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本書目的和社會建構觀點
自1990年《當代社會工作理論》初版問世以來,我的目標一直是介紹並檢視當時指導社會工作實務的理論。我們專業的想像和案主的需求為我們進行的每項實務制定了工作事項。我想要呈現理論如何引導和激勵我們,以及強化實務,使其實現政策和法律所設定的成果。
本版重新調整了結構,第一篇對社會工作理論的爭辯進行了一般性回顧之後,我將檢視實務理論的章節,以社會工作者專業團體和學校的國際組織(國際社會工作者聯盟[IFSW],2014)所發布的全球社會工作定義中規定的三個部分來回應評論。章數也從第三版和第四版的14章增加到18章,新章節的主題在前版都有提及,雖然我仍認同它們之間的關聯,但有些實務理論還是需要更實質的處理。有關社會正義的部分有大幅擴充,我認為這更能代表社會工作價值觀的更新。
在本版中,我繼續嘗試使文章易於閱讀,同時不影響社會工作理論思想的複雜性,持續強調案例和圖表,以幫助需要透過視覺呈現想法的讀者。我非常感謝Emma Reith-Hall在第2章和第7章中所提供的兩個案例,有助於我們了解理論與實務間複雜的交互作用。我還在內文中提供「暫停和反思」的機會,可以將你自己的想法應用到論證的關鍵點上。
以社會工作理論發展速度為例,儘管本書距離前版只有七年,但我對範例教材的描述有一半以上是新資料,並呈現社會工作學者是如何使用理論詳盡描述實務,介紹每組理論是如何發展,並引用歷史資料,持續提供參考書目資源,大部分參考的都是當前的資料來源,其中一半以上引用的是二十一世紀發表的,約三分之一是新資料,約四分之一是前版之後才發表的資料。
保留了我的社會建構觀點,因為它清楚地闡明許多不同的興趣構成了我們的理論和實務。做為具責信專業者,我們的理論和實務不但結合了案主及其家庭和社區的經驗而產生的,它們也受到政治和社會觀念、專業學習、技能和經驗,以及來自其他合作夥伴關係之影響。
三十多年前,當我在1980年代末首次撰寫本書時,我們結束了一些人(如Orme & Shemmings, 2010)所謂的理論或典範的「戰爭」。當時各種理論相互對立,人們爭論著有些理論更優秀且能取而代之,但事實並非如此;反之,檢視目前所使用的理論時,我逐漸發現,大多數的實務理論中,都存在一些共同的觀點。在圖表1.7,我萃取出這些理論的基本概念,並摘錄了這些原則,稱之為社會工作實務的共同原則,它們大多以理論在實務中使用的方式出現,當你閱讀社會工作理論和實務內容時,會發現它們不斷出現。在本書的後續討論中,我有時會強調這些共同原則,但如果你牢記於心,則會在本書的其他地方發現,它們躍然紙上。
因此,本書論點是,社會工作理論並非處於「戰爭」狀態,而是愈來愈多為社會工作廣泛的服務領域做出貢獻。所以,各章都會以該理論對實務的主要貢獻做為開頭。
你可能會批判我對這些共同原則的陳述,認為這是實務理論達成一致性象徵的呈現,這樣或許假設太多社會工作的共識。但其實不然,我認為,即使我們看到常見的實務形式,社會工作仍然存在很多分歧。
另一個新興的發展是,在第2章中,我稱為是直接使用社會科學學者的思想和探索社會科學概念,而不是經由創建實務理論來詮釋這些思想和概念。可能存在問題是,這通常意味著重點在理論的思想和學者上,而不是在整合實務中使用理論。我也提到幾位學者,他們從不同的實務理論中彙集想法。因此,社會工作理論具有不同的理論來源,正是遠離理論戰爭和實務理論的分裂。
儘管如此,我還是確認實務理論的顯著特性是幫助你從各種想法中釐清實務模型的主要來源。這使得你和你的團隊、機構,可以建構一連串實務形式。如果你清楚所使用實務思想的來源和發展,就能對實務更具責信。你要對案主和他們周遭的人們、大眾和媒體,以及對執行社會工作專業在政治和社會責任的管理者和政策制定者負責。
本書的架構和章節
本書分成四大篇。第一篇(第1至3章)與其他各篇不同,摘要論述社會工作理論的一般性爭論,以及如何使用理論。在第二、第三和第四篇(第4至18章)檢視社會工作理論的不同群組,這些理論的分類,源自於我在第2章中的分析。本書主要依據國際社會工作者聯盟所提出,全球社會工作定義中的三個主要目標,將社會工作理論分為三大群組。
第二篇起,各章的架構是從該章節主要內容的摘述開始:
•該理論顯著特性構成其對社會工作實務主要貢獻。
•主要論點幫助理解這些貢獻。
•該理論對社會工作貢獻的重要實務想法和概念,這部分僅涉及實務使用思想,並非理論專門用語的名詞表。
•爭論摘述關於該理論的主要爭論點。
每個摘要都會引出該理論的更詳細說明,考慮到:
•有關理論的爭論。
•目前社會工作文獻對理論的重要聲明。
•更廣泛的理論觀點呈現理論的脈絡——它從何而來?
•理論和其他社會工作理論之間的聯結。
•理論的政治是指該理論在社會工作爭論中如何受到爭議。
•價值議題是對理論所引起價值議題的簡短評論。
在這個理論的基礎上,我提供了如何在社會工作付諸行動的說明,包括:
•應用:概述該理論如何應用於社會工作。
•範例教材:選自該理論如何應用於社會工作書籍的完整敘述。我在該章「重要聲明」一節已說明選擇這些範例的判斷依據。由於範例教材的目的是呈現理論在實務中如何應用,因此我不僅編輯範例,而且將這些範例的內涵進行深入分析,並做為主要範例教材的對照。
•結論:運用該理論總結其在社會工作實務中的主要論點。
各章的章末單元:
•附加資源,包括延伸閱讀和專業期刊,以及提供良好網路資源的網站建議說明放置位置。
我對理論的闡釋,只是進一步探索的起點,這也是為什麼在多章都建議附加資源。如果你致力於特定理論或觀點,可能會質疑本書所涵蓋素材的萃取和選擇,但我的目標是讓讀者接觸到一系列思想,並鼓勵讀者在我提到的書籍和文章中找到詳盡說明。我發現,社會工作文獻中充滿刺激和理解實務的想法,我相信你也會發現。
我希望新世代的實務工作者和學生繼續發現社會工作實務理論的評論,有助於他們實務工作的建構。
Malcolm Payne
Sutton, 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