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每天花出去的錢,到底是消費、投資還是投機?
為什麼「今天的一百元比明天的一百元更值錢」?
日本企業價值評估專家、人氣MBA導師的基礎金融課。
教你分辨價值與價錢,破解機率錯覺,認識風險與報酬,
學會聰明用錢,創造財務自由的美好人生。■金牌得主的獎金是消費?加入健身房是投資?買名畫是投機?你每天花出去的金錢,到底是消費、投資還是投機?
──你應該將錢包分成三份,消費、投資、投機的錢要聰明區分。
■不懂房地產也能估算自家房屋的價值?明知中獎機率極低,為何大家還是花錢買彩券?高級地段的咖啡價錢很高,是因為就算很貴也能賣出去?
──認識現金流量與折現率,以及左右我們用錢判斷的「心理習慣」。
■買股票時,該如何判斷哪家公司比較值得投資?想要追求最高收益,該怎樣控制風險?購買保險的目的是什麼?
──風險不等於危險,學習判斷風險和報酬的方法。
現金在你擁有的瞬間就開始腐爛了。
為了提高自己的價值,不要讓手頭現金停滯不動,
應該永遠意識到,要用這些錢對自己進行更好的投資。
就連比爾.蓋茲都說:「巧妙地花一筆錢和賺一筆錢同樣困難。」
面對金錢,我們似乎很熟悉卻又不夠了解,如何成為金錢的主人,而不是任金錢擺布,是每個人的重要課題與學習。針對日常必備的經濟學基本知識,作者以大量故事舉例,讓金融學、機率學、行為經濟學中的重要概念更易於了解,不論是個人理財,或是投資、創業,都能更游刃有餘、聰明用錢!
作者簡介:
野口真人(Mahito Noguchi)
PLUTUS CONSULTING總裁兼首席執行長、企業價值評估專家。
1962年出生於日本岐阜縣,1984年畢業於京都大學經濟學系,後歷經富士銀行(現瑞穗銀行)、高盛集團等工作,於2004年創立PLUTUS CONSULTING株式會社,是企業價值評估、權證、類股設計及時價評估之專業機構,已成為每年處理500件以上評估案件的日本最大企業價值評估公司,累積評估案件超過2500件。
在湯森路透(Thomson Reuters) 的併購顧問排行榜中,多次榮獲獨立類顧問公司的最高排名,在業界評價甚高。服務客戶包括Softbank、電通、索尼、東芝、豐田汽車、日本Yahoo、大和房屋工業等上市公司。包括前佳麗寶股票收購定價索賠事件的股價評估鑑定、SoftBank與eAccess全資子公司的整合、Culture Convenience Club的MBO要約收購價格評估、豐田汽車在日本首度發行的個人投資優先股的價值評估等,曾擔任許多引起各方關注的重要交易顧問工作。
他同時也是京都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特聘教授。著有:《我值多少錢?》《選這個,還是那個?看穿「商業價值」的金融理論》(悅知文化)等多本著作。
譯者簡介:
谷文詩
北京大學日語系翻譯碩士,譯有《日本法西斯侵略戰爭圖鑑》《我最愛下午茶》等作品。
章節試閱
【試閱1】一流投資家做的判斷,其實和主婦一樣──價值和價格
一位母親看到優衣庫(UNIQLO)的喀什米爾羊毛V領毛衣標價五千九百九十日圓,嘴裡邊念著「好划算呀」,順手拿起四件放進購物籃裡。
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曾以每股五.二二美元的價格,收購了十.二億美元的可口可樂股票,並且滿足地感歎「做成了一筆不錯的投資」。
不管是這位母親還是巴菲特,在決策的過程上,可以看作是一樣的。母親對比了喀什米爾羊毛毛衣的「價值」與「價格」,巴菲特對比了可口可樂股票的「價值」與「價格」,他們都認為商品的價值高於它的價格,非常划算,所以才購買。這裡說的價值,就是「貨幣價值」。
巴菲特依靠大量收購關注的股票並長期持有的手法,成為世界排名前幾的富豪,被認為是世間少有的投資家。
一九八八年,巴菲特投資可口可樂,被認為是展現他投資手法的典型案例。巴菲特分析了可口可樂的收益能力與成長空間,認為當時每股五.二二美元,是人們低估了可口可樂的價值。
他認為可口可樂股票真正的價值高於市場價格,毅然買了十.二億美元的可口可樂股票。巴菲特當時認為:雖然現在的市場價格過低,但遲早市場參與者會認可可口可樂股票的真正價值並購買,那時股價就會上升。
二○一四年十月,可口可樂股票為每股四十二美元,是巴菲特投資時的八倍。
對於投資可口可樂,巴菲特這樣說道:「我們也許多少可以預期到,十年後可口可樂的業績增長的幅度。但是,我確信經過長期持續投資,它將領先於全球其他企業。因此,我必須擁有它。二十年後,可口可樂的經營者可能會更替迭代。即便如此,可口可樂的優越性也不會動搖,所以,我投資它。」
他還說:「如果你們問我今早買入可口可樂股票、明早將其拋售這種做法的風險大小,我只能回答,風險極大。」
明天的股價將如何變化,只有神知道,恐怕就算擁有了稀世投資家的預知能力也沒辦法預測。
巴菲特這種長期持股、不因短時間內的股價變化時喜時憂的做法,雖可稱作是股票投資的王道,但並不是常人可以輕易效仿的。普通人遇到股價上漲,就會想著出售獲利;遇到股價下跌,就會猶豫是不是應該認賠拋售。
但是,正如本章開頭所述,僅就決策這一點來看,巴菲特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
■我們透過共同的機制進行決策
任何人在花錢的時候,無論是否有意識到,都是透過共同的機制進行決策的。我們可以想像雨天必須拜訪客戶時的情景。
從公司步行十分鐘到車站,然後乘坐地鐵,出了地鐵站再步行五分鐘到達客戶的公司。一來一回,有三十分鐘必須冒雨行走。
無論從體力還是精神來說,都不是件輕鬆的事。於是,我們會考慮是否要搭計程車。搭計程車往返雖然會花費三千日圓,但是可以避免體力和精神上的負擔,所以沒關係。我們或許會做出這樣的判斷。
這時,我們就在無意識中,判斷規避負擔的「價值」和三千日圓的「價格」相比是否划算。
可見花錢的決策機制非常簡單,決定因素就是我們得到的價值是否大於支出的金錢(價格)。
「價值」大於「價格」時就購買;「價值」小於「價格」時就暫時觀望。原則非常簡單,我們必須考慮的是,如何弄清楚價值與價格。關於這一點,我們必須掌握相關技巧去有意識地判斷。
■對價值與價格的思考
我們可以舉個例子來說明價值與價格。例如,一位任職於東京丸之內某商社會計部的三十多歲女性,在一個假日寫下了這樣的日記:「也許是昨天加班太累了吧,今天早上起床已經十點多。肚子有點餓,就到附近的咖啡館,花一千五百日圓悠閒地享受了一頓早午餐。下午和工作上的朋友相約碰面,之後一起去了每週都會去的料理教室,學會了處理魚的三片刀法。傍晚去了專門學校,認真學習了兩個小時。為了拿到簿記二級的證書,從春天開始就一直在這間學校上課。下課之後,一個人吃完晚餐,坐車到離家最近的車站,正打算回家時,突然看到販賣年末大獎的彩券行。雖然心裡想著『不可能中獎吧……』但還是花三千日圓買了十張,這才回家。」
這位女性工作出色,生活也很充實。但我對她的生活並沒有興趣,我想深究的是她對金錢的使用方式。
她為人踏實、可靠,平時一直都有記帳的習慣,關於今天的支出,她是這樣記錄的:
餐費 2500日圓
午餐 1500日圓
晚餐 1000日圓
教育費 1萬3000日圓
料理教室 3000日圓
簿記專門學校 1萬日圓(單次費用)
雜費 3000日圓
彩券 3000日圓
支出的項目分成三類,但記錄時都歸類為「費用」一項。因為在會計的世界裡,費用是指貨幣的減少,所以她的資產今天減少了一萬八千五百日圓。這在會計上是正確的。但是,每次花錢,她所持有的貨幣價值都會減少嗎?
■分成三份的錢包
金融的世界不同於會計的世界。在金融的世界裡,她的錢包被分為三種類型,分別是「消費」「投資」和「投機」。我們將她的支出款項整理如下:
消費的錢包:午餐費、晚餐費及料理教室的學費
投資的錢包:簿記專門學校的學費
投機的錢包:彩券費
我們首先對消費的錢包進行說明。所謂消費,是指「為了滿足欲望而消耗資產、服務(商品)」的行為。
為了滿足食欲而吃飯,為了放鬆心情而去咖啡館喝一杯歐蕾冰咖啡,所支付的相對費用就是消費。
料理教室也是如此。如果將其定位為滿足學做菜、和朋友見面等個人欲望的場所,它的學費就可以算作消費。
日常生活當中使用金錢的情形,大都稱為消費。使用消費錢包的時候,我們會考量情感滿足程度的大小。這種情感上的滿足程度被稱作「效用」。
我們會評估從某種商品中獲得的效用,估算它的價值。如果商品實際價格低於預估的價值,就稱得上是物美價廉,我們便會欣然買下。如果商品定價高於效用,我們就會買得心不甘情不願,或者乾脆不買。
■沙漠中的水值多少錢
所謂的效用,是指情感的滿足程度。因此,具有很高的個人主觀性。
通常,對於消費財,人們從相同的商品獲得的效用是相同的,所以購買較便宜商品的行為是非常合理的。如果一碗泡麵在住家附近的便利商店賣兩百日圓,但在稍遠一點的特價商店只賣一百七十日圓,幾乎所有的人都會去特價商店購買。
但是,有些人工作忙到連吃晚餐的時間都沒有,加班到很晚才回家,他們買食物時,可能會選擇離家最近的便利商店。
由此看來,消費財的效用並不單單由價格決定,它還受到購買者身處的狀況、價值觀等多種因素的影響。
我們可以舉一個極端的例子。一個人被困在沙漠中三天,最後一點的救命水也喝完了。這時為了得到一瓶平時只要一百三十日圓的礦泉水,他也許會願意花一百萬日圓購買。
興趣及嗜好更是能顯著展現出情感上的滿足程度。大家知道世界上最貴的一枚郵票要賣多少錢嗎?
二○一四年三月二十四日,蘇富比拍賣行宣布,將拍賣一枚一八五六年在南美洲英屬蓋亞那地區(現在的圭亞那共和國)印刷的一分錢郵票,預計將以一千萬至二千萬美元的價格成交。這枚郵票被稱為世界上最貴的郵票。
對集郵家來說,這枚一分錢的郵票有其獨特的價值。但是,如果一個看不出郵票價值的人,在給朋友寄明信片時剛好缺一枚一分錢的郵票,他翻箱倒櫃好不容易找到這枚郵票,也許會毫不猶豫地把它貼在明信片上。
【試閱1】一流投資家做的判斷,其實和主婦一樣──價值和價格
一位母親看到優衣庫(UNIQLO)的喀什米爾羊毛V領毛衣標價五千九百九十日圓,嘴裡邊念著「好划算呀」,順手拿起四件放進購物籃裡。
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曾以每股五.二二美元的價格,收購了十.二億美元的可口可樂股票,並且滿足地感歎「做成了一筆不錯的投資」。
不管是這位母親還是巴菲特,在決策的過程上,可以看作是一樣的。母親對比了喀什米爾羊毛毛衣的「價值」與「價格」,巴菲特對比了可口可樂股票的「價值」與「價格」,他們都認為商品的價值高於它...
作者序
「你花錢聰明嗎?」
巧妙地花一筆錢和賺一筆錢同樣困難。──比爾.蓋茲
「你花錢聰明嗎?」
如果被問到這個問題,有多少人可以自信地點頭回答呢?
我們每天都在花錢。即使不使用現金,也可以刷信用卡購物、可以從存款帳戶中支付健身房的會費。人們無法避免花錢這件事。
你還記得第一次自己買東西的那一天嗎?
可能是緊緊握著零用錢,到附近雜貨店的那一天;可能是用一點一滴累積下來的壓歲錢,買了遊戲主機的那一天。正是在那一天,你真切感受到無比的快樂,只要付得了錢,就可以擁有自己喜歡的東西。
從點心、果汁、遊戲主機,到自行車、衣服、鞋子,甚至是汽車、房子,隨著我們年齡增長,購買物品的種類涉及林林總總,單次支付的金額也逐漸增加。我們不只購買自己想要的東西、必要的東西,還會為未來存錢,也會投資理財商品。
我們雖然完全習慣了花錢這件事,但面對開頭的問題,還是無法回答。
回顧過去,我們會發現,人類關於使用金錢的技術、知識的累積,以及經驗教訓的共享,遲遲沒有進展。一六三七年,荷蘭發生了鬱金香球莖的泡沫經濟事件,很多人因此破產。之後,泡沫經濟雖然改換了發生的地點和名稱,但規模和造成的破產人數一直都在增加。直至現代,泡沫經濟仍在不斷發生。
「泡沫經濟一定會破裂」,大部分破產者都深知這一點,但還是會有人堅信「自己不會有事」。人們如今也始終在重蹈覆轍。
「一定能賺錢」,這種無論怎麼看都很可疑的投資口號,總還是會有人輕信,並因此上當受騙,蒙受巨大損失。雖然證券公司的銷售人員在推銷理財商品時,禁止使用「一定能賺錢」這種宣傳話術,但世界上還是有很多人在用這句口號勸別人投資。
聽到這句口號時,你恐怕也曾反覆浮現過一個疑問:「勸別人投資的人,為什麼不自己去投資呢?」但往往這些人總是可以巧妙地回答這個問題,所以當有人推銷「一定能賺錢的投資」時,我們最終還是會上當。
可能是渴望輕鬆賺錢的想法在作祟,當我撰寫作本書時,曾經在網路上搜尋,發現書名中包含「一定賺錢」這個詞的書籍有二百二十四本,打著「必勝法」口號的書籍有五千八百二十八本。後者中大部分和柏青哥有關。有些人明知無法獲勝,卻還是拿錢去賭,這種人即使在今天也絲毫沒有減少的跡象。
那麼,是不是變成有錢人就可以和金錢融洽相處了呢?好像並非如此。即使是暫時累積下萬貫家財的知名人士,等他們回過神來,才發現自己積蓄見底,其中也不乏一些遇上詐騙最終賠上自己一生的人。我們還經常聽說,中了彩券一夜致富的人,領獎之後卻過得並不幸福。
這樣看來,我們目前還沒有能力馴服金錢,甚至可以說,人們一直受金錢的擺布。這種想法有些悲觀,但我們可以試著換一種方式思考。
在人類漫長的歷史中,使用金錢是很近期的事情,我們對於金錢的使用方法還不熟練。這樣想如何?我們從猿猴進化為人,大約經歷了二十萬年,而使用金錢的歷史還不滿三千年。
希臘神話開始於西元前十五世紀,在那個時代,對於人類來說,最強的武器是「火」。我們都知道普羅米修斯(Prometheus)的故事。
將擁有創造天地能力的「神之火焰」,交給人類這種不成熟的個體,這在眾神中是個禁忌。但是,普羅米修斯違背了宙斯的命令,他相信人類得到火種後會變得更加幸福,於是將火種交給了人類。
得到火種的人類,雖然創造了文明,但也正如宙斯預言的,他們使用火製造武器,相互戰爭。曾是猿猴的人類,得到火種之後雖然變得更有智慧,但有時卻比猿猴還要愚蠢。
接著,一個對人類來說可以與火匹敵、既強大又危險的工具登場了。這個連發展了自然物理學和數學的古希臘人都想像不到的工具,就是本書的主題:金錢。
現存最古老的鑄幣,是西元前七世紀呂底亞(Lydia)王國鑄造的琥珀金(electrum)獅子硬幣。下面我們概略回顧一下貨幣的歷史。
最初,我們進行以物易物的交換,但物品交換很不方便,為了克服不便,我們開始使用「貝幣」(cowrie or cowry)等貝類、穀物作為代替物來交換。隨著時代推移,我們開始使用青銅、鐵、銅以及金、銀等金屬,最終出現了金屬鑄造的貨幣。金屬鑄幣始於西元前七世紀,即近三千年前。
貨幣登場至今,經歷了近三千年,作用範圍也逐漸擴展,在支付功用的基礎上,增加了價值衡量和儲蓄功能的角色。
貨幣作為價值衡量的功能是近代才開始出現的。江戶時代,石高是衡量大名權力與財富的尺度,但在江戶時代以前,衡量的尺度是布匹。
原本,價值的種類有很多,如稀有價值、文化價值、美學價值、存在價值……每一個都有其特色,且無法用金錢衡量。這些價值雖然沒有消失,但是現在,文化遺產、月球上的土地、二氧化碳排放權,甚至是人的生命,都有了標價,各種價值正在逐漸轉換為「貨幣價值」。
金錢作為儲蓄功能,也給人類帶來了一些好處。若我們未來遭受災難,金錢可以幫我們規避風險。遠古時候,人們當天捕獲的獵物只能當天消費掉。金錢出現後,人們就可以把吃不完的獵物賣給其他人,把獲得的金錢儲存起來,在飢餓的時候用來購買食物。
可以說,金錢使人們認識到未來的不確定性,在金錢出現之前,我們從未想過這點。我們從努力過好當天的生活,發展到開始思考如何使自己整個人生的幸福最大化。現代人繳納國民年金、儲蓄、購買保險,都是為了應對不確定性。
再次翻閱歷史,我們發現自十七世紀起,人們開始將不確定性當作機率論這種學問來看待。在此之前,我們認為所有事情都由神來決定,人類不用擔心不確定性和偶然性。
人們雖然想要避開不確定性,但有時也會為了能夠快速發財,明知賭博具有不確定性,仍然對其興致勃勃。人們不可避免地會面對不確定性,它是影響人生的一個重要因素,而我們意識到這一點時,也不過才花了區區四百年。
和普羅米修斯的火種一樣,金錢對於人類來說也是還沒能熟練使用的工具。
讓我們回到開頭的問題。我認為,人類之所以還沒有熟悉「聰明地使用金錢的方法」,是因為還不習慣將金錢作為價值衡量和儲蓄功能的方法。
首先,我們不知道合理推斷貨幣價值的方法。其次,我們還沒有確立起應對不確定性的正確方法。可以說,這兩點就是無法聰明地使用金錢的主要原因。
針對第一點,我們建立了金融理論和金融工程學,用來推測物品、服務、商業和企業的貨幣價值。針對第二點,我們發展出機率論、統計學、行為經濟學等學科。
金融理論、金融工程學、機率論、統計學、行為經濟學彼此之間關係密切。綜觀這些理論,我將前人關於「物品、商業的價值」「不確定性」「關於金錢的心理」等知識進行有系統地總結,試圖回答「如何聰明地使用金錢」這個問題。這就是本書的內容。
這些智慧並非萬能,這一點自不待言。而且,正如本書將要闡明的,和金錢相關的決策與人的心理密切相關,所以,即使具備理論和方法,也不一定能夠做出合理的判斷。
雖說如此,但從猿猴進化成人、擁有了金錢的我們,是無法再次變回猿猴的,因此,我們應該學習掌握前人累積下來的智慧。
本書並不會詳細論述各種理論和方法,而是以個人在日常生活中必須具備的金錢智慧為焦點。這也是為什麼本書自詡「日常經濟學」。當然,要在商業世界裡倖存下來,這些知識是必不可少的。
本書的關鍵資訊是「為了擁有更充實的人生,我們不能被金錢擺布,我們要控制它」。
雖說要控制金錢,但本書並不包含「必定賺錢的投資術」。我也絲毫不打算提倡輕率的拜金主義。在電影《華爾街》(Wall Street)中,投資家哥頓‧蓋柯(Gordon Gekko)曾提倡「greed is good」(貪婪是好東西),然而,這種思想備受讚揚的時代早已過去。
但本書也並不是一味崇尚樸素節儉的道德書。在這個時代,氣候異常、地震頻仍、流行疾病肆虐、經濟危機蔓延,不確定性達到空前的程度,為了保護自己,沒有金錢是萬萬不能的。
如何有效地使用有限的金錢,如何適時地投資自己,使自己成長,使人生更豐富多彩呢?如果本書能將這些智慧和更多的人分享,能夠為讀者提供一點幫助,對在下來說,真的是無上的喜悅。
「你花錢聰明嗎?」
巧妙地花一筆錢和賺一筆錢同樣困難。──比爾.蓋茲
「你花錢聰明嗎?」
如果被問到這個問題,有多少人可以自信地點頭回答呢?
我們每天都在花錢。即使不使用現金,也可以刷信用卡購物、可以從存款帳戶中支付健身房的會費。人們無法避免花錢這件事。
你還記得第一次自己買東西的那一天嗎?
可能是緊緊握著零用錢,到附近雜貨店的那一天;可能是用一點一滴累積下來的壓歲錢,買了遊戲主機的那一天。正是在那一天,你真切感受到無比的快樂,只要付得了錢,就可以擁有自己喜歡的東西。
從點心、...
目錄
序言
「你花錢聰明嗎?」
第一章
一流投資家做的判斷,其實和主婦一樣──價值和價格
第二章
不懂房地產,也能三分鐘估算出你家值多少錢──價值和現金流量
第三章
年功序列資歷是新進員工的希望──時間及其影響
第四章
錢包裡的「歪曲硬幣」──機率的錯覺
第五章
明知不可能中頭獎還一直買彩券的理由──判斷的習慣
第六章
拉麵店和法式料理餐館,誰的價值比較高──風險和回報
第七章
螞蟻和蟋蟀,誰的人生過得比較好──繞道的價值
後記
序言
「你花錢聰明嗎?」
第一章
一流投資家做的判斷,其實和主婦一樣──價值和價格
第二章
不懂房地產,也能三分鐘估算出你家值多少錢──價值和現金流量
第三章
年功序列資歷是新進員工的希望──時間及其影響
第四章
錢包裡的「歪曲硬幣」──機率的錯覺
第五章
明知不可能中頭獎還一直買彩券的理由──判斷的習慣
第六章
拉麵店和法式料理餐館,誰的價值比較高──風險和回報
第七章
螞蟻和蟋蟀,誰的人生過得比較好──繞道的價值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