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 4 項符合
歡迎來到戰時經濟:盤據市場、追求ESG、撤出中國……都行不通!戰時生活怎麼好過?
的圖書
|
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博客來 目前評分: 評分:
圖書名稱:歡迎來到戰時經濟:盤據市場、追求ESG、撤出中國……都行不通!戰時生活怎麼好過? 內容簡介
.法國亞馬遜暢銷書第一名
「第三次世界大戰已經開始,世界必須為此做好準備。」
——烏克蘭駐英國大使/扎盧茲尼
◎傳統ESG已被證實無用,能源、安全、人才大戰,才是永續(活下去)的關鍵。
◎與其貿然把生產基地遷出中國,「中國加一」的生產策略可能更務實。
◎川普重掌白宮,代表全球化已死?高關稅的保護主義即將回歸?
本書作者大衛.巴維雷斯是知名法籍財經專家,他於10年前移居香港,
專門研究中國發展以及與歐洲、美國關係的變化。
他說,2022年是個關鍵的和平斷裂年分。
這一年發生了兩件大事:
第一是俄烏戰爭,第二是中國在二十大後的個人領導霸權,
這兩件大事代表了,維持30年的和平經濟結束,戰時經濟正在籠罩。
這不代表整個地球都會陷入衝突,
但企業的核心經營能力必將受到影響。
◎和平時,掌握市場者躺贏;戰時,管好供應鏈才能活著賺
‧和平經濟時代,誰掌握市場誰就有競爭力(例如中國有廣大消費市場)。
但戰時經濟,懂生產的企業能夠生存(地緣政治改變了供應鏈管理)。
例如,目前整個地球都仰賴台積電,
它是唯一能以超快速度提供高性能晶片的製造商。
.經濟制裁不管用,掌握能源的人勝
印度在俄烏戰爭中,被指責間接支持俄羅斯,
因為他們向俄國購買了大批石油。
印度外長卻表示:「我不是買俄羅斯石油,
我買的是石油,只是碰巧俄羅斯的價格最優惠!」
戰時經濟時代,比的不是「誰的權力大」,而是誰比較依賴誰。
◎地緣政治與經濟被迫結合,一件事情分兩地做的成本
為了掌控風險,許多企業紛紛將製造工廠撤離中國;
但,一邊是品質還不穩定的新工廠,另一邊是難以取代的世界市場,
貿然將投資全部撤出中國,究竟誰是贏家?
推動「中國加一」策略,可能是更安全的選擇。
◎重新定義ESG:能源、安全、戰爭
傳統的ESG定義是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
現已被證明是一場教條多於實用的虛假道德建言。
因為過去三年,幾乎所有的ESG基金都沒有獲利。
連全球最大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董事長都已做出改變。
戰時經濟時代,ESG定義將重新改寫為:
昂貴能源、內外部網路安全、越來越瘋狂的搶人大戰,
才是協助企業永續的新ESG,而非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
盤據市場、經濟制裁、追求ESG、撤出中國……都行不通時,
戰時生活怎麼好過?企業或個人都必須面對的三大挑戰。
名人推薦
總體經濟學家、資深政經評論家/吳嘉隆
地理與國際情勢粉專/巫師地理
中廣《理財生活通》節目主持人、財經作家/夏韻芬
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
價值投資達人/股海老牛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大衛.巴維雷斯(David Baverez)
知名法籍財經專家、法國《輿論報》(L’Opinion)和《回聲報》(Les Echos)固定專欄作家。曾在全球第三大共同基金公司富達投資(Fidelity Investments)任職10年,負責歐洲及全球股票基金。此後,他創辦了自己的投資公司。
2010年底,因預期未來歐洲主權問題,他將資金全數返還投資者,並定居香港,研究未來中國趨勢以及其帶來的變化。具備投資者、評論家以及講師等多重身分。
著有《大補帖世代》(暫譯,Génération toniques,2015年)、《巴黎北京快報》(暫譯,Paris-Pékin express,2017年)、《中國–歐洲:重大轉折點》(暫譯,Chine-Europe : le grand tournant,2021年)等書。
譯者簡介
黃明玲
資深法語譯者。曾任法語譯者協會翻譯獎初選評審。迄今翻譯題材涵蓋商業、法律、人文和藝術等。近年熱衷童書與熟齡繪本翻譯。
譯有《馬斯克,挑戰科學的男人》、《電影和課本誤導的二戰真相》、《全球只剩北京標準時間》等書(以上皆為大是文化出版)。
目錄
推薦序一 歐洲在全球化浪潮中覺醒,迎來戰時經濟/吳嘉隆
推薦序二 理解地緣政治,危機也可能是轉機/巫師地理
中文版序 戰時經濟,你我都該關心的事
前言 歡迎來到戰時經濟
第一章 歡迎來到戰時經濟時代
01 俄烏戰爭:被歐洲誤解的中美衝突
02 中共20大:新馬克斯列寧主義
第二章 典範轉移:懂生產的企業掌握財富
01 四重危機併發
02 邁向戰時經濟,決定性的價值轉移
03 交易形式的「混亂星球」
第三章 地緣政治與經濟被迫緊密結合
01 從世仇到密友的德法
02 兩個孤立個體在藍海中結合
03 修昔底德陷阱的快樂解方?
04 混亂能力
第四章 ESG定義得改寫:能源、安全、戰爭
01 動盪中的企業
02 親愛(又昂貴)的能源
03 最大的安全危機來自內部
04 「戰爭」:供給政策
第五章 新的地緣治理
01 新的資金流動與地緣政治
02 美中歐如何角力
結語 斷絕,是新的開始
序
中文版序
戰時經濟,你我都該關心的事
1年前,在我開始寫這本書時,曾預測世界將進入戰時經濟時期,卻低估了這項轉變在接下來12個月的發展速度。
首先,中國在2024年7月召開的三中全會(按: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上,重申出口製造業為絕對優先項目,並犧牲了國內消費。這表示中國人民必須獨力承擔,這場規模空前的房地產危機所帶來的損失。
9月,中國政府宣布的經濟刺激措施,與振興經濟所需要的「火箭筒式刺激(按:bazooka stimulus,指強而有力、大規模的經濟政策或干預,能打破停滯、重建信心和防止長期衰退)」計畫相差甚遠,充其量只能讓國營企業稍微喘口氣,但私營企業仍處於投資暫停狀態。
此外,在資本和勞動力方面,中國發展了「低生產力創新」的全新模式,使製造業貿易順差占全球國民生產毛額(GNP)近2%的現象預計持續,各國對此不平衡局面越來越難以接受。
在中國政府的大力補助下,幾乎可以預見繼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首度對全球造成衝擊後,將出現「第二次中國衝擊」。產能過剩終將導致貿易緊張,不僅是在中美與中歐之間,也涉及被剝奪了工業發展希望的新興國家。
接著,在「川普2.0」的領導方針下,美國打算在未來10年內增加近7.5兆美元的公共債務,相當於國民生產毛額的估計增長幅度。公共赤字預計占GDP的7%至9%,逼近兩次大戰期間才會出現的比率水準。
美國過度消費的生活方式將繼續由全球提供資金,而非依靠提升國內生產力。唯有生成式人工智慧貨幣化,才可能為美國帶來所需的生產力成長。
山姆大叔(按:指美國。山姆大叔[Uncle Sam]是美國的綽號和擬人化形象)的道德淪喪,是新教倫理(按:強調個人責任、勤勞和節儉,是達到成功和精神救贖的重要途徑)瓦解的結果,整場總統選舉瀰漫著道德低落的氣氛,而「全球南方(Global South,按:指開發中國家,與已開發國家[全球北方]相對)」則成了最大贏家。華盛頓當局對以色列政府的支持,清楚顯示出其更重視現實利益,勝過於堅守原則與道德價值,不僅加劇全球反美情緒,並助長「去北約化」的趨勢。
至於歐洲,在最近的歐洲議會選舉中,法國和德國的極右勢力強勢崛起,歐洲繼續走在去民主化的險路上。歐洲政治領袖極力將前歐洲央行總裁德拉吉(Mario Draghi)呼籲「歐盟必須徹底改變」的報告延至投票後才公布,這已充分說明他們的不負責任。
歐洲面臨雙重夾擊,一方面是美國透過能源、國防、軟體和罰款等強加的成本激增,另一方面是第二次中國衝擊所帶來的致命通縮,而歐洲只有在深度危機結束時才能瞥見重生的曙光。唯一的希望是結合傳統上道德高尚的北方會員國,組織新的軸心、重新振作,而具有改革開放意識的南方國家以義大利為首團結起來,東歐國家則以高度意識到俄羅斯威脅的波蘭為中心形成聯邦。
氣候變化、人工智慧和地緣政治的回歸,是企業界認為影響未來10年的三大關鍵因素。尤其是地緣政治,因其規模、迫切性以及企業欠缺準備,影響最鉅。
新一代的地緣政治風險專家必須面對史無前例的價值轉移,從需求轉移到供給,這正是戰時經濟的重要特性。具備前瞻性眼光的企業不僅已經重新思考關鍵資源的供應,同時也改變了他們的供應鏈行為,並加強物流的應變能力,優化生產的靈活性,以求滿足當前極度不穩定的需求。
最後,進入戰時經濟,人民將是最大的輸家,但在面對政府的失能時,其克服衝擊的能力令人驚訝。在中國,由於擔心夏季期間經濟幾乎停擺引起社會動盪,北京在黃金週之前,首次公開承認其監管控制私人資本的不良後果;在伊朗,改革派候選人裴澤斯基安(Masoud Pezeshkian)在總統大選中以民主的方式勝出,令人大感意外;在法國,巴黎順利舉辦奧運,由於民眾的參與取得了驚人的成功。
在美國,越來越多的言論開始擔憂生成式人工智慧的興起將使內戰風險增加。社群網路上的按「讚」獨裁,已經誤導扭曲事實內容,如今更讓危險的假消息滿天飛。
2024年這一年,不論公民、企業還是政府已充分體認我們進入了戰時經濟時期。這絕非迫使我們走向悲觀,相反的,它要我們重新思考一種新的社會契約基礎,主要目的在於確保未來不要受到過去的不當影響,因為它將完全不同於上一個從1989年至2020年的週期。
這就是為什麼戰時經濟是每個人都應該關心的事,而且它比以往任何時候更需要從新定義的ESG,即能源、安全、戰爭三個面向著手,才能擺脫困境重獲生機。
推薦序一
歐洲在全球化浪潮中覺醒,迎來戰時經濟
——總體經濟學家、資深政經評論家/吳嘉隆
過去30年,從1992年鄧小平南巡開始,中國借助美國主導的全球化浪潮,走上了大國崛起之路,並回過頭來,想在全球化浪潮中與美國平起平坐,挑戰世界領導的地位。此一舉動終於促成了美國的覺醒,並對全球化進行全面省思。
而現在,輪到歐洲了!
本書作者從歐洲的角度出發,探討「全球化1.0」到「全球化2.0」的過渡期,這正是當今國際政治與經濟情勢的核心主軸。
從美國、歐洲,到日本、韓國,再到中國、越南、印度、俄羅斯,各國都想在全球化的修正浪潮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臺灣當然也不例外。
事實上,全球化並非已死,而是進入修正期,走向全球化2.0。
作者大衛.巴維雷斯(David Baverez)在書中首先提出「30年大週期」的概念,它的基本邏輯是,全球化走了30年,產生了許多新問題,需要重新審視與調整。
全球化1.0算是一個純粹由總體經濟掛帥的時代,國際分工依據傳統的自由經濟理論展開,透過比較優勢追求經濟利益,也就對應於作者所謂的「和平經濟時代」。
然而,在這樣全球化的情況下,產生了受益者與受害者,造成社會撕裂現象,所得與財富分配的差距嚴重惡化。資本家、跨國企業高階主管等專業人士,可以在全球各地飛來飛去,尋找資源的優化配置,他們是全球化的受益者;相對的,勞工階級、在地產業等沒辦法在國際間移動、展開資源優化配置,成了受害者。
這樣的社會撕裂,逼迫美國開始重新思考全球化,也促成了唐納.川普(Donald Trump)的崛起,因為他正是為全球化的受害者發聲。
在川普1.0時代,美國對中國打貿易戰,要求中國拿掉不公平貿易行為。美中關係的惡化,終於讓全球化走向「戰時經濟時代」。結果,在這個全球化2.0時代,地緣政治介入總體經濟,單純追逐經濟利益的時代結束了,供應鏈安全、技術安全或經濟安全的重要性後來居上,成為新顯學。
本書的重要貢獻就是提出架構,以重新審視全球化浪潮。在這個架構中,全球經濟正從和平經濟向戰時經濟過渡。作者進一步把30年長週期的分水嶺設定在2022年,因為當年發生兩起重大事件,分別是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及中共召開20大。
作者的論述從中國與俄羅斯推動的「去西方化」展開,囊括了以下三項要點:一、去民主化,這反映了民眾對民主的質疑,因為看到民主社會出現社會撕裂現象;二、去北約化,這代表人們對美國軍事承諾的質疑,背後是歐洲希望降低對美國的安全依賴;以及最後一點——去美元化,以化解被美國金融制裁的困境。
其實,民主制度有自我修正能力,許多新興民主國家正在提升他們的民主運作。北約的集體防衛概念也延伸到東北亞,亞洲版的北約正在形成;最後,不管你如何唱衰美元,美元仍然是當今最流通、最安全的資產。
作者反映出歐洲的掙扎,俄烏戰爭已證明用經濟利益無法約束俄國的擴張野心,所以地緣政治進入總體經濟,對安全的考量則加入貿易的分工。
全球化2.0將會在遵守規則與遵守協議的國家間進行,美國會更好的結合歐洲與日本、臺灣等朋友,打造一個更公平、更可持續的全球貿易架構。
「川普2.0」則強調遵守規則與協議,將對國際機構進行「大重置」,改組世界貿易組織(只有市場經濟體才有資格加入)與聯合國(只有民主國家才可以加入),把全球化2.0推進到「最後一哩路」。
在全球化2.0的時代中,臺灣讀者必須擴大視野。
儘管本書是以歐洲觀點出發,仍能刺激身為亞洲人的我們思考,重新審視全球化帶來的地緣政治與總體經濟效益,為自己找到最有利的位置。
你不一定會同意作者的論點,但本書肯定能提供你一個有用的架構,刺激你這方面的思考。
推薦序二
理解地緣政治,危機也可能是轉機
——地理與國際情勢粉專/巫師地理
邁向2025年、放眼2030年,儘管時光飛逝,這些年分曾在許多小說中被設定為「未來」,當前的人類文明卻仍不足以克服許多難題,比如對化石燃料的依賴、氣候變遷、區域衝突、糧食不均等。它們的面向很廣泛,涉及不同國家間的合作,也牽涉到民主與專制體制的對話。
回顧2022年到2024年這三年,全球歷經了中美貿易戰、新冠疫情、俄烏戰爭、以哈衝突、主要大國的選舉、通貨膨脹等,臺灣作為世界的一環,我們難以置身事外,地緣政治、國際貿易或多或少會影響你我的生活;過去種種事件,時至今日,許多都還是進行式。
國際情勢在各式各樣的事件中持續發酵、餘波盪漾。後疫情時代,隨之興起的人工智慧、遠距會議,加上已開發國家多數進入高齡社會,面臨缺工問題,甚至跨國企業的生產部分、供應鏈,都在重新衡量應該如何布局會更適切。
臺灣,作為高度依賴國際貿易的島嶼,海運及空運是重要經濟命脈,我們需要關切周邊區域的態勢,甚至重要貿易夥伴的動向,例如日本、歐盟、美國等。
本書提及了四個關鍵危機,分別是能源、民主與社會、債務、環境,這四方面對於二十一世紀以來、甚至二戰以來,都是大時代的難題。特別在中國歷經快速成長後,習近平政權執政,美、中兩國各自代表不同的政治體系,相互抗衡。
中國與俄羅斯、北韓、敘利亞、伊朗、委內瑞拉,甚至金磚國家、一帶一路等組織,有著不同程度的拉攏關係。
美國在歷經巴拉克.歐巴馬(Barack Obama)、川普、喬.拜登(Joe Biden)執政,到川普再次回歸,與自由民主陣營仍有一定程度來往,包含歐盟、日本、澳紐等。臺灣作為第一島鏈國家,介於上述兩大陣營的交界,位居東亞國家的重要地理位置,我們不得不洞察國際局勢,也無法「保持現狀」,必須因應情勢而有所對策。
地緣政治是近年再次興起的顯學。人們仍對世界局勢感到擔憂,儘管大家都希望和平,但要做到十分困難,需要讓不同立場的人們可以在詭譎多變、利益衡量、派系主義、意識型態等前提下達成共識。各地區域衝突仍然大小不斷,甚至聯合國等重要國際組織都難以調停。
政治經濟的走勢,勢必影響著各國發展,產業貿易要如何在這些危機、挑戰,找出一條適合的出路?理解地緣政治,多少可以降低風險。全世界也在近年來,看到臺灣的經濟實力,像是醫療防疫、半導體、工具機、通訊等。國際上也一定程度的倚賴臺灣技術發展。
因此,危機也可能是轉機。面對各區域衝突及全球危機議題,若我們可以對於戰事伸出援手,進行人道救援,特別是與臺灣有類似處境的烏克蘭,西方民主陣營也能看見臺灣的能力;若我們可以因應晶片需求與多國技術合作,像是日本、美國、德國,也能深化經貿交流;若我們可以因應氣候變遷、災害防救進行研發,臺灣也能為世界做出貢獻。
本書提供我們重新審視時代變局的機會,期許每個人都能在時代浪潮中,以更有智慧、前瞻性的角度洞察國際態勢,也找到能安身立命的個人定位。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7539675
- 叢書系列:Biz
- 規格:平裝 / 272頁 / 14.8 x 21 x 1.3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
|
| 作者:羅伯特.麥基 出版社:漫遊者 出版日期:2024-01-22 66折: $ 1036 | | 作者:PCuSER研究室 出版社:PCuSER電腦人文化 出版日期:2023-03-23 66折: $ 145 | | 作者:許添盛主講 出版社:賽斯文化 出版日期:2015-10-01 66折: $ 660 | | 作者:許添盛 出版社:賽斯文化 出版日期:2013-09-01 66折: $ 581 | |
|
| 作者:亞當.格蘭特 (Adam Grant) 出版社:平安文化 出版日期:2022-07-04 $ 331 | | 作者:羅伯.狄保德 (Robert de Board) 出版社:三采 出版日期:2022-01-26 $ 316 | | 作者:殆ど死んでいる 出版社:台灣角川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1-16 $ 119 | | 作者:橫山雅彥、中村佐知子 出版社:語研學院 出版日期:2024-05-30 $ 360 | |
|
| 作者:北条司 出版社:尖端出版 出版日期:2025-01-17 $ 154 | | 作者:豐田實 出版社:尖端出版 出版日期:2025-01-20 $ 175 | | 作者:裘蒂絲.柯林斯 出版社:橡樹林 出版日期:2024-12-24 $ 375 | | 作者:台灣犯罪作家聯會 出版社:幻華創造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1-17 $ 199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