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詩歌・一則故事・一個世界
閱讀經典・培育詩心
讓孩子擁有一雙「詩的眼睛」
★緊貼素養教育未來學習趨勢,帶孩子打通課堂內外閱讀自學力!
本書呈現出宋代詩詞獨特的面貌。相較於唐詩看重情感意境,宋詩則善於說理議論,充分體現詩人、詞人的才學觀點。詞到了宋代,發展為與詩同等重要的抒情文學體裁,分為婉約和豪放兩大美學特徵。北宋到南宋的更迭中,山河破碎、國破家亡對文人的創作產生極為重要的影響,他們會在詩詞創作中抒發失去故土的悲痛,有時則昂揚著渴望收復失河山的愛國之心。
都什麼年代了,我們還需要讀詩歌嗎?
當然需要!因為詩歌是———
✦挑燈夜戰苦讀時的加油打氣
✦動盪時代下苦悶心境的抒發
✦連英雄才子也愛聽的「流行歌曲」
✦對窮人的委屈與不平處境的同理心
✦同住在地球村的我們都須警惕的戰爭之苦
✦偶爾要停下腳步徜徉的田園風光
不只是詩歌,詩歌背後琳琅滿目的歷史故事更引人入勝!
✦開一代詞風的宋代大家柳永,為何明明寫了一首稱頌皇帝的詞,卻被皇帝重重扔在地上?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大才子蘇東坡仕途起伏,撫慰無數後人的名篇絕唱,其實大多是他苦中作樂,被貶官到哪就玩到哪的吃貨旅行日記?
✦讓文藝女青年李清照躍為「宋詞天后」、連辛棄疾都甘拜下風的傑作,竟出自國破夫死、又慘遭騙婚的淒慘心境?
✦年輕時的愛情遭長輩拆散,陸游將一腔深情轉化為救國情懷,一生寫了九千多首愛國詩?
一本讓身為父母的你
也希望小時候就讀過的語文啟蒙書
除了囊括孩子必讀的經典詩作,全書開頭與詩作旁也搭配許多輔助學習的配件:
◇詩人故事—以第一人稱敘事,深入淺出介紹詩人一生經歷,不僅讓讀者容易產生親切感,也有助於記憶其生平與作品。
◇知識卡片—包括作品創作的時代背景、引用典故、象徵意義等重要賞析。
◇字詞解釋—詩作旁附上難字讀音、解釋等,以利閱讀背誦
◇延伸閱讀—主要作品的延伸經典閱讀。
◇歷代體裁總覽&流變比較表—以拉頁圖表方式,呈現各朝代時期詩歌體裁的演變脈絡,也是可直接補充課堂學習的重要輔助教材。
★幫助孩子依照「#誦讀➡#賞析➡#讀故事➡#強化記憶」的脈絡,
提升正向學習經驗,同時養成語文涵養與思辨、讀寫能力,
培養出自身的獨特性與世代競爭力!
~讀詩可以回憶遙遠的美好,唸詩讓哲思更靠攏自己的心~
從描寫現實生活中喜怒哀愁、酸甜苦辣的歷朝各代經典作品,
優游在古人生命河流裡流淌出來的詩詞海中。
本書特色
✦108課綱語文領域最佳補充讀物。
✦全彩內頁、大開本裝訂,精美好讀。
✦從小誦讀古詩歌,培養口條,奠定語文基礎。
✦透過豐富的知識小專欄,輕鬆達到高效背誦與深度學習。
作者簡介:
知中編委會 編著
知中ZHICHINA專業編輯團隊。團隊以文化、藝術、人文、社會、歷史為切入點,深耕中國傳統文化領域,提供閱聽大眾豐富的知識與多元視角,在社群媒體平臺上影響超過百萬受眾。
已出版《山水》、《孫子兵法指南書》、《一本讀懂!山海經》、《幸會!蘇東坡》、《禪的入門》、《中國茶的基本》等多部暢銷作,並屢獲大獎肯定。由多位歷史、藝術、教育領域名家審定的《太喜歡歷史了!【給中小學生的輕歷史】》系列,半年銷量近百萬冊,大獲各界好評。2020年在讀者一片好評中推出《太喜歡漢字了!:給孩子的第一套漢字啟蒙圖畫書》系列,也獲得廣大讀者追捧。
審訂者簡介
厭世國文老師
高中國文教師,喜歡貓、日光,還有那些古典的、押韻的文字,著有《厭世說新語》等書。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專業審訂│厭世國文老師
好評推薦(依首字筆畫排序)
小壁虎(蔡孟耘)老師|竹林國小教師
羊咩老師│南山中學國文科教師
吳宜蓉│教育學博士、歷史教師
宋怡慧|作家、新北市立丹鳳高中圖書館主任
吳昌諭│新竹市三民國中教務主任
徐國能│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授
高詩佳│語文教育書籍暢銷作家
楊傳峰│《為孩子張開夢想的翅膀》作者
鄭俊德│閱讀人社群主編
歐陽立中│「Life不下課」節目主持人
名人推薦:專業審訂│厭世國文老師
好評推薦(依首字筆畫排序)
小壁虎(蔡孟耘)老師|竹林國小教師
羊咩老師│南山中學國文科教師
吳宜蓉│教育學博士、歷史教師
宋怡慧|作家、新北市立丹鳳高中圖書館主任
吳昌諭│新竹市三民國中教務主任
徐國能│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授
高詩佳│語文教育書籍暢銷作家
楊傳峰│《為孩子張開夢想的翅膀》作者
鄭俊德│閱讀人社群主編
歐陽立中│「Life不下課」節目主持人
章節試閱
【歐陽修:我是宋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
☉歐陽修(西元一○○七―一○七二年)
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諡號文忠,吉州吉水(今屬江西吉安)人。歐陽修是北宋古文運動的領袖,繼承並發展了韓愈的古文理論,倡導詩文革新,與韓愈、柳宗元、蘇洵、曾鞏、王安石、蘇軾、蘇轍合稱「唐宋八大家」。同時,他創作的詩論專著《六一詩話》採用了新體裁「詩話」來寫作詩歌理論,後世多所模仿,由此形成一股寫作詩話的風氣。他在史學領域也有頗高的成就,曾主修《新唐書》,又獨撰《新五代史》。著有《歐陽文忠公文集》。
●詩人故事
大家好,我叫歐陽修。我姓歐陽,名修,大家千萬不要叫我歐先生。
我父親在我四歲的時候便去世了,那時我家境貧寒,沒錢讀書,連紙筆都買不起,母親便持荻草的莖當筆,在沙地上教我讀書寫字。我喜愛讀書,除了母親的啟蒙之外,年歲大一點後,我還常四處蒐羅書籍閱讀。有一次,我得到唐代詩人韓愈的遺稿,初讀驚豔,再讀玄妙,三讀回味無窮,就此成了韓愈先生的忠實粉絲。
二十三歲時,我考取進士,展開為官生涯。初入官場,公務不多,我便常與好友梅堯臣一同吟詩作賦、優游享樂。我們都熱中創作,那時文壇流行辭藻華麗、形式工整的駢文,那些駢文誦讀起來雖優美朗朗上口,但大都內容空虛、形式僵化。我小時候閱讀韓愈的文集,得知韓愈倡導「文以明道」的古文。我也想要像韓愈一樣掀起一場古文運動,革新當時被對仗工整、辭藻華麗的駢文所支配的文壇。於是我花費大量時間琢磨古文創作,希望延續韓愈的古文理念。我寫下了許多不拘形式、聲韻的散文,其中以〈醉翁亭記〉較為成熟,你們不妨找來讀讀。
後來,我有幸擔任科舉考試的主考官,在批閱試卷時便以通達平實的文風為標準。當時有個文學派別叫「太學體」,以險怪奇澀的文章為特色,正與古文的理念相悖,因此,在改卷時只要看到這類文章,我基本上都不會錄取。放榜時,有些寫「太學體」的學生心有不甘,還為此攔
住我出行的馬車。不過,我的主張得到了仁宗皇帝的支持,人們也意識到「太學體」的空虛浮華而改變文風。自此以後,整個文壇的文風漸漸有所變化。
我的仕途起起伏伏,最後以太子少師的身分辭任,也算是畫上了圓滿的句點。我因倡導古文運動,在文壇上名氣日盛。雖說名利乃身外之事,但這若能引導後生的文學創作,促進文風改革,我想也不失為一樁美事。若要總結我的一生,我想一個「足矣」便可概括此番心志。
-------------------------------
蝶戀花
-------------------------------
庭院深深深幾許。
楊柳堆煙,
簾幕無重數。
玉勒雕鞍遊冶處。
樓高不見章臺路。
雨橫風狂三月暮。
門掩黃昏,
無計留春住。
淚眼問花花不語。
亂紅飛過秋千去。
-------------------------------
【知識卡片】
◎歐陽修的閨怨詞
歐陽修的〈蝶戀花〉是一首描寫女子閨怨的詞作,即寫景,又抒情。上闋的「遊冶處」指歌樓妓院,「章臺」原為漢長安街名,後指代歌伎聚集之地,指明閨中女子心中惦念之人所在。
詞中最新穎處是首句疊用三個「深」字,對應後句的「無重數」,將女子的愁怨具體刻畫了出來。宋代詞人李淸照在其〈臨江仙〉一詞的序中說道:「歐陽公作〈蝶戀花〉,有﹃深深深幾許﹄之句,予酷愛之,用其語作﹃庭院深深﹄數闋。」
【延伸閱讀】
-------------------------------
采桑子
-------------------------------
輕舟短棹西湖好,綠水逶迤。
芳草長堤,隱隱笙歌處處隨。
無風水面琉璃滑,不覺船移。
微動漣漪,驚起沙禽掠岸飛。
歐陽修以「采桑子」為題,共作十三首聯章體詞,此詞是這組詞的第一首,歌詠西湖景物。聯章體,指兩首以上相同詞牌的詞合組在一起,歌詠同一事物或同一類事物。這十三首〈采桑子〉中,十首皆詠西湖之景,構成了歌詠西湖的整體。
--------------------------------------------------------------
【蘇軾:我用作詩的手法填詞,提高了詞的地位】
☉蘇軾(西元一○三七―一一○一年)
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人,北宋文學家、書畫家,著作有《東坡七集》、《東坡樂府》等。後人認為他是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不論文、詩或詞,抑或書法和繪畫,都有極高的成就,為唐宋八大家之一。此外,他獨樹一幟,以作詩的手法塡詞,拓展了詞的表現內容,破除詩尊詞卑的觀念,提高了詞的地位。在婉約詞風之外,他開創了豪放派,推動詞風的轉變,創作風格一直影響到淸代詞人。
●詩人故事
我們蘇家以詩書傳家,父親、我和弟弟蘇轍,還一同闖出了「三蘇」的名頭。我在科舉考
試中,得到了當時的主考官、文壇大家歐陽修的欣賞,才名立時就傳開。
我的仕途還算順利,但在宰相王安石推行新法時,我陷入了政治漩渦。朝廷分為支持新法的新黨和反對新法的舊黨,兩派成天吵個不停。我上書闡述新政的不足並提出改良建議,卻未獲皇帝重視。失望之餘,我申請調任杭州。杭州很美,我的日子過得也很悠閒,時不時遊西湖,還寫下數十首詠頌西湖風景的詩。
後來,我寫的一些反映民間疾苦的詩,被新黨說成是在誹謗朝廷。於是我被關進御史臺的監獄,受盡牢獄之苦。這件事在歷史上被稱為烏臺詩案,烏臺就是御史臺的別稱。好在多數大臣為我求情,我沒被殺頭,而被貶到了黃州做個小官。
為了排解鬱悶,我吃肉時寫詩,淋雨時塡詞,還在城東開闢了一塊荒地,自稱「東坡居
士」。後來反對新法的高太后掌權,我重新被任命為高官。但我覺得新法確有其可取之處,又因此得罪了舊黨。我只好再次申請調任到地方做官,以躱開朝中是非。
然而,是福不是禍,是禍躱不過。幾年後,新黨又得勢,我再次被貶官。我便苦中作樂,貶到哪兒,就玩到哪兒,寫下的詩詞如同旅遊手札或美食日記。歷經世事浮沉,哪怕只是生活中平凡不過的瑣事,也透露出對人生的思索。
最後,我被貶到海南島的瓊州,住在儋州,隋唐以降唯獨犯荒之地。生活環境雖簡陋,我卻有了大量時間寫書作詩。這段時日,我寫的東西不似年輕時激昂,那些描繪生活瑣事的文字,倒多了幾分陶淵明的隱逸悠然。
或許在隨遇而安的人眼中,任何生活都有其値得品味之處吧。
-------------------------------
念奴嬌・赤壁懷古
-------------------------------
大江東去,浪淘盡,
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
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
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
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
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
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
早生華髮。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知識卡片】
◎北宋詞壇上最引人矚目的豪放詞
蘇軾因烏臺詩案遭貶謫黃州,時常到附近的赤壁磯遊玩散心。這赤壁磯,相傳是赤壁之戰的古戰場。三國時期,東吳孫權、蜀中劉備在此聯手大敗曹操,取得以弱勝強、以少勝多的輝煌勝利。指揮這場戰役的東吳大都督周瑜,就是第二句「三國周郎赤壁」中的「周郎」。周瑜字公瑾,下闋「遙想公瑾當年」中的「公瑾」,說的也是他。後面一句「小喬初嫁了」中的「小喬」是周瑜的妻子,也是三國時著名的美女。「羽扇綸巾」中的「羽扇」是羽毛扇子,「綸巾」是靑絲帶頭巾,這是當時儒將常見的打扮,用以突顯周瑜的儒雅風度。
「檣櫓灰飛煙滅」則描寫周瑜在赤壁之戰使用火攻,燒燬曹操一方的船隻,戰勝敵軍號稱十萬艘的船隊。蘇軾在整首詞中緬懷年少得志的英才周瑜,同時感概自身。
全詞氣象磅礴,境界高宏,被視為蘇軾詞作中體現英雄氣概的代表作。
-------------------------------
水調歌頭
-------------------------------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
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
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
【知識卡片】
◎歷代中秋詞中的絕唱
〈水調歌頭〉構思獨特,富浪漫色彩又飽含哲理,是蘇軾的代表作之一。「子由」是蘇軾弟弟蘇轍的字,兄弟倆感情甚篤,但因蘇軾反對新法不斷遭貶,兩人已經許久未見面,中秋佳節也只能遙遙思念。
上闋開篇提問「明月幾時有」,秉承戰國時屈原〈天問〉和唐代李白︿把酒問月〉的詩意。之後「天上宮闕」、「瓊樓玉宇」都是指月亮上的廣寒宮。魏晉時,有一種以描寫仙境來寄託作者思想情感的詩,叫遊仙詩。這首詞將神話傳說推陳出新,可說是遊仙詩的發展,寥寥數語就寫盡了「入世」與「出世」之間的矛盾糾結。
古人講究人月兩團圓,但蘇東坡理性地認為,人之聚散和月之圓缺極為自然,不能強求,也不必感傷。然後,他借用南朝宋人謝莊的詩句「隔千里兮共明月」,表示只要彼此健健康康,相隔千里也能共賞明月。此番豁達樂觀的人生態度和至高的思想境界,使「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成為千古流傳的名句。
-------------------------------
定風波
-------------------------------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
余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
莫聽穿林打葉聲,
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
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
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
也無風雨也無晴。
-------------------------------
【知識卡片】
◎蘇軾如何面對人生中的風雨?
寫這首〈定風波〉時,蘇軾已經因為烏臺詩案被貶到黃州三年了。他在黃州東南方三十里外的沙湖買了塊田地,有時會過去看看。這首詞就是寫他在往返於沙湖途中遇雨的經歷。
「竹杖芒鞋輕勝馬」中的「芒鞋」就是草鞋,竹子做的手杖和草編的鞋都是閒人平民所用,騎馬則起於忙碌官員四處奔波,對比出「無官一身輕」的姿態。「一蓑煙雨任平生」中的「蓑」是蓑衣,由一種草或棕毛所製成,是古時披在身上的雨具,文人常用蓑衣這個意象來代指隱居生活。蘇軾就特別喜歡唐代詩人張志和〈漁父〉中那句「靑篛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下闋中的「歸去」,則是從晉代陶淵明這位文人隱士代表的「歸去來兮」中借鑑而來,自帶隱逸山林之感。兩相對照,體現出蘇軾不以仕途風雨為苦的超脫態度,以及不因外界變化而擾亂自身心境的人生哲學。
-------------------------------
題西林壁
-------------------------------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
【知識卡片】
◎蘇學士作文:記一次有意義的廬山行
蘇軾先被貶官到黃州,後來又遷到汝州,在前往汝州的途中經過九江,便約弟弟蘇轍一道遊覽風景名勝廬山。廬山風景美不勝收,但蘇軾自稱懶得作詩,只選了値得記敍的景點寫就七首詩。直到遊遍廬山後,來到西林寺,才寫下了這首〈題西林壁〉。
西林寺又叫乾明寺,坐落在廬山七嶺的西邊。廬山七嶺的地勢很奇妙,從別的角度看是一個個單獨的山嶺,但從西林寺的角度看去,七嶺卻匯聚成一座山峰。
這就是前兩句「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的來歷。由於已是遊覽的最後一站,這首詩帶有對廬山全貌總結性評價的意味。寫完這首詩,連蘇軾自己都說,我對廬山要說的話都說完了。他這番思考總結,讓這首山水詩充滿哲理性,成為廣泛傳誦的名篇。
--------------------------------------------------------------
【李清照:大家誇我是最出色的女詞人】
☉李清照(西元一○八四―約一一五一年)
號易安居士,齊州章丘(今屬山東)人,南宋著名詞人,也是中國文學史上最傑出的女性之一。李淸照不贊同當時以作詩手法塡詞的風氣,認為詞「別是一家」,應該擁有專屬的內容形式規範,塡詞要注重字詞發音並與音律配合,保持可吟唱的特色。
她擅長以白描手法勾勒生活細節,展示自我的內心世界。她的詞語言淸麗,情感眞摯,被稱為「易安體」,是婉約詞派的代表。她的詩慷慨激昂,多為詠史和感懷時事,與詞風截然不同。
她所著的《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等作品集已經散佚,流傳後世的《漱玉集》和《李淸照集》都是後人所編纂。
●詩人故事
你問我,才女的人生和別人有什麼不同?我不淸楚別人如何,但我的一生就像四季。
父母從小教我琴棋書畫、詩詞歌賦,加上我的天分和努力,我十來歲時,李淸照三個字在文壇上就小有名氣。那些記述少女閨閣時光的詞,就像我的靑春一樣,輕快活潑,春光燦爛。不僅如此,我十分關心國家大事,往往藉詩發表自身的看法。
十八歲那年,我嫁給了吏部侍郎的兒子趙明誠。幾年後公公去世,明誠遭誣陷入獄,輾轉反覆了幾個月才無罪釋放。為了躱避官場是非,我們搬回靑州老家。少了無意義的人情往來,我們將更多的時間花在愛好上,蒐集各式石刻碑文和鐘鼎文物,整理資料,參考古書體例,陸續編輯了多達三十卷的《金石錄》。
閒暇時,我們談詩論文,遊玩嬉鬧。回想起那段日子,就像夏日重重疊疊的樹葉間投下的陽光,斑斑點點,伴著陣陣蟬鳴,歲月靜好不過如此。那時我寫的詞,連離愁別恨都帶著甜蜜。
只可惜美好的時光只過了十多年。金兵南下,大宋國土慘遭蹂躪,我們倉卒間奔赴江南避
禍,多年收藏遺失不少,夫妻也被迫分離。幾經周折,我再次見到明誠時,他已因多日奔波勞累而染病,不到一個月,他便棄我而去,連遺言都沒留下。明誠離開的那天,我的人生從此走入秋天,滿目蕭條,淨是淒涼。局勢紛亂,我過著顚沛流離的生活,身體一日不如一日,還得了一場大病差點沒命。我再婚過一次,奈何所託非人,又迅速離婚。在這樣的磨難中,我變得益發堅硬銳利,感懷故國、憂憤時事的詩文恍有金石之音。可我的身體越來越難以支撐激烈的情緒。秋天到了,冬天還會遠嗎?等大雪茫茫,我這才女的一生,也就要走到盡頭了吧!
-------------------------------
如夢令
-------------------------------
常記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
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
【知識卡片】
◎被多次誤讀的閨秀詞
李淸照這首〈如夢令〉幾次被誤認為其他文人的作品,還曾被張冠李戴到蘇軾身上,也曾被記為無名男性所作,甚至還有著作署名其作者為呂洞賓。這是因為詞中包含「常」、「日暮」、「沉醉」、「興盡」等描述盡情玩樂的詞彙,措辭有著不同於一般女子的豪放之氣。加上宋代理學逐漸主導社會主流思想,封建社會對名門閨秀的要求益發苛刻,一名年輕女子出外遊玩,喝得酩酊大醉、很晚才回家這種事相當罕見,人們下意識認為這首詞不可能出自閨閣女性之手。
李淸照的父親雖治學嚴謹,卻給了女兒相當開放的家庭氛圍,不以性別來限制女兒的成長。因此李淸照喜愛喝酒玩樂,眼光從不局限於生活。她關心時政,對事物有著獨立的思考,這番性格不光讓她得以在年輕時就寫出這樣一首充滿健康奔放氣息的詞作,也支撐她度過晚年苦難,依舊執筆寫下那些豪氣縱橫的詩。
-------------------------------
一剪梅
-------------------------------
紅藕香殘玉簟秋。
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雲中誰寄錦書來?
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
一種相思,兩處閒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
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
【知識卡片】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相思名句
李淸照和趙明誠婚後十分恩愛,趙明誠因事遠行,李淸照十分思念,便寫下這首婉約纏綿的〈一剪梅〉,留下不少廣為流傳的名句。
下闋第一句「花自飄零水自流」,「花自飄零」借用晏殊〈浣溪沙〉中「無可奈何花落去」,「水自流」取自唐代劉禹錫〈竹枝詞〉中「水流無限似儂愁」,一句詞包含兩位文人名句,意境更上一層樓。結尾處「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三句,從范仲淹〈御街行〉中「都來此事,眉間心上,無計相迴避」脫胎而來,但以「眉頭」對「心頭」,一個「下」一個「上」,語句結構更為巧妙,淸代學者王士禛就誇這句詞分外工整。近代詞評家陳邦炎也認為,范仲淹的句子平鋪直敍,缺乏醒人眼目的藝術效果,然而李淸照的句子靑出於藍而勝於藍,在藝術上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
聲聲慢
-------------------------------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
淒淒慘慘戚戚。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三杯兩盞淡酒,
怎敵他、晚來風急!
雁過也,正傷心,
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
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
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
到黃昏、點點滴滴。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知識卡片】
◎宋詞裡疊字藝術的巔峰
李淸照晚年困苦,相愛的丈夫過世,國家山河破碎,自身又顚沛流離,嘗盡世情冷暖。在這個階段,她的詞完全不同於年輕時的輕快明麗,而是一首首沉重絕望的哀歌,〈聲聲慢〉就是箇中代表。
這首詞因開篇連用十四個疊字而聞名,這種新穎的形式不光在詞中首見,在詩、曲、賦中也絕無僅有,歷來為人稱道,明代文學家楊愼更將這首詞推為李淸照詞作第一。
全詞無論寫景、寫人都圍繞一個「愁」字,下闋中「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更融合了秦觀的「安排斷腸到黃昏」,以及唐代溫庭筠〈更漏子〉中「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的意境。最後總結道:「這次第,怎一個愁字
了得。」「次第」不是次序,而是光景的意思。寫愁到此戛然而止,和後世辛棄疾的「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有異曲同工之妙,言有盡而意無窮,更顯愁思之深。
【歐陽修:我是宋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
☉歐陽修(西元一○○七―一○七二年)
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諡號文忠,吉州吉水(今屬江西吉安)人。歐陽修是北宋古文運動的領袖,繼承並發展了韓愈的古文理論,倡導詩文革新,與韓愈、柳宗元、蘇洵、曾鞏、王安石、蘇軾、蘇轍合稱「唐宋八大家」。同時,他創作的詩論專著《六一詩話》採用了新體裁「詩話」來寫作詩歌理論,後世多所模仿,由此形成一股寫作詩話的風氣。他在史學領域也有頗高的成就,曾主修《新唐書》,又獨撰《新五代史》。著有《歐陽文忠公文集》。
●詩人故事
大家好,我叫...
推薦序
【導讀】
■聽老派知識分子為孩子說故事
好久好久以前,文字不僅可以表達對天地的敬畏和對鬼神的信仰,還記錄了生活與情感。早年人們透過選擇合適的語詞和聲音,創造出韻律感強的節奏。在後來的發展過程中,詩歌從自由的形式演變為結構化的創作,成為知識分子有意識追求的藝術文化。
距離現在越是遙遠的語詞,越是埋入歷史的塵土深處。是的,時間會過去,人們會遺忘,遺忘那些曾經流傳的文字與語言。
不知道是不是如此,大多數人皆從考試卷上的閱讀題認識古典詩詞,那是在巨大張力的環境下接觸到的文字,而非一種充滿生命力的表達方式,彷彿我們正解碼一段難以理解的訊息。這不僅將古典詩詞從生活中割裂開來,也停滯了流動的時間成為死去的知識與情感。
《從詩人的眼睛看世界》系列四冊重新喚醒了那些不再被記得的文人與詩詞,以一種輕盈的方式,將古典詩詞相對完整地置入我們的日常閱讀之中。這四冊書按照時代劃分,分別為「先秦至南北朝」、「隋唐五代」、「宋」以及「元明淸」,涵蓋古典詩詞發展的各個重要階段。
每一冊的開頭,皆會概述該時期作品的形式與內容,並且解釋當時的文學環境與社會背景,輔以圖表展現特點、代表人物/作品,以及造成的影響,這樣的結構有助於讀者從線性的時間軸掌握詩詞的演變脈絡,也能直觀地概覽每個時期的文化變遷與藝術表達的差異。
富有創意的是,在介紹古代作者的單元,不同於坊間的課本與參考書籍,它模擬古代作者的口氣,以「我」的視角來闡述個人的生命歷程,彷彿正在傾聽一位老派知識分子親自說故事,不自覺地進入了他的內心世界。
為了讓讀者更淸楚知道作品的價値,書中還設置「知識卡片」,提供每件作品的背景資料與核心訊息,並且詳盡說明創作脈絡、文本解析,還有後世評價,除了方便迅速掌握重點,還引導讀者接觸更深層的意涵與文化脈動,從而豐富閱讀體驗,提升思考的深度。
「你想知道更多嗎?」當我們建立了關鍵的概念與知識之後,這個問題總會悄然浮現。因此,在「延伸閱讀」中,收錄數首作者的其他著名作品,並且附上簡單的賞析,擴充讀者的閱讀視野。
古典詩詞是時間的產物,當時間不斷前進,我們對於古典詩詞的理解與欣賞也會變得不同,而這正是閱讀經典的後人所擁有獨一無二的「詩心」。這套書能讓孩子遙想歷史的美好,拉近與古詩歌的距離,在培育詩心的同時,更讓孩子擁有一雙「詩的眼睛」。
厭世國文老師
(本文作者為作家、高中國文老師)
【導讀】
■聽老派知識分子為孩子說故事
好久好久以前,文字不僅可以表達對天地的敬畏和對鬼神的信仰,還記錄了生活與情感。早年人們透過選擇合適的語詞和聲音,創造出韻律感強的節奏。在後來的發展過程中,詩歌從自由的形式演變為結構化的創作,成為知識分子有意識追求的藝術文化。
距離現在越是遙遠的語詞,越是埋入歷史的塵土深處。是的,時間會過去,人們會遺忘,遺忘那些曾經流傳的文字與語言。
不知道是不是如此,大多數人皆從考試卷上的閱讀題認識古典詩詞,那是在巨大張力的環境下接觸到的文字,而非一種充滿生命力的表達方式,彷...
目錄
導讀 聽老派知識分子為孩子說故事
林逋:我是「以梅為妻,以鶴為子」的隱逸詩人
〈山園小梅〉
楊億:我是「西崑體」的代表詩人
〈南朝〉、〈漢武〉、〈書懷寄劉五〉
柳永:我寫雅詞,更寫俗詞
〈望海潮〉、〈雨霖鈴〉、〈蝶戀花〉、〈定風波〉、〈煮海歌〉
范仲淹:我為宋詞開闢了嶄新的詞風
〈漁家傲.秋思〉、〈蘇幕遮.懷舊〉、〈江上漁者〉
張先:我寫的詞賦予了影子生命
〈天仙子.水調數聲持酒聽〉
晏殊:我是北宋時期按譜填詞第一人
〈浣溪沙〉、〈無題〉、〈蝶戀花〉
宋祁:我被稱為「紅杏尚書」
〈玉樓春.春景〉
梅堯臣:我是宋詩的「開山祖師」
〈魯山山行〉、〈陶者〉、〈悼亡〉(三首其一)
歐陽修:我是宋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
〈蝶戀花〉、〈采桑子〉、〈戲答元珍〉、〈別滁〉
王安石:作為政治家的我有怎樣的文學風采?
〈登飛來峰〉、〈桂枝香.金陵懷古〉、〈泊船瓜洲〉、〈梅花〉、〈元日〉、〈書湖陰先生壁〉(二首其一)
李之儀:我是蘇門才俊之一
〈卜算子〉
蘇軾:我用作詩的手法填詞,提高了詞的地位
〈念奴嬌.赤壁懷古〉、〈水調歌頭〉、〈定風波〉、〈題西林壁〉、〈飲湖上初晴後雨〉(二首其二)、〈和子由澠池懷舊〉、〈贈劉景文〉、〈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五絕其一)、〈浣溪沙〉、〈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江城子.密州出獵〉、〈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新城道中〉(二首其一)
晏幾道:我寫了一本哀婉纏綿的《小山詞》
〈臨江仙〉、〈少年遊〉、〈思遠人〉
黃庭堅:我開創了山谷體
〈清平樂〉、〈寄黃幾復〉、〈登快閣〉、〈雨中登岳陽樓望君山〉(二首其一)、〈雨中登岳陽樓望君山〉(二首其二)
秦觀:我情韻兼備,有柳永蘇軾兩家之長
〈鵲橋仙〉
賀鑄:我以多種技法寫詞,別有風味
〈青玉案〉
周邦彥:我是詞家之冠,你也可以叫我詞中老杜
〈蘇幕遮〉、〈蘭陵王.柳〉、〈西河.金陵〉
朱敦儒:我用詞寫下我的自傳
〈西江月〉、〈桐見歡〉、〈鷓鴣天.西都作〉
李清照:大家誇我是最出色的女詞人
〈如夢令〉、〈一剪梅〉、〈夏日絕句〉、〈聲聲慢〉、〈漁家傲〉、〈詠史〉
陳與義:我連接起江西詩派與南宋文壇
〈牡丹〉、〈臨江仙〉
岳飛:我以一腔熱血譜寫了南宋的最強樂章
〈滿江紅〉
陸游:我是有九千多首詩流傳的愛國詩人
〈卜算子.詠梅〉、〈遊山西村〉、〈示兒〉、〈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二首其二)、〈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二首其二)、〈書憤〉
范成大:我一生最光鮮的經歷是出使金國
〈四時田園雜興〉(六十首其四十一)、〈四時田園雜興〉(六十首其二十五)、〈四時田園雜興〉(六十首其三十一)
楊萬里:我創造了「誡齋體」
〈過松源晨炊漆公店〉(六首其五)、〈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小池〉、〈宿新市徐公店〉、〈稚子弄冰〉、〈閒居初夏午睡起〉(二絕句其一)
朱熹:我是理學的「集大成者」,用詩歌講道理
〈觀書有感〉(二首其一)、〈觀書有感〉(二首其二)、〈春日〉
張孝祥:我豪放詞寫得好,被稱為「辛派先驅」
〈念奴嬌.過洞庭〉
辛棄疾:我是豪放派詞人的代表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青玉案.元夕〉、〈清平樂.村居〉、〈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太常引·建康中秋夜為呂叔潛賦〉、〈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姜夔:我是詞人中的「流浪漢」
〈揚州慢〉、〈湖上寓居雜詠〉(十四首其四)、〈湖上寓居雜詠〉(十四首其九)
趙師秀:作為「永嘉四靈」,我們集結出道
〈約客〉
翁卷:我字斟句酌,記錄下獨家記憶
〈鄉村四月〉
吳文英:在我的作品裡,你將彷彿置身幻境
〈唐多令.惜別〉、〈點絳唇.試燈夜初晴〉、〈風入松〉
文天祥:我用丹心照亮千年史冊
〈過零丁洋〉、〈南安軍〉、〈除夜〉
蔣捷:我把遺民的孤潔說給梅花
〈虞美人.聽雨〉
導讀 聽老派知識分子為孩子說故事
林逋:我是「以梅為妻,以鶴為子」的隱逸詩人
〈山園小梅〉
楊億:我是「西崑體」的代表詩人
〈南朝〉、〈漢武〉、〈書懷寄劉五〉
柳永:我寫雅詞,更寫俗詞
〈望海潮〉、〈雨霖鈴〉、〈蝶戀花〉、〈定風波〉、〈煮海歌〉
范仲淹:我為宋詞開闢了嶄新的詞風
〈漁家傲.秋思〉、〈蘇幕遮.懷舊〉、〈江上漁者〉
張先:我寫的詞賦予了影子生命
〈天仙子.水調數聲持酒聽〉
晏殊:我是北宋時期按譜填詞第一人
〈浣溪沙〉、〈無題〉、〈蝶戀花〉
宋祁:我被稱為「紅杏尚書」
〈玉樓春.春景〉
梅堯臣:我是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