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正面臨第六次生物大滅絕,想要減緩甚至扭轉生物受到的生存威脅,在人力資源和經費有限下,制定保育行動的優先性有其必需性。為此定期依分類學、受脅情況和族群研究評估各類物種滅絕風險就至關重要。本報告為臺灣第2 次依據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Conservation of Nature, IUCN) 建議類別與標準對所有臺灣陸域爬行類動物進行國家陸域爬行類紅皮書名錄評估。本次報告中納入評估候選的陸域爬行類共有104 種,其中11 種外來入侵種被評定為不適用(Not Applicable) 於區域評估,2 種未做評估(Not Evaluated) 並刪除1 種無效種,總計共有90 種陸域爬行類進入評估流程。在臺灣國家受脅(Nationally Threatened) 爬行類中,有4 種屬於國家極危(Nationally Critical) 類別,3 種為國家瀕危(Nationally Endangered) 類別,以及1 種國家易危(Nationally Vulnerable) 類別,以上共8 種受脅物種,占本次所有進入評估爬行類種數的8.9%。其餘82 種爬行類中,9 種屬於國家接近受脅(Nationally Near-threatened) 類別,67 種屬於國家暫無危機(Nationally Least Concern) 類別,6 種資料缺乏(Data Deficient)。本報告相較於2017 年的臺灣陸域爬行類紅皮書名錄新增了中國小頭蛇、龜山壁虎與梅氏壁虎,但在此次評估皆歸類於資料缺乏。23 種原屬於資料不足類別,本次已重新評定於其他紅皮書類別中。因獲得新文獻和資料重新詮釋,有4 種滅絕風險提高而提升其紅皮書類別,金龜則因臺灣本島近百年來的族群與記錄確定非原生種,屬於外來引入和再消失,因而降低其滅絕風險為國家瀕危。未來仍需定期檢視最新研究報告與各方資料,以了解紅皮書類別的變動,是因不同時期所蒐集到生態背景資訊不同所致,或是物種真實受脅狀態改變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