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危機的專題書】
大蕭條、金融危機、新冠疫情……
從景氣循環角度剖析歷史上幾次重要經濟危機
➔特別關注全球經濟體系中出現的風險外溢問題、
俄烏衝突對全球糧食、能源及金融市場帶來的衝擊
不僅回顧歷史,更將焦點對準當前的經濟情勢!
▎經濟危機的週期性與成因
經濟危機往往具有週期性特徵,歷史上多次重大的經濟動盪,無論是大蕭條還是金融危機,表面上看似突如其來,實際上多與經濟週期的運行規律密切相關。本書分析不同時期的經濟危機是如何產生的,並揭示其背後的深層原因,例如金融市場的信貸擴張、國際貨幣政策的錯誤調整等。書中提到的奧地利學派、凱因斯主義與貨幣主義等經濟學流派,為讀者提供了不同的理論工具來理解這些危機背後的邏輯。
▎全球治理與經濟危機
全球化背景下,經濟危機已不再局限於國內市場,而是透過貨幣制度、貿易規則和金融政策外溢至全球,對多國的經濟穩定造成威脅。尤其在2022年俄烏衝突爆發後,全球糧食供應和能源市場受到極大衝擊,金融市場動盪加劇,這些現象成為書中關鍵討論的部分。本書指出全球治理的缺位以及各國經濟政策協調不力,進一步加劇了危機的擴散,這讓我們看到全球化時代的經濟治理困境。
▎風險外溢與應對策略
除了大規模的經濟危機,本書還討論了危機中的風險外溢現象,例如疫情對全球經濟、金融系統的影響。書中具體探討了新冠疫情如何誘發了全球金融體系的風險,並分析了各國央行的貨幣政策應對措施。書中提出隨著經濟體系間的連繫日益加深,風險也會更加迅速且廣泛地外溢到不同地區,這要求各國在應對危機時必須強化合作,以避免風險擴散。糧食安全問題也是一個重點,經濟危機往往伴隨著基礎物資的供應問題,如何透過國際合作保障糧食供應成為書中探討的重要議題之一。
▎諾貝爾經濟學獎研究成果
本書還介紹了幾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在金融危機領域的研究成果,尤其是在202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中,幾位學者對銀行危機和金融系統脆弱性的研究為當代經濟學提供了重要的理論框架。這些研究強調了銀行系統的風險管理、金融監管的重要性,並為未來可能爆發的危機提供了更具前瞻性的解決思路。
【多樣性歷史視角】
本書並非僅限於經濟學理論,還納入了對歷史事件的詳細探討。這些事件不僅限於經濟領域,還涉及戰爭、疾病等各種形塑經濟環境的重要因素。例如,書中探討了二戰爆發前夕的經濟危機與國際政局的相互影響,並回顧了聯準會前主席保羅.沃克如何應對滯脹危機,提供了豐富的歷史背景,幫助讀者理解當下的經濟形勢。
【學術與實踐並重】
作者透過對歷史事件與現實問題的分析,提出了幾種行之有效的經濟危機應對之策,這些策略涵蓋了貨幣政策、財政調控以及國際合作的各個方面,還特別強調了經濟學思維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應用,鼓勵讀者從經濟學的角度理解周圍的世界。
本書特色:本書從景氣循環的角度剖析歷史上多次經濟危機,涵蓋大蕭條、2008年金融危機及新冠疫情等重大事件,探討其成因及解決之道。書中結合經濟學理論和現行金融制度,分析金融市場動盪與全球治理間的關聯,並討論糧食安全及疫情對全球貨幣政策的影響、介紹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研究成果,全書內容多元,兼具學術性與實踐價值。
作者簡介:
智本社,自創立以來發表了200多篇深度原創的財經類文章,大多數文章長度在八千字左右,其中十萬字文章數十篇,頭條文章平均閱讀量在4~5萬,深受粉絲的喜愛,影響近千萬之眾,在財經領域建立了較高的知名度和認可度。
章節試閱
01信貸擴張與大蕭條
大蕭條是如何產生的?
從經濟學角度來看,大危機與大蕭條是兩個概念。經濟危機是一種經濟失衡而不是市場失靈,這種失衡源自某些因素引發的集體性誤判。而大蕭條是一種市場失靈的現象,意味著自由市場喪失了自我調節能力。因此,在以下的分析中,我們均先分析大危機,然後再分析大蕭條。
先看奧地利學派的見解。米塞斯和哈耶克的商業週期理論對經濟危機的發生過程做了完整的演繹,一度成為一種預言。
是什麼引發了1929年大危機?是什麼導致了企業家出現集體性誤判?奧地利學派認為,這源於人為干預導致信貸過度擴張,進而扭曲了市場價格和生產結構,導致企業家出現集體性誤判。
米塞斯借鑑了博姆-巴維克(Eugen von Böhm-Bawerk)的資本理論、維克塞爾(Knut Wicksell)的貨幣與利率關係的理論。他認為,當政府擴張信貸時,市場利率與自然利率發生偏差,扭曲了價格信號。企業家被過低的利率吸引進行貸款,同時被價格信號誤導,進行產業擴張,轉而投資更高級/更長週期的生產行業。隨著銀行收縮信貸,融資成本上升,債務負擔增加,一旦企業家的成本難以回收,現金流斷裂,企業破產,工人失業,經濟危機就會爆發。
哈耶克在此基礎上強調信貸擴張的真實儲蓄和生產結構的時間維度,在《價格與生產》(Prices and Production)中他詳細描述了商業週期的過程。他強調,銀行擴張信貸必須基於真實儲蓄,而不是自行創造貨幣。自行創造貨幣,將會扭曲利率以及商品價格,而企業家根據錯誤的利率和價格信號,就會做出錯誤的跨期配置決策。
哈耶克在美國期間便認為,1920年代美國的經濟繁榮源自非真實儲蓄的信貸擴張,而且是不可持續的。
但是,米塞斯和哈耶克的商業週期理論必須解釋一個問題,那就是當時的美國商業銀行擴張的信貸,到底是不是基於非真實儲蓄。
其實,聯準會從成立到大蕭條之前奉行的是古典主義的清算主義思想。起初,聯準會發行貨幣的邏輯,多數源自真實的需求和真實的儲蓄。它的邏輯是這樣的,商業銀行吸收票據抵押向市場提供貸款。這是一筆真實的貸款,商業銀行提供的貸款來自真實的儲蓄。商業銀行用這些票據作為抵押向聯準會申請貸款。聯準會聯邦基金利率多透過再貼現率來調控,再貼現大多源自銀行的貼現票據的貸款。這是一種自下而上的貨幣發行邏輯。
但是,到了1920年代後期,聯準會沒有完全執行這種貨幣發行邏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黃金儲備的增加。
一戰後,美國成為歐洲多國的債權國,大量黃金流入。當時美國實施金本位制度,大量的黃金湧入,美元升值壓力增加,這給聯準會帶來難題。聯準會不得不同比例擴張美元。資料顯示,1920年代中後期,聯準會黃金準備金總量上升47.5%,導致貨幣供應總量增加了62%。而擴張美元可能導致美元貶值,引發通貨膨脹。
為了降低通膨壓力,聯準會支持商業銀行向各國發放大量貸款,試圖將美元以國際信貸的方式流出美國。1925年,紐約銀行、J.P.摩根公司向英國貸款共3億美元,在此後幾年裡也接連向比利時央行、義大利央行、波蘭央行提供貸款。
01信貸擴張與大蕭條
大蕭條是如何產生的?
從經濟學角度來看,大危機與大蕭條是兩個概念。經濟危機是一種經濟失衡而不是市場失靈,這種失衡源自某些因素引發的集體性誤判。而大蕭條是一種市場失靈的現象,意味著自由市場喪失了自我調節能力。因此,在以下的分析中,我們均先分析大危機,然後再分析大蕭條。
先看奧地利學派的見解。米塞斯和哈耶克的商業週期理論對經濟危機的發生過程做了完整的演繹,一度成為一種預言。
是什麼引發了1929年大危機?是什麼導致了企業家出現集體性誤判?奧地利學派認為,這源於人為干預導致...
目錄
序 追問
前言
週期:經濟危機史
大蕭條:兩種流派的交鋒
拯救雷曼:危機為何爆發?
美國三月股災:史詩級暴跌與沃克規則
矽谷銀行破產:歐美銀行流動性危機為何爆發?
起伏:風險與化解
新冠疫情如何影響全球貨幣政策?
俄烏衝突:超限戰與冷和平
如何化解糧食安全擔憂?
戰爭的經濟學解釋
歷史觀
致敬保羅.沃克:半世風雲,一蓑煙雨
與死神邊際賽跑:人類勝算幾何?
當初二戰能否避免?
大家治學
哈耶克:烏托邦的掘墓人
諾獎得主柏南奇:當前大危機的始作俑者?
序 追問
前言
週期:經濟危機史
大蕭條:兩種流派的交鋒
拯救雷曼:危機為何爆發?
美國三月股災:史詩級暴跌與沃克規則
矽谷銀行破產:歐美銀行流動性危機為何爆發?
起伏:風險與化解
新冠疫情如何影響全球貨幣政策?
俄烏衝突:超限戰與冷和平
如何化解糧食安全擔憂?
戰爭的經濟學解釋
歷史觀
致敬保羅.沃克:半世風雲,一蓑煙雨
與死神邊際賽跑:人類勝算幾何?
當初二戰能否避免?
大家治學
哈耶克:烏托邦的掘墓人
諾獎得主柏南奇:當前大危機的始作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