的大乘菩薩教典,為讀誦者帶來吉祥果報。
金鼓光照,演說懺法
《金光明經》當中一種醒目的修行指導是懺悔法門。此經〈懺悔品〉述說信相菩薩在夜晚夢見一面巨大金鼓,放射如同日光般的盛大光明,光中能見到十方無量無邊諸佛世尊,在眾寶樹下安坐琉璃座上,受到無量百千追隨者圍繞,為他們說法。又夢見一位類似婆羅門的人敲擊金鼓,發出宏亮妙音,演說〈懺悔偈〉。聽聞這個法音,得以遠離一切苦痛與惡業,成就諸佛無上菩提勝果。這個金鼓放光隱喻或許是經名的由來。
人生眾苦源於過去今生所做的煩惱業行,因不善業力而招感生命存在的種種苦患。過多過重的業力,世人實無力改變,只得無奈承受果報。諸佛體證無上真理所生發的廣大威神力量,是眾生得以滅除諸苦與不善業力的有力憑依。諸佛以其無邊智慧將最高真理的力能灌注於《金光明經》當中,佛教行者藉由經典的讀誦與修學,使蘊藏其中的巨大力能釋放出來,獲取懺除罪業與加持修行的神妙功效。
此經所示具體懺悔行法是潔淨身體,澄淨心思,專心一意地聽聞經典,領受其中所傳授的諸佛甚深修行法義。〈序品〉結尾對懺悔實修方法有所指示:「我今所說,諸佛世尊,甚深祕密,微妙行處,億百千劫,甚難得值。若得聞經,若為他說,若心隨喜,若設供養,……著淨衣服,以上妙香,慈心供養,常不遠離。身意清淨,無諸垢穢,歡喜悅豫,深樂是典。若得聽聞,當知善得,人身人道,及以正命。若聞懺悔,執持在心,是上善根,諸佛所讚。」
主要行法是讀誦、講說經典及踐行懺法。其核心法義是諸佛的甚深祕密行處,此與最高真理合一,修學經典的方法即是保持身心清淨而聽聞、講說、隨喜、供養等。實行懺悔的方法同樣是先潔淨身心,然後將經中懺悔教導憶持在心,時時自我誠心檢省與悔悟。
誦經念咒,善神護持
功德天是《金光明經》的重要護法天神,又稱吉祥天。此經〈功德天品〉教授供養功德天與誦念神咒以獲得經濟安穩的方法,藉此安心修行。此品儀軌更被智者大師援引為制定《金光明懺法》之禮懺儀法的經典依據。
供養與誦咒的相關規定出現於兩個段落,第一段說:「若有人能稱《金光明》微妙經典,為我供養諸佛世尊,三稱我名,燒香供養;供養佛已,別以香、華、種種美味供施於我,灑散諸方。」指出讀誦這部經典,為功德天供養諸佛如來,三次稱念功德天名號,燒香供佛;然後以香、花、飲食供養功德天,及將飲食散灑各方供養其他護法鬼神,可得天神護佑,聚集資生財物。
第二段經文教導如下儀法:「是人當於自所住處,應淨掃灑,洗浴其身,著鮮白衣,妙香塗身,為我至心三稱彼佛寶華琉璃世尊名號,禮拜供養,燒香散華;亦當三稱《金光明經》,至誠發願,別以香、華、種種美味供施於我,散灑諸方。爾時,當說如是章句:(咒語)。」這段經文的儀禮較為正式與嚴格,首先是莊嚴道場與潔淨身心;其次三稱「寶華琉璃」如來名號,向其禮拜,燒香散花供養;接著三次稱念《金光明經》,以至誠心祈願;又特別準備香、花和各種飲食供養功德天,及將飲食灑向各方地面供施鬼神,然後持誦咒文。
義淨譯本的〈大吉祥天女品〉除了說明稱念名號與恭敬供養,同時也強調聽取與讀誦這部經典:「若復有人至心讀誦是《金光明最勝王經》,亦當日日燒眾名香,及諸妙花,為我供養彼琉璃金山寶花光照吉祥功德海如來、應、正等覺;復當每日於三時中稱念我名,別以香、花及諸美食供養於我,亦常聽受此妙經王,得如是福。」佛教行者以至誠心持誦《金光明經》,稱念如來與吉祥天名號,恭敬供養,將會獲得大吉祥天的護持,經濟生活安穩。如果進一步思惟經文法義,廣泛傳布這部經典,使人聽聞而種下善根,則於未來世長久時間,獲得人天種種妙樂,也能值遇諸佛世尊,快速體證無上大菩提果。
義淨譯本的〈大吉祥天女增長財物品〉中又可見到較為隆重的專門修法儀軌。首先,發起敬信心,特別設置一個清淨房室,安設大吉祥天神像,並以各種珍寶莊嚴道場。其次,行者潔淨身心,進入淨室修法,每日三時代表大吉祥天稱念「南謨琉璃金山寶花光照吉祥功德海如來」及此經名稱,以香、花、飲食供養如來、經典與大吉祥天。
另外,準備飲食散灑各方,以施食眾神。供養後,真誠地說「邀請大吉祥天」,及說出所祈求的願望。吉祥天女即會佑助行者實現正當的祈願。最後,解說誦咒召請的儀法:「當誦咒請召於我,先稱佛名及菩薩名字,一心敬禮:『南謨一切十方三世諸佛,南謨寶髻佛,……南謨善安菩薩。』敬禮如是佛菩薩已,次當誦咒請召我大吉祥天女。由此咒力,所求之事皆得成就,即說呪曰:(咒語)。」先稱念所舉示的佛菩薩名號,對他們一一禮敬,然後誦咒召請大吉祥天,天女即會到來,滿足行者願求之事。
讀誦與講說《金光明經》可感召眾多善神前來護佑。〈四天王品〉講述這部經典的巨大功德,為諸佛所護念,能使天王心生歡喜,四大天王會守護說法者,助其廣泛傳播此經;如果國王供養說法者,聽聞這部經典,則能國泰民安。〈大辯才天神品〉講說大辯才天會加持此經說法者,增益其辯才;〈堅牢地神品〉、〈散脂鬼神品〉、〈鬼神品〉無不在說明護法神眾將會守護這部經典的說法者與聽法眾。
空觀滅罪,慈悲護生
《金光明經》的〈空品〉講述空性深義,幫助讀經者能夠了悟空性,發起智慧,這是經中種種方便行法得以修學成就的根本依據。此品對於空義的闡釋,是透過身心虛偽卻因妄想而造作諸業以致流轉生死的道理,由此達到對空性真理的深層領悟,而願意出離世俗,堅志修習菩提道路,求證如來真實法身。
金光滅惡與成就修行──《金光明經》導讀(摘錄)
《金光明經》與《法華經》、《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並稱為「護國三經」,在古代佛教法會廣受讀誦,藉其法力以祈求國泰民安。《金光明經》表明自身具「經王」意義,有其殊勝的修行功德。此經開示佛壽深義、空性真理、懺悔滅障、善神護持、善法利世、除病安康、慈悲護生等教理與行法,是部修學佛法與護國安民的大乘菩薩教典,為讀誦者帶來吉祥果報。
金鼓光照,演說懺法
《金光明經》當中一種醒目的修行指導是懺悔法門。此經〈懺悔品〉述說信相菩薩在夜晚夢見一面巨大金鼓,放...
推薦序
〔推薦序〕佛經思想的全方位導航
「深入經藏,智慧如海」,是每個佛弟子的共同心願,然而,如何探索浩瀚無邊的經藏呢?又如何讀懂佛經思想?《印度佛教經典一本通──30本必讀佛經思想指南》便是一本佛教徒必讀的佛經指南。
黃國清教授是中華佛學研究所畢業的優秀校友,因而黃教授出書,也讓佛研所沾上一份光彩。中華佛學研究所之所以策畫佛教典籍研究叢書,便是引領大眾探索佛經的智慧寶藏。黃教授長年熱心致力推動佛教學術論壇,弘講佛教經論並進行佛典的譯釋,不但是一位專精於佛學的學者,也是一位關注佛教動態發展的實踐家。他不僅撰稿帶動人們思考讀經的重要性,並透過各種講經課程來推廣讀經風氣。
黃教授在自序〈跨越千年的佛經行旅〉中說:「本書的著作旨趣是選取三十部重要的佛教經典,進行思想與實踐要義的導讀,使閱讀者得以藉此掌握各系佛經的義理大要,作為繼續探究佛教經藏的指南。」將作者著作本書的旨趣言明,以導讀的形式向讀者介紹三十部佛經的重要教義。由於作者深具佛學素養,對佛經的解讀自有其獨到之處,且時時考量佛經對讀者的實用性,大大地提高讀者對佛經的探究之心。
本書的三十部經典,從早期佛教的代表作《雜阿含經》開端,選取初期大乘《般若經》系、《無量壽經》、《華嚴經》系、《法華經》等經典,中期大乘《解深密經》、《如來藏經》、《勝鬘經》等經典,後期大乘密教《大日經》、《金剛頂經》等經典,分成上篇十部經,中篇八部經,下篇十二部經,每部經都標明核心思想,並給予精闢又實用性的導讀。作者於自序中言明選經的標準:「兼顧印度佛教與中國佛教的雙邊視域,文明互鑑,求取均衡。」得見作者的思慮縝密周圓。今為讀者試舉例,以介紹其特色:
黃教授在自序中說:「由於中印思想文化性格的差異,及佛教在漢地弘通的一些特殊因緣,中國佛教界對於佛典的研究與修學取向,對比印度佛教界有其自身的抉擇邏輯。」由此足見作者觀察到印度與中國文化在性格上的差異,所造成的弘通及取向的不同。
在《雜阿含經》導讀中,作者不但提出「印度方」的經典態度:「中觀學派的龍樹和提婆,瑜伽行派(唯識學派)的無著和世親等,都自《阿含經》中汲取許多思想的啟發與修行的指引。」並提出「中國方」的經典態度:「《雜阿含經》在中國佛教特重大乘的歷史流傳中,並未獲得足夠的重視,專門習誦者少,曾經發生錯卷的情形。」又如《佛遺教經》中提出因為印度與中國對佛法的性格喜好不同,所以在流傳上有很大差異,說道:「由於《佛遺教經》的早期佛法性格,在崇奉大乘佛法的中國佛教圈並未獲得應有的重視。……現今的華人佛教界已經意識到初期佛法的重要性,應自新的視角來審視此經價值,並從精神與宗旨上來把握其教理,使其為當代佛教所用。」作者還提醒讀者要用新的視角來掌握經典的價值,足見作者對中、印思想文化性格的差異,有著獨特的見解。
另外,本書還值得讀者關注的是,黃教授在導讀之後,常會苦口婆心地對讀者進行勸勉,比如在《雜阿含經》導讀後說:「《雜阿含經》幫助學佛者放下對生命存在的執著,完成定慧的修學。如果放不下對生命存在的執著而從事大乘佛法的入世踐行,易淪為有漏的人天善法而不自知。反之,能以不執取三界存在的出世精神來利益眾生,始為真正的大乘菩薩道。」作者提點讀者放下對生命存在的執著,是大乘佛法入世踐行的重要課題。
又如在《長阿含經》導讀後說:「這篇經文為現代學佛者帶來很大的啟示,學佛是向佛陀經典中的真理教法來學習,而非沉溺於與解脫修行無關的知識遊戲。」勸戒讀者學佛萬不可沉溺於與解脫修行無關的戲論中。又如在《楞伽經》導讀後說:「中國北宗禪早期依《楞伽經》修習禪法,透過對此經教理與禪法的詳密考察,有助對北宗禪法獲得較全面的認識,避免因了解不足而貶抑了北宗禪師的修證成就。」讓讀者透過《楞伽經》可以對北宗禪法全面認識,不致於不了解而錯亂貶抑。
又如在《金剛頂經》導讀後說:「修習金剛界大曼荼羅,不宜忘失大乘佛法以覺證無上菩提為終極目標,有自覺與覺他的菩薩道實踐要求,結合大乘佛法的真理教導,是修學密法的穩健進路。」文中指出修學密法必須了知大乘菩薩精神的理趣,方才是正確穩健的方向。諸如以上等等的精彩內容不勝枚舉,於此不再一一例舉,留待讀者慢慢細細咀嚼其中之內涵深意。
最後,恭喜黃國清教授新書的問世,相信不久的未來,讀者們還能再看到黃教授具有學術深度又有普及實用的著作出版。
釋果鏡(中華佛學研究所所長、法鼓文理學院副校長、漢傳禪學研究中心主任)
〔推薦序〕學術弘法是當代佛教發展的重要路徑
國清教授又有新書即將面世。
此次即將面世的新書《印度佛教經典一本通──30本必讀佛經思想入門》,是其數十年研究、講學的結晶,其中一些讀本,比如「早期佛教經典」、「初期大乘經典」等,在各種場合,面向僧俗兩界廣大學佛者講過;值得一提的是,也曾在華東師範大學宗教文化研究中心和上海曹王禪寺聯合舉辦的「暑期中國化佛教經論研習班」,以及臺灣妙雲蘭若「佛教經論研習班」,給兩岸佛學愛好者講過。
學佛者都曾面臨這樣的處境:佛典浩如煙海,初學不知從哪部經典開始閱讀,《印度佛教經典一本通──30本必讀佛經思想入門》從印度佛教史的角度入手,按照早期佛教、初期大乘、中期大乘、後期大乘的線索,選取三十部佛教經典,以「開啟智慧」、「菩薩行願」和「如來功德」三個範疇將其分類,形成三篇讀本。經本的選擇雖依循印度佛教的線索,但也充分考慮了所選經本在中國佛教史上的影響和所發揮的作用,誠如作者所言,選經的標準「同時兼顧印度佛教與中國佛教的雙邊視域」。這種進路,既有下手處,又能通過循序漸進,「使閱讀者得以藉此掌握各系佛經的義理大要,作為繼續探究佛教經藏的指南」,對於讀者來說,不失為一種適切的進路。
《印度佛教經典一本通──30本必讀佛經思想入門》是一部適於一般學佛讀者的通俗的經典導讀,即初學者的閱讀指南;不僅如此,它也是一部適於具有一定佛學基礎的佛學研究者的研究參考。三十部經典分為三十三篇導讀,每篇導讀既有佛典漢譯者、所據底本、譯本、譯本存佚流布情況、經文的主旨等學術含量豐富的資訊,而且有學界關注的相關問題,及作者對於這些問題的獨到觀點。如關於《八大人覺經》「究竟應判屬大乘經還是聲聞經」的問題(〈佛教賢聖的修行要目──《八大人覺經》導讀〉),以及如何重新審視《小品般若經》的價值問題(〈般若經典的早期形態──《小品般若經》導讀〉)等。
中國佛教史上關於一闡提能否成佛的問題,向有分歧,導讀作者對此問題依據經典進行了辨析,認為:「雖然此經(《大般涅槃經》)前分否定闡提成佛的可能性,但後分對此做出了修正,教化一切眾生成就佛果,比較符合如來普度群萌的大慈悲精神,同時表彰如來大智慧的無邊功用。」(〈佛性常住與扶持戒律──《大般涅槃經》導讀〉)類似有學術價值的經義詮釋在導讀中隨處可見,如關於空性教理和如來藏法義關係的辨析(〈煩惱身中本具如來藏──《如來藏經》導讀〉);關於阿賴耶識與如來藏關係的辨析(〈如來藏融會唯識禪觀──《大乘入楞伽經》導讀〉);關於阿羅漢是否已斷生死的辨析,以及從理體與功德的關係角度對如來藏空與不空的辨析(〈空與不空的如來藏智──《勝鬘經》導讀〉)等。依據經典和學界的研究對一些重要問題做出自己的理解和詮釋,是《印度佛教經典一本通──30本必讀佛經思想入門》的顯著特色。
佛學研究有比較寬泛的意義,比如,有佛教義學的詮釋,有宗教學的審視,也有基於無神論立場的批判和解構。佛法義學的立場基於佛教正信;宗教學的立場以理性和客觀性為其特徵;無神論立場雖也標榜理性和客觀性,但其實質是主觀性。以主觀性為其認識根源的無神論的批判和解構,是基於有限認知對未知事物的妄斷,在佛學研究中不可取。佛法義學的研究雖基於佛教正信,但並不排斥理性的學術態度。《印度佛教經典一本通──30本必讀佛經思想入門》即秉持佛法義學的立場。
我與國清教授相識多年,每有佛學疑難問題請教之,都能獲得清晰、透徹的解答。佛教有善知識之說,善知識者,正直有德,於佛法身體力行;多聞經典,於佛典有廣泛、深厚的閱讀理解;深具智慧,能教人正確理解、領會佛法,引導人趨向佛道。而當此世學繁榮時代,善知識者亦當能善巧以學術的方式弘揚佛法。國清教授即是這樣的善知識。
張曉林(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教授、宗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二○二四年八月三十日於滬上寓所
〔推薦序〕佛經思想的全方位導航
「深入經藏,智慧如海」,是每個佛弟子的共同心願,然而,如何探索浩瀚無邊的經藏呢?又如何讀懂佛經思想?《印度佛教經典一本通──30本必讀佛經思想指南》便是一本佛教徒必讀的佛經指南。
黃國清教授是中華佛學研究所畢業的優秀校友,因而黃教授出書,也讓佛研所沾上一份光彩。中華佛學研究所之所以策畫佛教典籍研究叢書,便是引領大眾探索佛經的智慧寶藏。黃教授長年熱心致力推動佛教學術論壇,弘講佛教經論並進行佛典的譯釋,不但是一位專精於佛學的學者,也是一位關注佛教動態發展的實踐家。他...
目錄
〔推薦序〕佛經思想的全方位導航 釋果鏡
〔推薦序〕學術弘法是當代佛教發展的重要路徑 張曉林
〔自 序〕跨越千年的佛經行旅
【上篇:開啟智慧的經典】
解脫教法的根本聖典──《雜阿含經》導讀
醒悟世間的長篇教導──《長阿含經》導讀
早期佛典的精華摘錄──《四十二章經》導讀
佛陀最後的教授教誡──《佛遺教經》導讀
佛教賢聖的修行要目──《八大人覺經》導讀
般若經典的早期型態──《小品般若經》導讀
應無所住而生智慧心──《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導讀
般若空觀的核心經典──《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導讀
不可思議的解脫境界──《維摩詰所說經》導讀
唯識佛學的先驅經典──《解深密經》導讀
【中篇:菩薩行願的經典】
菩薩修證的最高階位──《華嚴經.十地品》導讀
善財童子的求道之旅──《華嚴經.入法界品》導讀
圓成佛果的十大願行──《普賢菩薩行願品》導讀
佛陀出世的真實本懷──《妙法蓮華經》導讀
無盡慈悲的普門示現──〈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導讀
佛陀累世的菩薩廣行──《六度集經》導讀
彌勒成佛的龍華三會──《彌勒大成佛經》導讀
金光滅惡與成就修行──《金光明經》導讀
趣入佛心的菩薩戒行──《梵網經》導讀
振興佛教的大乘戒行──《地藏十輪經》導讀
地藏菩薩的大願大行──《地藏菩薩本願經》導讀
【下篇:如來功德的經典】
阿彌陀佛的無限大願──《無量壽經》導讀
信願念佛求生極樂土──《阿彌陀經》導讀
淨土念佛的禪觀法門──《觀無量壽佛經》導讀
醫王法藥善療眾生病──《藥師經》導讀
煩惱身中本具如來藏──《如來藏經》導讀
佛性常住與扶持戒律──《大般涅槃經》導讀
如來藏融會唯識禪觀──《大乘入楞伽經》導讀
空與不空的如來藏智──《勝鬘經》導讀
圓滿覺性的禪觀法門──《圓覺經》導讀
開啟圓解以起修圓行──《楞嚴經》導讀
直入佛心的真言道法──《大日經》導讀
金剛法界的大曼荼羅──《金剛頂經》導讀
參考文獻
〔推薦序〕佛經思想的全方位導航 釋果鏡
〔推薦序〕學術弘法是當代佛教發展的重要路徑 張曉林
〔自 序〕跨越千年的佛經行旅
【上篇:開啟智慧的經典】
解脫教法的根本聖典──《雜阿含經》導讀
醒悟世間的長篇教導──《長阿含經》導讀
早期佛典的精華摘錄──《四十二章經》導讀
佛陀最後的教授教誡──《佛遺教經》導讀
佛教賢聖的修行要目──《八大人覺經》導讀
般若經典的早期型態──《小品般若經》導讀
應無所住而生智慧心──《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導讀
般若空觀的核心經典──《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導讀
不可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