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文學史上,已知的第一部刑案實錄
★成文於明治年間,2024年中文首度成書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法醫學研究所教授李俊億_審定.推薦
臺灣犯罪作家聯會理事,百萬書評部落客喬齊安_導讀
臺師大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蕭宗瀚_解說
***
明治三十一年一月三十日凌晨,苗栗辨務署的小使遭人殘忍殺害。
被視為嫌犯的篠崎吉治,鋃鐺入獄;
在法治初入臺灣的這個時期,讓我們從各種鑑識報告,
以刀身的血跡為主軸,來記述這樁疑案的經緯……
***
「《艋舺謀殺事件》是臺灣犯罪小說史上已知最早的第一部小說,那麼,《苗栗小使命案》也成了臺灣犯罪小說史上已知最早的第一部刑案實錄。僅僅在一年之內,さんぽん只憑一人之力,就完成了類型文學史的兩大創作濫觴,如此的開創性成就,無疑是驚人而非凡的。」——既晴
以犯罪小說嚴謹的邏輯敘事,有條不紊爬梳苗栗小使命案的來龍去脈。文中諸多的科學驗證描述,具備明治維新後的開化思維,並刻劃出獨特的時代風景。
本書虛實分明,保留嫌犯、證據、可能與本案相關的竊盜案資料,在刑案實錄的體裁下,更融入日臺同島的複雜文化背景,相異的習性會引導出截然不同的推測,讓真凶的選項益發難辨、懸念十足。
以史料的角度來看,本作在維護娛樂性的同時,更保存了日臺兩地這一段特殊歷史的珍貴紀錄,放眼日臺犯罪實錄作品無可取代。
★附錄收有さんぽん(三本)已知最後一篇短篇作品〈老車夫〉。
「全球約四成命案無法破案,苗栗小使命案是這種未破案之一。雖在命案現場與玫瑰花叢各找到疑似凶刀,經檢警偵查,鑑定證據,清查被害人與嫌犯生活,審判後也是事實無著。1898年沒有科技協助,推理是唯一辦案取徑。本書沒有假文青文字、無冤獄控訴陳腔,也無刻意故佈疑陣,事件就這樣緩緩浮現在文字上。立心既異,耳目一新,反覆閱讀也不厭倦。」——國立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所長周愫嫻
「日治時期臺灣犯罪小說蠭出,不僅臺人所撰可觀,日人的日文寫作亦琳瑯滿目,惜過去學界研究鮮少,原因在於作品散見報刊,蒐羅匪易,且文字辨識困難。既晴先生不憚辛勞,繼翻譯《艋舺謀殺事件》之後,此次再推《苗栗小使命案》犯案實錄,文中因有雙線辦案,案情愈趨曲折,而除了再現縝密嫌犯問訊、凶刀鑑定、血跡檢驗和證人傳喚、證詞比對等過程,尚涉及日本人與臺灣人問題,同時還映射出日治初期辨務署組織、法院調查、日人在臺生活概況,是值得細加玩味的迷人之作,且讓人引領期待未來能有系列出版。」——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教授 黃美娥
作者簡介:
さんぽん(三本)
生平不詳,著有本書與臺灣文學史上第一本犯罪小說《艋舺謀殺事件》。
譯者簡介:
既晴
犯罪、恐怖小說家,現為臺灣犯罪作家聯會執行主席暨法人化後第一屆理事長,《推理雜誌》總編輯。譯作有長篇《艋舺謀殺事件》,短篇《與押繪一同旅行的男子》、《夜長姬與耳男》、《瓶詰地獄》、《人間椅子》、《非人之戀》等。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誠摯推薦/
王可樂|王可樂日語
王 師|牽猴子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創辦人
李奕萱|編劇/作家
周愫嫻|國立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特聘教授兼所長
林水福|翻譯家、作家
祁立峰|學者、作家
阿善師|臺灣刑事鑑識專家
高翊峰|小說家
陳允元|學者、作家
黃美娥|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教授
葉 桑|資深推理作家
蔡亦竹|日本文化研究者
顏 瑜|第三屆「鏡文學百萬影視小說大獎」首獎得主
蘇上豪|金鼎獎得主、心臟外科醫師
(依姓名筆劃序)
審定/李俊億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法醫學研究所教授。
名人推薦:誠摯推薦/
王可樂|王可樂日語
王 師|牽猴子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創辦人
李奕萱|編劇/作家
周愫嫻|國立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特聘教授兼所長
林水福|翻譯家、作家
祁立峰|學者、作家
阿善師|臺灣刑事鑑識專家
高翊峰|小說家
陳允元|學者、作家
黃美娥|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教授
葉 桑|資深推理作家
蔡亦竹|日本文化研究者
顏 瑜|第三屆「鏡文學百萬影視小說大獎」首獎得主
蘇上豪|金鼎獎得主、心臟外科醫師
(依姓名筆劃序)
審定/李俊億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法醫學研究所教授。
章節試閱
1
明治三十一年一月三十日的凌晨,新竹縣苗栗辨務署一位名叫竹山畩助的小使遭人殘忍殺害。
當時值班的篠崎吉治,不幸成了竹山殺人案的嫌犯,被長期收押入監。後來,他在新竹地方法院一度獲得無罪判決,但由於檢察官的上訴,案件再度送回當地覆審法院。
歷經種種調查後,篠崎終於徹底證明了自己的清白,於本月八日獲判無罪,並在同月十日搭乘威海丸,平安返抵家鄉。
在這八個月的期間,篠崎身陷冤罪,承受了牢獄之苦。他堅稱沒有犯罪,因而導致了可怕的密室監禁。他究竟是有罪或是無辜,在當時是一個巨大的謎團。無論如何,現今的審判都必須以證據為立論,一旦涉嫌,若缺乏相對應的反證,僅僅妄自主張無罪,也是於事無補的。此外,他遭受到長時間的囚禁,到底是因為他一直提不出有罪的反證,或者,只是因為他的態度頑固而拒絕認罪?凡此種種,都化為令人墜入混沌,猶如身處五里霧中的疑雲。
然而,主導此案的偵探煞費苦心,追蹤著若有似無的線索,終於讓這樁冤案水落石出。在這段過程中,他偵訊了許多證人、累積了大量研究,如今,見到他勤奮辦案的軌跡,宛如一部壯闊絕倫的小說。
因此,我將依據案情的真相予以記述,並在本報連載這篇名為《偵探實話‧苗栗小使命案》的作品。故事的情節,是基於公開審判的旁聽紀錄、醫學檢驗、刀劍鑑定,以及生沼律師和篠崎被告的談話彙整。
那麼,就讓我們來看看,為何篠崎這麼一位溫和敦厚的人,會成為這起謀殺案的嫌犯。原來,他隨身攜帶的刀身上沾染了斑斑血跡,這也是讓他身陷這場奇禍的主因。因此,本篇故事想要以刀身的血跡為主軸,來記述這樁疑案的經緯。(三本記述)
苗栗辨務署主記篠崎吉治,正好是明治三十一年一月三十日的值班人員,當時已經入夜,四周寂靜。他抬起頭,打開宿直所的障子,大約是凌晨三時,東方的天空已經微微泛白,但夜風有些潮濕,吹過他的臉頰,令他的睡意全消。
因為,他偶然注意到,原本在夜晚應該牢牢鎖住的房門似乎被打開了,這顯然是有人刻意這麼做,恐怕是有小偷潛入行竊。他是今夜的值班人員,如果有盜賊行竊,將造成嚴重的事態。
他緊張地一面思考,一面靜靜地查看,但並未發現任何可疑之處。
於是,他試著大喊了兩三聲:「有小偷!有小偷!」
他的呼聲穿透夜幕,響亮的聲音迴盪四方。此時,一陣彷彿匆忙逃竄般的可疑腳步聲,像是有人在南邊小使室的戶外奔跑的腳步聲。
篠崎一度認為,那是來自小偷的腳步聲,小偷被他的呼喊嚇跑了。於是他拿起放在臥室西側的一把刀,他早就將這把刀放在那裡,作為防盜之用。他走過廊道,來到小使室前,大聲叫喊「竹山!竹山!」但沒有聽到任何回音。他自言自語地說:「睡得可真熟啊。」
接著,他打開小使室的門,再次喊叫,但仍然是一片寂靜,沒有回應。
篠崎雖然感覺不太尋常,但當他透過窗口看到正在睡覺的竹山時,發現了一個黑色的物體橫躺在那裡,令他心生疑惑。然而,他更擔心的是小偷的行蹤,所以他沒再多想,轉從後門出去。結果,他發現小使室旁邊的土間入口,東側的門也是開著的,他愈來愈確信,一定發生了什麼事。
他走出去大喊五六次:「小偷! 有小偷啊!」此時,正留宿於辨務署事務室附近的井野政雄也趕到了,問他出了什麼事。
「快點,小偷闖進來了。」
「什麼! 小偷闖進來了? 這太嚴重了,有什麼東西被偷了嗎?」
「還不知道,總之我現在要去追小偷,你好好留守在這裡。」
「但是,小偷可能已經不在這裡了,我們得進屋查一下有沒有什麼物品遺失。」
「那我們進房裡看看。」
「剛才我叫了小使好幾次,但他卻一直沒起來,年輕人真會睡啊。我們再去叫醒他吧。」
他們來到小使室,大聲叫喊:「小使! 小使!」
但狀況並未改變,對方沒有回答。
「太奇怪了吧。」
篠崎說著,走了兩三步進入小使室。「啊啊,太可怕了……好可怕啊,有血跡!」
「什麼血跡……哇啊,竹山被殺了!」
「一定是小偷殺的。無論如何,我們必須立刻報警。我去報警。」
「等等,你還在值班,我去報警好了。」
「那麼,就拜託你了。」
井野政雄立即前往附近的警察署報案。
2
明治三十一年一月三十日凌晨三時二十分,正值寒氣透人肌膚之際。
新竹縣苗栗辨務署主記井野政雄來到苗栗警察署前,神色驚慌地對值班的警官說:「在辨務署值夜的小使竹山畩助,剛才不知被誰殺害了,請立即派人前來。」
一聽到這個消息,署長榎田兼明認為事態嚴重,馬上帶領巡查部長里村慶吉與五名巡查前往現場。他們在三時三十分抵達辨務署。同一時間,苗栗憲兵主部中尉土屋芳蔵也趕到了。他們馬上布署巡查,戒備四周,並向苗栗鹿港發出緊急通報,請求派遣醫生出勤。
署長榎田召喚巡查部長,說:「首先,我們必須立即打電報將此事通知新竹法院的預審法官,麻煩你吩咐小使把這封電報送到電信局。這封電報的內容是—『辨務署有賊,殺害小使,逃逸中。』」
當晚的值夜員篠崎吉治、緊急通報的井野政雄、憲兵中尉土屋芳藏,在幾名巡警的見證下,進入案發現場進行調查。他們來到躺臥著屍體的小使室,將房門打開,進入室內查看。
房間裡的洋燈仍然點亮著,窗下的榻榻米上放著《日本外史》等書籍、行李,以及一些日常生活的雜物。
被害者竹山,頭部朝著東方,身軀躺臥向南。他的身下鋪著一張紅色毛毯,身上再蓋著一張紅色毛毯、一張臺灣製棉被,肩膀部分稍微露出,枕邊染有大量血跡。首先,他們掀開了被子和毛毯,為確認死者的傷勢,接著,將內衣縱向割開,再將屍體轉向北方,此時,他們發現死者左側的頸部有一道傷口,似乎是被銳利刀刃斜斬而造成的,長度約有四寸。
他們著手進一步細查的同時,警察署的小使帶了一封電報前來。
署長展讀,是法院的回覆電報—「煩請完成初步調查,維持屍體等物之原狀。」
於是,署長榎田向大家說明:「依據這封電報,預審法官明天會親自來調查,所以我們這邊先暫時停止調查。」
他們再次將被子蓋住屍體,並且讓背部的肌膚由被割裂的內衣中露出,把屍體重新移回略微朝南的方位。
榎田又說:「調查工作到此為止。不過,為了謹慎起見,除了嚴禁任何人出入這間小使室,也必須將出入口封鎖,在離開以前要貼上封條。」他對小使做了上述的命令。
接著,他針對其他的房間全面清查後,發現篠崎主記就寢的宿直所入口東側、與門檻稍微有些距離的榻榻米上有少許血跡,此外,玄關入口處的木屐上也沾了些微血跡。
警察署長立即仔細查看這些地方,沉思了一會兒,再露出一副一無所知的表情,對篠崎說:「篠崎主記,你是當晚的值班員,警方想請教案發當時的經過,請稍後到警察署報到。」
榎田語畢,與前來偵查的其他警員一同離開了辨務署。
1
明治三十一年一月三十日的凌晨,新竹縣苗栗辨務署一位名叫竹山畩助的小使遭人殘忍殺害。
當時值班的篠崎吉治,不幸成了竹山殺人案的嫌犯,被長期收押入監。後來,他在新竹地方法院一度獲得無罪判決,但由於檢察官的上訴,案件再度送回當地覆審法院。
歷經種種調查後,篠崎終於徹底證明了自己的清白,於本月八日獲判無罪,並在同月十日搭乘威海丸,平安返抵家鄉。
在這八個月的期間,篠崎身陷冤罪,承受了牢獄之苦。他堅稱沒有犯罪,因而導致了可怕的密室監禁。他究竟是有罪或是無辜,在當時是一個巨大的謎團。無論如何,現今的審判都...
推薦序
歷史不能忘記,迷信必生冤獄/李俊億
一百多年前發生的《苗栗小使命案》,以小使命案現場為偵查起點,追查到宿直所出入口的拉柄與榻榻米上的血跡,再追到宿直所內沾有微量血跡的棉被、單衣與日本刀等,進而推論殺人凶手可能就是值班者—篠崎吉治。雖然他矢口否認,但還是被鎖定。在威脅利誘,甚至拘禁在不人道的密室後,篠崎吉治依舊不認罪,最終被認定是深藏不露、膽大妄為的凶狠殺手。
一百多年後的臺灣,科技進步了,偵查人員的專業也提高了,但似乎沒有記取教訓,類似的「科學辦案」情節還在發生,甚至更進化到一定要逼出嫌犯的自白,才算圓滿。江國慶案,依據空軍作戰司令部八十六年覆高則劍字第06號判決書:「據法務部調查局對被告所做鑑定測謊報告,發覺其涉有重嫌乃鎖定調查,迄於同年十月四日終於突破其心防,始俯首認罪等事實。」江國慶在測謊沒過後,開始了被刑求的惡夢。鄭性澤涉入殺警案被借提出來後,多了貓熊眼。兩人都自白犯罪,但在審判時都全盤否認,並控訴刑求逼供。被告身心遭受重創才自白認罪,但法官並未查明,導致釀成冤獄,甚至冤死。
在鑑定方面,現在雖然科技進步了,但迷信科學與崇拜專家,卻成了更致命的冤案原因,使得平反難度更高。江國慶案,依據監察院糾正案文引述江國慶在禁閉期間所寫的家書,江國慶喊冤了,他清楚地描述被刑求的細節。但對調查人員拿出「科學證據」曉以大義逼他自白,他卻寫著:「心中卻滿頭霧水,何謂當天所留下的證物,難道我竟被他們認定是凶手嗎? 接著他們又一直交復強調,你不承認也沒有關係,光是這些證據就足以判你死刑。……而令我更無力的是為什麼偏偏找上我。難道因為我在營站上班嗎?」一連串的疑問,他不知道如何辯駁,因為科學證據太深奧了。但只有他最清楚,這些滿口科學的鑑定專家害死了他。
在鄭性澤涉入的殺警案中,專業的法醫依據解剖推論出兩個彈道方向;鑑識專家亦依據虎口上的火藥殘跡與彈殼位置,推論出鄭性澤的兩階段殺警手法。這些科學鑑定與專家意見,塑造出鄭性澤具有傳說中的「移形換位」功夫,在槍林彈雨下,可以瞬間移動到不同的位置開槍襲警,真不可思議。
科學證據確實很深奧,一般人無法理解,法官也不許檢驗。依據二○○五年美國無辜者計劃(Innocence Project)之統計,在八十六件冤案中,居然有六三%的案件出現鑑定錯誤,有二七%的案件出現專家誤導。可見迷信科學與崇拜專家,國內外皆然,民眾與法官亦是。以下是個人觀察國內幾個重大爭議案件,有些已被平反,有些還在申冤,歸納出專家意見可能造成冤案的「五一特徵」:
一鳴驚人:專家意見,乾綱獨斷,無事實或資料佐證。
一體同心:偵查鑑定,相互配合,無驗證與制衡功能。
一人成虎:裙帶專家,情義相挺,無獨立與客觀精神。
一呼百諾:官方權威,尊貴禮遇,無論品質照單全收。
一見鍾情:有罪推定,漠視質疑,無意檢驗垃圾科學。
這些具有冤案特徵的專家意見是導致冤案的重要因素,但在檢視《苗栗小使命案》鑑定證據時,僅發現少部分的「五一特徵」。例如,一鳴驚人部分,血跡與刀劍鑑定的意見有疑似超出證據範圍,讓被告無辜被鎖定。而其他以相互制衡的鑑定制度所提出的專家意見,並無冤案之「五一特徵」,值得效法。例如,一體同心部分,偵查人員與鑑定人員,並無相互配合;一人成虎部分,三次鑑定之鑑定專家都互不隸屬,沒有裙帶關係,沒有情義相挺的問題;一呼百諾部分,來自不同單位的鑑定人都沒有受到特別禮遇,沒有官大學問大的問題;一見鍾情部分,法官客觀判斷,接受不同的鑑定意見,沒有一見鍾情的問題。
專家意見的「五一特徵」是判斷冤案的紅色指標,法官應該詳細查明,若不理會紅燈,則冤案將難以避免。《苗栗小使命案》在偵查期間的兩次鑑定結果都對被告不利,但被告仍堅決否認殺人,並要求再鑑定,而法官竟然同意。本案法官為求真相而進行再鑑定的做法,令人敬佩。
閱讀《苗栗小使命案》就像在看命案偵查的紀錄片,從民眾報案、警察受理、訪問證人、現場勘查、法醫相驗、調查嫌犯、扣押證據、拘捕嫌犯、提示證據、血跡鑑定、凶刀鑑定、嫌犯否認、拘禁密室、證物再鑑定、檢察官起訴、律師辯護等,跟隨著辦案節奏,一起追查嫌犯,扣人心弦。本案以證據鎖定嫌犯,再推論犯罪過程,而最後的判決更凸顯出法官在司法審判中的價值。
《苗栗小使命案》在當時嚴謹的科學驗證下,仍然無法避免冤枉被告,值得司法人員警惕。而這些活生生的情節,竟是百年前發生在這片土地上,值得探究,更值得借鏡。歷史不能忘記,迷信必生冤獄,自古皆然!
(本文作者為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法醫學研究所教授,同時為本書審定。)
《苗栗小使命案》譯後記
《苗栗小使命案》是作家さんぽん繼《艋舺謀殺事件》在報紙上的第二部連載作品。
它發表於《臺灣日日新報》,自明治三十一年(1898)十月二十日開始連載,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止,共四十五回。與《艋舺謀殺事件》相同,作品連載結束後並未集結成書,同樣是在日治時代臺灣文學專家學者的挖掘下,其存在才得以為人所知。
這部作品,也是目前日治時代臺灣文學考證成果中さんぽん的最後一部長篇。兩年後,さんぽん在《臺灣日日新報》還有一個短篇小說〈老車夫〉—儘管它分為上、下兩回,但其實是刊載於同一日的同一版—除此之外,並沒有再發現他的其他作品了。這篇作品是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黃美娥教授提供給我的資料,謹此致上謝意。
不同於《艋舺謀殺事件》的小說體裁,《苗栗小使命案》是一部刑案實錄。《艋舺謀殺事件》是臺灣犯罪小說史上已知最早的第一部小說,那麼,《苗栗小使命案》也成了臺灣犯罪小說史上已知最早的第一部刑案實錄。僅僅在一年之內,さんぽん只憑一人之力,就完成了類型文學史的兩大創作濫觴,如此的開創性成就,無疑是驚人而非凡的。
有了《艋舺謀殺事件》的處理經驗,《苗栗小使命案》一開始的作業相對順利得多。《臺灣日日新報》的原件保存狀況,普遍也比《臺灣新報》為佳,而所有的連載回數皆未遺佚,都使字跡判讀、修補費時較少。
不過,到了正式進入翻譯的環節,難度則一下子提高不少。最關鍵的原因,自然是內文詳細地描述了案件罪證的鑑識程序,涉及大量的法醫、化學專有名詞。翻譯《艋舺謀殺事件》時,我遭遇了明治時代文語體、口語體混合的轉換期所導致的文字翻譯門檻,幸賴妻子的解讀才得以跨越。同樣的,專業學科的發展歷經了一百多年,許多理科知識的外來語,從漢字表意轉變為片假名表意,許多實驗技術因為高效率、低成本的考量而取捨、廢棄、改變,此時,我也遭遇了專業學科百年變遷所導致的知識翻譯門檻。
臺灣大學醫學院法醫學李俊億教授協助本書的審定,悉心調查散布在作品裡那些早就掩沒於舊日文獻中、長年被人遺忘的專有名詞,審定相關註釋,串接起現代讀者也能夠理解的理科知識,令人彷彿走進了一道科學發展的時光隧道,另外,他也在百忙之中為這本書寫推薦序,在此致上深深謝意。
關於本書的時代背景,好友評論家喬齊安的導讀,梳理了《苗栗小使命案》出現前後,孕育日本刑案實錄創作的文學土壤,而對日治時代臺灣犯罪搜查實務有深入研究的蕭宗瀚老師,則撰寫了書末解說,詳實重現日治初期刑案的偵調、檢訴現場,兩篇文章均讓本書增色萬分,令我銘感五內,不勝感激。
此外,負責主編本書的佩穎,與我是第二度合作,這次花了許多時間整理圖照,得以還原當年的科學鑑識背景,是本作彌足珍貴的影像紀錄,在此致上謝意。
去年以《艋舺謀殺事件》為起點—其實在一開始,這只是一個單純抱著好奇心、追溯臺灣犯罪文學根源的探索,經過了一年多,第二本長篇譯作已經即將付梓。同時,今年六月起復刊的《推理雜誌》上,我也陸續翻譯了飯岡秀三〈探偵物語.士林川血染船〉與〈探偵實話.奇代の兇賊臺北城下を騒す〉兩個短篇。
不知不覺中,「日治時代在臺日人犯罪文學創作」的大眾小說現代語譯工程,已然勾勒出愈來愈清晰的輪廓了。我由衷期待,這項工程未來能夠持續拓展,繼而與當代的臺灣犯罪文學創作遙相輝映。
歷史不能忘記,迷信必生冤獄/李俊億
一百多年前發生的《苗栗小使命案》,以小使命案現場為偵查起點,追查到宿直所出入口的拉柄與榻榻米上的血跡,再追到宿直所內沾有微量血跡的棉被、單衣與日本刀等,進而推論殺人凶手可能就是值班者—篠崎吉治。雖然他矢口否認,但還是被鎖定。在威脅利誘,甚至拘禁在不人道的密室後,篠崎吉治依舊不認罪,最終被認定是深藏不露、膽大妄為的凶狠殺手。
一百多年後的臺灣,科技進步了,偵查人員的專業也提高了,但似乎沒有記取教訓,類似的「科學辦案」情節還在發生,甚至更進化到一定要逼出嫌犯的自...
目錄
推薦詞-周愫嫻
推薦詞-黃美娥
推薦—歷史不能忘記,迷信必生冤獄/李俊億
導讀—虛實分明,無可取代的日臺犯罪實錄經典/喬齊安
本文
譯後記/既晴
解說—臺灣刑事偵查的時代縮影/蕭宗瀚
附錄一:《苗栗小使命案》連載及修訂概要
附錄二:作中人物生平考察
附錄三:短篇小說〈老車夫〉
附錄四:苗栗辨務署小使命案報紙原文
附錄五:圖片及照片出處
推薦詞-周愫嫻
推薦詞-黃美娥
推薦—歷史不能忘記,迷信必生冤獄/李俊億
導讀—虛實分明,無可取代的日臺犯罪實錄經典/喬齊安
本文
譯後記/既晴
解說—臺灣刑事偵查的時代縮影/蕭宗瀚
附錄一:《苗栗小使命案》連載及修訂概要
附錄二:作中人物生平考察
附錄三:短篇小說〈老車夫〉
附錄四:苗栗辨務署小使命案報紙原文
附錄五:圖片及照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