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廣獲好評的《出中國記》、《肉像與紙韻》又一文論結集,一部貫串了性別研究視角的評論集,從韓偓香奩到元白冶遊,延及王次回妓戀、陳文述仙趣、冒襄悼念亡姬、沈復記趣閨房、邊緣文人夢囈淪落才女,直至透視詠乳詞的人乳養生貪慾、文化閹割說的謬誤和極端性別化的亂象,前呼後應,以楊煉和朱朱艷詩的後現代變奏作結。觀點獨到,別有興發。
此集所收舊作多涉及古代文學與性別研究的議題,如今匯為一編,可算是對我荒廢已久的早年學業作個盤點交代。現將這些文字作為我的治學自傳編排如下,其內容未必經得起嚴格的學術審核,僅望整體上的可讀性或可激發讀者各自會心的反應。——康正果
作者簡介:
康正果,西安人,現居美國康州。已出版的作品有《風騷與艷情》、《重審風月鑑》、《交織的邊緣》、《鹿夢》、《出中國記——我的反動自述》、《肉像與紙韻》、《百年中國的譜系敘述》、《平庸的惡——一位海外華人筆下的中國剪影》、《還原毛共:從寄生倖存到詭變成精》和《毛澤東與歹托邦》等著。
章節試閱
從金閨翰苑到避地流亡——韓偓生平及其詩作評述
一
韓偓(八四二—九二三),字致堯,小字冬郎,京兆萬年(今西安市)人。其父韓瞻,字畏之,與李商隱既為同年,又是連襟,兩人一先一後,迎娶了涇原節度使王茂元的女兒為妻。唐宣宗大中五年辛未(八五一),李商隱離長安赴任柳仲郢東川節度使掌書記,十歲的冬郎隨父前往餞行,曾即席賦詩,有「連宵侍座徘徊久」之句。李商隱盛讚冬郎「句有老成之風」,他事後回憶此事,「因成二絕寄酬」冬郎。其一曰:「十歲裁詩走馬成,冷灰殘燭動離情。桐花萬里丹山路,雛鳳清於老鳳聲。」其二末兩句曰:「為憑何遜休聯句,瘦盡東陽姓沈人」,把令他面臨挑戰的冬郎與神童何遜相比。五年後李商隱從東川返回長安,在〈留贈畏之〉一詩中,再次讚賞十五歲的冬郎曰:「郎君下筆驚鸚鵡」,把冬郎的文思敏捷與禰衡作〈鸚鵡賦〉文不加點相比。
由上述軼事不難想見韓偓穎悟早熟,自幼即嫻習詩文。孫棨《北里志》云:「大中皇帝好儒術,特種科舉……故進士自此尤盛,曠世無儔。」韓偓生逢其時,正當進士科極盛之日。因進士科特種詩賦,應試舉子自幼便以習作詩賦為功課。杜甫教育兒子云:「詩是吾家事」,他同時也自詡「七歲思即壯,開口詠鳳凰。」白居易告訴元稹,他「五六歲,便學為詩」。諸如此類的習作均以功名為主,與現代人純屬個人興趣的愛好文學並非同一層次。就冬郎「十歲裁詩走馬成」的下筆敏捷來看,應該話,他從小即練就了趕考進士科的基本功夫。
然而一個人的詩才和學識未必與他能否順利中舉成正比。「文章憎命達」,像杜甫那樣的大詩人,始終都未能中舉,後來還是靠走捷徑向皇帝獻三大禮賦,才蒙恩謀得一低等官職。韓偓的舉業並不順利,不知他投考過多少次,只知他直到三十來歲的年紀,仍在艱難的應考長途上苦苦掙扎。試讀他早年的一首七律〈夏課成感懷〉:
別離終日心忉忉,五湖煙波歸夢勞。淒涼身事夏課畢,濩落生涯秋風高。居世無媒多困躓,昔賢因此亦號咷。誰憐愁苦多衰改,未到潘年有二毛。
李肇《唐國史補》曰:「退而肄業,謂之過夏;執業而出,謂之夏課。」《南部新書》乙卷云:「七月後,投獻新課。」所謂投獻,即應考前的行卷。韓偓家住長安,從該詩首聯可想見,詩人當時尚遠遊江南,似乎正準備返回長安投獻新課。「槐花黃,舉子忙」,每年秋天,正是天下舉子雲集長安,行卷於名流之際。此時正當懷抱奇才者脫穎而出的機會,行卷者都在爭取各自的運氣,若能得到大人物賞識,經他們推薦給主考官,來年正月應考關試,容或可幸運及第。否則文戰不利,難免名落孫山。早在唐武宗時代,宰相李德裕就厭棄出身寒門的士人,斥他們為浮華之徒,主張朝廷顯要應由公卿子弟出任。(參看《舊唐書•武宗本紀》)《北里志》作者曾就出身不同的舉子及第的比率,揭示了其中的不公平現象話:「然率多膏粱子弟,平進歲不及三數人。」由此即可想見,一個人若無顯要的背景,又缺乏名流引薦,僅憑自己的詩文投考進士,未必能順利中舉。頷聯和頸聯四句表明,詩人因拜託無門,對前途滿懷悲觀,傾訴了他自己的,也是大多數久困科場者的困境。所謂「居世無媒多困躓」,正如王冷然〈上燕相國書〉所云:「僕竊謂今之得舉著,不以親,則以勢;不以賄,則以交;未必能鳴鼓四科而裹糧四道。其不得舉者,無媒無黨,有行有才,處卑位之間,仄陋之下,吞聲飲氣,何足算哉!」(《唐摭言》卷六)潘岳〈秋興賦〉云:「余春秋三十有二,始見二毛。」詩人自歎苦於應考,還不到三十二歲,便早生華髮。在此後寫給同年吳融的一首詩中,韓偓也曾提到他「二紀計偕勞筆硯」的苦況,可見他拼搏科場,至少長達二十四年之久。
久困科場可謂韓偓早年經歷中一片罩頂的烏雲,但在那片烏雲背後,卻別有一段燦爛的景致。據他寫於晚年的〈香奩集序〉所述,從唐懿宗咸通元年庚辰(八六○)到唐僖宗廣明元年庚子(八八○),也就是詩人十八歲到三十八歲尚未及第的那二十年間,他「所著歌詩,不啻千首。其間以綺麗得意者,亦數百篇,往往在士大夫口,或樂工配入聲律。粉牆椒壁,斜行小字,竊詠者不可勝紀。」需要點明的是,這近千首詩應與上述夏課行卷中的詩文有所區別,韓偓稱其為「歌詩」,即可供配樂吟唱的詩作,特別是其中「以綺麗得意」的數百首艷詩曾傳唱酒筵,享譽同好。韓偓因此而文名鵲起,更在風月場上贏得佳人眷顧。
〈唐國史補〉曰:「元和以後,詩章學淺切於白居易,學淫靡於元稹,俱名元和體。」元白的此類「新艷小律」和鋪敘冶遊的五言排律流行一時,對此後的香艷文風有一定的影響。但從兩位開創者的公開言論來看,他們更看重其諷喻詩淑世教化的功能,而對世俗所讚賞的那些香艷篇什,則故作較為輕視的姿態。比較《北里志》所述新進士詠歎狎妓行為的盛況來看,晚唐的香艷詩風更盛於元和體流行之日。所以韓偓的表白遠比元白態度開放,他的〈香奩集序〉開篇即聲言:「余溺於章句,信有年矣。誠知非士大夫所為,不能忘情,天所賦也。」這段自白十分坦率,開宗明義即排除了《香奩集發微》的作者震鈞等後世評論者政治隱喻話的曲解,所以本文此後也就無需花費筆墨,駁斥那些「香草美人」之話的解釋了。
廣明元年,黃巢亂軍攻佔長安,唐僖宗君臣逃往四川,長安城慘遭燒殺劫掠,城內外滿目「內府燒為錦繡灰,天街踏盡公卿骨」(韋莊〈秦婦吟〉)的恐怖景象。韓偓此時亦隨家人逃出長安,他所寫的近千首詩篇多在逃難途中丟失。唐王朝從此一蹶不振,江河日下。三十多年後,韓偓剛趕上入仕的末班車,在昭宗朝中恩遇不久即遭貶謫。自序中描述他倉促南下,輾轉東去途中的經歷話:「或天涯逢舊識,或避地遇故人,醉詠之暇,時及拙唱。自爾鴆集,復得百篇。不忍棄捐,隨即編錄。」這失而復得的百餘篇艷詩即收入流傳至今的《香奩集》中。
關於集中詩作的體裁和內容,韓偓的自序明確界定話:「遐思宮體,未解稱庾信工文;卻誚玉臺,何必使徐陵作序。」他把集中的詩作與《玉台新詠》中的宮體閨情詩相比,從而闡明其傳承,界定其歸類。但緊接著「未解」句一轉,再加上「何必」句一收,那委婉的語氣便顯示了他集中的艷詩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品位。接下來「粗得捧心之態,幸無折齒之慚」兩句,則以自謙的語氣定位他的艷詩,強調他工於傳神佳人的情致意態,與流俗的粗鄙猥褻之作劃清了界線。
序言最後以「金閨繡戶,始預風流」兩句定義了他筆下佳人的歸屬。至於「柳巷青樓,未嘗糠秕」兩句,我反覆玩味,竊以為未必如《韓偓集繫年校注》的編者吳在慶所話:「意為未嘗與柳巷青樓之女交遊。」(該書頁一○六○。以下簡稱《韓偓集》)韓偓這兩句話頗有些撇清的意思,《香奩集》中明顯有寫妖艷歌妓的篇章,所謂「未嘗糠秕」,只是辯解話集中艷詩未嘗觸及花街柳巷中低級猥瑣的場景,而是把他所寫的青樓佳人置於「金閨繡戶」的背景中,重在渲染他所俊賞的風流情調而已。集中題曰〈自負〉的這首七絕即可作證:
人許風流自負才,偷桃三度到瑤臺。至今衣領胭脂在,曾被謫仙痛咬來。
韓偓晚年避地閩中,之所以不忍捨棄他那些香艷篇什,特意搜羅,匯為一集,不過藉以回味早年的風流經歷和詩才而已。白居易和元稹的艷詩慣於把平康冶遊艷化為遊仙,上引詩中的瑤臺仙境即柳巷青樓的代稱,而「謫仙」則是對妓女慣用的美稱。留在詩人衣領上的胭脂痕與寫在紙上的艷詩在此相映成趣,互為印證,象徵了「此情可待成追憶」的逝水年華。自序以狂喜和誇張的語調收尾,回應了篇首所謂「不能忘情,天所賦也」的告白:
咀五色之靈芝,香生九竅;咽三危之瑞露,美動七情。如有責其不經,亦望以功掩過。
從金閨翰苑到避地流亡——韓偓生平及其詩作評述
一
韓偓(八四二—九二三),字致堯,小字冬郎,京兆萬年(今西安市)人。其父韓瞻,字畏之,與李商隱既為同年,又是連襟,兩人一先一後,迎娶了涇原節度使王茂元的女兒為妻。唐宣宗大中五年辛未(八五一),李商隱離長安赴任柳仲郢東川節度使掌書記,十歲的冬郎隨父前往餞行,曾即席賦詩,有「連宵侍座徘徊久」之句。李商隱盛讚冬郎「句有老成之風」,他事後回憶此事,「因成二絕寄酬」冬郎。其一曰:「十歲裁詩走馬成,冷灰殘燭動離情。桐花萬里丹山路,雛鳳清於老鳳聲。」其二末兩句...
作者序
補習和應景
此集所收舊作多涉及古代文學與性別研究的議題,如今匯為一編,可算是對我荒廢已久的早年學業作個盤點交代。其間的因緣際會,所歷的文運人事,跌宕衝突中曾如何歪打正著,挫折歧途上又何以有所玉成,且容我下文委曲道來。
我於一九六三年入讀陝西師大中文系,次年秋季學期結束,以「思想反動」罪名受開除學籍處分。此後厄運接踵而來,先是被迫到強勞工廠當就業工人,後又以「妄圖與敵掛鉤」罪被判處勞教三年,獲釋後城市不准住,被迫到農村落戶,當了好多年農民。直至老毛死後,形勢有所變化,上述罪名始獲平反,一九七九年,我才得以返回原居住地西安市。那年全國高校開招碩士研究生,我輟學已十三年之久,欣逢此「人生能得幾回搏」的機會,便抓緊時機,惡補數月後參加考試,竟有幸獲得錄取,於當年秋季入讀陝西師大中文系古代文學碩士班。兩年後,我提交學位論文〈韓偓詩析論〉。不巧正逢反精神污染運動,答辯委員會忽然翻臉,定性該文有「欣賞色情和宣揚人性論」的嚴重錯誤,徑直取消了我的答辯資格。後經我抗辯申訴,校方聊作折中處理,責成我另寫一篇有關人民詩人杜甫的論文。就這樣拖延一年之久,補寫的學位論文終獲答辯通過,好壞算是擁有了可申請教職的碩士學位。
但經此一番折騰,檔案內又加入不良評語,我畢業後多方申請教職,一直四處碰壁,最後去面向成人進修的廣播電視大學,當上了補習班學員的輔導教師。後來聽話西安交通大學開辦了一個培訓高校梯隊領導的雙學位班,需要給學員開設政治、經濟、哲學和文藝的西方現代思潮課程,前三個課程均已開出,獨有西方現代文藝思潮課找不到應聘的教師。我自告奮勇,經友人推薦,前往應聘,校方出於應急,立即聘用了我。好在我讀研時泛覽過能借到手的現代派和後現代文藝理論,應聘後又四處搜集零星的英文資料,就這樣邊補習邊授課,把那門倉促上陣的課程教得頗有聲色。這門課程教了三四年,我曾編寫〈西方現代文藝思潮〉講稿一冊,同時與友人合作翻譯出版了宮布利希的名作《藝
術的歷程》(The Story of Art by E. H. Gombrich)。
東行遇阻,只好轉而向西,為做好本職工作,我從此一頭栽進西方後現代批評理論。讀研時專修的學業,從此便遠拋到腦後。一九八六年,大陸知識界吹起一股思想解放的春風,我在西安高校巡迴演講存在主義等現代思潮,乃至聳人聽聞的美國性革命。那年夏天,在西安的一次學術會議上,我結識了「婦女研究」叢書主編李小江教授。她正在為叢書物色作者,同時還組織人員翻譯西蒙娜•波娃的《第二性》。我對她要編輯出版的叢書尚無什麼認識,只是憑著自己對西方現代文藝思潮和女性主義批評的一知半解,初次交談,便與她談得頗為投機。她話她覺得我的知識結構符合她組稿的要求,想約我寫一本中國古代婦女文學史的專著,並鼓勵我話,我具備完成此書的條件。
我當時尚屬被排斥在學界之外的異類,有主編約稿,何樂而不為。教書之餘,遂全力投入古代才女軼事及相關詩詞作品的研讀。經此一番應急補習,在次年的叢書作者討論會上,我暢談自己的構思,最後確定書稿標題為《風騷與艷情:中國古典詩詞的女性研究》,所納入論述的內容並不限於才女的作品,也檢討了大量男性作者有關女性的書寫。書稿寫得快也出得快,曾被槍斃的「艷情詩」小題目終得以起死回生,升級為一部貫串性別論述的詩詞研究專著。在此後較長的一段時間內,我持續參與李小江主導的婦女研究,先是接下了她的《第二性》中譯稿部分篇章,完成了該書第十章「五位作家筆下的女人神話」。接著又參與她主導的另一叢書,完成了題為《女權主義與文學》的小冊子。與此同時,還接受另一位出版策劃人的稿約和資助,完成了一部題曰《重審風月鑒—性與中國古典文學》的書稿。就在這古今中外兩頭補習,分別應景的形勢下,我算是摸索著運用社會性別研究的理論,重返古典文學研究的園地。
《風騷與艷情》出版後,國內學界並無明顯的正面反應,反被該書出版社所在地河南省的公安望文生義,列入了掃黃書目。此輩只知把「風騷」一詞與「風騷娘們」掛鉤,卻不知「風」是指《國風》,「騷」是指《離騷》,兩字合為一專有名詞,泛稱古代文學中的風騷傳統。乍聞出版社編輯告知此鬧劇,我只有滿懷荒誕感,無奈苦笑而已。
身為理工科大學的語文教師,在交大工作期間,我從未受邀參加國內有關古代文學的學術會議。一九九三年暑期,我初次參加的此類學術研討會是在耶魯大學東亞系。系主任孫康宜教授曾列《風騷與艷情》為其明清婦女文學討論課的參考書目,我因此而得以榮獲大會邀請。接到通知時,我正在披覽史震林的《西青散記》。為參加這次議題為「明清婦女與文學」的會議,我又是經一番應急補習,就書中有關雙卿其人其作所涉及的問題趕寫了一篇會議論文,題曰〈邊緣文人的才女情結及其所傳達的詩意〉。此文在會上宣讀後,給與會諸人及本系教授稍留下可嘉印象。次年春,該系急需聘用一中文教師,區區在下,遂得以應聘耶魯,前往東亞系教起中文。
我在耶魯教中文十八年,教學生話國語認漢字是我的專業,課餘編教材算我的業績。再加上課程繁多,得耐心摸索對外漢語教學的方法,從此便與古典文學,乃至西方現代批評理論,全都日漸拉遠了距離。
身在言論和出版自由的世界,發言可無所顧忌,著述可獨出心裁,我既已託身筆墨生涯,自當抓緊命運所賜的良機。對我來話,守住這穩定的職業,能維持一家人的小康生活,本已心滿意足。學院學術的成績和名分,實於我無關緊要。竊以為,真正要緊的是,應趁自己還有多餘的時間和精力,爭取多發表在中共極權下不許話,不許寫,話了和寫了會獲罪的言論和文字。我自思自忖,既已揹上反動罪名,索性就正經八百地反動出個名堂來。「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沉吟著這首唐詩,我毅然決定,磨礪批判的筆鋒,此其時矣!我從此立志,把寫作重點對準中共的罪惡和謬話,寫起了批共評毛的短評長論。移居美國近三十年,我批共評毛的文集和專著已在港台出版多種,遇到相關的會議邀請,我總是踴躍參與,哪怕會因此而付出返大陸探親遭遇麻煩的代價。
從此以後,我很少有心思和精力涉及文學研究的問題,古代文學的學術研討會至今僅參加過兩次。一次是應曾訪學耶魯的張宏生教授之邀,參加了他在南大主辦的「明清文學與性別」國際研討會。我臨陣磨槍,草就題曰〈泛文和泛情〉的長篇論文,討論清代文人陳文述的詩文活動。另一次是蒙孫康宜教授推薦,榮獲台灣中研院文哲所邀請,出席「記傳、記遊與記事──明清敘事理論與敘事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我利用暑期休假趕寫了會議論文,題曰〈悼亡和回憶—論清代憶語體散文的敘事〉。會後出版論文集,文哲所編輯覺得我的論文寫得像散文隨筆,曾好意建議我修改得更學院學術一些,我無意再做返工活,遂自動放棄入選。
此集還收有其他發表在刊物上的論文和書評,也多屬應編輯或作者要求而趕寫的急就章,均非長期鑽研,深耕細作的成果。記得《萬象》初創刊,主編陸灝常約我撰稿。有一次他告訴我,一位日本學者曾向他提及明人王次回及其《疑雨集》,並宣稱很欣賞王的艷情詩。陸主編一時頗為好奇,想約我寫篇相關的稿子。我在師大讀本科時曾翻閱此書,幾十年後,早已印象淡薄。該稿約再次喚起我奢談艷情的興致,於是從耶魯圖書館借到該書的石印本,補習一陣,交上了一篇題曰〈詞淫和意淫〉的評論。至於〈辭賦論述及其策略〉一文,則是一本題曰《性別與家國》的新書在台北出版,《中國文哲所研究通訊》編輯隨即郵遞給我一冊,催促我寫篇書評。我秉筆直書,就書中值得商榷的問題,提出了一系列極具爭議的意見。
詩人楊煉與我有通信往來,他的詩集《艷詩》尚未在台北出版,即把全稿電郵傳給我,希望獲得我回應,我讀後十分讚賞,立即撰文,長篇大論,趕在該書出版前於《萬象》刊出書評。〈意淫乳房〉一文之草成,則緣於我那篇舊文〈面對乳房〉中有句話受到張宏生教授質疑,他緊接著傳來幾首清人詠乳詞,供我參考。我繼而上網廣搜資料,追根溯源,從剖析古代文人詠乳詩詞切入脈絡,解構了中國形而下食色文化中人乳養生的陋習。此文所涉及的話題比較敏感,至今尚未在印刷刊物上正式刊登。〈羨憎交織的他者〉一文之草就則緣於《閹割與狂狷》的作者贈書給我。作者乃師大校友,他本希望我作出嘉許的回應,然而我拜讀此書後並不認同,更撰文嚴肅評論,實事求是地剖析了該書所涉及的大陸學人心態及學風問題,最終得罪了作者。
至於我那篇被教授們一棍子打死的〈韓偓詩析論〉,離開師大後,我已把其中論《翰林集》的部份改寫成〈晚唐詩人韓偓〉,在《陝西師大學報》發表,論述《香奩集》的部份則刪繁就簡,分別納入《風騷與艷情》中的不同章節。八十年代初,韓偓的香奩詩尚屬禁區,我草就此文時手頭只有一冊《關中叢書》本的《吳評韓翰林集》,別無其他可參考的相關文字。當時僅憑一己之見放言無忌,貿然上陣後,竟吃了槍打出頭鳥的大虧。近年來有關韓偓詩文的注釋本陸續出版,論述其生平和詩作的文章日益增多,韓偓其人其作幾乎成為大陸晚唐詩研究領域的顯學。我近日購得吳在慶教授編註的《韓偓集繫年校註》,通讀此巨編,受益良多,一時間不揣鄙陋,竟動起再為馮婦之念。於是翻出四十多年前的手稿,重新修訂,算是完成了自我補考的功課,題曰〈從金閨翰苑到避地流亡—韓偓生平及其詩作評述〉。現列入本集首篇,以雪我flunk之恥。
當初系領導責成我另寫論文,因擔心我重犯錯誤,便特別限定命題,指令我論述人民詩人杜甫的詩作。我實在不想重複「三吏」、「三別」之類被寫濫了的論題,經慎重查閱資料,發現尚未見有人論述老杜詠物詩的文章。我於是精讀仇兆鰲《杜詩詳註》,草成〈試論杜甫的詠物詩〉一文,提交答辯,有幸順利過關。近日重讀此文,對比網上所見近年來同類文章,自覺我這篇寫於四十多年前的舊文仍不算過時,遂稍作修訂,更名〈杜甫詠物詩發微〉,收入本集。
〈白居易在長安〉一文寫於我在西安交大教書時。有一天校領導給我們語文教研室發來指示,話是據傳唐代大詩人白居易長安當官時,在交大校園所在地居住過,讓我們語文教師考據此事,上交一篇論證的文章。當時校領導正在籌劃百年校慶,為增添校園內的人文景觀,準備修建白居易紀念亭一座。我是教研室內唯一獲古代文學碩士的教師,此任務遂攤派到我頭上。白居易當年在長安幾進幾出,涉及到從政、交友以及諸多詩文創作問題,我覺得領導的功利性指令未免把如此大的題目縮小作了。倉促接活後,我就按自己的構思長篇大論,統攝了詩人在長安生活的一幅全景圖。其時正當「六四」屠城之後,我因參與抗議遊行,仍處於公安局來人反覆審訊調查的威脅中。我在教研室撰寫此文,臨街窗外,常傳來警車四處抓捕的警笛長嘯,有時會驚得我一瞬間作出準備逃跑的打算。在該文結尾有關「甘露之變」的描述中,我撫今追昔,筆下不自覺地融入了自己當時所感受的恐怖。
綜上所述,此集所收文字多為某一機緣下有所激發而匆迫草就,並非按部就班,長期精研的學術成果。現將這些文字作為我的治學自傳編排如下,其內容未必經得起嚴格的學術審核,僅望整體上的可讀性或可激發讀者各自會心的反應。
補習和應景
此集所收舊作多涉及古代文學與性別研究的議題,如今匯為一編,可算是對我荒廢已久的早年學業作個盤點交代。其間的因緣際會,所歷的文運人事,跌宕衝突中曾如何歪打正著,挫折歧途上又何以有所玉成,且容我下文委曲道來。
我於一九六三年入讀陝西師大中文系,次年秋季學期結束,以「思想反動」罪名受開除學籍處分。此後厄運接踵而來,先是被迫到強勞工廠當就業工人,後又以「妄圖與敵掛鉤」罪被判處勞教三年,獲釋後城市不准住,被迫到農村落戶,當了好多年農民。直至老毛死後,形勢有所變化,上述罪名始獲平反,一九七九年...
目錄
自序 補習和應景
從金閨翰苑到避地流亡
杜甫詠物詩發微
白居易在長安
邊緣文人的才女情結及其所傳達的詩意
泛文和泛情
悼亡和回憶
詞淫和意淫
意淫乳房
余英時三首詩作讀解
關於古典文學的談話
重構通變的軌跡
認識醫療和性別語境中的身體
辭賦論述及其策略
羨憎交織的他者
讀袁枚《隨園詩話》漫談
文字交/老人緣
陰陽雙修的詩意變奏
情欲的詩意變奏
話說Androgyny
自序 補習和應景
從金閨翰苑到避地流亡
杜甫詠物詩發微
白居易在長安
邊緣文人的才女情結及其所傳達的詩意
泛文和泛情
悼亡和回憶
詞淫和意淫
意淫乳房
余英時三首詩作讀解
關於古典文學的談話
重構通變的軌跡
認識醫療和性別語境中的身體
辭賦論述及其策略
羨憎交織的他者
讀袁枚《隨園詩話》漫談
文字交/老人緣
陰陽雙修的詩意變奏
情欲的詩意變奏
話說Androgy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