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秋光三書第三冊,收錄文字大部分寫於四十歲到六十歲之間,以人生四季畫分,宜屬秋天,故取名《秋光喜捨》。秋光三書中,《秋光侘寂》為生命書寫,《秋光拾得》記友朋之樂,本書則為懷思之文。書分三卷,卷一山光所敘多為長輩,歲數長我二十歲以上,一生唯一念,猶若高山上的光,引領我生命之仰望。卷二問津所記師友長我約十歲,情誼在亦師亦友間,引領我問津生命之河。卷三溪石所記多同輩師友,年歲差距在個位數,殤逝友人,亦感念己身。秋光留存,冬日已至,心中感念,無時或已。
作者簡介:
吳鳴,本名彭明輝,台灣花蓮人,客家,東海大學歷史系畢業,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博士,政治大學歷史學系教授,現已退休。乞食講堂,調音弄律,歡喜煮食,書畫自娛。曾任雜誌、叢書與新聞編輯。文學創作以散文為主,曾獲第五屆時報散文首獎;結集作品有《湖邊的沈思》、《浮生逆旅》、《秋光侘寂》、《秋光拾得》、《歡喜來煮食》等。研究範圍為近、現代中國史學史,近年亦投注心力於當代臺灣史學研究與臺灣歷史教育;著有《歷史地理學與現代中國史學》、《臺灣史學的中國纏結》、《晚清的經世史學》等;曾撰寫國中教科書《認識台灣.社會篇》(台北:國立編譯館,一九九七;與林富士合寫),引發統獨爭議。
章節試閱
追求真善美史學的杜維運教授
二○一二年九月二日,一封寄自杜師母孫雅明女士的電子信,告知杜維運老師已於九月一日凌晨安祥辭世,距生於一九二八年,享年八十四歲。收到杜師母的信後,一時間杜老師生前種種,一幕幕在我眼前浮現。
一九七七年秋天,就讀東海大學歷史系大一的我,修習祁樂同老師的中國通史課。祁老師要我們點讀趙翼《廿二史劄記》,每周有固定進度,上課時交給跟課的助教批閱。當時讀的是華世出版社刊本,華世老闆奉壘泉是東海歷史系老學長,所印《廿二史劄記》刊本附錄了杜維運老師的〈《廿二史劄記》考證〉;以及三篇與《廿二史劄記》有關的文字,包括〈《廿二史劄記》校正本前言〉、〈《廿二史劄記》考證序言〉、〈《廿二史劄記》考證釋例〉,這是我初次在書上看到杜維運老師的名字,讀其文,思其人。一九七九年秋天大三時修習吳劍雄老師的史學方法課,吳老師當時甫從匹茲堡大學返臺任教,我們是他教的第一班學生,而史學方法是必修課。吳老師上課並未指定教科書,適巧杜維運老師《史學方法論》初版刊行,同學們大都人手一冊,說起來我該算是杜老師《史學方法論》的第一批讀者。
一九八四年我於政大歷史研究所念碩士班二年級,杜維運老師從任教的香港大學休假,到臺大歷史系擔任客座教授,於臺大歷史研究所開設「中國史學史專題研究」。彼時校際互選課程制度尚未建立,故爾我只能旁聽,不能選課。但杜老師要求旁聽生期末同樣要上臺做報告,我報告的題目是〈疑古思想與現代中國史學〉,即後來我的碩士論文,指導教授是閻沁恆老師,而閻老師和杜老師昔時在臺大歷史系是同班同學。一九八八年杜老師自香港大學中文系退休,返臺擔任政大歷史系專任教授;一九八九年我辭去《聯合文學》出版社主編職務,返回政大讀歷史研究所博士班,選修杜老師的「中國史學史專題」,正式成為杜老師的學生,距一九七七年初讀杜老師〈《廿二史劄記》考證〉已逾十載,真真是「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一九九三年博士論文口試時,杜老師是我的口試委員,口試那天杜老師帶了譚其驤《長水集》送我。取得博士學位後我應母系之聘,於政大歷史系任教,因此得以常向杜老師請益,平日閒談或讌飲之際,受教甚多。
我不算杜老師的及門弟子,他真正的入室弟子是張壽安教授和劉龍心教授,他們兩位的博士論文是杜老師所指導,對杜老師學問有更深刻的體會。我只是修過杜老師的課,長期閱讀其著作,且在政大歷史系曾有同事之誼,相處日多,得以常聆教誨,人世因緣,翰墨之潤,受益乃多。
杜維運,山東省嘉祥縣人,一九二八年十二月十一日生。父諱傳誼,於杜維運出生前已逝世;家境小康,上有一兄一姐,皆由母親撫育,惟同父異母之兄長因病早逝。幼年時曾讀小學三年與高等小學一年,後因抗戰而輟學一年,一九四○至一九四三年間於私塾就讀,此段期間奠定其良好的國學基礎,和閱讀梁啟超著作之興趣,通熟《左傳》、《論語》和《孟子》,並練就嚴守義法的作文能力。
一九四四年通過山東省立濟寧高中入學考試,一九四六年受國共內戰波及,被迫流亡濟南,轉入山東省立第二中學,其間曾考取設於青島的山東大學國文系,但放棄入學而選擇繼續念完高中。而此時留在故鄉的母親遭共黨迫害而逝世,家中經援頓時斷絕。原本高中保送入天津南開大學就讀,杜維運卻隻身前往南京,報考國立中央大學與交通大學,因考科不熟敗陣,而原保送的南開大學亦趕不及報到,頓陷絕境。高中畢業之際,杜維運曾報考財政部直接稅局之稅務員,於一九四六年九月十日通知報到,不到一年時間升為正式稅務員,薪資穩定,然卻不敵內戰之通貨膨脹衝擊。一九四八年夏考入山東大學英文系,毅然辭去稅務工作,重回學生生活;但因內戰延燒至山東境內,被迫南下避難,輾轉遷徙南京、浙江、江西,最後落足廣州,轉入長白師範學院英文系就讀;一九四九年來臺,同時考入省立臺灣師範學院(臺灣師範大學前身)英語系與臺灣大學外文系,最後選擇就讀臺大外文系。
在臺大外文系求學時受兩位教授影響最深,一位是哲學系方東美教授(一八九九—一九七七),一位是中文系牟潤孫教授(一九○八—一九八八)。就讀大學期間,杜維運為籌生活費常向報刊投稿,如《中央日報》、《自由青年》和《自由中國》等。大二暑假,在國文老師牟潤孫教授的建議下,著手考證趙翼《廿二史劄記》,因而轉移興趣至歷史學。暑假結束後,於一九五二年夏秋間轉入歷史系就讀,《廿二史劄記》考證則獲得臺大人文科學論文獎。臺大歷史系畢業後考入臺大歷史研究所碩士班,師從李宗侗教授(一八九五—一九七四)。研究所階段受沈剛伯(一八九六—一九七七)、劉崇鋐(一八九七—一九九○)、姚從吾(一八九四—一九七○)和李宗侗教授之教,影響深鉅。碩士論文〈清乾嘉時代之史學與史家〉,費時四年完成,其後由臺大文史叢刊出版,是臺大文史叢刊編號第一號;畢業後中研院史語所和近史所同時邀請杜維運至該所任職,最後在劉崇鋐教授的建議下決定留校任教。
杜維運講學上庠分為三階段,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一九五九—一九七六)、香港大學中文學系(一九七七—一九八八)、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一九八八—二○○一);任教臺大期間曾兩度赴英倫劍橋大學進修(一九六二—一九六四;一九七四—一九七五)。
講堂四十年生涯期間,杜維運持續不斷寫作。一九六五年自劍橋返臺後寫成《與西方史家論中國史學》,由中國學術著作獎助會出版;一九七九年《史學方法論》初版付梓;此書先後改版二十次,每回改版均增加新內容和改寫舊章節;二○○六年北京大學出版社刊行簡體字版。一九八三年出版《趙翼傳》,獲得年度最具影響力書籍,兩年後更獲得國家文藝獎(傳記文學類)。一九八四年《清代史學與史家》由三民書局出版,四年後北京中華書局影印出版;一九八七年初著手撰寫《中國史學史》,計分三冊,第一冊於一九九三年付梓,第二冊於一九九七年完成,第三冊於二○○五年出版,每冊皆不下二、三十萬字;二○○一年完成《中國通史》四十萬字,惜似未受史學界重視。退休後定居加拿大溫哥華,猶筆耕不輟,出版《變動世界中的史學》(二○○六)和《中國史學與世界史學》(二○○八)。杜維運的學術著作量大質精,每有新作出版均受到學術界之高度關注,《史學方法論》、《中國史學史》三冊,尤常被歷史系選用為教科書。
除專任的三所學校外,杜維運亦曾在東吳大學、東海大學和輔仁大學兼課。上過杜維運老師課的學生都知道,杜老師上課一向只帶兩枝粉筆走進課堂,從不帶任何書籍或參考資料,遇需引述資料時,拿起粉筆就在黑板上寫將起來,無論是司馬遷(一四五?—八六BC)〈太史公自序〉、班固(三二—九二)《漢書.自序》、司馬光(一○一九—一○八六)〈進資治通鑑書表〉、章學誠(一七三八—一八○一)《文史通義.易教上》,杜老師均可背書於黑板上。許多學生日後回憶杜老師上課的情形,都難忘老師在黑板上書寫一大段引述史料的情景。而杜老師那一手挺拔的板書,尤令學子們崇敬不已。我曾見過杜老師的毛筆字,書信中之硬筆字,上課之板書,書體均挺拔峻秀,氣象開廓,有晉唐之風。因備課所需,杜老師長年背記相關文字材料,這些史料、文字、詞章,已經成為其生命的一部分,下筆為文,汩汩而出,自有一番典雅與優美。
而據杜老師酒讌間談及,其年輕時備課,為背記上課引述之材料,恒常帶相關著作到歌廳邊聽歌邊背書,所背之內容歷久而彌新。杜老師邊聽演唱邊背記史料之事,相熟師友皆略知一二,我在此處寫出,亦屬史林佳話,相信杜老師是不會避諱的。我知道杜老師也喜歡看戲(聽戲),戲曲多七字唱,雖不避俚俗巷語,但亦有文采粲然可觀者。我不知道杜老師的史筆,是否也受到部分戲曲的浸染,姑記於此,以俟他日識者之印證。
二○○二年杜維運老師完全退休後,與師母孫雅明女士定居加拿大溫哥華,曾自言溫哥華是繼劍橋後他最喜愛的城市,在此過著羲皇上人的生活,「承舊所以繼往,創新則可開來」,猶兀自手不停揮,繼續著作。二○一二年九月一日凌晨,杜維運老師於醫院安祥辭世,留下未完成的五十萬字《趙翼傳》手稿。
追求真善美史學的杜維運教授
二○一二年九月二日,一封寄自杜師母孫雅明女士的電子信,告知杜維運老師已於九月一日凌晨安祥辭世,距生於一九二八年,享年八十四歲。收到杜師母的信後,一時間杜老師生前種種,一幕幕在我眼前浮現。
一九七七年秋天,就讀東海大學歷史系大一的我,修習祁樂同老師的中國通史課。祁老師要我們點讀趙翼《廿二史劄記》,每周有固定進度,上課時交給跟課的助教批閱。當時讀的是華世出版社刊本,華世老闆奉壘泉是東海歷史系老學長,所印《廿二史劄記》刊本附錄了杜維運老師的〈《廿二史劄記》考證〉;以及三篇...
作者序
理查•史特勞斯(Richard Georg Strauss)《最後四首歌》(Vier Letzte Lieder)是我非常喜愛的一組歌曲,原擬選為我告別式的音樂。但我已交代身後不辦告別式,亦就沒有告別式音樂。愛樂人常聽的最後四首歌有三個常見演奏錄音:卡爾.貝姆(Karl Böhm)指揮維也納愛樂(Wiener Philharmoniker)伴奏,瑞士女高音麗莎.德拉.卡薩(Lisa Della Casa)演唱的單聲道版本;喬治.賽爾(George Szell)指揮柏林廣播交響樂團(Rundfunk-Sinfonieorchester Berlin)伴奏,女高音伊麗莎白.史瓦茲柯芙(Elisabeth Schwarzkopf)演唱的錄音;卡拉揚(Herbert von Karajan)指揮柏林愛樂(Berliner Philharmoniker)伴奏,女高音昆杜拉.雅諾薇茲(Gundula Janowitz)演唱的錄音;我個人最愛的是塞爾加史瓦茲柯芙的演出;貝姆和德拉.卡薩的合作亦深愜我心。
理查•史特勞斯一九四八年讀到德國浪漫詩人艾申朵夫(Joseph von Eichendorff)的詩〈黃昏〉(Im Abendrot),詩句描述一對伴侶望著落日,心平氣和,聽憑天命,深契其情,於是在五月六日將〈黃昏〉譜成歌曲,並配上管弦樂伴奏。理查.史特勞斯進一步思索著四季的迭替,深覺赫曼.赫塞(Hermann Hesse)詩集中生命的不同階段,適與艾申朵夫〈黃昏〉呼應,決定加上赫曼.赫塞的詩,〈春〉(Frühling)、〈就寢時〉(Beim Schlafengehen)和〈九月〉(September); 七月二十日完成〈春〉,八月四日完成〈就寢時〉,九月二十日完成〈九月〉。理查.史特勞斯於一九四九年九月八日平和地離世,晚年所作歌曲〈就寢時〉、〈九月〉、〈春〉和〈黃昏〉合為《最後四首歌》出版。
二○二四年六月廿九日在國家音樂廳第一次聽到現場演出,準.馬寇爾(Jun Märkl)指揮國家音樂廳交響樂團,女高音安.匹德森(Ann Petersen)演唱。當〈九月〉的歌聲悠悠傳來,安.匹德森呼吸的轉折,清晰可聞,細細訴說生命的秋天:
如今花園已將凋零
水冷冷的滲入花朵裡
夏天跌跌晃晃地
靜靜的走向終點
層層疊疊的金黃色葉子掉落了
從那高高的槐樹上
夏天驚訝又疲憊的苦笑
正是為著那消逝中的花園
玫瑰引頸的期盼
變成了停滯 渴望著休息
慢慢的閤上他那
疲倦的眼睛
本書所收篇章多寫於生命之秋,猶似赫曼.赫塞詩〈九月〉描述的秋天心情。因著偶然的機緣,承蒙允晨文化發行人廖志峰的盛情雅意,使這些電腦硬碟裡的文字,得以呈現在閱聽人面前。二○二一年八月與允晨文化發行人廖志峰的一段談話,催生了秋光系列散文集的出版。最初決定整理四十歲到六十歲之間所寫文字,交由允晨文化出版。書稿整理費時月餘,計約廿五萬餘字,人生四季,四十歲到六十歲之間屬於秋天,故以秋光為名,分為三卷:〈侘寂〉、〈拾得〉、〈喜捨〉。書名徘徊於《秋光侘寂》、《秋光拾得》和《秋光喜捨》之間。志峰認為一本書廿五萬字太厚了,不如分成三冊出版,書名亦無須另取,就用我原擬之三卷為書名,第一本《秋光侘寂》於二○二二年九月出版,第二本《秋光拾得》二○二三年九月出版,本書《秋光喜捨》是第三本。
《秋光侘寂》為生命書寫,《秋光拾得》記友朋之樂,本書殆懷思師友,部分文字為平日所寫,或記師友交誼,或為人世切片;部分為師友遠行所寫悼念之文,或記平生交誼,或雜記生活故事。部分文字受邀而寫,記一生行述;長者萬餘字,短者千餘字,體例非一,行於當行,止於當止。
卷一山光收錄九篇文字,所敘者多為長輩,歲數長我二十歲以上,一生唯一念,猶若高山上的光,引領我生命之仰望。長輩領域含括史學、藝術、文學,乃我追尋之前賢。杜維運是我博士班恩師,引領我走向史學之路,〈追求真善美史學的杜維運教授〉是應《漢學研究通訊》之邀所寫,記恩師生平與著作。梁丹丰是我的水墨師父,〈梁丹丰行腳天涯,彩筆繪璀璨人生〉原本是為梁丹丰《台灣名家美術:梁丹丰》(臺北:香柏樹文化科技公司,二
○
一一)所寫導論,梁師父辭世後,增補其生平而成,主要補述捐出畫作、手稿、文獻給國家圖書館,以及捐贈晚年畫作予新北市文化中心。鍾肇政是臺灣文學巨擘,〈送別鍾肇政〉是鍾老遠行時,新稿併舊寫成。張繼高先生是我的音樂與音響啟蒙者,我的愛樂旅程介乎愛樂與發燒友間,即受張繼老之影響。〈張繼高先生二三事〉和〈樂音隨風飄逝〉,敘述向張繼老學習之歷程。〈送別齊邦媛老師,書案一朵紅玫瑰〉寫於齊老師身後,感謝她在文學上的提攜與照顧。何恭上是藝術出版前輩,因緣際會相識而為忘年交,〈何公贈食材,遺愛相與還〉札記老少相交種種。何公過世,媒體和網路完全未有相關報導,其告別式是我所參加中最低調者。〈從濱海茅屋到大度山房〉敘述與孟東籬相識之切片,時空為美麗島事件前後,允為白色恐怖時代之掠影。雷驤集作家、畫家、導演於一身,家屬以歡送會追思,〈雷驤遠行,片羽情深〉,簡述其生平與著作。雷驤的歡送形式追思會,彷彿送走了一個時代,那個時代的多元創作者,隨著歲月漸次凋零了。
卷二問津所記師友長我約十歲,情誼在亦師亦友間。吳英長老師是我國中老師,引領我問津生命之河,〈一生問津的吳英長老師〉,記敘這段影響我叩問生命意義的師生之情。康樂是我的老大哥,在學術和生活上多所照應,〈康樂,我們的朋友〉係為告別式冊頁所寫,記其生平與學術;〈康樂的幾個小故事〉敘述其日常趣事,更貼近生活。廖風德是我的大師兄,我們都是閻沁恆師父的徒弟,是臺灣少數的歷史學者兼小說家,〈大師兄廖風德轉身的背影〉記其生平、學術與小說創作。林瑞明是歷史學者,臺灣文學研究之先行者,亦是詩人,〈林梵遠行,往事如煙〉,略記其學術與創作,並述及臺灣文學研究之不同面向與解釋。尤克強是我東海學長,為企管學者兼外文詩譯者,〈秋天的告別,懷念尤克強學長〉,略述其譯詩心境,惋惜其未走到人生預約的一季冬雪。
卷三溪石所記多同輩師友,年歲差距在個位數,殤逝友人,亦感念己身。彭淮棟兄以譯事為志業,學術界常用之外文名詞漢譯,如脈絡(context)、框架(frame),最初即為其所譯。〈雨水,送彭淮棟兄遠行〉,略敘其譯事,並述及吳魯芹《英美十六家》以譯代訪事件,記注彭淮棟兄之清白。林世煜兄是昔時黨外三林之一(另二林為林正杰、林濁水),一生擔任抬轎者,不曾當坐轎人,是黨外三林中,唯一沒有參選過任何公職者,〈林世煜化作千山,守護臺灣〉,記其為民主奮鬥之歷程,化作千山,保守著這美麗的福爾摩沙。江松州是我大學同班同學,亦是拜把大哥,〈野薑花的回憶,送別松州大哥〉,在懷思之際,同時敘述我們的大學生活。林富士是醫療史專家,小歷史的開拓者,亦是臺灣數位人文領航者,〈開拓臺灣歷史學新領域的林富士〉是應《新史學》之邀所寫,後經改寫增補而成,概述其生平與學術,並述及一九九七年杜正勝老師找林富士和我執筆撰寫國中教科書《認識臺灣.社會篇》引發的統獨爭議。倪曉容是畫家,亦是藝術史學者,家中客廳之水墨畫即出自其手,〈送別倪曉容,想念進行式〉,略述與曉容相識四十載之種種,往者列仙班,生者唯哀悼,想念是現在進行式。林鳳飛是我同鄉小老弟,政大《野火》五人小組成員,英年早逝,〈別後,懷念林鳳飛〉,在懷思林鳳飛同時,亦述及野百合學運、一九九一年的獨臺會案與廢除刑法一百條運動。
理查•史特勞斯《最後四首歌》的〈黃昏〉,德國詩人艾申朵夫如此描述死亡:
我們手牽手,走過了苦難與歡樂
如今我們憩息鄉間,不再漂泊。
四周山谷圍繞,天色已漸低沈,
只有兩隻雲雀還在雲霧中飛翔,
嚮往著夜的來臨。
靠近我,讓它們飛翔,睡眠時刻即將來臨,
讓我們不要在一片孤寂中
迷失了方向。
啊!寬廣、祥和的寧靜
在夕陽下如此深沈,
我們已多麼疲於漂泊
難道這就是死亡?(席慕德/譯)
每一位親人和師友辭世都帶走我們生命的一部分,本書所錄多懷思之文,秋光留存,傷逝師友,心中感念,無時或已。冬日已至,我勉勵自己一定要好好吃飯,好好生活。
理查•史特勞斯(Richard Georg Strauss)《最後四首歌》(Vier Letzte Lieder)是我非常喜愛的一組歌曲,原擬選為我告別式的音樂。但我已交代身後不辦告別式,亦就沒有告別式音樂。愛樂人常聽的最後四首歌有三個常見演奏錄音:卡爾.貝姆(Karl Böhm)指揮維也納愛樂(Wiener Philharmoniker)伴奏,瑞士女高音麗莎.德拉.卡薩(Lisa Della Casa)演唱的單聲道版本;喬治.賽爾(George Szell)指揮柏林廣播交響樂團(Rundfunk-Sinfonieorchester Berlin)伴奏,女高音伊麗莎白.史瓦茲柯芙(Elisabeth Schwarzkopf)演唱的錄音;卡拉揚...
目錄
〈自序〉
卷一 —— 山光
追求真善美史學的杜維運教授
梁丹丰行腳天涯,彩筆繪璀璨人生
送別鍾肇政
張繼高先生二三事
樂音隨風飄逝
送別齊邦媛老師,案頭一朵紅玫瑰
何公贈食材,遺愛相與還
從濱海茅屋到大度山房
雷驤遠行,片羽情深
卷二 —— 問津
一生問津的吳英長老師
康樂,我們的朋友
康樂的幾個小故事
大師兄廖風德轉身的背影
林梵遠行,往事如煙
秋天的告別,懷念尤克強學長
卷三 —— 溪石
雨水,送彭淮棟兄遠行
林世煜化作千山,守護美麗之島
野薑花的回憶,送別松州大哥
開拓臺灣歷史學新領域的林富士
送別倪曉容,想念進行式
別後,懷念林鳳飛
〈自序〉
卷一 —— 山光
追求真善美史學的杜維運教授
梁丹丰行腳天涯,彩筆繪璀璨人生
送別鍾肇政
張繼高先生二三事
樂音隨風飄逝
送別齊邦媛老師,案頭一朵紅玫瑰
何公贈食材,遺愛相與還
從濱海茅屋到大度山房
雷驤遠行,片羽情深
卷二 —— 問津
一生問津的吳英長老師
康樂,我們的朋友
康樂的幾個小故事
大師兄廖風德轉身的背影
林梵遠行,往事如煙
秋天的告別,懷念尤克強學長
卷三 —— 溪石
雨水,送彭淮棟兄遠行
林世煜化作千山,守護美麗之島
野薑花的回憶,送別松州大哥
開拓臺灣歷史學新領域的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