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名利、財富、生命,應該如何掌握陰陽平衡之理?
面對財色名食睡,為何要淡泊明志、寧靜致遠?
面對武力及修行又該如何拿捏取捨?
得道者又如何放下外界分別,實現內外和諧,修二為一呢?
且看《道德經》如何以大道指引我們的行為,
達到成功所需要的完美、決心、進取、毅力和勇氣,
但達到極致時要知時退讓的智慧,
以做到清淨無為,使事情符合大道之運行而自然順遂。
面對財色名食睡,為何要淡泊明志、寧靜致遠?
面對武力及修行又該如何拿捏取捨?
得道者又如何放下外界分別,實現內外和諧,修二為一呢?
且看《道德經》如何以大道指引我們的行為,
達到成功所需要的完美、決心、進取、毅力和勇氣,
但達到極致時要知時退讓的智慧,
以做到清淨無為,使事情符合大道之運行而自然順遂。
《道德經》全書只有五千餘字,卻涵蓋哲學、倫理學、政治學、軍事學等諸多學科,內容更是涵括百家、包容萬物,被後人尊奉為治國、創業、齊家、修身、為學、處世的寶典,更對中華文化的哲學發展有著非常巨大的影響,因此有「萬經之王」之稱。本書為帶出《道德經》中深奧的智慧,引用帛書老子版本,以<道經>及<德經>分篇詳細講述:
◎<道經>講述的是宇宙根本,道出了天地萬物變化的玄機,揭示了陰陽變幻的微妙。
◎<德經>講述的是處世方略。道出了人事的進退之術。
作者更同時融入儒釋道觀點,縱橫交錯引領出背後的大智慧,讓無論是高官大吏、富商大賈,還是販夫走卒、平民百姓,總能在書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智慧。
<本書特色>
@特色1:釋義深入淺出,適合初學者入門:用淺近的方法引生大眾的信仰,是大乘經典的一大特色。
@特色2:運用現今社會情況帶入經義:以其慣有的現代筆法來執寫此部經典,無論是治學修身、處世待人,還是經商置業、從政為民;無論是高官大吏、富商大賈,還是販夫走卒、平民百姓,總能在書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智慧。
@特色3:運用易經及多本經典輔助說明道德經更深入義理:本書不單單只是詮釋道德經表面字義,更輔以多本經書,例如易經等等多本經典加以輔助說明,讓義理更容易貫通理解。
序
修道,從清淨淡泊開始!
面對名利、財富、生命應該如何掌握陰陽平衡之理?
面對財色名食睡,為何要淡泊明志、寧靜致遠?
所有的答案都在《道德經》裡。
正所謂「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凡事有度,陰陽平衡,可以長久。大成若缺,大盈若盅,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呐,乃大智慧也。」
意思就是:聖人只做自己,立好規矩。聖人有德信,善者善,不善者亦善;信者信,不信者亦信。精英階層教化眾生,在精神領域的力量上不斷的昇華和圓滿;老百姓踏踏實實,安心安定於當下的生活及工作,這才是一個國家富強以及繁衍生息,生生不息的根本,稱之為「安居樂業」。如此,方能上下皆安,上下無怨。
天地運行,無非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若想改命,唯有修行,道乃一心而已。一切唯心所造,無論是佛法,道法,還是儒學,請牢記這一點,一切都是你的心想要的。外物、外面的環境、外面的所有遭遇,都是心的投射。人居天地之間,天地因人而存在。儒學上講:「格物、致知、誠意」,都是為了正心。心正了,身就修了,家就齊了,國就治了,天下就平了。
《道德經》描述得道者的境界,是修行的境界,也是精神領域的境界,一般來講都用水或者嬰兒比喻,因為人最原始就是從嬰兒開始,即所謂的「返璞」。所以要修行,就要返璞歸真,從起修的時候開始,就不向外執著,不向外妄想,從清淨淡泊開始起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