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三
神學與歷史之旅的隨身手冊
本書的書名《什麼是歷史神學》引發讀者反思羅雲.威廉斯(Rowan Williams)的《教會史是如何煉成的?》。雖然兩本書都探討了複雜、多面的教會歷史,但兩者的進路和目標卻大不相同。
威廉斯的探問聚焦在「為什麼」(why)的問題,鑽研歷史研究背後的理由、原因、目的,特別是在基督信仰的脈絡之中。他的作品試圖揭露教會參與歷史的潛在動機,認為歷史不只是對於過去的紀錄,更是神學反思的關鍵角度。歷史既形塑現在,也讓人得以知悉未來。
對照之下,《什麼是歷史神學》則著眼於「什麼」(what)的問題,促使讀者探索歷史神學自身的本質和定義。這個書名邀請讀者給予各種答案,創造出一個開放的空間,供人探問和探索。
它暗示了這門學科所探究的資訊、定義、解釋。本書期待能對這個主題提供清晰的洞見,讓想要認識歷史神學的讀者,更容易理解歷史神學的基本認知和深入知識。
吳國安博士仔細地探索歷史神學,視之為一門研究基督教神學和教義在歷史中發展、演進的學問。他強調基督教神學並非靜態的知識體系,而是一門有生命的學科,會透過觀念、信仰、歷史情境的交互影響,在時間中不斷形塑並改變樣貌。雖然吳博士沒有暗示或直接認可包珥(Ferdinand Christian Baur)的重大貢獻,但吳博士對歷史神學的整體認知,想必會與包珥一致,強調人必須在歷史背景下理解神學。不過他可能會批判包珥過於決定論和辯證法的進路。包珥深受黑格爾的辯證法影響,將歷史神學定義為「透過批判性的歷史視角研究基督教教義」,並將神學觀點視為特定歷史脈絡的產物,主要是在衝突和決議之下發展而成。
吳博士應該會認為,包珥過於強調透過神學的辯證發展,可能會將豐富、複雜的基督教教義,化約為單純的歷史現象,完全受外在衝突和哲學框架形塑。包珥過度強調推動教義演變的衝突,可能會忽略信仰的延續性,以及超越歷史環境、與每個世代皆有關聯的神學真理。因此,吳博士主張一種更細緻的進路,同時承認神學的歷史與屬靈面向,確保歷史神學的研究,仍連結於基督信仰的親身經驗與歷久不衰的真理。
帕利坎(Jaroslav Pelikan)批判包珥辯證法的化約主義,而吳博士受到帕利坎的影響,既強調必須在歷史脈絡中理解神學的發展,同時欣賞基督教教導的延續性和永恆的關聯性。吳博士與包珥不同,試圖以神學的敏感度平衡歷史批判法,維護教義的完整性,而非僅視之為歷史進程的結果。這個進路鼓勵讀者以批判的角度參與基督教信仰的歷史發展,同時扎根於幾個世紀以來一直引導著教會的屬靈真理。
吳博士的論點經過精細的建構,從檢驗神學教導的歷史脈絡開始,強調我們必須將教義放入歷史的脈絡,以完整掌握這些教義的起源、轉變、關聯性。藉此,吳博士幫助讀者欣賞基督教思想隨著時間發展的豐富性。作者也強調歷史事件與神學觀念彼此之間的關聯,描述了奧古斯丁、路德等過往神學家的貢獻,如何與當代的神學討論持續產生共鳴。這些人物雖然置身於久遠的歷史背景,他們的聲音卻依舊活著,至今仍對教會說話。
本書開頭反思了研究歷史神學的方法論。吳博士主張採取思想史進路(intellectual history approach),檢視不同時期重要神學家的作品和思想。這個進路提供讀者寶貴的洞見,說明了如何透過歷史的眼鏡分析和詮釋神學的發展。
同時,吳博士仔細區別「關於歷史的神學」與「歷史神學」的不同。他在書中澄清,前者聚焦於神學家關於信仰及其發展的觀點,後者則透過歷史事件的眼鏡來敘述與展現神學概念。這個細緻的區別幫助讀者更能理解歷史與神學之間的複雜關係,展現了這兩個學科如何相互啟發,使彼此更為豐富。
吳博士汲取自身在多所神學院豐富的教學經驗,反思自己對歷史和神學的參與,如何形塑他對兩者關係的理解。他認為,若要完整理解基督教教義,並以有意義的方式探討現今的神學概念,這兩門學科都是不可或缺的。他的反思根植於一種深刻的信念,相信歷史神學至關重要,能幫助人欣賞基督教思想的發展,並維繫基督教傳統的延續性。
對於任何想要了解歷史與神學之間複雜關係的人來說,《什麼是歷史神學》都是必讀之作。書中每一章都深入探討特定的主題,共同豐富了我們對歷史神學的理解。本書首先探討福音書的形成,並追溯基督教思想在不同文化處境下傳播的早期發展過程。接著,本書探討早期基督教權威的建立、三位一體教義的形成,以及歷史神學對當代信仰如何持續保有關聯性。透過全面檢視這些基本的主題,吳博士為讀者提供了重要的工具,使讀者能用批判的眼光探討信仰的歷史根源。
對於想要開始一場神學和歷史之旅、探索教會核心的人來說,本書是一本隨身手冊,也是可靠、不可或缺的夥伴。吳博士探討歷史神學的動力,出自於兩千年來形塑基督信仰的信經、傳統、實踐和見證。他為所有穿越基督教歷史複雜地形的朝聖者,提供了一份寶貴的指引,幫助他們了解教會的教義如何發展,以及為什麼這些教義對現今的教會生活依然如此重要。
周學信
中華福音神學研究學院基督教神學與宗教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