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的轉折點是2014年的318太陽花運動。2014年9月中開展的台北雙年展,法國策展人尼可拉‧布西歐(Nicolas Bourriaud)對於這個台灣的關鍵歷史時刻完全不感興趣,以「劇烈加速度」(The Great Acceleration)為題,帶入「人類世」(Anthropocene)議題。參加完2014台北雙年展開幕,高漲的乏力感、虛無感、懸浮離地的感受,讓我覺得應該要做一些什麼事,真切地回應這座島嶼剛剛發生,且持續轉變中的「我們」的現實,「社會參與藝術系列演講」便在這種複雜情緒之下誕生。
2015年9月,台北當代藝術中心(TCAC)與香港亞洲文獻庫(AAA)共同舉辦「公共製造:財產、抗爭、公/共與藝術的另類經濟」(Made in Public Taipei Forum on Property, Protest, Commons and the Alternative Economies of Art)論壇,我整理想法發表〈藝術/運動作為公共平台的可能〉。同場香港藝評人黃小燕以雨傘革命中的創意生產為主題,標題為〈抗爭演義:鏡中物體比所示更_______〉。論壇會後,我們決定合作研究與書寫發生於同年的太陽花運動與雨傘運動。這個起始點也讓我持續書寫幾篇相關論文,也成為本專書書寫的緣起。
本書的第一章是〈藝術作為運動之殘響?閱讀陳界仁作品「加工廠」、「路徑圖」與「殘響世界」〉的精簡版本,原論文收錄於《現代美術學報》第36期(2018.12): 79-115。第二章為〈Art as Protest: The Forced Eviction of the Shijhou and Sa'owac Urban Indigenous Tribes in Taiwan: Two Case Studies〉,收錄於Routledge Companion to Art in the Public Realm (Routledge, 2020)一書,此章在此基礎上增修而成。第三章奠基於〈Art/ Movement as Public Platform-Artistic Creations an Sunflower Movement and Umbrella Movement〉,原收錄於Art and the City: Worlding the Discussion through a Critical Artspace (Routledge, 2017),此章翻新整體結構,大幅度修改,僅聚焦於太陽花運動之中的創意–創造。第四章、第五章為全新書寫。第六章改寫自筆者之前對兩個環境藝術行動相關文章,並加入後續長達十年以上的觀察與近期的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