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座最古老的城市,也是一座最新穎的城市。
她遭遇過世界,總能以最包容的姿態面對時代與各種期待,迄今仍然。
從1624到2024,人群來往,
一座城市的四百年或者更多,承載著多少人的想望與看顧;
那些被帶來與留下的,無不形塑著今日的臺南風貌。
這裡不只是空氣中充滿蔗糖或鹽分的城市,更是人們勇於造夢與創新的所在。
她遭遇過世界,總能以最包容的姿態面對時代與各種期待,迄今仍然。
從1624到2024,人群來往,
一座城市的四百年或者更多,承載著多少人的想望與看顧;
那些被帶來與留下的,無不形塑著今日的臺南風貌。
這裡不只是空氣中充滿蔗糖或鹽分的城市,更是人們勇於造夢與創新的所在。
「臺南400」絕不止步於沉湎過去,
台灣燈會、臺灣文博會、台灣設計展與期間大小活動,
是一次又一次對於城市歷史、文化、價值的深刻反思,
也是對於大臺南多元且豐盛內裡的再探索。
這是一本關於臺南400的全紀錄,
亦是一座古城的文史共筆提案,下一輪「臺南400」的備忘錄!
◆ 收錄二十二篇專訪文章,全方位帶你看懂到底什麼是「臺南400」、這一年發生哪些事。
◆ 達人領路,從表演、窗景、音樂、飲食等六種生活視角,再一次認識臺南。
◆ 「光節」引路與「光環境」的塑造,為臺南古蹟、淺山與市鎮帶來何種全新體驗與看見。
◆ 搜羅二十個地方團隊的跨域行動,看見最草根、最生猛的臺南在地能量。
◆ 壓軸篇章收錄「臺南400」落幕後,未完待續的臺南文化重磅對談。
英國有倫敦、法國有巴黎,德國有柏林、日本有京都,臺灣呢?當然是臺南。四百年前的1624年,荷蘭人在臺南建立熱蘭遮城,臺灣被捲入世界的浪潮中;四百年過去,人們始終生活在歷史之中,這座城市如何為過去賦予現代樣貌與意義,並將它帶往更久以後的未來世代。
擁有眾多廟宇、古蹟與歷史的臺南,該怎麼兼顧保存與創新,以風土文史為底激盪出嶄新的文化創意,走出屬於自己的城市風華?而當這場盛會的喧囂漸漸平息,不禁想問:「臺南400」之後,能為臺南留下些什麼?這座古城的文化又將走向何方,從臺灣的古都變為世界的古都?
為了回應1624,臺南以「一起臺南,世界交陪」為號召,藉由城市行動與全民參與,創造出關於2024年臺南的當代面貌。而這本書則以臺南400為起點,從歷史、文化、藝術與社會等多重角度切入,探討臺南文化價值的發展、挑戰與未來可能性,讓四百不只是時間的總結,更容納城市的起伏變遷。
歷史學者、文化評論家、藝術家、社區工作者、公職人員⋯⋯,各方人士眾聲喧嘩,對話臺南400的實踐、思考與想像,共同勾勒出城市文化治理、文化政策與文化發展的新藍圖。
文學家說,「這是個適合人們做夢、幹活、戀愛、結婚,悠然過日子的好地方。」
那你呢,你的臺南是什麼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