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找書網找車網
FindBook  
 有 5 項符合

女農討山誌【二十週年經典版】(書衣海報特別收錄作者精緻山林繪、題字與雪劍山列圖)

的圖書
女農討山誌【二十週年經典版】(書衣海報特別收錄作者精緻山林繪、題字與雪劍山列圖)【金石堂、博客來熱銷】 女農討山誌【二十週年經典版】(書衣海報特別收錄作者精緻山林繪、題字與雪劍山列圖)【金石堂、博客來熱銷】

作者:阿寶 
出版社:野人文化
出版日期:2024-02-29
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博客來   評分:
圖書名稱:女農討山誌【二十週年經典版】(書衣海報特別收錄作者精緻山林繪、題字與雪劍山列圖)

內容簡介

★自然生態與山林農作書寫經典★
★★特製書衣海報收錄作者手繪雪劍山列圖、山林繪與題字★★

關於青春的迷惘、自我的追尋、價值的衝撞、自然的救贖、生命的領悟

== 在山林中尋覓自我、重獲自我、忘記自我
靠天錘鍊‧自然成長勵志之作 ==

很多年輕時的明白不一定是真的明白。卻是純粹而透澈的。
終覺年輕時那段沉重心境,是逼迫自己這般活法的真實原因。

  2004年3月首刷初版的《女農討山誌》,推出後好評如潮,作者阿寶真誠動人的文筆、山間農作的生活紀實,以及透過販售水果傳遞出去的訊息,打動無數海內外讀者,對環境的影響至深至遠。2004年陸續獲得開卷好書獎–美好生活書類、金鼎獎等桂冠。《女農討山誌》已成為臺灣自然書寫重要的里程碑與典範之作。【二十週年經典版】特製書衣海報,圖文全新編排,加入作者四篇重量新作,與多篇文末20年回顧,展現深刻多重的關懷面向以及寬闊的思考。

  20年來,女農在山林中不懈、踏實地勞動,體悟自他生命的生存價值。【二十週年經典版】像是一部拍了20年的紀錄片,作者將自己解構、重組,誠實面對從農後種種複雜的心境與轉折,從出世、入世,再出世,思索、處理自己的內在與世界的關係,希望給支持的老讀者一個交代,也讓新讀者看到她真實、充滿風霜波瀾的討山生命。

  探討人與自然關係的書中,少有長期記錄個人實踐過程的著作,19世紀中葉亨利‧梭羅的《湖濱散記》是全球典範。在21世紀的臺灣,女農阿寶如是堅持20年,以尊重自然的方式耕作,日夜揮汗、灑淚,歷經困頓、苦澀、喜悅,種種付出刻在寸寸土地上,真實不虛。

  年少時,了解到自己個性的不適社交與對自然山林的嚮往,遂背起重達20幾公斤的裝備獨自登山,自助旅行、寫生,遊走西藏、尼泊爾、印度,環遊北歐斯堪地那維亞半島。體力的極限、筋骨的熬煉、意志的磨練,成為她日後面對挫折的能量與養分。

  20年前的起心動念,充滿志氣雄心,逼自己從舒適區出走,希望將對土地的關懷付諸行動,於是在梨山山上蓋起自己的房子,種下自己的果園,幾乎完全抽離物質生活,卻不得不斷扣問世界的運作邏輯,從討山的緣起、舉債、蓋房子、搭竹架,除草、滅蟲、耕作、擺攤到與盤商打官司等等,忠實呈現無遮的現實與波折。2007年起為了陪伴母親,作者在宜蘭與梨山兩地奔走,風風火火走入社會運動。【二十週年經典版】增加的〈從有機到友善〉、〈食安與農安〉、〈積極前瞻的國土願景—農地止血與里山倡議〉等新文,便是作者二十餘年來見證高山農業的峰迴路轉之後,對農業與國土計畫等環境議題的重新審視;並希望致力推廣友善農法,鼓勵農友直接和消費者互動,分享耕作場景,將中間商刪除的訊息補回來,重新鏈結消費者與土地,促成大家用自己的消費,為世界做些改變。

  年輕時的憤懣已漸漸平息,作者也終於在自己的生活和對環境(包括自然與人文)的憂心之間找到平衡,不再讓憤怒、憂急和沮喪挫折心靈。果園規模愈來愈小了,病蟲害的侵擾雖仍年年發生,但總有足夠的收成。造林的樹木日益高大,從慣行農法轉型的果樹,大都已病弱死亡,重新定植的果樹,在無藥無肥的條件下生長,反倒健康許多,產量甚至不亞於一般施肥用藥的果園。松鼠、鳥兒和動物們棲於林中,取食水果,是皇天后土的慷慨。恰如當年的期待,一步步向荒野靠近。

  「我不知道傳述這個過程,是否對別人有幫助,唯願認真的靈魂相互交流。」

感動推薦

  王鑫 前臺大地理系教授|田菁&茶 月見學習農園生態照護者(宜蘭小農)|孟東籬 作家|金恒鑣 亞熱帶生態學學會理事長|凌拂 作家|徐仁修 荒野基金會董事長、荒野保護協會創辦人|許世璋 東華大學教授|郭華仁 前臺大農藝系教授|馮小非 上下游新聞市集共同創辦人|楊語芸 上下游新聞市集總編輯

  「初版分為五章十八節,新版則在最末增加一章,若干標題換新,部分文章也變動其位置,而其中十一篇都添加了二十年後的回顧。重量級改變是把〈有機的迷思〉改寫為〈從有機到友善〉,並新增一篇〈食安與農安〉。最末增加一章「瞻顧」詳述中橫沿線農業開發始末,經營者從榮民到平地人、原住民,產業由果樹而蔬菜、高山茶,寫出高山農業對於山林的破壞、政府回收超限利用地的困境。阿寶理解到這問題的複雜性,難以單純用離農返林來解決,因此呼籲透過里山倡議來舒緩,而建議用國土計畫來維護農地的流失與濫用。……《女農討山誌》【二十週年經典版】提到的期望之一是,讓生產者與消費者直接面對,重新鏈結消費者與土地之間斷裂的紐帶,這展現了作者由土地關懷開始投入農業,一路來身體力行、擴張視野、發想卓見的過程,實屬難能可貴,因此樂於推薦這本歷久而彌新的好書。」——郭華仁 臺灣大學農藝學系名譽教授

  「我想知道這個故事的結局。於是,我就到這故事發生的現場,印證這個女子把果園還諸大地的作為。……從她實踐承諾的過程𥚃,我看到她的前面有另外一條更寬闊的保護山林之路,那就是她走入群眾,以更廣闊的視野、更實際的方式把她二十年來的心得傳授給農民,推行友善農作,使更多人更友善地對待土地,走向可永續地經營農業。……阿寶在梨山果園地區,種下三百株樹,看守了二十年,算得上是個品行高尚的人吧。我們能不以臺灣有一個如此無私深愛土地的女子為榮?——金恒鑣 亞熱帶生態學學會理事長

  「冥冥中的牽繫,在我的各種閱讀裡,好書無限,但此書依然是我誠心奉列為一級平台的書。……無有虛驕,無有高調,面對大自然,桶底脫落,徹頭徹尾它是我再一次精神上的齋戒沐浴。」——凌拂 自然寫作者

  「以每季水果的銷售向消費者訴說山的價值,每顆梨子都是一封書信,透過五感去閱讀季節的心意。……擁有一個與環境共振的身軀,無論在哪裡,都難獨善其身,因為自然的聲音無聲卻響亮。……二十年來,阿寶在轉變,山也在變。二十年前,她帶了一個答案上山,二十年後,阿寶在山上,向世界提了一個大哉問。或許無人能答,但,我們可以試著解解看。」——馮小非 上下游新聞市集共同創辦人

  「廿四年前,阿寶在梨山租下一片面積七分多的果園,開始她『退耕還林』的討山大計。……廿四年過去,果園內現在已有七成多的土地滋養著原生種樹木,說阿寶的家在一片「果園」內,不如說在「森林」中更為貼切。……阿寶的果園面對雪劍山列,『聖稜線』的西半段,它的日常始於山巒,也終於山巒,時間在破曉和夕照之間踱步,果樹上長滿了地衣,森林在年華裡茁壯。阿寶總是靜靜看著那片山林,用她如松樹般正直的靈魂,做她願意為山而做的事。至於未來,阿寶認為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問題待決,我們既不必責備歷史,也無須過度擔憂未來,只須清楚自己的行為可能造成的影響,負起當下的責任便是。」——楊語芸 上下游新聞市集總編輯

  「這本《女農討山誌》一再讓我因為內心激動而中斷,因為感動而模糊了眼睛,每一篇章都讓人沉吟不已,我以臺灣有一位這樣真實的女性而驕傲,我可以譽她為廿一世紀的亨利.大衛.梭羅,這本書也堪稱為「《湖濱散記》(二)。從書中我們能感受到她:理想、勇敢、堅毅、勤勞、簡樸、誠實、含蓄、細膩、體貼、熱愛生命,又懂得反省與感恩,幾年辛苦深入的果農生活,不只結出了甜美的人生果實,也凝結出生命的花蜜。」——徐仁修 荒野保護協會創辦人、現任荒野基金會董事長

  「這本書不但記述了阿寶討山的緣起與經歷,還回顧了她成長過程的梗要,使我原先所看到的霧中身影漸漸明晰起來。我看到一個優秀心靈的成長過程與自我錘煉,我看到這樣一個人在靜靜看著世界,在走進這個世界,做她願意為世界做的事而成敗無悔。……敏銳的感受,精準的捕捉,化為簡潔、優美而雋永的文字!我們有幸增加了這麼一本山林田園文學,不論就反省的深度還是就人跟自然的呼應,都不亞於梭羅的《湖濱散記》。」——孟東籬 作家、簡樸生活者

  「許多年前,阿寶就是我心中想像的現代梭羅。這本書記載了她最近期的實驗。她向山問,你看見了什麼?請告訴我。正如同《沙郡年記》的作者李奧帕德(生態學之父)告訴我們要能像山一般的思考,阿寶也想像山一般的思考。她和她的生活同伴——無論是人、是土、是植物、或是動物,都傾心交談。從肉眼的觀察到深層的思考,歸納出人和地的緊密互動故事,也轉訴了人和地的交纏糾結。……愛恨情仇總是故事中的情節。故事的發展也總是沒有結局的。但是明天該何去何從,卻明朗了起來。」——王鑫 前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系教授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阿寶


  李寶蓮,出生於宜蘭。東吳大學中文系畢業,曾任職太魯閣國家公園解說員。
  年輕時熱愛登山、旅行,難以適應都會生活。1999年在梨山租地務農,將過陡的坡地退耕還林,從此為農一生懸命。

 
 

目錄

新版推薦序重新鏈結消費者與土地之間斷裂的紐帶郭華仁
新版推薦序履行一個對土地的𠄘諾金恒鑣
新版推薦序從討山到越過高山馮小非
新版推薦序七分憨膽第一勇凌拂
新版推薦序把自己像植物一樣種下來楊語芸
新版推薦序農為國本,持續二十年的耕地守護田菁&茶
初版推薦序《湖濱散記》(二)徐仁修
初版推薦序對土地的承諾金恒鑣
初版推薦序像山一般的思考王鑫
初版推薦序生命可以短暫,美麗卻要永恆孟東籬

新版自序第二十個春天

I勇氣
1討山緣起
2貴人
3精神夥伴
4舉債
II揮汗
5套袋三昧
6從耕地走回荒野
7剪枝
8除草
9吾亦有廬
10殲蟲記
III百味
11擺攤記
12靠天吃飯
13官司記
IV激盪
14生命的沉思
15從有機到友善
16食安與農安
V守護
17天籟
18人籟
19血肉之軀
VI瞻顧
20中橫沿線農業開發始末
21積極前瞻的國土願景—農地止血與里山倡議
 
 

新版自序

第二十個春天


  女農出版,轉眼二十年!好像應該高調說些什麼,但心卻空空如也!

  這幾年,想說的話愈來愈少,也愈來愈不會寫字了~不就是過日子嗎?不就是工作、吃飯、看山看雲……?不就是日升月落,春去秋來……紅塵笑淚都等閒過了,瞻顧,不過就是用青春暗逝,流年無聲,註解一道萬古不變的生命定則嗎?當烏絲侵霜,心趨於沉靜是好事吧!靜靜對著青山綠樹,靜靜啜飲半百人生,靜靜化去初老的尷尬,靜靜笑對耳順之年迎面而來!

  如果不是務農,不知哪裡還有這麼大的空間,任我從容處理這麼多內外在的糾結與衝突?始終清楚的是,這是一條自我追尋的路,實在沒有高調的理由。人活著的每一刻,都在對環境索取——為了生存所需的一切,以及並非生存必需的一切所想,美好環境在人聚集之處不斷消失,包括寂靜。所以,也感謝身心漸趨靜默的必然。寂靜是大美,如果有一天,無力再對人世有所貢獻,留下寂靜也是一種美好!半百之後的人生,我如斯學習!

  這些年,許多人催促、期待著討山續集,我卻遲遲不敢應允,最重要的原因,或許是二十多年來,除了自己的園子愈來愈天然,放眼周遭這片土地,卻始終沒有太大變化,心虛吧!

  眼看著租地農民來來去去,土地一手轉過一手,果樹砍了種高山茶,茶園難顧挖掉種菜,生雞糞、各式肥料成噸成噸往山上運,碩大豐美的蔬果一箱箱往山下送,農藥瓶廢棄物舊家具……垃圾一車車往山谷傾倒……

  每當想著自己到底為這片山野帶來什麼改變?確實只有汗顏!二十多年歲月無聲流逝,當年的壯懷,隨著春去秋來,隨著無止境的體力活,隨著不輕不重的柴米油鹽,不深不淺的哲學思辨,一年一年化入平淡的日子,再不想張揚了!

  曾經,故鄉蘭陽的變化讓我心驚——原來土地的苦難不只在高山,問題的根源更不在受難土地的現場,而是距離遙遠的都會——人們的生活方式!我由心驚而血熱,由山居而入世,要問世人視農為何物?!

  於是組了「友善耕作小農聯盟」,辦了「大宅院友善市集」,去社大開課倡議校園食農教育,發起「守護宜蘭工作坊」阻擋農舍濫建……在紅塵中衝鋒陷陣,在高山與平原之間頻繁往返,果園半荒!當然,我的網路讀者也徹底遭到冷落:電子報有一搭沒一搭,網站留言久久沒人回應,連訂購水果都沒有太熱情的服務……我有著不怕流失客戶的膽氣,自認為客戶對我的支持,不應該只用來成就一個農夫的安穩,而是要在生活無後顧之憂時,讓這些支持的力量發揮更大的社會影響力!

  然而,那些年義無反顧的奔走,贏得環運推手的聲名在外,也換來五勞七傷的身心在內,回頭看這座餵養我二十多年的山啊……有沒有讓它比我來時更好?我為山下的農業奔走,卻對身處的地方保持沉默,原因很是糾結……

  我居於斯業於斯,觀念差距太大,顧念在地鄰里關係,我總對保育話題三緘其口,盡可能低調——了解在這裡討山的人都是過客——土地不能私有,不是常住久安之所,在一塊朝不保夕的土地上談所謂永續經營,需要的道德情操也太高!

  打從決心務農的那一刻起,早已不知不覺把自己一寸寸種進這片土地,在勞動域界中品味出一種文化,對這種文化生出一種景仰與眷戀——討山人也有一種風骨!當《女農討山誌》出版,媒體熱烈報導,接著幾年颱風頻頻重創梨山,國土脆危,山林保育與人為開發再度強烈對峙,退輔會農場逐一收回放租的土地,國有林也紛紛提起訴訟,砍(果)樹造林;彷彿只要把人逐下山,問題就都迎刃而解!我承租的是原住民保留地,雖然絲毫不受政策波及,但隱隱有一股深沉的不安,收復國土還諸森林,不正是當初上山來的目的嗎?這股不安緣何而起?難道是因為自己也在環境正義的大纛下所驅趕的名單中?還是心中也有一種肯定:有人生活的山,也有值得經營的價值?

  當一年農事又緊鑼密鼓催人來,肢體勞動中,原本模糊的思緒一一清晰起來:山確實不需要人,但只要人有需要山的一天,山與人的完美關係就絕對不是「全面退耕還林」那樣簡單!這本帳,在退耕一派的計算中,農業產值相對於環境代價不成比例,因而主張高山農業應該完全退場。然而,高山農業絕對不是一道簡單的數學題,其間有許多細緻的脈絡需要梳理,我的擔心,是一刀切的政策,同時也將抹殺人與山之間許多美好的紋理!

  生命活著,就一定會改變環境,人類可能是有史以來破壞環境力量最強大的生物,但也可能是唯一懂得從環境中學習、反省與自律的物種!土地與生態是人類的維生系統,當這個系統面臨威脅,我們如何學會明智利用,給予土地應有的尊重?而這樣的尊重如果只是知識層面的理解,和法令規章的約束,終究無法帶來真正的行為改變!

  當人的生活與大自然的距離愈行愈遠,對自然的了解來自各類資訊,而不是生活於大地的直接感動,那麼行為的自律就不可能徹底!依賴法令規範往往無法治本,人們的生活、消費習性將依然故我,甚至因為桎梏在過度人為的環境中,而必須靠無止境的消費填補心靈空虛,雖然沒有直接做出破壞自然的事,但總有許多雙無所不能的白手套會為我們去搾取掠奪,或將問題轉嫁境外!而我們看似無辜的日常生活,正強而有力地支持了這些翻雲覆雨手!

  如果是這樣,那麼,保護環境的根本做法,也許不是把人趕出大自然,而是引導更多人在自然環境中營造生活,從天地萬物深刻學習,才能提煉出與自然共存的真智慧。正如寫出保育聖經《砂郡年紀》的奧爾多.李奧帕德,因為在原野中領略風雨,垂釣溪流,逐獵榛雞,品嘗野莓,伐木劈柴享受營火……從身體到靈魂都浸淫著自然的恩典,才能終身甘於簡樸,並有無比強大的心靈力量為守護原野奮鬥不懈!也正如他書中所言:「我們如果表明自己是在奮鬥,就意味著我們最初就明白,所有需要的事物必須來自內心。單純依靠來自外界的力量,不足以推動人們為某個理念而奮鬥。」在自然中磨練生活的本事,勤勞四體,領略天地的豐厚賜予,獲得感動與信心,人才有可能具備從物質文明出走的勇氣,謙卑自律地做自然的一份子。

  此際,就在發文的前一刻,心中還是忐忑猶疑,深怕文字中的哪一段會被斷章取義地曲解,或簡化歸類成XX主義……高山農業是一道全民的課題,有中央層級的國土規劃,地方層面的發展願景,一線執法的心態與效率,各方民代的政治利益,地方盤根錯節的勢力,還有每一個個人的公民意識;最後是不同立場的各方陣營如何開啟理性對話,為未來世代留下美好環境與生存資源。人與自然的關係需要從生活中一再反芻,不是簡單的非黑即白!我也仍不斷試著從平凡生活的角度重新審視自己在自然中的位置。

  二十年,我日日老去,林木卻年年茁壯,蔥蘢蓊鬱,或許是它們給的沉靜與安定,我心愈來愈悠然,需要拚搏的工作,也愈來愈少,一切似乎都那麼剛剛好,剛剛好的體現此生的信念:江山是主 人是客!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7428290
  • 叢書系列:beNature
  • 規格:平裝 / 288頁 / 17 x 22 x 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贊助商廣告
 
城邦讀書花園 - 今日66折
思考吧!啟發創造性思維的大師課──創意思考之父狄波諾,教你用水平思考法找到新點子
作者:愛德華‧狄波諾 (Edward de Bono)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24-06-06
66折: $ 277 
金石堂 - 今日66折
公視優質兒少節目:神廚賽恩師系列(全4冊)
作者:公共電視「神廚賽恩師」製作團隊
出版社:小熊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03-13
66折: $ 1003 
金石堂 - 今日66折
寫下歷史的世界500步道
66折: $ 495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張忠謀自傳:上冊 一九三一──一九六四
作者:張忠謀
出版社: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11-29
$ 277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
作者: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卡洛琳.班克勒, 納維德.莫迪里
出版社:先覺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3-02-01
$ 356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原子習慣:細微改變帶來巨大成就的實證法則
作者:詹姆斯‧克利爾 (James Clear)
出版社:方智
出版日期:2019-06-01
$ 260 
Taaze 讀冊生活 - 暢銷排行榜
臺灣漫遊錄
作者:楊双子
出版社:春山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0-04-01
$ 300 
 
金石堂 - 新書排行榜
PASSION(2)
作者:KangJak
出版社:台灣角川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12-19
$ 300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剛剛好的自由:自律才能享受自由,讓孩子成為負責任的大人
作者:尚瑞君
出版社: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12-03
$ 266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失控的焦慮世代:手機餵養的世代,如何面對心理疾病的瘟疫
作者:強納森.海德特 (Jonathan Haidt)
出版社:網路與書出版
出版日期:2024-11-29
$ 379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海洋守護隊,啟航!
作者:呂育修
出版社: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12-19
$ 245 
 

©2024 FindBook.com.tw -  購物比價  找書網  找車網  服務條款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