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研究叢書──從軍事制度史的脈絡析論「協理京營戎政」的任務、職權、官銜等轉換,搭配大量自繪各式地圖、自製表格,深度解析北京安全維繫及皇權政治平衡的彈性多樣變化。
★朱鴻教授專序推薦
嘉靖朝創置的「協理京營戎政」是明代最獨特的軍事文官,突破明太祖與明成祖的「祖制」而立。協理京營戎政的職官制度源自邊鎮督撫制,多以兵部尚書、侍郎為本職,加都察院御史銜出任,駐於明朝京師北京城內,策畫北京防禦戰略。在明代軍事史研究中,協理京營戎政從不是研究焦點,也有許多誤解。經本書的論證後,可知他是隸屬兵部的專設官,官銜與宮銜雖是因人加身,但最高層級幾可與兵部尚書比肩──
協理京營戎政在明代尊崇勳臣的祖制下,必須為勳臣的「協理」,不可為主官。但在天子的支持下,協理京營戎政開始督導直屬天子的京營,原為天子親赴軍戎的軍事重任,由其全權代理,是為「六師之任」,更是實質的「北京鎮總督」。
作者簡介:
吳彥儒
臺北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博士。曾任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教育展資處研究助理,協助策劃「再現・同安船」系列展覽,現職廣州華商學院文學院,歷任淡江大學歷史學系、中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馬偕醫護管理專科學校兼任助理教授。研究專長為明清史、明清檔案學、史料數位化、博物館與新媒體策展。
章節試閱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緣起
在元明易代的歷史背景之下,明朝與蒙古部落長期敵對,明太祖(1328-1398)頒布的祖訓首章言:「胡戎與西北邊境互相密邇,累世戰爭,必選將練兵,時謹備之。」訓示子孫對北邊防務須時刻保持高度戰備。因明太祖立都南京,離北邊萬里難以掌控,遂以藩王鎮邊,形成可防禦邊患與保障中央的國防格局。然而,燕王朱棣(1360-1424)發動靖難之役,登極後遷都北京,推翻明太祖的國防設計。明人蔣一葵評析明朝與漢唐的國防格局差異,指出漢唐京師離邊境千餘里,而明朝北京城離邊境近者百里,遠不過三百里。相較於南京,北京的戰守時間與空間相當緊迫,如何防禦北京,是關乎國家存亡的重要議題。
在軍事指揮的變動上,明太宗任命從龍靖難的勳臣取代藩王為邊鎮總兵官,以防再有蕭牆之禍。北京城的駐防主力與主導權轉為直屬皇帝的京營,委用勳臣出任京營提督,再以內臣監軍,輔以兵部掌管武職的選授、簡練之政令。勳臣典軍,文臣掌人事、內臣監察,中央掌控職官任免,既避免一人權大,又能維持軍事作戰的靈活調度。此制度是明太宗從靖難到親征漠北之間逐步成形,以皇帝為最高軍事指揮,奠定北京為邊防的核心,是天子守邊的體現。
皇帝直接統帥軍隊作戰,提高調兵遣將的速率,能有效防禦緊鄰邊境的北京城。但皇帝親臨戰場是極高風險,不利於國家安全穩定。因此,明太宗重用勳臣集團,常態性的命為京營主官,為皇帝典掌軍務,成為一種祖制。祖制是明朝的政治憲章,朝野無論改制或復舊都須以此為宗旨,更有舊名新制與新名舊制等表裡不一的改變。明朝勳臣集團是皇室的重要支持者,勳臣不只經由聯姻皇室,更憑藉開國、靖難、土木等役的忠勇犧牲,在朝中的顯貴身分與政治地位難以撼動。但勳臣仰仗特殊身分,對京營的管理未必盡心,經年累月導致軍械損耗不齊、兵額未滿、官兵素質不耐戰陣等弊端。如何安撫、調配勳臣職權,藉以整頓京營戰備,是明太宗以降歷任皇帝的難題,承平時期難以改革,直到面臨戰爭才有改制的時機。
正統十四年(1449),明英宗(1427-1464)親征瓦剌,卻在土木堡兵敗被俘,京營主力幾近全滅。瓦剌大軍隨後突破長城,深入包圍北京城。臨危即位的明景帝(1428-1457)詔令于謙(1398-1457)出任兵部尚書總督軍務來指揮北京防禦,成功禦退瓦剌。于謙在戰後的職位從總督軍務轉為提督團營,文臣首度取代勳臣管理京營,實質統領北京防務。提督團營的制度維持近百年後,再度因戰爭而大幅革新。嘉靖二十九年(1550),韃靼自古北口南侵,大軍直逼北京城下,史稱庚戌之變。明廷在戰後取消提督團營一職,創設新衙門「戎政府」,以勳臣「總督京營戎政」,文臣「協理京營戎政」,為戎政府的文武首長。
這二次重大改制的共同點,文臣的統軍職權大幅提升,尤其突破祖制設置提督團營及協理京營戎政。但為何改變京營的統領職官,如何突破祖制,並處理文臣與勳臣的職權升降變化,相關的差異應細究探討。更特別的是,為何提督團營無法存續,又必須創設協理京營戎政來取代?如此衝擊勳臣集團的權利,他們做何反應?這些問題長期以來缺乏必要的討論。
從明朝職官發展的脈絡來看,以文制武是從邊鎮逐步進展至京師。永樂朝後明廷以文臣總督或巡撫到地方巡視逐漸變多,督撫的職權凌駕於勳臣總兵官,成為邊鎮最高的軍事指揮官。督撫是任務性派遣,事畢即罷,不會長期久任,也不會持續派遣,兼有避免勳臣坐大與掌控地方軍務之利。然而中央與地方不同,京營的勳臣更為尊貴,導致于謙之後的提督團營幾經置罷,非常不穩定。直到協理京營戎政的創設,任期雖長短不一,卻可維持常設。
明朝皇帝是如何看待協理京營戎政的功用?明神宗(1563-1620)追贈協理京營戎政兵部尚書薛三才(?-1619)的誥文曰:「朕承天保,克宣九伐之威;汝作夏卿,兼總六師之任」說明協理京營戎政代理皇帝統領京營,肩負防禦北京的重任。然而,因史料書寫形式,侷限研究者對協理京營戎政的關注。例如,〔萬曆〕《大明會典》是明代權威的官方典制政書,載錄戎政府的組織結構、協理京營戎政的沿革,京營的閱視、賞罰、操練規章等;在職官記載上,協理京營戎政被分類為兵部的增設官員。因此,協理京營戎政在朝中與皇帝、內閣、六部甚至內臣等朝中政治的決策、轉折與影響,實無從得知。更重要的是時間斷限止於萬曆朝前期,看不到之後的發展狀況。讓今日對協理京營戎政的認識僅止於制度變更表面,故進一步深入理解協理京營戎政代天子守邊的完整經過,始可發現其真正價值。
最後,回到明代國防的核心脈絡中,協理京營戎政與北京防禦的歷史價值是什麼?明太祖與明太宗在北方長城防線上設軍鎮防禦蒙古部落南侵,北京在成為京師前已是軍事重鎮,升為京師後,政治層面上不能以地方軍鎮視之。再加上北邊防線南移、明太宗微旨陰寓於京師西北方的天壽山下,國防現實與正統精神的核心皆本於此。因此,在明代從地方到中央全面以文制武的政務方針下,代理皇帝執行軍務的協理京營戎政,到底是如何走向體制化和制度化?而北京防禦體系的內在調整,與邊鎮督撫化的現象類似,能否解釋北京城的防禦無論在軍事指揮系統或防禦工事,逐走上軍鎮化的道路,協理京營戎政就是京師防禦軍鎮化成形的最終階段,即政治上不能明言,但實際上為明代北邊國防核心的「北京鎮總督」。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緣起
在元明易代的歷史背景之下,明朝與蒙古部落長期敵對,明太祖(1328-1398)頒布的祖訓首章言:「胡戎與西北邊境互相密邇,累世戰爭,必選將練兵,時謹備之。」訓示子孫對北邊防務須時刻保持高度戰備。因明太祖立都南京,離北邊萬里難以掌控,遂以藩王鎮邊,形成可防禦邊患與保障中央的國防格局。然而,燕王朱棣(1360-1424)發動靖難之役,登極後遷都北京,推翻明太祖的國防設計。明人蔣一葵評析明朝與漢唐的國防格局差異,指出漢唐京師離邊境千餘里,而明朝北京城離邊境近者百里,遠不過三百里。相較於...
推薦序
【推薦序】
朱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退休教授)
國都所在,攸關立國形勢及軍事的佈署,明太祖以南京為國都,防禦北邊的重責交付大將與藩王。封建政策導致封於北平的四子燕王朱棣以「靖難」之名奪權。即位後的永樂帝,改北平為北京,流露有遷都之意。近代學者從吳晗以降,探討永樂遷都者,多由國防形勝、重視龍興之地,或「靖難」的政治清洗等因素立論。但官方史書檔案的刻意闕載,難以察覺明成祖遷都的根本原因,必須從行事上去洞悉其本意。永樂五年徐皇后崩逝,營陵寢於北京近郊昌平天壽山下,明人黃景昉言遷都之意已「微旨陰寓」,遷都勢在必行,遂仿照南京宮室規制來營建北京城。明成祖營長陵於天壽山主峰下,至永樂十八年(1420)詔諭以北京為京師,陽、陰宅與禮制皆備。繼任皇帝的陵寢皆在天壽山下,長陵的地位從主陵升到祖陵,完成陵寢營建的另一個陰寓的微旨,實現明成祖的祖夢。
明太祖時期,北平城已是北方邊防的重鎮,永樂年間,北邊防線又逐步內縮,立國形勢丕變,京城更是位於緊臨長城邊境的前線。明成祖以雄武見長,在位期間曾五度親征漠北,足當天子守邊的重任,然後代天子卻難以承繼。土木堡之變與庚戌之變的發生,證明天子親征掌軍政的高度困難與風險,故必須尋覓代天子統帥六師之人,此即「協理京營戎政」一職創置源由。
本書是作者吳彥儒據博士學位論文〈六師之任:明代協理京營戎政與北京防禦〉修訂而成,由協理京營戎政一職為切入點,探討明廷建立防禦北京的專責官,以及運作模式與成效。彥儒指出明世宗創置協理京營戎政一職,擇具軍事長才嘗出任督撫的兵部尚書或侍郎的文臣擔任,做為代理天子統帥六師、肩負北京防禦的最高軍事指揮官。從軍事制度史的脈絡中,析論此職官的任務、職權、官銜等變化的因由,更探討此職官與天子、內閣、勳臣、內臣的政治互動與角力,呈現維繫北京安全及皇權政治平衡的彈性多樣的變化。
前人鮮少觸及協理京營戎政者之相關研究,彥儒的研究是開創之作,填補了明代軍事史研究的不足。梳理史料極不容易,彥儒認真仔細地閱讀《明實錄》、明人文集與明代檔案。埋首整理各種出版古籍、善本舊藏或數位檔案。彥儒精於繪製歷史地圖,書中有大量的自繪的各式地圖,並製各類表格呈現協理京營戎政職掌的情狀。全書文圖表並呈,展現了彥儒的史才。撰寫論文期間,多次參加我帶學生前往明代北邊宣府、雞鳴驛、北京故宮、明十三陵、吉林、長春等地的考察活動,加深對明清都城及歷史地理的認識,實踐歷史研究不可僅坐於室內,必須踐履行之足下的功夫。在獲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研究叢書」出版獎項後,更依審查者的意見,自費前往北京、山東等地考察,承蒙山東大學歷史學院陳尚勝特聘教授的協助,得以調閱孤本善本書,一年內認真完成補改增潤。忝為論文指導教授,以歡欣之情為序推介本書,並期許彥儒能勤於著述,精進研究,取得更多的成就。
朱鴻 序於文山老屋
2024年7月16日
【推薦序】
朱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退休教授)
國都所在,攸關立國形勢及軍事的佈署,明太祖以南京為國都,防禦北邊的重責交付大將與藩王。封建政策導致封於北平的四子燕王朱棣以「靖難」之名奪權。即位後的永樂帝,改北平為北京,流露有遷都之意。近代學者從吳晗以降,探討永樂遷都者,多由國防形勝、重視龍興之地,或「靖難」的政治清洗等因素立論。但官方史書檔案的刻意闕載,難以察覺明成祖遷都的根本原因,必須從行事上去洞悉其本意。永樂五年徐皇后崩逝,營陵寢於北京近郊昌平天壽山下,明人黃景昉言遷都之意已「微旨陰寓...
目錄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研究叢書」出版緣起/陳惠芬
推薦序/朱鴻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緣起
第二節 文獻回顧與述評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史料學
第二章 土木堡之變與提督團營的設立
第一節 北京防禦指揮權的轉變
第二節 提督團營專任與常設化的議論
第三節 勳臣對提督團營的爭權
第四節 小結
第三章 協理戎政:庚戌之變、戎政府與北京防禦軍鎮化
第一節 庚戌之變與以祖制之名成立的戎政府
第二節 北京防禦軍鎮化:戎政府的組織
第三節 仇鸞專擅時期的戎政
第四節 小結
第四章 文武協濟:嘉靖朝中晚期的戎政興舉
第一節 戎政建設與京師戒嚴
第二節 文臣與勳臣的磨合
第三節 文臣領軍:兵部尚書楊博主導下的戎政
第四節 小結
第五章 隆慶與萬曆初期軍事革新
第一節 明穆宗與內閣對選任戎政的爭論
第二節 禮制與兵權:謁陵及隆慶大閱
第三節 內閣政爭的戰場:戎政府改制
第四節 萬曆朝前期的戎政管理
第五節 小結
第六章 萬曆朝的戰爭與戎政
第一節 壬辰倭禍前的協理京營戎政與其政務
第二節 戎政與萬曆三大征
第三節 萬曆怠政的影響
第四節 小結
第七章 協理京營戎政的終局
第一節 泰昌、天啟朝的戰爭與戎政
第二節 崇禎初年的戎政迴光
第三節 崇禎二年己巳之役與增設副協理京營戎政
第四節 協理京營戎政的式微
第五節 小結
第八章 結論
後記
徵引書目
附錄:明代協理京營戎政年表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研究叢書」出版緣起/陳惠芬
推薦序/朱鴻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緣起
第二節 文獻回顧與述評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史料學
第二章 土木堡之變與提督團營的設立
第一節 北京防禦指揮權的轉變
第二節 提督團營專任與常設化的議論
第三節 勳臣對提督團營的爭權
第四節 小結
第三章 協理戎政:庚戌之變、戎政府與北京防禦軍鎮化
第一節 庚戌之變與以祖制之名成立的戎政府
第二節 北京防禦軍鎮化:戎政府的組織
第三節 仇鸞專擅時期的戎政
第四節 小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