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資通訊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第五代行動通訊(5G)、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 IoT)、人工智慧(AI)等技術應運而生,數位匯流時代來臨,新興科技推陳出新,資訊傳播與消費行為需求標的不斷變動,各企業順應市場需求,相繼打破傳統產業框架,開展出多樣化因應數位時代的數位服務。在通訊傳播匯流與相互整合的背景下,新興事業順勢崛起,同時亦帶來前所未有的產業衝擊與挑戰。面對通傳產業生態及商業經營模式變化,為打造良性競爭的產業環境,以因應當今社會的發展趨勢,透過蒐集並累積消費者使用行為,並充分掌握通傳市場的供需動態,已然成為政府調適現有法規的首要關鍵。
《113年通訊傳播市場報告》為通傳會第8年針對國際與我國通傳產業進行調查與分析之綜合性報告,歷年報告不僅提供產業供給面統計資料,也進行需求面市場調查,完整掌握通傳市場發展現況與趨勢,惟110年受COVID-19疫情影響,導致需求面市場調查執行困難而取消,111年疫情仍不穩定,故採電訪調查,並因應國際趨勢以及考量我國國情,將過往通訊市場、廣電市場、寬頻使用及匯流發展等4類調查,整併為通訊市場、傳播市場2類。於112年度起恢復面訪調查,希冀透過兼具廣度與深度之問卷題項,完整掌握第一手消費者行為與創新應用資訊。
本報告第一部分詳明今年度通訊傳播市場調查之研究方法、調查執行情形與研究限制。第二部分綜整國際整體通訊傳播產業發展趨勢,以國際電信聯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ITU)資料庫數據分析國際主要國家或地區(英國、美國、日本、韓國、新加坡、香港)之通訊傳播市場重要指標,並觀察國際通傳產業結構、全球市場需求走勢,彙整當今國際通傳市場重點發展趨勢議題、產業回應與因應對策。
第三部分進入我國通訊與傳播市場產業面分析,通訊產業分析面向包含「整體通訊市場概況」、「行動通訊市場概況」、「固定通訊市場概況」、「寬頻上網服務發展」。傳播產業分析面向則包含「整體傳播市場概況」、「無線電視事業概況」、「有線電視事業概況」、「衛星廣播電視事業概況」、「無線廣播事業概況」以及「OTT TV產業概況」。
第四部分為106至113年我國通訊與傳播市場需求面跨年度分析,透過宏觀分析歷年調查結果,觀察我國民眾於通訊及傳播相關議題上,意見、態度與行為是否隨時間不同而有所改變,掌握民眾行為與意向變化趨勢。
第五部分以前述章節內容為基礎,進行國際與我國通傳市場發展趨勢比較,同時帶出整體通傳市場動態脈絡與轉型方向,最後綜整我國國情,分析我國通傳市場現階段面臨之挑戰、發展契機與未來展望,提出參考建議方向以協助我國將來於法制和產業面相關規劃與發展。
最後,在附錄「金馬地區通訊傳播市場發展趨勢調查」中,針對金馬地區107至113年調查結果重要題目跨年度進行分析,描繪其通訊傳播市場消費者端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