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史館臺灣文獻館館長序
臺灣是個多元族群的社會,舊石器時代晚期,島上已經出現人類活動,歷經史前不同時期的發展,成為族群色彩最為多樣的南島語族,各自創造了璀璨的文化風貌。擁有悠久文化的原住民族,藉由「口傳」傳承豐富的歷史記憶,而至17世紀前半葉左右,相繼而來的荷蘭人、西班牙人、漢人等為臺灣原住民族累積相當數量的史料,讓我們得以窺見當時的生活樣貌。除了文字之外,原住民族的語言、音樂、雕刻、編織,甚至紋飾、服裝、配件等,無一不是認識原住民族社會文化及歷史變遷的重要媒介。臺灣原住民族的研究始於日治初期,主要以人類學為範疇,在「東京人類學會」投入下,吸引不少日本學者來臺研究,如鳥居龍藏、伊能嘉矩、森丑之助等,都為學界所熟知。其中,伊能嘉矩首先提出臺灣原住民族的分類體系,初步將臺灣原住民族分為「四群八族十一部」;日本學者和當時政府修改為「高砂九族」,即後來傳統九族所本,目前經正名者則有十六族。
此外,臺灣總督府為統治之需,於1901年成立「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由岡松參太郎主持,研究臺灣原住民固有習慣,亦有豐富的原住民族調查資料傳世,如《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佐山融吉《蕃族調查報告書》等,開啟研究臺灣原住民族先河。然而,從日治至戰後,這段時間所做的研究或調查活動,甚至族群劃分,都非出自原住民族本身所做,大都是來自外部觀點的異民族、異文化,直到近幾十年來民主化的浪潮中,以原住民族運動的參與、支持者為中心,原住民族對自己文化歷史的關心逐漸升高,才開始有機會從事自身民族的研究工作,擺脫他者書寫所建構的形象和找回自我認同。但在經濟發展快速,以及都市化的衝擊下,原住民族各個族群傳統文化的保存,已難以呈現當初的多元風貌,並且容易被切割、錯置與忽略,甚至在現代化脈動過程中快速瓦解而流失,如不加速調查、記錄與研究腳步,許多彌足珍貴的歷史文化資產將隨著耆老的凋零而成絕響,經濟發展越成熟的國度,就越能體會傳統文化的珍貴性;臺灣在社會繁榮之餘,如何珍惜保存原住民族文化,就益顯其迫切性。
原住民族委員會和本館為落實關懷本土文化,補強各原住民族史之深度與廣度,結合政府行政資源,自2004年至2013年,共同推動了兩期「臺灣原住民族史專題計畫」,執行原住民族相關議題之研究。第三期合作計畫(2014-2018)國史館加入本項計畫,更提升原住民族文化研究的格局與高度;而在本次第四期五年合作計畫(2019-2023),進行原住民族部落歷史的研究,共同保存原住民族的歷史與文化。
本書《布農族馬遠部落歷史研究》係第四期「臺灣原住民族史專題計畫」的研究成果之一。馬遠部落屬布農族丹社群,原居深山,與漢人接觸較晚,為清末才開始逐漸向東移居,最後形成現居地花蓮縣萬榮鄉馬遠部落。本文作者鄭安睎副教授兼系主任在20多年前就實際走訪丹大舊社,並統整了丹社群布農族在南投丹大地區相關史實及舊社分佈,內文收集很多清領、日本時期所記錄下來的文獻;劉柳書琴教授本身即為馬遠部落出身,透過其與部落關係,加上可利用族語詞彙溝通,讓本書口訪工作順利進行,進而深度爬梳原住民歷史記憶。
本書共分十章,除緒論及結論外,探討部落起源與遷移擴散、親屬關係與社會網絡、傳統領域與尋根維護、生態知識與狩獵文化、從傳統信仰到基督宗教、族群與互動、經濟與就業、重大歷史事件、教育與永續,內容豐富而精采,是一本忠實呈現布農族馬遠部落史料專書,期望透過本書的出版,能引發各界對部落歷史的關注與研究。適值付梓之際,謹綴數語,權之為序。
館長 黃宏森 謹序
民國 113 年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