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
別安逸度過奠定人生基礎的二十歲世代
一言以蔽之,這本書想寫的,即是二十歲世代青年的成功條件。
我想藉由這本書深入地告訴各位,於社會中嶄露頭角的人究竟在二十幾歲時都抱持著什麼樣的想法、懷有什麼樣的感受,又採取了哪些行動。
不論年齡,只要是能夠出人頭地的人,內心肯定都擁有堅定的「中心思想」,我希望各位也能確實掌握自己的這道行動準則,活出理想的人生。
中心思想,即指內心屹立不搖的價值觀。
在這十年間,我們肯定會遭逢許多大風大浪。面對這些挑戰時,最重要的就是堅守自己的中心思想,不隨波逐流。若能謹守自己的這道原則,你的二十歲世代肯定能熠熠生輝。
我希望各位能反思並確立自己的中心思想,為此,我寫下了這本書。
在我二十至三十歲這十年間,我同時擁有上班族、創業家與企業家這三重身分。本文將會詳細描述我的經歷,在此先暫且不談。
如今回顧過往,我忽然領悟到一則道理:
「我們無須於二十歲世代就擁有超群的技能。相反地,培養堅韌、靈活且不屈不撓的個性,反而對未來更有幫助。」
大多數的場合中,二十歲世代常被視為初生之犢,尚不足以獨當一面。尤其在職場上,經常得遭受不合常理的潛規則打壓,與自身長年秉持的價值觀和是非標準背道而馳。不盡人意的事情不勝枚舉,時常有志難伸,漸漸地,便會開始否定自我價值,逐漸喪失自信。最終,只能抱屈含冤,順應社會的規矩。現實就是如此,愈是堅持自己的是非標準,愈容易遍體鱗傷。
舉出這個殘酷真相,並非要勸告各位學會與世浮沉,明哲保身。反而是期許各位,儘管最終碌碌無為,也要在這充滿矛盾的世界中活出精采的自我。
為此,我們必須握有一副強而有力的武器。這把武器,就是我們內心堅定不移的「中心思想」。
運動訓練也是同樣的道理。於訓練初期,最重要的就是加強自己的腿力、腰力與基本體力。
二十歲至三十歲這段期間,便是在為人生奠定基礎。在這段期間裡,我們也將遭逢未來人生重大考驗的預習關卡。
往後的人生中必定會歷經許多重大磨難。在二十歲世代裡,這些考驗會化身為小型的磨練,讓我們預習準備。換言之,在二十歲世代中遭遇的瓶頸,即是在奠定你的心態,以面對將來更大的挑戰。
以金錢為例,基本上年齡愈長,收入會愈高,但同時貸款和開支也會增長。然而,經濟問題的癥結點永遠不在於收支的多寡,而在於我們能否平衡收支,學會開源節流,維持生計。換言之,無論身處二十歲世代或四十歲世代,我們都能以相同的作法應對財務危機。
任何事情皆是如此。於二十歲世代中,我們將會建構出自己面對工作、感情、婚姻、友情、興趣和價值觀等人生要素的基本心態。
因此,我不希望各位安逸地度過如此至關重要的二十歲世代。
不希望各位隨波逐流、消極逃避。
更不希望各位將來後悔莫及。
你在備感挫折、對未來焦躁不安時所採取的一舉一動,都會改變往後漫長的人生。所以,我才會說,二十歲世代是讓你得以立足社會的準備階段,你必須在此時打穩你的人生基礎。也因此,我才想藉由此書,告訴各位奠定人生基礎的心法。
在和各位正式展開對話之前,有個前提必須說在前頭。最近,常有人說現今二十歲世代的能力已經大不如前,其實我並不這麼認為。這單純只是因為在輝煌的年代裡,人人都能活得燦爛奪目,但在景氣低迷的時代中,人們只能苟延殘喘。
假使歷經日本泡沫經濟時期(譯註:日本泡沫經濟時期(バブル時代),係指日本於一九八〇年代後期,由於投機熱潮出現的短暫經濟繁榮時期。隨著一九九一年股市崩盤,泡沫經濟破裂,最終走入經濟蕭條的失落年代。)、現年五十多歲的中年人以二十幾歲之姿活在現代,肯定也會和現今的二十歲世代一樣無精打采地度日。
相反地,若現年二十幾歲的年輕人穿越回日本泡沫經濟時期,肯定也會和當時的二十歲世代一樣,沉浸在泡沫經濟的美好之中,過上紙醉金迷、滿懷希望的人生。
然而,儘管身處的時代背景不同,每位二十歲世代的年輕人肯定都同樣擁有青春活力,也都面臨相似的煩惱,不同的僅僅是時代背景而已。在哪些情況下該採取何種思維與行動,道理完全相同,無關乎時代與年齡。
因此,此書希望盡可能撇除時代背景的影響,聚焦於各個世代皆可通用的「人類普世精神」,自由闡述我內心真實的想法。
所以,書中也收錄了一些我二十歲世代時的經歷,還請各位笑納。若我從這些經驗之中汲取的智慧能夠幫助到各位,將是我莫大的榮幸。
請各位在閱讀此書時,把我想像成你們年紀稍長的鄰家兄長或長輩。某天,我們久別重逢,相約在居酒屋裡,一邊啜酒,一邊暢談二十歲世代的重要課題。這本書的內容,即是我們當時的談話。
儘管身為長輩,我並不希望自己以高高在上的姿態說教訓話,也不打算咬文嚼字,以華麗的詞藻包裝我的想法。而是希望以朋友的身分,陪你一同思考未來,彷彿我們真的置身居酒屋,促膝而坐,侃侃而談。
那麼,就讓我們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