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通往精神現實的道路
榮格84歲時在《紅書》的後記提到了漢學家尉禮賢所翻譯的道教經書《太乙金華宗旨》對他的重大影響,那是他在投身於《紅書》的通往內在的書寫之後,「找到通往現實道路」、重返現實的起點。榮格透過《太乙金華宗旨》找到了分析體驗的「外部的對應」,修煉體驗所指向的精神現實以及精神轉化爲個體化歷程提供了普遍的基礎,分析心理學也為修煉體驗的理解提出新的心理學詮釋。榮格為西方讀者撰寫的《太乙金華宗旨》導論,出版於1929年底的《黃金之花的秘密》之中,是分析心理學建立的重要里程碑。本書的內容,也就是1932年榮格在講座中從心理學觀點對昆達里尼瑜伽所進行的闡釋,則是這個里程碑的進一步發展。從榮格對於道教修煉以及瑜伽脈輪的高度關注來看,可以說宗教修行的體驗構成了榮格分析心理學建立的重要養份。榮格認為修行體驗可以與他在分析過程中觀察到的病人的轉化體驗互相對照,修行體驗與分析經驗也就成為榮格開展分析心理學時往前邁進的兩隻腳。
與道教修煉所提供之外部對應一樣,榮格也從昆達里尼瑜伽看到了冥想與心理分析歷程的「平行對應」,認為二者「志同道合」。猶如在《黃金之花的秘密》中為西方讀者提出對道教修煉的心理學解讀,榮格在昆達里尼的講座中也致力於瑜伽的現代心理學闡釋。榮格認為瑜伽是一套表達內在體驗、具整體性的象徵系統。象徵是「從整體來看待事物的眼光」;人們透過象徵連結起散落的部分,形成交織的整體。瑜伽的脈輪系統就是一種表達心靈整體的象徵。這種勾勒心靈整體性的象徵為西方心理學企圖掌握的心靈現實提供了「茫茫荒野中的寶貴指南」。而榮格得以辨識「指南」之價值的經驗基礎,即是他在分析過程中觀察到的病人的體驗。榮格在講座中常以病人在分析歷程中的夢與幻象的體驗來與瑜伽修煉的象徵歷程進行類比,這樣的跨文化比較擴展了分析心理學,猶如山達薩尼的導論中所言:「脈絡的象徵系統幫助榮格發展出一套原型式的、宗教性的心靈地圖測繪學,同時為他提供了一套解說個體化歷程的語言,使他得以往返於心靈的不同地域之間。」從這個角度來看,《太乙金華宗旨》中的金花、昆達里尼瑜伽中的蓮花,以及鍊金術中的哲人石都成為榮格探索個體化歷程時的跨文化象徵。
榮格認為昆達里尼瑜伽是「植物性的道路」,是垂直向上生長、「從下而上」之精神甦醒的過程。在最底部的海底輪(本書譯為根輪)猶如大地、子宮與苗圃,蘊藏通向未來的種子,諸神沈睡於其中。臍輪是水的洗禮、新生命的開始。太陽輪是淨化之火,也是意識化的起點。心輪屬風,是「神我」誕生之處,也是個體化歷程的開端。喉輪、眉心輪與頂輪則是終極現實的超個人層次。脈輪的象徵是以此超個人層次為立足點,比意識更加寬闊,以「包羅萬象的神聖意識」來表達心靈。
「從下而上」不只是脈輪系統中從海底輪到頂輪的揚升之道,也是榮格與瑜伽之「靈上學」(metapsychical)相遇的方向。印度的靈性觀是從超個人的層次出發,這是由上往下的視野。而榮格則是從病人內在意象的體驗出發,親證「超個人事件在心靈內的發生」,這是「從下而上」的道路。他以一位與自身宗教信仰傳統疏離的病人為例,說明當宗教象徵所承載的意義都只成為外部的教條、無法從內在看見其力量時,病人如何透過專注於幻象的歷程,重新得到了勇氣,以及療癒的效果。分析歷程與瑜伽修行相似,都是個體化歷程的展現。榮格所依循的「從下而上」的道路為宗教傳統的「靈上學」提出心理學的詮釋,也為心理分析打開了猶如宗教修行的意義。
瑜伽的冥想歷程由豐富的象徵系統構成:日、月、地、水、火、風、顏色、植物、神靈,尤其是女神力量的意象。瑜伽對於身體以及陰性力量的看重,也可做為西方靈修傳統的對照。從這個角度來看,這已經不只是平行對應,而是對西方自身「單面性」的覺察。病人夢中或是幻象中的「異教」元素也就可以理解為對此「單面性」的補償。《太乙金華宗旨》讓榮格找到「通往現實的道路」,這條道路在與昆達里尼瑜伽脈論象徵的相遇中繼續延伸。這個「現實的道路」是精神現實所開展的道路,擴展了分析心理學對於心靈現實的理解,也重新拾起在西方靈性傳統中所遺忘或忽略的身體性與女神意象。無論就分析心理學的開展,或是靈修的跨文化理解來說,本書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與價值。
蔡怡佳(輔仁大學宗教學系教授)
前言
1932年10月的3日至8日,蘇黎世的心理學社團舉辦了名為「瑜伽,專論脈輪的意義」(Der Yogam im besondern die Bedeutung des Cakras)的系列講座,邀請印度學家威爾罕.豪爾(Wilhelm Hauer)發表六場演講,英語、德語皆有;在這之後,榮格也講座貢獻了四場演講,從心理學觀點闡釋昆達里尼瑜伽(Kundalini Yoga)。
榮格於10月12、19、26日的英語演講、11月2日的德語演講(由卡利.拜恩斯[Cary F. Baynes〕英譯)以及豪爾的幾場英語演講,是瑪莉.富特(Mary Foote) 根據其秘書艾蜜莉.庫珀(Emily Köppel)的速寫筆記編整成冊,並以油印印刷私下發行,書名為《昆達里尼瑜伽:豪爾博士講座筆記暨榮格博士的心理學評述》(The Kundalini Yoga: Notes on the Lecture Given by Prof. Dr. J. W. Hauer with Psychological Commentary by Dr. C. G. Jung)(Zurich, 1933)。富特在編者前言中提到,豪爾和榮格兩人都曾對書中的文字做過修訂。
德文版的編者是琳達.費茲(Linda Fierz)和托尼・伍爾芙(Toni Wolff),書名為《豪爾博士10月3至8日講座筆記》(Bericht über das Lecture von Prof. Dr. J. W. Hauer. 3-8 October)(Zurich, 1933),書脊上另有副標題《譚崔瑜伽》(Tantra Yoga),這份德文版的內容也和英文版稍有不同──其中,除了將榮格的英語演講翻譯成德語,還另外收錄了豪爾的德語演講以及托尼.伍爾芙於1932年3月19日向社團成員發表的演講「歌德作品中的譚崔象徵」(Tantric symbolism in Goethe) ;此外,榮格曾於1932年10月7日發表一場「譚崔象徵於西方的平行對應」(Westliche Parallenlen zu den Tantrischen Symbolen)的演講,針對該份講稿的闡釋也一併收錄在本書的德文版中。
榮格的講座內容經過精簡之後,曾以無註釋的形式分別刊登於1975和1976年的《泉:原型心理學暨榮格學派思想年刊》(Spring: Journal of Archetypal Psychology and Jungian Thought)。
眼前這本無刪減版的演講集是根據瑪莉.富特的第一版編整而成。豪爾的演講內容不曾付梓,本書〈附錄三〉收錄的英語講座是唯一的例外;榮格也出席了該場講座,以便為自己接下來的幾場演講預作鋪陳。豪爾和榮格兩人研究方法的相應之處在這場演講中展露無遺。至於豪爾的講述內容中涉及榮格演講之處,本書會將其談論的脈絡放在註釋供參。
除了上述幾場演講,本書額外收錄了兩篇最近才被譯為英文的內容:一是榮格於1930年發表的演講摘要,標題為「印度的平行對應」(Indian Parallels),原先收錄在由奧爾嘉.馮.寇尼格法森斐爾德(Olga von Koenig-Fachsenfeld)編輯的《1930年10月6至11日邱斯納特-蘇黎世的榮格德語研討會筆記》(Bericht über das Deutsche Seminar von C.G. Jung, 6-11. Oktober 1930 in Küsnacht-Zürich)(Stuttgart, 1931)當中,經麥可.穆喬(Michael Müchow)英譯後成為本書的〈附錄一〉;二是榮格對於豪爾幾場德語演講的心理學評述, 原先收錄在由費茲和伍爾芙兩人主編的德文版中,經凱薩琳娜.羅伍德(Katherina Rowold)英譯後成為本書的〈附錄二〉。
除此之外,本書〈附錄四〉是由約翰.伍鐸夫爵士(Sir John Woodroffe) 翻譯的譚崔典籍《人身六脈輪詮解探微》(Ṣaṭ-cakra-nirūpaṇa),這部經典正是豪爾和榮格該次系列講座評述的主題。〈附錄四〉選用的經文英譯取自伍鐸夫《靈蛇之力》(The Serpent Power)(Madras, 1992)的第十五版;本書的扉頁插圖及其圖說也是出自這個版本;隨頁註釋中的引文出處亦同,如遇例外則另行標註。伍鐸夫的《靈蛇之力》針對各節經文做了為數頗豐的說明及註解,無奈礙於篇幅,本書並未收錄。
在這本演講集的編整過程中,為保留原貌,針對語氣停頓、拼字、文法的修潤已經盡量控制在最小範圍。收錄於《泉》期刊的版本在這方面給予很大的幫助。除了少數例外,講座提及的梵文專有名詞一律沿用富特版本的拼寫方式。當專有名詞是引述自《人身六脈輪詮解探微》和其他文本時,則遵照文本原來的拼寫方式。
索努.山達薩尼
(Sonu Shamdasan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