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找書網找車網
FindBook  
 有 5 項符合

苗栗小使命案

的圖書
苗栗小使命案【金石堂、博客來熱銷】 苗栗小使命案【金石堂、博客來熱銷】

作者:さんぽん三本)、既晴 
出版社:前衛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11-27
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博客來   評分:
圖書名稱:苗栗小使命案

內容簡介

  ★臺灣文學史上,已知的第一部刑案實錄
  ★成文於明治年間,2024年中文首度成書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法醫學研究所教授李俊億_審定.推薦
  臺灣犯罪作家聯會理事,百萬書評部落客喬齊安_導讀
  臺師大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蕭宗瀚_解說

  明治三十一年一月三十日凌晨,苗栗辨務署的小使遭人殘忍殺害。

  被視為嫌犯的篠崎吉治,鋃鐺入獄;
  在法治初入臺灣的這個時期,讓我們從各種鑑識報告,
  以刀身的血跡為主軸,來記述這樁疑案的經緯……

  「《艋舺謀殺事件》是臺灣犯罪小說史上已知最早的第一部小說,那麼,《苗栗小使命案》也成了臺灣犯罪小說史上已知最早的第一部刑案實錄。僅僅在一年之內,さんぽん只憑一人之力,就完成了類型文學史的兩大創作濫觴,如此的開創性成就,無疑是驚人而非凡的。」——既晴

  以犯罪小說嚴謹的邏輯敘事,有條不紊爬梳苗栗小使命案的來龍去脈。文中諸多的科學驗證描述,具備明治維新後的開化思維,並刻劃出獨特的時代風景。

  本書虛實分明,保留嫌犯、證據、可能與本案相關的竊盜案資料,在刑案實錄的體裁下,更融入日臺同島的複雜文化背景,相異的習性會引導出截然不同的推測,讓真凶的選項益發難辨、懸念十足。

  以史料的角度來看,本作在維護娛樂性的同時,更保存了日臺兩地這一段特殊歷史的珍貴紀錄,放眼日臺犯罪實錄作品無可取代。

  ★附錄收有さんぽん(三本)已知最後一篇短篇作品〈老車夫〉。

  「全球約四成命案無法破案,苗栗小使命案是這種未破案之一。雖在命案現場與玫瑰花叢各找到疑似凶刀,經檢警偵查,鑑定證據,清查被害人與嫌犯生活,審判後也是事實無著。1898年沒有科技協助,推理是唯一辦案取徑。本書沒有假文青文字、無冤獄控訴陳腔,也無刻意故佈疑陣,事件就這樣緩緩浮現在文字上。立心既異,耳目一新,反覆閱讀也不厭倦。」——國立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所長周愫嫻

  「日治時期臺灣犯罪小說蠭出,不僅臺人所撰可觀,日人的日文寫作亦琳瑯滿目,惜過去學界研究鮮少,原因在於作品散見報刊,蒐羅匪易,且文字辨識困難。既晴先生不憚辛勞,繼翻譯《艋舺謀殺事件》之後,此次再推《苗栗小使命案》犯案實錄,文中因有雙線辦案,案情愈趨曲折,而除了再現縝密嫌犯問訊、凶刀鑑定、血跡檢驗和證人傳喚、證詞比對等過程,尚涉及日本人與臺灣人問題,同時還映射出日治初期辨務署組織、法院調查、日人在臺生活概況,是值得細加玩味的迷人之作,且讓人引領期待未來能有系列出版。」——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教授  黃美娥

誠摯推薦

  王可樂|王可樂日語
  王 師|牽猴子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創辦人
  李奕萱|編劇/作家
  周愫嫻|國立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特聘教授兼所長
  林水福|翻譯家、作家
  祁立峰|學者、作家
  阿善師|臺灣刑事鑑識專家
  高翊峰|小說家
  陳允元|學者、作家
  黃美娥|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教授
  葉 桑|資深推理作家
  蔡亦竹|日本文化研究者 
  顏 瑜|第三屆「鏡文學百萬影視小說大獎」首獎得主
  蘇上豪|金鼎獎得主、心臟外科醫師
  (依姓名筆劃序)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さんぽん(三本)


  生平不詳,著有本書與臺灣文學史上第一本犯罪小說《艋舺謀殺事件》。

譯者簡介

既晴


  犯罪、恐怖小說家,現為臺灣犯罪作家聯會執行主席暨法人化後第一屆理事長,《推理雜誌》總編輯。譯作有長篇《艋舺謀殺事件》,短篇《與押繪一同旅行的男子》、《夜長姬與耳男》、《瓶詰地獄》、《人間椅子》、《非人之戀》等。

審定簡介

李俊億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法醫學研究所教授。
 
 

目錄

推薦詞-周愫嫻
推薦詞-黃美娥
推薦—歷史不能忘記,迷信必生冤獄/李俊億
導讀—虛實分明,無可取代的日臺犯罪實錄經典/喬齊安

本文
譯後記/既晴
解說—臺灣刑事偵查的時代縮影/蕭宗瀚

附錄一:《苗栗小使命案》連載及修訂概要
附錄二:作中人物生平考察
附錄三:短篇小說〈老車夫〉
附錄四:苗栗辨務署小使命案報紙原文
附錄五:圖片及照片出處

 
 

推薦序

歷史不能忘記,迷信必生冤獄/李俊億


  一百多年前發生的《苗栗小使命案》,以小使命案現場為偵查起點,追查到宿直所出入口的拉柄與榻榻米上的血跡,再追到宿直所內沾有微量血跡的棉被、單衣與日本刀等,進而推論殺人凶手可能就是值班者—篠崎吉治。雖然他矢口否認,但還是被鎖定。在威脅利誘,甚至拘禁在不人道的密室後,篠崎吉治依舊不認罪,最終被認定是深藏不露、膽大妄為的凶狠殺手。

  一百多年後的臺灣,科技進步了,偵查人員的專業也提高了,但似乎沒有記取教訓,類似的「科學辦案」情節還在發生,甚至更進化到一定要逼出嫌犯的自白,才算圓滿。江國慶案,依據空軍作戰司令部八十六年覆高則劍字第06號判決書:「據法務部調查局對被告所做鑑定測謊報告,發覺其涉有重嫌乃鎖定調查,迄於同年十月四日終於突破其心防,始俯首認罪等事實。」江國慶在測謊沒過後,開始了被刑求的惡夢。鄭性澤涉入殺警案被借提出來後,多了貓熊眼。兩人都自白犯罪,但在審判時都全盤否認,並控訴刑求逼供。被告身心遭受重創才自白認罪,但法官並未查明,導致釀成冤獄,甚至冤死。

  在鑑定方面,現在雖然科技進步了,但迷信科學與崇拜專家,卻成了更致命的冤案原因,使得平反難度更高。江國慶案,依據監察院糾正案文引述江國慶在禁閉期間所寫的家書,江國慶喊冤了,他清楚地描述被刑求的細節。但對調查人員拿出「科學證據」曉以大義逼他自白,他卻寫著:「心中卻滿頭霧水,何謂當天所留下的證物,難道我竟被他們認定是凶手嗎? 接著他們又一直交復強調,你不承認也沒有關係,光是這些證據就足以判你死刑。……而令我更無力的是為什麼偏偏找上我。難道因為我在營站上班嗎?」一連串的疑問,他不知道如何辯駁,因為科學證據太深奧了。但只有他最清楚,這些滿口科學的鑑定專家害死了他。

  在鄭性澤涉入的殺警案中,專業的法醫依據解剖推論出兩個彈道方向;鑑識專家亦依據虎口上的火藥殘跡與彈殼位置,推論出鄭性澤的兩階段殺警手法。這些科學鑑定與專家意見,塑造出鄭性澤具有傳說中的「移形換位」功夫,在槍林彈雨下,可以瞬間移動到不同的位置開槍襲警,真不可思議。

  科學證據確實很深奧,一般人無法理解,法官也不許檢驗。依據二○○五年美國無辜者計劃(Innocence Project)之統計,在八十六件冤案中,居然有六三%的案件出現鑑定錯誤,有二七%的案件出現專家誤導。可見迷信科學與崇拜專家,國內外皆然,民眾與法官亦是。以下是個人觀察國內幾個重大爭議案件,有些已被平反,有些還在申冤,歸納出專家意見可能造成冤案的「五一特徵」:

  一鳴驚人:專家意見,乾綱獨斷,無事實或資料佐證。
  一體同心:偵查鑑定,相互配合,無驗證與制衡功能。
  一人成虎:裙帶專家,情義相挺,無獨立與客觀精神。
  一呼百諾:官方權威,尊貴禮遇,無論品質照單全收。
  一見鍾情:有罪推定,漠視質疑,無意檢驗垃圾科學。

  這些具有冤案特徵的專家意見是導致冤案的重要因素,但在檢視《苗栗小使命案》鑑定證據時,僅發現少部分的「五一特徵」。例如,一鳴驚人部分,血跡與刀劍鑑定的意見有疑似超出證據範圍,讓被告無辜被鎖定。而其他以相互制衡的鑑定制度所提出的專家意見,並無冤案之「五一特徵」,值得效法。例如,一體同心部分,偵查人員與鑑定人員,並無相互配合;一人成虎部分,三次鑑定之鑑定專家都互不隸屬,沒有裙帶關係,沒有情義相挺的問題;一呼百諾部分,來自不同單位的鑑定人都沒有受到特別禮遇,沒有官大學問大的問題;一見鍾情部分,法官客觀判斷,接受不同的鑑定意見,沒有一見鍾情的問題。

  專家意見的「五一特徵」是判斷冤案的紅色指標,法官應該詳細查明,若不理會紅燈,則冤案將難以避免。《苗栗小使命案》在偵查期間的兩次鑑定結果都對被告不利,但被告仍堅決否認殺人,並要求再鑑定,而法官竟然同意。本案法官為求真相而進行再鑑定的做法,令人敬佩。

  閱讀《苗栗小使命案》就像在看命案偵查的紀錄片,從民眾報案、警察受理、訪問證人、現場勘查、法醫相驗、調查嫌犯、扣押證據、拘捕嫌犯、提示證據、血跡鑑定、凶刀鑑定、嫌犯否認、拘禁密室、證物再鑑定、檢察官起訴、律師辯護等,跟隨著辦案節奏,一起追查嫌犯,扣人心弦。本案以證據鎖定嫌犯,再推論犯罪過程,而最後的判決更凸顯出法官在司法審判中的價值。

  《苗栗小使命案》在當時嚴謹的科學驗證下,仍然無法避免冤枉被告,值得司法人員警惕。而這些活生生的情節,竟是百年前發生在這片土地上,值得探究,更值得借鏡。歷史不能忘記,迷信必生冤獄,自古皆然!

  (本文作者為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法醫學研究所教授,同時為本書審定。)

《苗栗小使命案》譯後記

  《苗栗小使命案》是作家さんぽん繼《艋舺謀殺事件》在報紙上的第二部連載作品。

  它發表於《臺灣日日新報》,自明治三十一年(1898)十月二十日開始連載,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止,共四十五回。與《艋舺謀殺事件》相同,作品連載結束後並未集結成書,同樣是在日治時代臺灣文學專家學者的挖掘下,其存在才得以為人所知。

  這部作品,也是目前日治時代臺灣文學考證成果中さんぽん的最後一部長篇。兩年後,さんぽん在《臺灣日日新報》還有一個短篇小說〈老車夫〉—儘管它分為上、下兩回,但其實是刊載於同一日的同一版—除此之外,並沒有再發現他的其他作品了。這篇作品是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黃美娥教授提供給我的資料,謹此致上謝意。

  不同於《艋舺謀殺事件》的小說體裁,《苗栗小使命案》是一部刑案實錄。《艋舺謀殺事件》是臺灣犯罪小說史上已知最早的第一部小說,那麼,《苗栗小使命案》也成了臺灣犯罪小說史上已知最早的第一部刑案實錄。僅僅在一年之內,さんぽん只憑一人之力,就完成了類型文學史的兩大創作濫觴,如此的開創性成就,無疑是驚人而非凡的。

  有了《艋舺謀殺事件》的處理經驗,《苗栗小使命案》一開始的作業相對順利得多。《臺灣日日新報》的原件保存狀況,普遍也比《臺灣新報》為佳,而所有的連載回數皆未遺佚,都使字跡判讀、修補費時較少。

  不過,到了正式進入翻譯的環節,難度則一下子提高不少。最關鍵的原因,自然是內文詳細地描述了案件罪證的鑑識程序,涉及大量的法醫、化學專有名詞。翻譯《艋舺謀殺事件》時,我遭遇了明治時代文語體、口語體混合的轉換期所導致的文字翻譯門檻,幸賴妻子的解讀才得以跨越。同樣的,專業學科的發展歷經了一百多年,許多理科知識的外來語,從漢字表意轉變為片假名表意,許多實驗技術因為高效率、低成本的考量而取捨、廢棄、改變,此時,我也遭遇了專業學科百年變遷所導致的知識翻譯門檻。

  臺灣大學醫學院法醫學李俊億教授協助本書的審定,悉心調查散布在作品裡那些早就掩沒於舊日文獻中、長年被人遺忘的專有名詞,審定相關註釋,串接起現代讀者也能夠理解的理科知識,令人彷彿走進了一道科學發展的時光隧道,另外,他也在百忙之中為這本書寫推薦序,在此致上深深謝意。

  關於本書的時代背景,好友評論家喬齊安的導讀,梳理了《苗栗小使命案》出現前後,孕育日本刑案實錄創作的文學土壤,而對日治時代臺灣犯罪搜查實務有深入研究的蕭宗瀚老師,則撰寫了書末解說,詳實重現日治初期刑案的偵調、檢訴現場,兩篇文章均讓本書增色萬分,令我銘感五內,不勝感激。

  此外,負責主編本書的佩穎,與我是第二度合作,這次花了許多時間整理圖照,得以還原當年的科學鑑識背景,是本作彌足珍貴的影像紀錄,在此致上謝意。

  去年以《艋舺謀殺事件》為起點—其實在一開始,這只是一個單純抱著好奇心、追溯臺灣犯罪文學根源的探索,經過了一年多,第二本長篇譯作已經即將付梓。同時,今年六月起復刊的《推理雜誌》上,我也陸續翻譯了飯岡秀三〈探偵物語.士林川血染船〉與〈探偵實話.奇代の兇賊臺北城下を騒す〉兩個短篇。

  不知不覺中,「日治時代在臺日人犯罪文學創作」的大眾小說現代語譯工程,已然勾勒出愈來愈清晰的輪廓了。我由衷期待,這項工程未來能夠持續拓展,繼而與當代的臺灣犯罪文學創作遙相輝映。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7463604
  • 叢書系列:自然人文系列
  • 規格:平裝 / 240頁 / 15 x 21 x 1.3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贊助商廣告
 
 
Taaze 讀冊生活 - 暢銷排行榜
世界上最透明的故事【春季限定版】:臺日出版界話題作,只有紙本書可以體驗的感動
作者:杉井光
出版社: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4-14
$ 284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長女病:我們不是天生愛扛責任,台灣跨世代女兒的故事
作者:張慧慈(小花媽)
出版社:游擊文化
出版日期:2025-04-01
$ 355 
Taaze 讀冊生活 - 暢銷排行榜
學自然發音不用背【QR碼隨身學習版】 :看字發音、聽音拼字,單字馬上就記住!
作者:DORINA
出版社:國際學村
出版日期:2015-03-20
$ 224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如何找到你真正想做的事:AI世代生涯探索行動指南(首刷限量金句書籤贈品版)
作者:池上彰
出版社:親子天下
出版日期:2025-04-30
$ 458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做個真正的自由主義者:回望關鍵歷史現場與思想脈絡,重拾自由的真義與初心
作者:伊恩.丹特
出版社:日出出版
出版日期:2025-04-30
$ 700 
金石堂 - 新書排行榜
鬼上司.獄寺先生想被曝光(04)特典版
作者:あらた六花
出版社:青文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5-15
$ 158 
金石堂 - 新書排行榜
伴侶未滿的我們(全)
作者:あらた六花
出版社:青文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5-02
$ 142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雜碎:美國中餐文化史
作者:安德魯.柯伊
出版社:黑體文化
出版日期:2025-04-30
$ 294 
 

©2025 FindBook.com.tw -  購物比價  找書網  找車網  服務條款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