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推薦:
◆小小的孩子初來乍到,對世界充滿好奇。隨著心智發展,也開始對自己的身體感到好奇、對看起來「好像不一樣」的別人的身體好奇,人類發展的奇妙之處,就在每個個體,都是從看見別人的不同開始,才逐漸認識自己的獨特,《這就是我的身體》透過吸引孩子注意的可愛插畫,配上照顧者能和孩子互動的提問和遊戲,帶孩子從頭到腳認識自己的身體與情緒,藉此觀察他人不同之處,在理解他人的同時,也看見並欣賞獨特的自己!──二花小姐(教育親職專欄作家)
◆用可愛的人物與孩子能懂的語言,來介紹孩子能親眼所見到的身體,更包容了男孩女孩不用既定印象的穿著,還有各膚色人種的考量,貼心又溫柔的讓父母陪著孩子認識自己。──小劉醫師(外科作家)
◆這本繪本幫助家長與孩子開啟建立身體意識、尊重差異的議題討論。家長從生活實踐中尊重孩子自主與獨特性,有助於孩子自尊與自信之建立,也能培養孩子護衛自己及尊重別人能力。──王玥好(勵馨基金會執行長)
◆探索身體是幼兒性發展很自然的日常。本書在童趣、遊戲與互動對話的設計下,幫助家長輕鬆自在與孩子開展性別教育。從頭、臉、身體、四肢、性器官來認識身體的全貌,是一本很值得推薦給家長的性教育啟蒙書。──王嘉琪(芸光兒少性諮商中心經理、台灣性諮商學會理事長)
◆有別於坊間著重在身體各器官功能的健康知識繪本,這本繪本告訴孩子們,每個器官原來也有個別的感覺,所以害怕時肚子會痛;小手指幫忙手受傷的朋友扣好扣子,兩人可以高興得一起出去玩。而「男孩的洋裝」,讓孩子不僅了解生理性別,還能理解何謂心理性別,也思考為何不行呢?還告訴孩子我們都會長大,但也都會生病和變老,所以要懂得身體保健。而「愛護你的身體」那頁,會是兒科醫師在門診很棒的衛教工具呢!非常喜歡這本有趣又不同的健康知識繪本!──吳淑娟(羅東博愛醫院新生兒暨小兒加護病房主任、台灣醫起育兒愛閱協會創辦人)
◆《這就是我的身體》是性別繪本,也是身體知識小百科。童趣的插畫描繪了身體各部位,貼近幼兒生活的小故事和遊戲,引領幼兒了解身體發展、培養自我保護概念。值得親子共讀共學!──邱瓊慧(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嬰幼兒保育系助理教授)
◆身體,是生命與感覺的載體,但也同時承載著暴力與充滿規訓的記憶。這裡取代各種焦慮與擔心,回歸生命的主體來看待身體。這是一本充滿誠意、令人驚喜的童書,也是小孩和大人都需要的重要提醒。──翁麗淑(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理事、新北市鷺江國小教師)
◆看似童言童語的對話,建構出多元並立的平等視角。以孩童為主體積極的身體自主權,跳脫被成人綁架的「保護」觀點。學習尊重從看見差異開始,畫面中呈現各樣的身體意象,跳脫刻板的身體意象框架,成為真正愛自己的身體主人。──洪菊吟(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前理事長)
◆這是一本非常超值的類百科圖文書!生動的描述、可愛的圖像,讓小朋友輕鬆認識身體部位與功能,還能學到珍愛自己、尊重別人,提升性平概念、情緒素養。書頁間的提問與互動遊戲,更為閱讀帶來引人入勝的樂趣,誠摯推薦給家有好奇寶寶的爸爸媽媽!──楊俐容(親職教育專家)
◆《這就是我的身體》以孩子能懂的親切方式,介紹兩性身體的不同,並且輕巧地告訴孩子,人會生病、長大,也會變老。整本書以溫柔的語氣,引領孩子看見「差異」,看見每一個人的珍貴。──劉育豪(高雄市港和國小教師、性教育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