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清苦與樂的本質
找到自在面對人生的方法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健康好書悅讀推介獎」
想要的得不到,討厭的卻必須接受,
相愛的人必須分離,仇恨的人卻要合作,
「生老病死」更是人生無可避免之苦。
生命中,有沒有一種永恆而真正的快樂?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叫作「人間」,釋迦牟尼佛就是體會了人間的各種痛苦、煩惱,才悟道成佛。事實上,佛法所說的「八苦」中的「怨憎會」與「愛別離」,就是兩種來自人際關係的痛苦,這也是每個人都無法避免的。
佛法所說的「苦」,實際上是人的憂、悲、苦、惱等情緒反應,一般人感受到的快樂,都是因為滿足了「五欲」——眼、耳、鼻、舌、身——而得來的欲樂。欲樂的「樂」都包含著「苦」在其中,是「樂中帶苦」,但是我們大多數人卻對這樣的事實毫無所知。
苦與樂的差別,主要取決於心中主觀的感受,並不在於身體的感受或外在的事件。在生活中「照見五蘊皆空」,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難。當我們漸漸放棄自我中心的煩惱,就能隨時隨地感受到豁然開朗、清涼自在的快樂。
解脫的快樂,並不一定要等到徹底解脫時才能得到,只要朝著這個方向走,每走一步就會有走一步的快樂,而且一點都不是勉強得來的。心念一轉,馬上就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光明前景!
有了聖嚴法師的開心妙法,快樂將不再只是被外境左右的情緒反應,而是一種深刻的內在智慧力、慈悲力,成為我們的美好生活態度。
作者簡介:
聖嚴法師(1930〜2009年)
聖嚴法師1930年生於江蘇南通,1943年於狼山出家,後因戰亂投身軍旅,十年後再次披剃出家。曾於高雄美濃閉關六年,隨後留學日本,獲立正大學文學博士學位。1975年應邀赴美弘法。1989年創建法鼓山,並於2005年開創繼起漢傳禪佛教的「中華禪法鼓宗」。
聖嚴法師是一位思想家、作家暨國際知名禪師,曾獲臺灣《天下》雜誌遴選為「四百年來臺灣最具影響力的五十位人士」之一。著作豐富,中、英、日文著作達百餘種,先後獲頒中山文藝獎、中山學術獎、總統文化獎及社會各界的諸多獎項。
聖嚴法師提出「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的理念,主張以大學院、大普化、大關懷三大教育推動全面教育,相繼創辦中華佛學研究所、法鼓文理學院、僧伽大學等院校,也以豐富的禪修經驗、正信的佛法觀念和方法指導東、西方人士修行。
法師著重以現代人的語言和觀點普傳佛法,陸續提出「心靈環保」、「四種環保」、「心五四運動」、「心六倫」等社會運動,並積極推展國際弘化工作,參與國際性會談,促進宗教交流,提倡建立全球性倫理,致力世界和平。其寬闊胸襟與國際化視野,深獲海內外肯定。
章節試閱
「因緣」就是自然現象
在佛法的修行方法中,有一種「因緣觀」,能幫助我們轉變觀念、破除執著,做出正確的決定,避免被七情六欲所困。
當我們面對各種誘惑或刺激時,無論產生的感受是痛苦或快樂,都要馬上想到,這些境界以及伴隨而來的感覺,只不過是物質彼此接觸後所產生的一種效果,並非真實的存在。例如,當我們看到一朵花時,不要立刻判斷自己喜不喜歡它,因為花僅是花而已,要將它獨立在所有價值判斷之外,才不會產生誘惑、刺激的問題。可是如果我們賦予它價值判斷,當「美」的念頭出現後,心想:「這個顏色好美!我從來沒有看過這麼美的花!」單純的物質現象就變成誘惑,因為有了「喜歡」的念頭,就會想將它據為己有,一連串的煩惱就會接連而來。所以,當我們看到一朵花時,念頭就要止於「這是一朵花」,而不要有好惡的分別。
有時我們以為自己喜歡某些事物,事實上卻不一定真的如此。有一年春天我到英國旅行,看見路旁花團錦簇,我覺得這樣的景色很美、很有意思,但是看多了以後,就漸漸覺得不稀奇,也就視而不見了!等我到達禪修道場後,那是一個乾乾淨淨的地方,只有草、沒有花,所以當有人摘了幾朵花插在瓶子裡、放在餐桌上時,我又注意到花了。於是我心想:「我究竟喜不喜歡花呢?」然後我再看看它,了解到其實並沒有所謂的喜不喜歡,從因緣的角度來看,花就只是花,除此之外,沒有什麼特別的意義。
任何事物都是因緣所構成,有因、有緣,當各方面條件聚合之後就會發生;當因緣不具足時,自然就消散了。一朵花也是如此,當它漸漸枯萎之後,就會被當成垃圾丟掉,此時已經沒有美不美的問題,只是一種自然現象而已。《紅樓夢》裡的林黛玉,把自己的生命和花朵聯想在一起,因為有這種聯想,所以產生了煩惱與執著。當她看到花朵掉落在地上,就會觸景傷情,覺得花朵好可憐。相反地,如果能夠獨立看待這些自然現象,花開時就是開,花落時就是落,知道一切都是因緣,就不會產生煩惱。
所以,聚是因緣,散也是因緣,所有的一切無論好壞,都是因緣。只要從因緣的角度來看待,世界上就沒有任何事物能夠讓我們產生煩惱、執著而感到痛苦了,當然,這是需要不斷地練習。例如,當我們看到了自己很喜愛,但並不是很需要的東西時,馬上用因緣觀來看,心想這個東西原本就是這樣,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意義,我現在也不需要它,如此便不會受誘惑了。
當我們能夠分清楚自己和外在事物之間的主客關係,不讓自己與它產生關聯性的想像,就不會有太多的執著。走進百貨公司時,看到很多美麗的服裝以及化妝品,但是我既不能穿、也不能用,所以它們和我沒有關係,既然和自己沒有關係,就沒有誘惑的問題。
分得清楚「沒有關係」和「有關係」就是因緣觀,但有些人不明白這個道理,有時只是覺得好玩,就想把自己不需要的東西帶回家。例如,有些人覺得飛機上的雜誌不錯,就把它帶回家,但帶回家之後卻不一定有時間閱讀。或是逛書店時,看到每一本書都喜歡,結果買了一大堆書回家,往書架上一放,從此就不聞不問。
一本書要從頭到尾看完才算是真正擁有,否則買再多書也都和你「沒有關係」。但我們總習慣向外攀緣,看到任何美好、漂亮的事物就想擁有,才會造成這麼多苦惱。因此,唯有明白因緣的道理,分清楚自己和外在事物之間的關係,才能讓我們免除誘惑及七情六欲所帶來的痛苦。
「因緣」就是自然現象
在佛法的修行方法中,有一種「因緣觀」,能幫助我們轉變觀念、破除執著,做出正確的決定,避免被七情六欲所困。
當我們面對各種誘惑或刺激時,無論產生的感受是痛苦或快樂,都要馬上想到,這些境界以及伴隨而來的感覺,只不過是物質彼此接觸後所產生的一種效果,並非真實的存在。例如,當我們看到一朵花時,不要立刻判斷自己喜不喜歡它,因為花僅是花而已,要將它獨立在所有價值判斷之外,才不會產生誘惑、刺激的問題。可是如果我們賦予它價值判斷,當「美」的念頭出現後,心想:「這個顏色好美!我從來沒有看...
作者序
近年來,物價上漲、失業率提高,種種調查數據顯示,人民痛苦指數不斷攀升,造成生活中的種種苦惱,對於這些煩惱,我們該如何面對呢?有沒有什麼法寶可以讓生活過得更快樂?而快樂又要何處尋覓?
《真正的快樂》是聖嚴法師針對社會人生的種種現象,提出什麼才是究竟的快樂、如何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全書分為六大主題:「你快樂嗎?」、「什麼是苦?」、「如何面對生死與聚散」、「找到幸福的起點」、「轉化主觀的感受」、「得到真正的快樂」。幫助讀者探索自我,看清苦與樂的本質,找到自在面對人生苦樂的方法。
一般人對於「苦」的體驗,不外乎是想要的得不到、討厭的卻必須接受、相愛的人必須分離、仇恨的人必須合作,以及種種身心的煩惱;而「生、老、病、死」更是人生無可避免的苦難。面對人生的苦與樂,聖嚴法師認為,擺脫痛苦,追求快樂,本來就是人的本性;然而,追求快樂只能算是一個起點,不能當作人生的最終目的,如果無法擺脫痛苦的根源,就不會有真正的快樂。
聖嚴法師進一步指出,苦與樂是相伴相隨的兩端,只要能透徹痛苦的根源,用知足、感謝、慈悲、奉獻等方法,轉化外在環境或是內在自我所引起的不愉悅,就能挖掘出快樂的真諦了。
「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這是佛教平等廣大慈悲心的展現,當一切眾生都得到平安與快樂時,自己才會真正地離苦得樂,而這個快樂,也才是「真正的快樂」。
法鼓文化編輯部
近年來,物價上漲、失業率提高,種種調查數據顯示,人民痛苦指數不斷攀升,造成生活中的種種苦惱,對於這些煩惱,我們該如何面對呢?有沒有什麼法寶可以讓生活過得更快樂?而快樂又要何處尋覓?
《真正的快樂》是聖嚴法師針對社會人生的種種現象,提出什麼才是究竟的快樂、如何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全書分為六大主題:「你快樂嗎?」、「什麼是苦?」、「如何面對生死與聚散」、「找到幸福的起點」、「轉化主觀的感受」、「得到真正的快樂」。幫助讀者探索自我,看清苦與樂的本質,找到自在面對人生苦樂的方法。
一般人對於「苦」的...
目錄
編者序
一、你快樂嗎?
真正的快樂是什麼?
追求快樂是起點,不是目的
自找苦吃的人生
「痛」並不等於「苦」
你在苦中作樂嗎?
心胸開朗,就不受環境局限
二、什麼是苦?
痛苦的發生與消失
一點也不苦
知苦、體驗苦、不以為苦
不眷戀,也不逃避
好好善用「臭皮囊」
不斷變化的心念
遠離「苦」的感受
放下「自我」的幻覺
放下一切負擔
少欲知足真快樂
三、如何面對生死與聚散
即使生病,也不痛苦
老化是自然現象
身殘心不殘
死亡並不可怕
自由自在的人際關係
真正懂得感情的人
不再為情所困
讓愛情發揮正面的力量
心理健康了,身體才會健康
超越別離的痛苦
有聚有散才能成長
四、找到幸福的起點
知足是幸福的起點
在不斷的錯誤中學習
感謝抱怨的人
化自私的欲望為奉獻的願望
什麼都不求
合乎因果的追求
許一個不會落空的願
五、轉化主觀的感受
沒有一個不變的「我」
隨時轉換主觀的感受
不以自我為中心
感同身受,就能放下執著
慈悲是為了保護自己
「因緣」就是自然現象
收心的練習
六、得到真正的快樂
無常就是永恆
不離煩惱,也不起煩惱
快樂不需向外尋求
苦與樂只是主觀的感受
追求更高層次的快樂
不為任何目的而奉獻
不貪著禪定之樂
最快樂的人
編者序
一、你快樂嗎?
真正的快樂是什麼?
追求快樂是起點,不是目的
自找苦吃的人生
「痛」並不等於「苦」
你在苦中作樂嗎?
心胸開朗,就不受環境局限
二、什麼是苦?
痛苦的發生與消失
一點也不苦
知苦、體驗苦、不以為苦
不眷戀,也不逃避
好好善用「臭皮囊」
不斷變化的心念
遠離「苦」的感受
放下「自我」的幻覺
放下一切負擔
少欲知足真快樂
三、如何面對生死與聚散
即使生病,也不痛苦
老化是自然現象
身殘心不殘
死亡並不可怕
自由自在的人際關係
真正懂得感情的人
不再為情所困
讓愛情發揮正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