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1
〔立願的三層次〕
把握當下,自我安頓
時間是生命中很重要的元素之一,可是許多人卻往往把時間浪費在過去或未來上,而沒有把握當下。對於過去,不是悔恨,就是沉溺留戀;對於未來,不是憂慮,就是有許多幻想;而對於現在,則輕易讓它溜走。因此,在修行的過程與觀念上,都是強調「把握當下」。
中國人也有一句俗話:「百鳥在樹,不如一鳥在手。」也和這個意思差不多,都是要人們把握眼前所擁有的。因為,過去的已經過去了,再怎麼回想,也無法改變;而未來的根本還沒來,想再多也沒有用,唯有當下才是我們應該珍惜與努力的。只要每一個「現在」都好好充實、不虛度,自然就不會有機會為過去悔恨,因為所有的過去,都是由現在所造成的;也不需要為未來擔憂,因為未來的好與壞,都是由現在所種下的因而結的果。
唯有踏實照顧好當前的每一刻才是最實在的,否則,可能過去、現在、未來三者都會落空。人生苦短,生命中的每一刻都很珍貴,如果輕易浪費,豈不是很對不起自己,也對不起社會?只要能做到「活在當下」,佛也就存在當下。
新年立願改變自己
站在佛教徒的立場來看,新的一年開始應該是充滿希望的。此時要將去年一整年做個總結,看看這一年究竟是「功」多、還是「過」多;並且勉勵自己,未來一年不要再重蹈覆徹,假如今年的「功」不夠多,就立願希望明年累積多一點。
立願有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民間信仰的層次,就像剛才提到的,到廟裡搶頭香許願,祈求來年五穀豐收、家庭平安、事業順利、國泰民安等,這是一般人都會許下的願望。
第二個層次是修行,修行又可以分成很多層次,例如著重於人品提昇的,稱為「修人道」;希望生天的,是「修天道」;立願成佛的,稱為「修佛道」。但最重要的,還是應先將人的本分做好,才有機會生到天道,到天道以後,才有機會成佛。
第三個層次是,無論如何都要把握當下與現在,也就是在每一個當下都盡力而為。至於該努力到什麼程度呢?這就要依因緣而定。這是最高的層次。
法鼓山在推行「建設人間淨土」的理念,因為佛國的淨土遙不可及,而人間淨土是可逐漸被實現的,只要人人有信心、願心與誠心,先從自己內心做起,只要內心世界安定了,外在的現實世界也會慢慢受到影響,進而變得清淨平和。既然二十一世紀宗教將受到歡迎、非營利組織將受到重視,這表示將有更多人願意以無償方式付出一己之力、為社會服務,這就是一種善良人心的表現;只要這種人愈來愈多,我們的社會就會愈來愈好、愈進步。
對一位佛教徒而言,對過去應該生起慚愧心,覺得自己不夠精進、有所不足;面對未來,應該要立下「悲願」,即是一般人所謂的「希望」,這個悲願不是為己,而是為社會人類著想,希望將來為社會付出什麼心力。這個願望最好是自己能力範圍內做得到的,不要發空願。最好是每一個人或團體,都發一個悲願。
我想未來一定會更好,因為過去犯的錯以後應該不會再犯,或者,雖然再犯,嚴重性也會減小很多,因為我們已經有了前車之鑑。其實,無論未來將會如何,只要我們常懷一份希望的心,就是我們生活中最好的法寶,可以幫助我們度過任何順境、逆境。
◆好願箋◆
只要每一個「現在」都好好充實、不虛度,自然就不會有機會為過去悔恨。
書摘2
〔不為自己找藉口〕
好高騖遠的人,頭腦裡常常動著各種念頭、各種謀略,自認為心懷大志,只是機會還沒到或者是還沒有執行而已。
做事應該要從近處著手、遠處著眼,光是有遠大的志向和願望,而沒有腳踏實地去做,那永遠都是一種虛幻的狂想或妄想,縱然心懷大志,仍然是個無能的人。如果從這個角度來說,應該也可以稱為「懶人」。
真正心懷大志的人,在還沒有得志之前,他一定還是很實在地生活和工作。就像古代有一些宰相、將軍,在還沒有任官之前,都是做農夫或是工人、樵夫,後來因為被發現,機會到了,才出來任官。但是,當他們在做農夫的時候,不但不會說:「唉呀!我是該做宰相的人,怎麼能做農夫呢?」而且也不會因為是農夫,就畫地自限,心中仍然有大遠景。如果心裡老是幻想著:「我是準備做大事的,才不屑做這些小事。」那麼一定不可能有後來的成就。
除了狂想、妄想外,「拖」也是一種懶的心態。人多多少少都喜歡拖,原本今天該做的事,就想沒關係,反正明天再做還來得及。其實工作應該是要用「趕的」,不能用「等的」。雖然說做事不能急,但一定要用趕的,因為工作如果不用趕的話,通常不容易完成,事情唯有在迫切的情況下,不眠不休地趕工,才能順利把它趕出來。
或許有的人會認為今天做不完沒有關係,明天還可以做;明天做不完,後天再做;即使我自己做不完也沒關係,還可以留給後代做。這都是一種藉口,也是一種懶人心態。我們應該要隨時隨地提醒自己:今天要做的事今天就要完成,因為明天能不能活著還不知道,能夠趕出來就要盡快把它趕出來。
因此佛法很強調精進,譬如「剋期取證」,意思就是要我們發願,一定要在某一個時段完成什麼。很多人都曾發願,願自己這一生之中能完成什麼。但是,願是要去實踐,否則就會變成空願。不過自己發的願通常做起來會比較有動力,只要一開始動,你的願心就可以慢慢地完成。如果不發願的話,大概連自己要做什麼?往哪個方向?做到什麼程度?都不知道。因此,我常勸人要發願,因為發願之後你就一定要做,你也一定會去做,而會努力去完成這個願心。
其實,只要能了解「生命無常、人身可貴」,就能克服喜歡拖延或懶惰的心態。因為生命是無常的,人隨時都可能死。但是我們人身是可貴的,失去了這個身體之後,就再也沒有辦法用我們的身體來完成工作了。所以,在我們還沒有失去人的生命之前,就要好好地運用這個無價的生命,來做無限的貢獻。這樣的話,就能夠激發一個人上進的心並驅除懈怠的心,否則得過且過,認為自己反正就只能這樣過一生,那實在是太可惜了。
人身是可貴的,人的生命是很難得的,並且非常短暫,我們要好好地珍惜、運用它,才不枉費這個寶貴的生命。
◆好願箋◆
很多人都曾發願,願自己這一生之中能完成什麼。但是,願是要去實踐,否則就會變成空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