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說服力的夢想實踐家〈歐陽立中〉
──‧睽違4年的全新作品!‧──
給想要有所選擇、卻自我懷疑的每個人──
別拿其他人的使用說明書過自己的人生!跨出困住你的自我設限!思考重擊搶先看
‧延遲享受才能成功?只會一直老到無福消受。
‧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這是不用面對失敗的藉口!
‧熟能生巧看起來厲害,其實是懶得跨出舒適圈。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這個努力的CP值太低了吧!
‧英雄所見略同?你只是沒膽說出不同的意見。
不被科系和框架設限,最強斜槓國文老師的真本事
◎年度百大暢銷作家、著作長據各大出版通路暢銷榜
◎實體課程期期滿班、線上課程超過7,000位學員購課
◎「親子天下」「遠見」「換日線」「Cheers」「生鮮時書」等媒體人物專訪
◎「Life不下課」日更PODCAST、4.8顆星好評
在一則臉書貼文被分享近20,000次之後,從斜槓教師到線上講師,從暢銷作家到節目主持人,歐陽立中放下公職鐵飯碗、把講台從校園延伸到自媒體,敢走不安份的路,就要證明自己有本事!
歐陽立中以「成長」、「處世」和「成功」的三大方向,全新解讀36則大家耳熟能詳的格言佳句和制式觀念,以多本跨領域的好書解開迷思,讓各領域的專業高手們現身說法突破偏見,以全方位的角度拆解各種「理所當然」,練就不盲從、敢批判的突圍思考。不只是打破框架的思考練習,更是成功翻轉人生的經驗分享!
■閱讀厲害的書+認識厲害的人=養成自己全方位思考的能力!
\\\以跨領域的好書,解開固有的迷思///
《隱性潛能》打破「吃苦當吃補」的舊思維,想要成功,得把練習變有趣。
《一如既往》裡戳破「面向陽光、保持樂觀」的假象,不要逃避陰影、別抗拒悲觀。
《別把你的錢留到死》正面挑戰「棉花糖理論」,懂得享受不是一種罪。
《為何成功了,還是不快樂?》丟掉「成為更好的自己」理論,幸福不該有標準。
《異見的力量》翻轉「英雄所見略同」的安穩,別再為了妥協和讓步低估自己的力量。
\\\讓各界的專業高手們現身說法、突破偏見///
知識不算力量,讓大家感到知識「與你有關」,才會是力量的臺灣吧創辦人蕭宇辰。
「機會是給準備好的人」?故事教練許榮哲是先搶下機會、再好好準備的實踐者。
追求「一分耕耘、十分收穫」,避免陷入窮忙迴圈的小資理財專家蕾咪。
打破「文組無用論」,以結合當今時事說古文、講古人的方式成為暢銷作家的綠君麻麻。
◇你想要怎樣的人生和未來?來自夢想實踐家的醒腦金句◇
‧人生可以面對陽光,但也不要逃避陰影。
‧鐵飯碗,是憑自己的本事,不管到哪都有飯吃。
‧錢就是要用來換取體驗,但不代表亂買東西。
‧只有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才能無可取代。
‧機會不是留給準備好的人,而是主動出擊的人。
‧願意立定志向,就好過連志向都沒訂的人。
■敢走不同的路,要有真本事:如何讓成功不僅「暢銷」、更能「長銷」?
不必加班、不必應酬,一天的待辦事項結束後,還能撥出時間運動,晚上陪孩子共讀,和太太談心──這就是歐陽立中的「自雇人生」,也是很多人心目中的夢幻生活。然而這些努力的背後,他也不斷挑戰自己:
─「反直覺的悲觀主義」,讓他有計畫地放棄教職、做好到哪裡都能有飯吃的準備。
─成為自由工作者,他怕「熟能生巧」之後不再成長,於是逼自己大量閱讀並寫書評。
─為了精進專業而投資自我,因為「省下來的錢,都是流失掉的機會」。
─當發現自己對「追求成功」上癮,他警覺到成功不該是人生前進的唯一動力。
「人生沒有理所當然,我們從小聽到大的道理,並不是真理,只是看世間的其中一個角度,包含我這本書所寫的任何道理都是。」歐陽立中是最有說服力的人生實踐者,他用自己的親身經歷,推翻單一視角的框架,拒絕按照社會大眾的進度條前進;希望各位也都能選擇過想要的人生,敢於跳脫生活中的理所當然。
作者簡介:
歐陽立中
作家、主持人、講師。
師大國文系、台大中文研究所畢業。
本身是矛盾的存在。
喜歡把一件事鑽研到極致,
但又喜歡左顧右盼找下一件事來挑戰;
想滿足被讀者認出的小小虛榮心,
但又怕讀者想像幻滅所以低調獨行;
渴望到處旅遊,解鎖人生體驗,
但有時懶得出門,覺得賴在家也不錯。
喜歡寫作、運動、閱讀、
旅行、追劇、玩遊戲……
創作者最幸福的就是:
別人眼裡的玩物喪志,
對我來說都是靈光乍現。
【個人經歷】
榮獲新北市Super教師獎、親子天下創新100、中廣演說家擂台賽冠軍
曾任教於丹鳳高中
【出版著作】
《演說高手都是這樣練的》、《人生有限,你要玩出無限》、《就怕平庸成為你人生的注解》、《故事學》、《飄移的起跑線》、《桌遊課:原來我玩的不是桌遊,是人生》
【線上課程】
「國文經典必修課」、「國文必修課」、「爆文寫作課」、「爆發閱讀課」、「給中學生的自信表達課」、「提升創造力─用故事說服人心」
【個人平台】
臉書粉專:歐陽立中
PODCAST:Life不下課
個人網站:歐陽立中爆文學院
電子報訂閱:https://poword.kit.com/5w-skill
章節試閱
◎機會不是留給準備好的人
你一定聽過這句格言:「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當然,這句話的目的是要你踏實累積,等機會降臨時,才能從容自信。不過,有個女演員,卻顛覆了我們對這句話的認知。
當年,知名導演李安在籌拍《斷背山》,許多演員前來試鏡。其中有個女演員演技出色,讓李安印象深刻。只是,因為《斷背山》是一部西部牛仔片,需要會騎馬的影星,所以在試鏡後,李安順口問了她:「對了,你會騎馬嗎?」這位女演員想都沒想,就說:「導演,我當然會啊!」於是,她順利拿下《斷背山》的角色。電影上映後,她一炮而紅,身價也水漲船高。
直到後來在一次的訪談裡,她才透露,其實當時李安問她會不會騎馬時,她根本不會。但在那一刻,回想起爸媽從小不斷提醒她:「如果有人問你,會不會做某件事,先回答『會』。把機會爭取到,再趕快去學會。」所以她照做了,拿下機會,然後回去第一件事,就是立刻去學騎馬。
這個女演員,就是好萊塢巨星安海瑟威,演過非常多知名的電影,像是《斷背山》、《麻雀變公主》、《穿著Prada的惡魔》、《黑暗騎士:黎明升起》等,甚至後來以《悲慘世界》拿下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
當然,我不是要否定準備的意義。只是,我們換個角度來想:「準備到多少,才算準備好呢?」八十%?九十%?還是百分之百呢?麻煩的地方也就在這裡,許多人認為要準備到百分之百才夠格出手,結果要嘛就是不斷拖延;要嘛就是準備好了,但機會的舞台卻收起來了。
所以,與其說「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我更喜歡告訴自己「機會是留給主動出擊的人」。
‧比起追求完美一擊,不如一步步累積完成次數
就像當年,我想出書成為作家。一般人的作法可能是,認為自己文筆還不夠好,要多準備一下再來寫文章,然後等文章寫得夠多了,再來看有沒有機會投稿到出版社。不能說這樣是錯,只是當把心思全放在準備,就會錯過行動的價值。
反過來看,我的作法是不管自己寫得好不好,重要的是「持續產出文章」。所以我逼自己,每天要在臉書發表一篇文章。那我用什麼時間寫文呢?答案是,在捷運通勤的時間寫。我把捷運嘟嘟嘟的關門提示音,當作寫作的鳴槍聲:拿出手機、瘋狂打字!就這樣跟捷運賽跑,隨著終點站接近,我心跳加速,把想到的句子全丟上去再說。
就這樣,捷運抵達,我臉書發文也完成了!每天持續發文,就是我對作家夢的主動出擊。我知道這些文章還不夠好,但那又怎樣?比起空想怎麼樣寫出完美的文章,不如捲起袖子,老老實實開始寫不完美,但至少完成的文章。到最後你會發現,真正開始寫的人越寫越好,而空想卻遲遲不敢動筆的人原地踏步。
後來,出版社編輯偶然在臉書上看到我寫的文章,發現我寫持續寫了很久。立馬找上我,邀請我出書。沒錯,這就是我第一本個人著作《飄移的起跑線》的由來。
所以,你想當力求準備,卻在機會前退縮的人;還是雖然沒有把握,但卻從不放過機會的人呢?
◎老把失敗為成功之母掛嘴上的,失敗居多
「失敗為成功之母」,大概是我們有意識以來,接觸的第一句格言吧!這句格言立意良善,就是告訴你跌倒了別氣餒,爬起來拍掉塵土,再往前衝就是了;失敗了別灰心,站起來收拾心情,再多試幾次遲早會成功。
我還記得,小時候參加演說比賽,這句格言還真的是萬靈丹。因為我比的是即席演說比賽,比賽前三十分鐘才抽題。也就是說,你只有三十分鐘的準備時間,要生出一篇驚豔全場的講稿談何容易,所以我通常都會準備一些常用格言和故事,遇到屬性接近的講題,二話不說,立刻把他們巧妙嵌入。
講題談「挫敗」,我會這麼說:「有句格言說:『失敗為成功之母』,你看國父革命,前十次都失敗,直到第十一次才成功,建立了中華民國。」講題談「堅持」:「有句格言說:『失敗為成功之母』,愛迪生改良燈泡,失敗了六千多次,從未放棄,最後成功為人類帶來光明。」慢慢我發現,失敗的次數越多,越能烘托這句格言的氣勢,所以後來,在我演講裡,愛迪生出場的次數比國父還多。
不過漸漸地,我發現這句話,在安慰上的意義遠大於實際。為什麼呢?因為他彷彿給了你一張超商集點卡,要你蒐集失敗貼紙,只要貼上去,就好像更接近兌換成功獎品的門檻:「集十張失敗貼紙,就可以換一個成功公仔唷!」「集二十張失敗貼紙,恭喜你,獲得成功抱枕一個!」結果呢?你專注在累積失敗的次數,卻忘記了失敗的意義在於記取教訓和調整策略,不加思索、莽莽撞撞地又要趕緊再試一次,連跌倒的姿勢都跟上回一模一樣。
當然說到這裡,你也許會納悶:「不然要怎麼樣嘛?」應該這麼說,「失敗為成功之母」對於心理慰藉,還是有用的,但是一般人能經得起多少次失敗而不放棄呢?寥寥可數對吧!因此,當你想開始嘗試一件事時,要告訴自己的是:「微小成功才是成功之母。」
‧讓大腦迴路習慣成功的感覺!
我的Podcast節目叫做「Life不下課」,常會訪問各領域的高手,有次我訪問陳怡嘉老師,她是很厲害的學習教練,總能幫學生的學習狀況把脈,然後對症下藥。她那時告訴我學霸和學罷(學一學就罷了不學)最大的差別是什麼?就是心態的設定。
學霸會想辦法先取得微小成功,從而建立自信和收獲,因此更願意持續努力,來獲得更大的成功。可是學罷呢?沒想那麼多就學,結果一遇到挫敗,就開始猶豫害怕,從此一蹶不振。因此,怡嘉老師在《自律學習力》有句話說得特別好:「盡可能維持正向成功經驗,實際上比從逆境學習經驗重新站起來,更容易推向下一次巔峰!」
說真的,對於我們一般人而言,成功不在遠方,而在近處。好比你覺得自己身材走樣了,下定決心從今天開始要每天跑步;或者你覺得自己胸無點墨,打定主意接下來每個禮拜要讀完一本書;或是你看到別人經營社群平台有聲有色,暗暗設定從明天開始每天都要發一篇文章。如果你真的做到了,長出這些新的習慣,會覺得自己很成功。遺憾的是,多數人來不及看到長出來的參天巨樹,就無疾而終了。問題出在哪裡?一樣是沒搞懂「微小成功才是成功之母」這個策略。
全世界最暢銷的成功學著作《原子習慣》(Atomic Habits: An Easy & Proven Way to Build Good Habits & Break Bad Ones),這本書真的好看,我至少讀了五遍。關於如何養成好習慣?作者詹姆斯‧克利爾(James Clear)在書裡提到一個很關鍵的方法,叫做「兩分鐘法則」。也就是說,你在設定一個新習慣時,要確保這件事能在兩分鐘內完成。好比你想養成跑步的習慣,如果一開始你設定每天跑五公里,那可能跑沒幾天就放棄了,可是如果你設定的是「穿上跑鞋,下樓跑個兩分鐘」,那這很容易就完成,而且不費吹灰之力;甚至你還會覺得,都下來了,再多跑個幾分鐘吧!而且,完成後會為你帶來正向成功經驗,你會接著開始期待明天繼續挑戰這個習慣任務。等你對這個習慣駕輕就熟,覺得沒挑戰性了,自然就會調高任務的難度;那些高手就是這樣把不起眼的習慣,變成自己的一身本事。
‧別追求一次到位的大成果,先串聯每一個小成功
知名企業講師謝文憲,大家都稱他憲哥,在他的著作《極限賽局》裡頭講到一個棒球的人生哲學,叫做「先上壘再說」。棒球比賽要得分,除了直接把球扛出牆的陽春全壘打之外,一定要有球員在壘上,對吧?不管你是敲安打、四壞保送、還是被丟到觸身球;沒有在壘上,不管再厲害都沒辦法得分。所以這告訴我們什麼?在做任何事情時,別急著想達到什麼大成果,先追求一個小進步,上壘了,才會有後面的得分契機。
但請注意,這個小進步必須連貫,不能是曇花一現。為什麼?憲哥說,在棒球比賽裡,要「連貫才能得分」。你看兩隊比賽,有時候明明A隊安打數比B隊多,為什麼最後是B隊贏?很簡單,因為A隊的安打雖多,但都零星分布在各局,攻勢無法串連;反觀B隊的安打,攻勢綿密、環環相扣,不斷推進壘包,把隊友送回來得分。
人生也是一樣,假如你想經營社群平台,不是告訴自己要一鼓作氣地成為百萬網紅,而是從發一篇文開始,先上壘再說;今天發不夠,明天也要寫,後天繼續寫,只有有寫,就是微小成功。當這些微小成功連貫起來,不知不覺,記分板上的數字就不會再是0。
如果你遇上挫折,「失敗為成功之母」是一句很好的心靈寄託;但如果你渴望成功,那麼請告訴自己「微小成功才是成功之母」。別把人生成敗賭在自己的受挫能力,相反的,順勢而為,如同《原子習慣》所說:「花費最少努力產出最大價值才會被實踐。」給自己設定小小的達成目標,一路過關斬將,那才是笑到最後的人從來沒告訴你的成功祕訣。
◎老說延遲享受,但有些享受根本不該延遲
「延遲享受」這個概念,出自於經典的「棉花糖實驗」。當時史丹佛大學的沃爾特.米歇爾博士(Walter Mischel)在這實驗裡,給孩子們兩個選擇:第一個選擇是立刻得到一顆棉花糖;第二個選擇是等待一段時間後,可以得到兩顆棉花糖。研究發現,那些願意等待的孩子,在未來人生往往有更好的表現,因為他們能做到延遲享受,展現自制能力。
也因此,後來「延遲享受」成為自制力的象徵,我們會要求孩子:「先把功課寫完,再出去玩。」「先把正事做完,才可以上網。」「現在多吃點苦,將來才會苦盡甘來。」從養成良好生活作息的角度來看,延遲享受的確功不可沒。
‧「享受當下」何時成為一種罪?
不過我發現,有時候不知不覺,延遲享受變成一種輪迴。比方學生時代,我們告訴孩子要好好努力用功,考上好大學,將來就輕鬆了;等到孩子真的考上大學,我們又告訴他現在社會競爭激烈,不想被淘汰就要拚,等找到好工作之後就輕鬆了;結果孩子真的找到好工作,也沒的輕鬆,加班輪值是家常便飯。我們又告訴他,趁年輕趕快結婚生孩子,等小孩大了,你接下來人生就輕鬆了。
我們把對未來的享受變成一個餌,不斷垂釣在孩子面前,讓他跑起來,跑得越快越好,不要停。但享受何時兌現了呢?不重要,因為享受會耽誤人生,可以的話,把他當海市蜃樓就好。
不是你殘忍,而是因為你自己的人生,也是這麼過來的啊!一路上犧牲享受,努力求學、賣命工作、結婚生子、養兒育女,你不斷延遲享受,就怕有任何一個時間點耽擱了。直到兒女長大,你終於卸下重擔,正要好好享受的時候,這才發現齒搖髮白,無福消受。
我自己有個線上讀書會,叫做「歐陽Talk書秀」,每兩個禮拜為會員說本好書。我用這樣的方式逼自己深讀一本書,也不斷調整人生觀,因為許多你以為的人生觀,其實是從小別人強加給你的,不一定正確、也不一定適合你。只是你擺脫不掉,以為就該如此。但人生沒有理所當然,任何被過度標榜的價值觀,經過各種花式演繹,早就失去他的本質,成為逼人就範的枷鎖。
有次我在讀書會說了比爾.柏金斯(Bill Perkins)的著作《別把你的錢留到死》(Die with Zero: Getting All You Can from Your Money and Your Life)。我敢說,那是我做讀書會這麼久以來,最挑戰大家認知的一次,包含我自己。為什麼?一般華人的概念就是要不斷存錢,捨不得花,為了以後養老。但柏金斯告訴你,應該要以「死前財產歸零」為目標,懂得花錢,才是最好的投資。我當時讀到也覺得不可置信,這樣不會太奢侈嗎?直到我往下看到他的推論,這才恍然大悟,原來對於人生,我們一直以來都搞錯了。
‧把錢花在值得回憶的體驗上
我這麼問好了,你覺得人生如果有個指標,那會是什麼?是累積了多少財富嗎?當然不是,因為那些財富,你死後也帶不走,他就只是個數字而已。柏金斯認為,人生就是「你體驗的加總」。可以想像成人生是一座遊樂園,怎麼樣的玩家可以玩得最盡興?當然就是體驗最多項遊樂設施的人。所以我們人生的目標,不該是放在如何賺最多的錢,因為賺了花不到,那根本沒意義,而是應該「最大化」自己的人生體驗。
這時候,錢的意義也跟著浮現了。說穿了,錢就是要用來換取體驗,豐富你人生的總和,但不代表著亂買東西;要知道,「花錢買東西」和「花錢買體驗」本質上是不同的。柏金斯說,花錢買東西,你剛開始會興奮,但他會隨著時間貶值;花錢買體驗就不一樣,他會隨著時間真正顯現出其價值。
如何對抗「延遲享受」的老毛病?這時,你就要用「記憶股息」這概念來與之抗衡。《別把你的錢留到死》提到:「因為我們有記憶,所以體驗會產生股息。」就像是你投資股票,有些股票會有股息,拿到熱騰騰的股息很開心,可以選擇再把股息投入,進而擴大你的資產。
人生也是如此,記憶是我們對自己未來的投資,為的就是讓生命更豐富。把錢扣著不花,說要延遲享受,那將來你會發現人生的記憶是一片荒蕪。記憶之所以美好,就來自於你把錢轉換成體驗,而體驗創造了你和家人之間的回憶。在理解了這個道理後,我對人生的態度有一百八十度的轉變。我依舊認真工作、努力賺錢,但是更專注於創造體驗。
五歲的女兒PiuPiu 學到了雪的概念,跟我說好想要看雪喔!於是,我跟老婆開始著手規劃,帶她和弟弟喬治,趁著冬天,去日本北海道看雪玩雪,我永遠記得女兒看到雪時那幸福的表情。她很愛畫畫,出國玩回來之後,她的全家福畫作多了白雪紛飛。至今,我仍把那幅畫貼在家裡最醒目的地方,而這也是我最珍貴的「記憶股息」。
有些享受不該延遲,因為孩子會長大、而我們會老,但願在我們最健壯、笑得最開懷的時候,豐富人生體驗,那都將成為我們老年時,最珍貴的回憶資產。你說是吧!
◎機會不是留給準備好的人
你一定聽過這句格言:「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當然,這句話的目的是要你踏實累積,等機會降臨時,才能從容自信。不過,有個女演員,卻顛覆了我們對這句話的認知。
當年,知名導演李安在籌拍《斷背山》,許多演員前來試鏡。其中有個女演員演技出色,讓李安印象深刻。只是,因為《斷背山》是一部西部牛仔片,需要會騎馬的影星,所以在試鏡後,李安順口問了她:「對了,你會騎馬嗎?」這位女演員想都沒想,就說:「導演,我當然會啊!」於是,她順利拿下《斷背山》的角色。電影上映後,她一炮而紅,身價也水...
作者序
◎單一視角的人生,太無趣,也太霸道了
歐陽立中
這本書是我目前著作中,最叛逆的一本,你一翻開目錄,就能明白了。他顛覆了過去我們很多覺得理所當然的道理,像是「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酒香不怕巷子深」、「失敗為成功之母」等。如果你乍看,覺得眉頭一皺,心頭一揪,那我要恭喜你,開始覺察出單一視角的人生了。
我倒不是為了唱反調,或是故意說反話搏眼球。而是隨著人生歷練,我越來越發現,有些根深蒂固的價值觀,固然能陪我們走一段路,但世道如此複雜、人生如此艱難,當初你深信不疑的價值觀,轉眼之間卻可能成為絆住你枷鎖。像是你喊著「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的同時,想著卻是:「只要我還沒準備好,我就不用面對失敗。」像是你嚷著「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同時,心理盤算的是:「不是我不好,是別人沒眼光。」像是你說著「失敗為成功之母」的同時,心裡打的主意是「把失敗當集點卡,集滿換成功,換不到是老天負我」。當視角無法換位、思維沒有彈性,人生就像是你邊踩油門,邊踩剎車,既耗能又原地空轉。
我去演講時,常請聽眾做一個小活動,你不妨也試試看。首先,把你的右手指舉在半空中,然後順時鐘畫圈。好了嗎?接著,請你一邊畫圈,一邊把右手指往下移,直到你能俯視這個圈為止。有趣的來了,現在請你看看這個圈,是順時鐘?還是逆時鐘?如果你有照著我的步驟做,你現在看到的會是逆時鐘才對。但問題來了,明明你一直都是順時鐘畫圈啊,為什麼最後看到的會是逆時鐘呢?答案很簡單,因為你的視角不一樣了,一開始你是用「仰視」,隨著手往下移,最後你是用「俯視」。也就是說,明明是同一件事,你視角不同,就會得出截然不同的結論。
但是,單靠自己,要掙脫單一視角牢籠實在太難了,所以,我們要去讀厲害的書、認識厲害的人,他們之所以出色,就是因為他們能看透一個道理的光芒與陰影。像是我的人生導師許榮哲,當時人家問他能不能教桌遊文學,當時他擅長文學,但桌遊還在摸索。這種case,一般人會拒絕,但榮哲他想都沒想,就說我會。接下case後,他第一件事,就是趕快去找人學桌遊。他知道按道理,準備好才能十拿九穩,那是機會的光芒;但他同時驚覺,準備好可能意味著曠日廢時,那是機會的陰影。最後,他選擇了先搶機會,再趕快學會這個人生策略。我必須說,這不見得適合每一個人,但保持思維的彈性,是每一個人都可以做到的。
正因為我身邊的人都太厲害了,時不時就給我一記思維重擊,我就像是跟他們在擂台打拳,他們出拳如風、身法如影;我左支右絀,頻頻挨拳。但拳挨久了,身體自然就耐打、自然也會閃躲,慢慢也就能跟得上他們的思維的拳速了。像是創業家蕾咪以一記迅猛的直拳告訴我:「如果你只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你就不會相信一分耕耘,十分收穫的可能性。」讓我意識到跳脫窮忙迴圈之必然;藝術家楊士毅以一個漂亮的閃躲反擊告訴我:「盡情逃避,才會甘願回頭,全力面對。」讓我領悟逃避不是壞事,但要做不做往往壞事;臺灣吧的創辦人蕭宇辰用一個刁鑽的鉤拳告訴我:「知識未必是力量,與你有關的知識才是力量。」讓我寫作時總是提醒自己找到與讀者的共鳴。
人生沒有理所當然,我們從小聽到大的道理,並不是真理,只是看世間的其中一個角度,包含我這本書所寫的任何道理都是。但也許有些人會以此要脅你,非怎麼樣做不可,不這麼做你以後會很慘之類的。我只能說,別被嚇怕而忘記思考,你是自由的,你的思考是奔放的。我們常被要求,遵循著單一視角的人生,因為大家都這麼做,所以你應該也要這樣做:考間好大學、唸熱門科系、找份穩定的工作、趕快結婚生孩子、退休後再來享受人生……但我們只能按著別人安排好的進度條前進嗎?那你和他們的人生又有什麼不同呢?對我而言,單一視角的人生,太無趣了;如果他們硬要套在你身上,也太霸道了。
我期待你在這本書裡,會因為發現從沒想過的觀點而驚呼、看見那些高手們有意思的活法而嚮往。然後,一點一滴,拓展你的認知邊界,人生如此曼妙,我們豈可錯過?
最後,非常謝謝幸福文化的編輯秉薇。在我沒靈感時,她細火慢燉,讓我在尚未覺察催稿之前,收下溫暖的鼓勵和建議;在我靈感爆發時,她大火快炒,讓我一篇接一篇,一道接一道,不知不覺完成這席滿漢大餐。睽違三年沒出書,謝謝你們的耐心等待,也盼著你們讀完後唇齒留香的滿足感。
◎單一視角的人生,太無趣,也太霸道了
歐陽立中
這本書是我目前著作中,最叛逆的一本,你一翻開目錄,就能明白了。他顛覆了過去我們很多覺得理所當然的道理,像是「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酒香不怕巷子深」、「失敗為成功之母」等。如果你乍看,覺得眉頭一皺,心頭一揪,那我要恭喜你,開始覺察出單一視角的人生了。
我倒不是為了唱反調,或是故意說反話搏眼球。而是隨著人生歷練,我越來越發現,有些根深蒂固的價值觀,固然能陪我們走一段路,但世道如此複雜、人生如此艱難,當初你深信不疑的價值觀,轉眼之間卻可能成為絆住...
目錄
推薦語
〈作者序〉單一視角的人生,太無趣,也太霸道了 歐陽立中
【PART1】用最低的消耗達到最大的成長
三思而後行,不如「意志力外包」
如果少了這四個字,知識未必是力量
本想活到老學到老,卻誤入「信息繭房」
吃苦我OK,但當吃補,你先請!
熟能生巧,其實是廢掉一個人最隱蔽的方式
逃避的反作用力,搞不好是你起飛的助力
面向陽光陰影就在背後,但你不能裝沒看見啊!
你省下來的錢,都是流失掉的機會
老說延遲享受,但有些享受根本不該延遲
你追求的穩定,正讓自己曝露在更大的風險
你不想成為更好的自己嗎?我夠好了,謝謝
六十歲健步如飛比起三十歲氣喘如牛,哪個老?
人生沒有理所當然,寫給努力未果的你
你就是太有用,才沒發現有些時間不該拿去用
【PART2】從容又不委屈的處世技巧
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你什麼時候靠自己?
不聽老人言的後果是.開心十幾年
百善孝為先?對不起,我笑了
誠實為上策,其實還有上上之策
可以恕你直言,那可以恕我直拳嗎?
「我吃的鹽比你吃的飯還多!」「你吃那麼鹹幹嘛?」
君子動口不動手,但至少要會還手吧!
當一個情緒穩定的大人很難嗎?
【PART3】翻轉人生的成功祕訣
機會不是留給準備好的人
老把失敗為成功之母掛嘴上的,失敗居多
酒香最怕巷子深,還不走出巷子吆喝!
為什麼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會讓你陷入窮忙迴圈?
英雄所見略同?你怎確定不是狗熊大集結?
嚷著堅持到底,回頭一看資產見底
深信勤能補拙很好,但也許你缺的是一點懶
有志的人這麼多,怎事成的人那麼少?
我怕力求完美的人,因為不知他啥時才會完成
任何事情上癮都很可怕,尤其是成功
為什麼你該想的是「高徒出名師」?
有一件事越努力,越有可能失敗
沒有科系會讓你喝西北風,除非你的興趣就是喝西北風
你的身價,從懂得拒絕後起飛
推薦語
〈作者序〉單一視角的人生,太無趣,也太霸道了 歐陽立中
【PART1】用最低的消耗達到最大的成長
三思而後行,不如「意志力外包」
如果少了這四個字,知識未必是力量
本想活到老學到老,卻誤入「信息繭房」
吃苦我OK,但當吃補,你先請!
熟能生巧,其實是廢掉一個人最隱蔽的方式
逃避的反作用力,搞不好是你起飛的助力
面向陽光陰影就在背後,但你不能裝沒看見啊!
你省下來的錢,都是流失掉的機會
老說延遲享受,但有些享受根本不該延遲
你追求的穩定,正讓自己曝露在更大的風險
你不想成為更好的自己嗎?我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