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推薦:
【作者的話】馬鈴薯的幸福滋味
畫繪本時,每當我搞不清楚食物的顏色時,就會試著將實品做出來。本書也是靠大量實品的幫助才完成的。
被削了皮之後等了好久的時間,或是為了確認有沒有煮熟而反覆用牙籤刺來刺去,真是辛苦這些馬鈴薯了,也感謝它們讓我吃得非常飽足。
其中有一道我最喜歡的菜「馬鈴薯燉肉」,我總是堅持要用最正確的作法做出來。如果單純要看顏色的話,其實只要用加了醬油的熱水將食材煮熟就好了,但這樣會很難吃,實在令人難以下嚥。這時候,在廚房中備齊材料,誠心誠意拜託媽媽才是上上策:「媽,做馬鈴薯燉肉給我吃好嗎?」
託這本書的福,我吃到了好久沒嘗到、媽媽親手做的,好吃到連湯汁都想喝光,花了好一番心力才燉煮出來的馬鈴薯燉肉。
我相信,那些馬鈴薯們也一定覺得很幸福吧。
【台灣讀者讚譽】
◆ 大部分的父母會在意「食慾」,孩子吃太少、長太瘦,或者吃太多、長太胖,或者咀嚼力不夠、這個不吃、那個不吃、拒絕嘗試等等,但是其實要解開這些結,有一個大關鍵,就是「食育」。從作物長在田園到成為餐桌上的菜餚,中間有許多孩子可以參與的步驟,只要多多讓孩子認識食材、食物,就能一併解決以上諸多惱人問題。「好多好吃的」系列繪本,就是一套可以作為食育教材的繪本。雖然故事的起源不是從農田開始,但從原始食材的樣子開始擬人化,宛如將各種食材化身成有生命的小頑童,進行各式各樣的遊戲與變身,最後幻化為餐桌上一道道佳餚,非常有意思。── 小雨麻(親子料理作家)
◆ 趣味共讀,教養出不挑食的孩子
透過繪本故事、說唱遊戲來認識食材的孩子,通常對於選擇食物有更正向開放的態度,比較不會挑食偏食。本套繪本運用了吸引孩子目光的可愛畫風、搭配輕鬆易懂的烹飪小故事,很適合親子共讀、分享適應食物環境的經驗,可協助孩子建立對食物選擇的安全感,非常推薦給學齡前至低年級的父母及學童。──林雅恩(芒果社企營養中心執行長、台灣健康營養教育推廣協會理事長)
◆ 讀完這套食育繪本後,讓我很想做早餐!一顆蛋就能在餐桌上呈現不同面貌。食育藏在我們每天的日常生活裡,食育可以教養出溫柔聰慧的孩子。故事,就從一顆蛋、馬鈴薯、草莓和新朋友香蕉開始……──蔡慶玉(旅日食育作家)
【日本讀者好評】
◆好多好吃的馬鈴薯
我是為三歲的兒子買這本書的。兒子好喜歡這樣的文章,念得好順口啊!(*^_^*)本來兒子對吃東西沒甚麼興趣,吃過的東西也沒幾樣,自從看了本書之後,就開始願意吃奶油馬鈴薯和馬鈴薯燉肉了!真是出乎我意料之外呢!兒子不但喜歡本書,還因此改善了飲食習慣,讓我太開心了!「要不要吃馬鈴薯呀?」我們常常一邊開心的對話,一邊吃著美味的馬鈴薯呢!
◆請多給些高麗菜絲吧
這是【好多好吃的】系列第三本。作者山岡光的繪本有個優點,就是將繪本裡的食物變化成跟實品幾乎一模一樣,不只栩栩如生,更讓人垂涎三尺呢。我覺得這本繪本好適合跟孩子一起編成一首「熱呼呼馬鈴薯歌」喔。唯一要挑毛病的話,就是最後的可樂餅,高麗菜絲有點太少了,請再多給一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