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近數百年之間持續傳閱的名著中,《孫子兵法》尤其特別。《孫子兵法》成書於兩千五百年前,至今一直是長期暢銷書。正因為它直指人類與社會的本質,具備完整哲學觀,因此不僅是一本兵法書,更是與佛經、聖經等經典齊名的長壽書籍。
《孫子兵法》是中國春秋時代,吳國武將孫武的著作。孫武是春秋五霸之一闔閭的兵法家,孫子有「孫老師」之意。
綜觀中國古代史,最古老的王朝夏朝成立於西元前二〇七〇年,商朝約在西元前一六〇〇年,西周在西元前一〇五〇年成立。
此後,大約在西元前七七〇年與東周時代重疊,吳、越、齊、晉、楚諸國群雄割據,開啟了爭奪霸業、戰爭擴大的春秋時代。而在西元前四〇三年進入戰國時代,齊、楚、韓、魏、趙、燕、秦等國為了國家存亡而激戰。西元前二二一年終於由秦國統一天下,這兩個時期則合稱為春秋戰國時代。
然而,秦朝僅短暫統治天下,經歷西漢(前二〇二年~)、東漢(二五年~)後,便來到為人熟知的《三國演義》魏、吳、蜀三國時代(二二〇年~)。
相較春秋戰國時代的戰爭規模更擴大,演變為相互殲滅的戰爭時代。
在初期,會完全消滅敵國的戰爭並不多。但隨著時代推演,併吞戰敗國並自稱強國的風氣趨盛,發展出戰敗即滅國的定義且因戰爭耗時延長,導致出現國家傾全國之力投入戰爭的局面。
春秋時代達到每支部隊有一萬兩千五百名士兵的軍隊規模,且規模隨著時代演進而擴大。武器由青銅製品改為鐵製品,不僅有馬匹拉動的戰車,騎兵也於此時登場。中國進入亂世,家臣打倒君主以奪取國家,篡位謀反的風氣盛行。
在戰爭形態轉變的時代背景下,《孫子兵法》拋出「何謂戰爭」的疑問,雖是一本兵法書,卻提出「不戰而勝最好」如此驚人的解答。
當時,《孫子兵法》的內容書寫在竹簡上,由繩子綑綁的細長竹片製成,據說全書有八十篇,現存十三篇。第一篇是「計篇」,而後是「作戰篇」、「謀攻篇」、「形篇」、「勢篇」、「虛實篇」、「軍爭篇」、「九變篇」、「行軍篇」、「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用間篇」(不同底本的內容有異)。
「計篇」闡述戰爭的本質,倡導戰前準備的重要性,強調不打沒有勝算的仗,並且說明戰爭的實際流程,包括制定作戰計畫、發動軍事行動、行軍⋯⋯。
《孫子兵法》涵蓋豐富的思想與戰略、智慧與戰術,特色在於澈底的現實主義觀。
舉例來說,對於當時被視為常識的占卜或神諭觀念,《孫子兵法》反而毫不理會。孫子不認同古代推崇直接上戰場比收集情報更重要的觀念,他教導戰前資訊戰的重要性,以及活用間諜的方法。
話雖如此,中國古代兵法不一定適用於任何時代和國家。武田信玄喜愛《孫子兵法》,甚至將孫子兵法之一的「風林火山」印在旗幟上,但其實他曾在武田家軍書《甲陽軍艦》中記載,日本的地理、地形、武器等條件皆與中國不同,因此而無法活用孫子兵法。
然而,為什麼十八至十九世紀的英雄拿破崙、十九至二十世紀的德意志皇帝威廉二世都喜歡閱讀《孫子兵法》呢?
為什麼軟銀集團創辦人孫正義、微軟公司創辦人比爾・蓋茲這些現代商業界的大人物也都喜歡《孫子兵法》?
因為《孫子兵法》透過戰爭深入洞察人類的生存思考方式,在國家或組織經營、領導能力的培養方面可提供多元見解。
不僅是戰爭,所有競爭和勝負最終還是因人而起,由人執行。想贏就得了解跨越科技進步、時代變遷的一般人類學。對人生感到迷惘,煩惱領導者該做什麼的時候,《孫子兵法》具有為你指點迷津的力量。
更重要的是,不能輕忽《孫子兵法》大力提倡的「勿死勿滅」觀念。孫子〈火攻篇〉記載:「亡國不可以復存,死者不可以復生。」
如今世界分裂且戰爭威脅頻傳,《孫子兵法》的「不戰而勝」思想更是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