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作者在2022年執行衛生福利部委託的成人非親密關係暴力危險評估量表(DA)之研究,分析41件家庭暴力致死案件時,發現這些案件多發生於不堪長期照顧負荷而殺死摯愛親人、慢性精神病患因妄想幻覺發作突然殺死家人、長期失業處於弱勢或被社會排除者因失意或生活壓力殺人、家人親屬間長久的衝突加上長期慢性精神疾病或成癮而造成致命危機等,這些都是社會安全網所欲承接者,但綿密的網絡還是有疏漏的可能。為盡力接住潛在的服務對象,除了增聘專業人力,專業知能的訓練也相當重要。我們從案例分析及「暴力危險評估量表」的發展過程中,深覺基層工作人員必須具備對精神疾病的基本認識及評估能力,故萌生撰寫給社工、心理輔導相關教師與學生,及社會安全網絡人員認識精神病理的書籍。
在社會工作人員專業養成的過程中,精神醫療社工、心理衛生被列為選修課程,而學校的專業輔導教師訓練過程中,也未具備精神疾病的認識。因此,當專業人員投入實務現場面對真實的個案時,可能都要邊做、邊學、邊累積經驗,才能逐漸建立對精神疾病的了解。然而,這樣的結果很可能因為敏感度不夠、專業知能不足而漏失承接危機個案。
本書從心理、社會、生理、營養學的觀點探討精神病理,並從精神醫療、社會安全網的角度介紹常見的精神疾病及基本處遇,分基礎、進階、實務等三部分。在基礎篇介紹精神病理社會工作的概念、生理—心理—社會模式的精神病理與「行為四關鍵」評估模式;在進階篇以《精神疾病診斷準則與統計手冊》(DSM)第四、五版為架構,介紹精神疾病的診斷體系、症狀學,以及精神病、情緒型障礙、精神官能症、人格障礙症、成癮、性侵害及家暴者、暴力被害人、自傷自殺防治等常見精神症狀及基本介入;在實務篇說明個案、團體、家庭工作的評估面向,介紹基本的預防與保健方法。
DSM第四版翻譯精神疾病(disorder)以疾患稱之,第五版則以障礙稱之;國內變態心理學(abnormal psychology)相關書籍多譯為異常、違常或疾患,本書主要譯為障礙症,少部分譯為疾患或異常,皆代表其症狀或行為偏離常態之意。
書中介紹精神疾病時多數會搭配案例的說明,這些案例皆為作者根據實務經驗所改寫,部分則改寫自相關影片或報導實例。在介入及處遇方面,主要從初級預防觀點出發,介紹身心保健、營養補充、穴位按摩的簡易方法,較不著重心理諮商或藥物治療說明。此分別在第三章及第二十章有較多篇幅的介紹,希望提供助人者服務個案及案家時,可立即提供身心保健知識的衛教,不使之繼續惡化,並做有效的轉介或照會。
本書整理自作者的專業訓練與實務經驗,發展出「行為是悶來的、學來的、想來的、神經營養不足或生理異常來的」行為四關鍵,結合依附理論、認知行為、現實治療、優勢觀點、營養身心等取向,以提升自信、療癒創傷、調節情緒、補充營養、降低慢性發炎所導致的身心疾病、改善行為等方式,協助個人學習因應壓力、調適身心。
希望本書能夠成為正在接受專業訓練的社工、心理輔導科系的學生,正在從事兒少保護、家暴及性侵害防治、社會安全網、心理衛生、戒癮處遇、學校輔導體系助人者的實務指引,提供個案立即有效的介入方法。本書可作為修習精神醫療社會工作學生認識精神病理的基本指引,亦可作為助人者實務應用的工具書。
謝謝心理出版社林敬堯總編輯協助本書的出版,謝謝陳文玲編輯悉心的編排與校對。當然,本書難免有所缺失,敬請各位先進不吝回饋與指教。
林明傑、陳慧女 謹識
2023年9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