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處理情緒再談問題,高EQ溝通是友善相處的關鍵
►合理讚美與適度批評,培養孩子的信心與正向發展
►鼓勵自立與訓練合作,營造和諧又穩定的家庭氛圍
越關心孩子他們越不領情,越說不可以就越故意;
家長在崩潰大吼之前,先嘗試和他們「平起平坐」!
▎家庭溝通的藝術:讓愛更具體
溝通是親子關係中最重要的基石,本書深入探討如何透過高EQ的溝通策略,讓父母與孩子之間的互動變得更親密且更具成效。以同理心出發,父母能更有效地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從而在面對各種情緒和行為時,能用智慧和耐心應對,避免衝突和誤解的發生。透過這些技巧,父母能夠建立起更穩固的情感連結,為孩子創造安全和支持的成長環境。
▎處理情緒,從心開始
許多父母在孩子出現情緒問題時,容易急於解決事情而忽略了孩子的內心感受。本書強調先處理情緒,再處理事情的重要性,並提供具體的方法來引導孩子表達和理解自己的感受。父母將學會如何用語言傳達理解和支持,讓孩子感受到被接納和尊重。這樣的交流方式能夠培養孩子更好的情緒管理能力,進而在未來面對挑戰時,表現出更強的抗壓能力和情緒穩定性。
▎表揚與批評的平衡:教養的智慧
如何讚美孩子才能真正激發他們的潛能?如何適度批評才能讓孩子心服口服並從中學習?本書提供了實用的技巧,讓父母在表揚與批評之間找到最佳平衡。讀者將學習到如何使用細膩而有意義的讚美來鼓勵孩子,避免空泛或無效的誇獎。同時,本書也介紹了有效批評的方式,讓父母能夠在不傷害自尊的情況下傳達指導,幫助孩子在錯誤中成長和進步。
▎懲罰的藝術:引導孩子走向正軌
懲罰不僅僅是對行為的糾正,更是對孩子未來行為的塑造。本書解釋了如何使用有效而非傷害性的懲罰,讓孩子從錯誤中學習並改進,避免過度恐懼或反抗心理的產生。父母將學會用冷靜和理性的方式應對挑戰,並結合實用的方法如「Time-Out」技巧,以達到教育目的的同時保有親子間的信任和尊重。這種方式不僅讓孩子了解行為的後果,也鼓勵他們在未來做出更好的選擇。
▎培養自信與獨立:贏得孩子的合作
在現代教養中,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信與獨立成為每位家長的課題。本書強調,父母應學會在日常互動中賦予孩子適度的自由,並使用啟發性的問題來引導孩子思考和解決問題,增強其自主性。這樣的教養方式不僅能讓孩子變得更有主見和創造力,也有助於建立更和諧的親子合作關係。最終,父母將發現,透過高EQ的溝通方式,不僅能夠贏得孩子的合作,還能讓孩子在愛與支持中成長為更堅強、自信的人。
〔本書特色〕
本書以親子之間的溝通為核心,提供一系列高EQ的交流技巧,幫助父母以同理心、智慧和耐心應對不同情境。從處理孩子的情緒波動、正確的表揚激勵方式,到適度批評與有效懲罰,書中探討了能促進親子關係的語言藝術。透過本書,家長將學習到如何在日常互動中,用溫暖且富有力量的方式引導孩子成長,培養他們的自信與獨立。
作者簡介:
朱凌,暢銷書作家,商學院特聘講師。兩個孩子的爸爸,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潛心研究兒童心理、親子溝通技巧,對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有着獨到的見解,輾轉於全國各地,為家長、兒童教育機構舉辦親子講座數百場,廣受好評。
常清,EQ管理專家。10多年來服務的企業員工幸福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被譽為「員工主動流失終結者」。同時,還是一位資深正面管教講師,一邊帶孩子,一邊寫專欄、辦講座,幫助千萬家庭重建親子關係,頗受家長和孩子的好評。
章節試閱
1~18歲孩子的成長密碼:愛他,就要懂他
一位著名教育專家說過:「走入孩子的心靈世界中去,你會發現那是一個廣闊而又迷人的新天地,許多百思不得其解的教育難題都會在那裡找到答案。」但現實生活中,別說是走進孩子的內心,了解孩子的想法,就是走近孩子的身邊,孩子都會表現出十分不耐煩。無數家長為此憂心忡忡,家裡不時充滿吵嚷和斥責聲,「火藥味」愈發濃烈……
靜下心來,很多家長都會發現自己有這樣的疑惑:孩子和同學、朋友甚至網友都能侃侃而談,唯獨對父母惜字如金。一旦問得稍微多一些,孩子極有可能會冒出一句話把你嗆得啞口無言。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感慨:不知道孩子在想什麼,明明孩子近在眼前,卻彷彿遠在天邊。這些家長急於想知道孩子的所思所想,但無奈孩子壓根就不開口。
那麼,現在的孩子心裡究竟在想些什麼呢?他們一些行為的動機和根源到底是什麼?我們要如何面對這些孩子的行為?如何才能開啟那道與孩子之間的封閉的大門?耶魯大學葛塞爾兒童發展研究所追蹤研究上千名孩子四十多年,繪製出1~18歲兒童行為變化與發展地圖,他們的研究成果也許能告訴你答案。
1~2歲的孩子:「不」字打頭,任性固執,占有欲強
這個時期的孩子好奇心非常強,凡事都想去試一試,常常「不」字當頭、亂發脾氣、一意孤行。同時由於年齡還小,不懂得表達,因此出現這些「叛逆」行為也就不足為奇了。這個時候,陪伴是最重要的,要接納孩子,把孩子的很多「壞行為」理解成孩子探索、學習的求知行為。
比如:你教孩子搭積木,他完全不理你,不聽也不看,自己悶頭一遍遍地把積木堆高,推倒,再重壘,再推倒。這時,你應該把他的行為理解為,他現在對「造汽車」、「建房子」等積木的常規玩法不感興趣,而對積木倒塌時的現象充滿了好奇,他在思索推與倒之間的關係。
對待這麼小的孩子,管教技巧主要是以繞道和引導為主,設法滿足他們的心理需求。安全第一,但是不要告訴孩子「這不許玩」、「那不准碰」……應該把該鎖的東西鎖好,該收的東西收起來,為孩子創造一個安全、舒適的家庭環境,讓孩子的自由天性得到充分的發揮。
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體驗:對於一些孩子很喜歡的東西,即便是他們不經常玩或者平時壓根不會看一眼,如果有其他小朋友來到家裡想取來玩耍,孩子也會表現出拒絕,很生氣地說:「這是我的!這是我的!」
另外,如果父母正在考慮要一個小弟弟或小妹妹,孩子馬上就會表現出不同意的意思——「我不要弟弟妹妹,他們會搶走我的爸爸、媽媽」。孩子吃飯時把最喜歡的食物往自己碗裡夾,孩子把最喜歡吃的糖果很小心地藏起來,這些都是占有欲的表現。
孩子的占有欲與生俱來,是一種正常心理,父母不必過於著急,也不必強制孩子必須與他人分享,而是應該更多地與孩子溝通,找一些合適的機會引導孩子,讓他懂得分享的快樂。
比如,當小朋友把玩具給他玩了,你就問他:「你拿到玩具開心嗎?」當孩子回答說開心,你就可以對他進一步地引導:「當你把玩具或食物分享給別人,他們也會很開心的。」這樣不厭其煩地講給孩子聽,孩子在做了一次之後,慢慢就會體會到分享的快樂,懂得分享。
另外,父母在和孩子進行溝通時,還應採取接納孩子情緒的方式。比如,對於不喜歡小弟弟、小妹妹的孩子來說,可以這樣跟他交流:「在我看來,你對弟弟妹妹有兩種感受。有的時候,你喜歡自己的弟弟妹妹,因為他的確很可愛;有的時候,你不喜歡他,你希望他走開。」如此一來,孩子就會逐漸地喜歡上自己的弟弟或妹妹。
3~5歲的孩子:友善平靜,易於接受也樂於分享
孩子從3歲開始,強硬態度逐漸減少,懂得分享,依賴感增強。他開始感受到自己的成長以及能力的提升,情緒快樂而穩定。許多孩子在這個年齡層都有他想像中的朋友,這些朋友有的是人,有的是動物。
4歲是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飛速提高的一年,經常開口閉口都是「屎尿屁」之類的話。喜新厭舊,充滿了變幻莫測的想像力,開始學會了討價還價。對這個時期的孩子而言,一天中最高興的事情就是在睡前能聽父母講一些小故事。
5歲孩子開朗而愉悅,懂事了、講理了,這是親子關係最親暱融洽的一年!孩子的意志力逐漸增強,開始體驗自己與別人的關係。與此同時,5歲的孩子自然而然變得懂規矩、有節制了,他喜歡遵守既定的規則、限制,讓每一位當媽媽的都感到格外貼心。更有趣的是,戀母情結也會在這個時候出現。
6~9歲的孩子:沉靜而敏感,情緒不穩定,獨立且執著
6歲的孩子,是一個小小的矛盾體,能同時在「很乖」和「很叛逆」兩個極端遊走。處於很容易受到傷害的敏感期,自尊心強,爭強好勝,無法面對失敗。「別人的東西不可以拿」的觀念還沒有形成,因此順手拿走自己喜歡的東西是慣常現象。
7歲是孩子形成自信心的關鍵期,他非常敏感,開始在意別人的評價,以及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和價值。情緒不穩定,容易衝動,自制力不強。父母要隨時關注孩子心態的變化,多鼓勵肯定孩子。
8歲的孩子外向而活躍,渴望別人的認可和誇獎,對別人的批評非常敏感,很容易受傷。從情感上來說,是最需要媽媽的階段,他非常需要媽媽分享他的思考、幻想、對話和遊戲。所以,建議媽媽盡量多抽出點時間來陪伴孩子。
9歲的孩子開始慢慢擺脫對媽媽的依戀,更加獨立,做事也更認真、更有規劃。這個年齡層的孩子開始排斥異性,因為身體開始出現一些青春期早期的生理變化,比如女孩乳房開始發育,男孩開始長出陰毛,孩子在潛意識裡不願意讓他人發現自己身體的變化,所以,更重視兄弟情誼或者閨蜜之情,而對於異性小朋友表現出強烈的鄙夷。
10~12歲的孩子:懂事了,可以自得其樂
10歲的孩子善良、平和,愛父母、愛長輩,但是依然排斥異性。他們開始有自己的小小生活圈,有自己的朋友,不再像小時候一樣黏著家長。
11歲的孩子逐漸擺脫兒童的影子,進入成人的世界。獨立意識增強,出現叛逆的苗頭,喜歡和父母唱反調。但是在外面,他們是一個彬彬有禮、開朗樂觀的孩子。
12歲的孩子自信獨立、陽光沉穩、善解人意,這是一個讓人安心的年齡。異性之間不再互相排斥,同時興趣廣泛,偏愛集體活動。
13~15歲的孩子:情竇初開,有了自己的祕密,喜歡玩遊戲
這個年齡層的孩子正處於第二性徵發育的階段,不管是男生還是女生,身體都發生了許多引人注目的變化。他們對自己有了一個更清楚的認知,喜歡獨處,也喜歡交朋友,願意讓自己的生活變得充實。他們不會什麼事情都跟父母說,開始有自己的小祕密,也有了自己喜歡的異性。再加上學業的壓力,很多孩子容易產生叛逆心理,頂撞父母和老師。
這時候,家長首先要做到幫助孩子正視身體的發育,接受身體出現的新變化。其次,家長要跟老師多交流。這個階段的孩子性格正在逐漸成形,有自己獨有的祕密,要想做到不讓孩子煩還能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最好的方法就是跟老師多溝通,透過這個途徑也可以多方面地關注孩子的成長。再次,孩子喜歡玩遊戲,家長不應該全部禁止,而是要給孩子機會,讓他學會自己控制玩遊戲的時間。如果孩子的自我約束能力不強,則應該幫助孩子設定遊戲的時間。最後,家長不要給孩子施加過重的學習壓力,教孩子認真對待每一次成績的升降,一起總結成功的經驗與失敗的教訓。多和孩子交流,這樣才能更好地幫助孩子成長。
16~18歲的孩子:考試焦慮症很常見,容易患得患失
這個階段的孩子性格基本成型,有了自己對這個世界的看法,知道自己的目標,並且懂得為了目標而奮鬥。此時孩子的生活主要是以讀書為主,因此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也多是跟學習相關。
由於學業壓力過大,很多孩子容易產生考試焦慮症,對成績排名過度關注,在生活中也患得患失。因此,家長應該幫助孩子形成正確的考試心態,確立合適的目標,尊重他的選擇,不給孩子施加過大的壓力。只有這樣,孩子才能更好地面對學業與生活。
愛孩子,就先去了解孩子。家長和孩子完全是不同的個體,不能用我們的感受代替孩子的感受。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都有不同的想法,家長不能想當然地去應對。了解孩子的成長歷程、發展規律,身為父母才會不僅心安,而且得法。
要想讓孩子告訴你他的心中所想,必須讓孩子信任你。跟孩子相處時,應該主動營造一種輕鬆愉快的氣氛。交流時一定要用信任、親切的眼光注視著他,讓孩子知道你在認真地跟他溝通。孩子覺得家長很重視他,就會變得主動起來,願意和家長談論自己的事情。千萬不要表現出漫不經心的樣子,那樣的話,孩子的內心會很沮喪,也就不願意再和父母敞開心扉了。
1~18歲孩子的成長密碼:愛他,就要懂他
一位著名教育專家說過:「走入孩子的心靈世界中去,你會發現那是一個廣闊而又迷人的新天地,許多百思不得其解的教育難題都會在那裡找到答案。」但現實生活中,別說是走進孩子的內心,了解孩子的想法,就是走近孩子的身邊,孩子都會表現出十分不耐煩。無數家長為此憂心忡忡,家裡不時充滿吵嚷和斥責聲,「火藥味」愈發濃烈……
靜下心來,很多家長都會發現自己有這樣的疑惑:孩子和同學、朋友甚至網友都能侃侃而談,唯獨對父母惜字如金。一旦問得稍微多一些,孩子極有可能會冒出一句話把...
目錄
Part 1 請「蹲下來」跟孩子說話—高EQ溝通術就是先處理情緒,再處理事情
1~18歲孩子的成長密碼:愛他,就要懂他
當孩子哭了,你的第一句話決定孩子性格
否認感受:有一種冷叫媽媽覺得你冷
能陪著孩子「難過」的父母,是最好的父母
有「聽話」的父母,是什麼樣的體驗
別讓「關心」用錯了地方
孩子愛抱怨?先處理情緒,再處理事情
當孩子說「打阿姨」時……
相信孩子內在有一個「需求」,而不是無理取鬧
當孩子「出格」時,先別急著罵孩子
否認能力:毀掉一個孩子,三個字足夠了
Part 2 「正確表揚孩子」的話—高段位的表揚,才能帶來積極的能量
讚美使人進步,但「你真漂亮」除外
你總是誇孩子聰明,所以他變笨了
孩子賭氣,可能是在「求表揚」
一種高段位的表揚法,不知道你就落伍了
如何科學地使用物質獎勵
預支表揚,給孩子一個向上的理由
表揚孩子,請不要表演
父母常說這一句話,孩子想不優秀都難
強化孩子的優點就是弱化其缺點
別人誇你家孩子時,你第一句話一定不能這麼說
Part 3 「適度批評孩子」的話—有一種傷害叫做「看看別人家的孩子」
有一種傷害叫做「看看別人家的孩子」
反覆批評不管用?簡短描述問題就好了
如何有效批評?讓孩子聽懂很重要
別用嘴說,用紙「說」
高階版「寫便條」,大寫加粗的服氣
「育子七不責」,對眾不責排首位
最受歡迎的批評方式
給批評加點「調味料」
Part 4 「有效懲罰孩子」的話—讓孩子失去犯錯的勇氣,是最失敗的教育
美國家長管教法:不發脾氣的「Time-Out」
懲罰的語言中,請去除「你」字
給責備加層「糖」,「但是」來幫忙
出了問題:要回應,而不是反應
讓「結果」說話
懲罰你,和爸爸一起把玩具恢復原狀
面對孩子發脾氣,高EQ父母選擇不接招
Part 5 「鼓勵孩子自立」的話—獨立而自信的孩子,全世界都會為他讓路
敲黑板:事事順從的孩子創造力幾乎為零
畫重點:不是孩子沒主見,而是家長太強勢
一旦吝嗇給孩子自由,你就輸了
肯定句,是個有能量的句式
孩子總是和你爭辯,這是好事
你又不是「Google」,別急著告訴孩子答案
會說不如會問,把問題拋給孩子
培養1+1>2的意識,讓孩子更自立
Part 6 「贏得孩子合作」的話—學會這些套路,原來高EQ這麼簡單
孩子像蝸牛一樣慢?揪出原因附對策
孩子過馬路不讓牽手,媽媽這麼說皆大歡喜
孩子膽小,是你無心布的局
孩子出口成「髒」?正確引導是關鍵
孩子為什麼會說謊?看看阿德勒怎麼說
孩子不愛刷牙?別急別煩,這裡有辦法
孩子挑食,多半是父母的過?早改孩子早長高
孩子愛「順手牽羊」怎麼辦
Part 7 高EQ父母的自我修練—好好說話,是一個家庭最寶貴的家風
性格不好,其實就是EQ不夠
認識自我情緒的四種方法
七種方式,讓你不到五分鐘擁有好心情
EQ高的人,都這樣消化憤怒
語言是帶情緒的,如何表達很重要
道歉了對方還生氣?教你道歉的正確「姿態」
吵架可以,但千萬別說這十句話
Part 1 請「蹲下來」跟孩子說話—高EQ溝通術就是先處理情緒,再處理事情
1~18歲孩子的成長密碼:愛他,就要懂他
當孩子哭了,你的第一句話決定孩子性格
否認感受:有一種冷叫媽媽覺得你冷
能陪著孩子「難過」的父母,是最好的父母
有「聽話」的父母,是什麼樣的體驗
別讓「關心」用錯了地方
孩子愛抱怨?先處理情緒,再處理事情
當孩子說「打阿姨」時……
相信孩子內在有一個「需求」,而不是無理取鬧
當孩子「出格」時,先別急著罵孩子
否認能力:毀掉一個孩子,三個字足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