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識論別抄卷第一
唯識體即是教。故持業釋之。或此本論。是成立佛經唯識理之教。名成唯識。即依主釋。以末從本亦有二釋。末論遠詮佛經。亦有持業及以依主。亦無有失。
二明宗體。先宗者。略有五種。一隨機說宗。二部別說宗。三約別明宗。四約時辨宗。五約四悉檀辨宗。初者如八萬四千法門。隨眾生病濟拔教化。或說六度四攝。如對多貪教化不淨等。其類非一。第二部別說宗者。如諸教所詮各異。如法華一乘為宗。涅槃佛性為宗。雖明餘義。然非正明。猶以正明以之為宗。第三者謂約三藏以判。或就大小。以取執言隨藏。四謂約時者。如深密等說三時教等。五四悉檀者。依智度論第一。有此四種理。悉檀者翻為義宗。四者。一世界。二各人為人。三對治法門。四第一義。前三為俗。後一為真。世界者。謂世俗如說。五種陰成眾生。若林成捨等。各各者。如經或說有我或說無我。為除斷見反。以我見。如次應知。三所對根機差別也。即即能治病。有勝功能。名為對治。第四唯明真如理也。問瑜伽六十四。四重二諦。四悉檀等如何相攝。解云。彼論前三。亦世俗攝。彼處二空真如從詮相說。即智度論第三對治也。此論五種宗中。如次配尋可知。問楞伽云。不說墮文字法者。為約遍計所執文字。為約依他。解云。此約遍計所執文字。能詮所詮。決定相屬。言所論法定屬能詮。執名為墮也。五種性義。四門分別。一釋名。二辨體。三文證。四會聖教。釋名者。先通後別。言五者是數。種姓名類義族義。即六釋中帶數釋也。言別名者。謂聲聞乃至無種性。聲聞者因聲悟道。故名聲聞。此即聲聞此種姓。依主釋也。觀緣起法而得悟道。故名緣覺。菩提種姓者。依佛地論三釋。謂求菩提教他有情。此即上求菩提下度有情。故名菩提種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