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喚新文藝復興》是2000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高行健藝術思想的集大成之作,彙整了他近年來對「新文藝復興」理念的倡議、相關演講與訪談,並納入學界對其思想的深入研究與剖析。高行健的文學作品享有全球性的廣泛認同,並以其跨藝術領域的創作享譽國際。除小說與戲劇外,他亦是一位國際知名的畫家,曾於世界各地舉辦個展。他主張藝術應擺脫意識形態的限制,通過跨藝術領域來實現創作的自由與創新。本書深入探討了當代文學與藝術的現狀,強調跨界探索的核心價值,並附有60餘頁彩頁,展示照片與畫作,生動呈現語言與視覺的融合。此書不僅體現了高行健畢生的藝術理念,對於研究高行健、世界文學、跨文化與跨藝術領域的學者,以及所有熱愛文學藝術的讀者而言,都是一部不可或缺的重要資源。
作者簡介:
高行健
2000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高行健是國際著名的全方位藝術家,集小說家、戲劇家、詩人、戲劇和電影導演、畫家和理論家於一身。他的小說和戲劇關注人類的生存困境,瑞典學院在諾貝爾獎授獎詞中以「普世的價值、刻骨銘心的洞察力和語言的豐富機智,為中文小說藝術與戲劇開闢嶄新道路」加以表彰。高行健的長篇小說《靈山》和《一個人的聖經》轟動國際文壇,被評為二十世紀末中國文學的里程碑;戲劇作品自1980年代便受到歐洲劇壇的關注,《絕對信號》、《車站》、《野人》、《彼岸》等十八部劇作,在歐、亞、美洲和澳洲等地上演不輟。他的水墨畫作獨具一格,在歐亞和北美舉辦了八十多次展覽,出版畫冊三十餘本。高行健獲頒各大國際性藝文成就獎項,主要包括1992年法國藝術與文學騎士勳章、2000年諾貝爾文學獎、義大利費羅尼亞文學獎、2002年法國榮譽騎士勳章、美國終身成就學院金盤獎、2006年美國紐約公共圖書館雄獅獎、2008年義大利米蘭藝術節特別致敬獎、2010年盧森堡歐洲貢獻金獎、2012年法國文藝復興金質獎章、2019年羅馬獎、2023年法國榮譽軍團司令勳章。
作者序
《呼喚新文藝復興》序言
高行健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兩年前建立了《高行健資料中心》,策劃並主持這中心的林淑真教授新近又提議臺師大出版這本《呼喚新文藝復興》。近十多年來,在張國恩、吳正己兩位校長的大力支持下,師大的老師們調動各部門的人力物力,圍繞我的創作組織了一系列的國際研討會、文學藝術節、戲劇、音樂劇乃至舞劇的演出。此外,不僅出版了我的兩大本藝術畫冊,還又開設專門課程,推動對我的作品的教學與研究,臺師大真成了我的大學,可不是三生有幸!我第一生在中國,第二生在法國,第三生自認世界公民,而臺灣則成了我的故鄉。近四年來,我有病在身,多虧師大的老師們幫我整理資料,數位化相關的文檔,對我一生的創作做了很好的總結。而我最後的一個心願便是:呼喚新文藝復興。
2013 ,我終於完成了費時六年之久的電影史詩《美的葬禮》,年底在新加坡作家節首演,同時發表了《呼喚文藝復興》這篇演講。之後,先在義大利米蘭藝術節(Milan Arts Festival),又在米蘭大學(Università degli Studi di Milano)、威尼斯大學(Università Ca' Foscari Venezia)、香港科技大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和英國牛津大學的(Oxford Altius Forum)世界高峰論壇、法國楓丹白露(Fontainebleau)藝術史藝術節、設在羅馬的梅迪西家族行宮(Villa Medicis)的法國學院(Academie de France)舉辦的藝術節和臺灣中央研究院,一再演講,呼喚新一輪文藝復興。二O一七年先在西班牙聖西巴斯田(San Sebastian ) ,二O一九年又在法國的文藝復興之地索蒙城堡(Chateau de Chaumont)舉辦了兩次《呼喚新文藝復興展》,都得到了熱烈的回應。此外,我的《呼喚新文藝復興》一書的義大利文譯本還得到羅馬獎(Promio Roma)。
我所以發出這番呼喚,這正是我的期待。本書中還收入了我在米蘭大學的演講《越界的創作》,這也是對我自己的創作的一番回顧。如今,我的小說已有四十種語言在世界各國出版。我的劇作也在亞洲、歐洲、北美洲、南美洲、澳大利亞乃至於非洲的多哥和突尼斯上演,達一百四十多個製作。我的畫作在歐洲、亞洲和美國有上百次展覽,包括九十次個展,出了五十本畫冊。我編導的非商業發行的三部電影詩(cinépoème)也在歐亞和美國許多文學藝術節和大學放映。我孓然一身,既無財團贊助,也無政黨支撐,居然實現了這番創作,不能不感謝世界各地相識和不相識的朋友們。正是他們對文藝的熱心與愛護,照亮溫暖了這陰暗的時代。
去年,澳大利亞的陳順妍教授(Prof Mabel Lee)編譯的《高行健呼喚新文藝復興》英譯本又在紐約出版(Cambrria Press)。現今這書的中文版,我正好把這十年來我在世界各地呼喚的回應收集在一起,還特別把我的摯友劉再復教授在臺灣聯經出版公司出版的《再論高行健》文集的序言一併收集在內。再一次感謝朋友們對我這一呼喚的熱烈回應。
2023年9月21日於巴黎
《呼喚新文藝復興》序言
高行健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兩年前建立了《高行健資料中心》,策劃並主持這中心的林淑真教授新近又提議臺師大出版這本《呼喚新文藝復興》。近十多年來,在張國恩、吳正己兩位校長的大力支持下,師大的老師們調動各部門的人力物力,圍繞我的創作組織了一系列的國際研討會、文學藝術節、戲劇、音樂劇乃至舞劇的演出。此外,不僅出版了我的兩大本藝術畫冊,還又開設專門課程,推動對我的作品的教學與研究,臺師大真成了我的大學,可不是三生有幸!我第一生在中國,第二生在法國,第三生自認世界公民,而臺灣則成...
目錄
序言 高行健
巴黎訪談 高行健
「高行健世界」的全景描述 劉再復
高與哲學 讓—皮埃爾.紮哈戴
對高的一番解讀 安吉羅.維爾德若
電影藝術家高行健——影子的痕跡與藝術跨界的重組 娜塔莉.畢婷歌
德國報刊畫評摘錄
法國報刊畫評摘錄
巴黎克洛德.貝爾納畫廊 高行健 2008 年個展畫冊序言 佛朗索瓦.沙彭
義大利米蘭藝術節 2008 年致敬獎頌詞
世界公民,普世藝術家 克羅德.馬騰
越界的創作 高行健
做一個自由人——陳登武與高行健在臺師大文學院對談 高行健、陳登武
高行健在臺灣中研院呼喚文藝復興 高行健
羅馬法國學院 Villa Aperta 藝術節(2018)
《高行健呼喚新文藝復興展》畫冊序言 珊達爾.柯勒—杜蒙
與高行健對談 高行健、珊達爾.柯勒—杜蒙
法國索蒙城堡呼喚新文藝復興展
2019 年羅馬獎頌詞
凝神觀注這大作家的畫作好生愉悅 努諾.第亞斯
希望在於藝術 彌亞姆.戴
高行健,當代世界文藝復興的堅實例證 劉再復
附錄
高行健簡介
高行健著作
高行健年表
彩頁
畫冊與書2001-2022
展覽2003-2019
畫作1964-2016
序言 高行健
巴黎訪談 高行健
「高行健世界」的全景描述 劉再復
高與哲學 讓—皮埃爾.紮哈戴
對高的一番解讀 安吉羅.維爾德若
電影藝術家高行健——影子的痕跡與藝術跨界的重組 娜塔莉.畢婷歌
德國報刊畫評摘錄
法國報刊畫評摘錄
巴黎克洛德.貝爾納畫廊 高行健 2008 年個展畫冊序言 佛朗索瓦.沙彭
義大利米蘭藝術節 2008 年致敬獎頌詞
世界公民,普世藝術家 克羅德.馬騰
越界的創作 高行健
做一個自由人——陳登武與高行健在臺師大文學院對談 高行健、陳登武
高行健在臺灣中研院呼喚文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