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套書組合:《埃及五千年:文明起源與王朝興衰的故事》、《尼羅河:孕育人類文明的偉大河流,承載豐沛地理、歷史、水政治的生命線》共二冊
◢古老的過去以一種無法區分古代和現代的方式呈現出來◣
《埃及五千年》
★最身歷其境的古埃及文明巨作★
埃及考古權威、BBC歷史紀錄片《不朽的埃及》首席主講人——喬安.佛列契
她曾發表找到「娜芙蒂蒂木乃伊」而引發轟動。
神秘的古埃及擁有眾多神話傳說,而在神話概念中確實包含有歷史真相嗎?在關於埃及的一片迷霧當中,這個疑問的答案正變得越來越明確!
跟隨埃及考古權威喬安.佛列契的腳步踏入考古現場,從古蹟遺址和墓室中出土的文物拼湊出蛛絲馬跡,聽她還原壁畫上訴說的愛恨情仇、日常生活以及古代慶典儀式,觸摸木乃伊身上遺留保存的所有細節;埃及真實起源的關鍵和要素,將完整呈現眼前。
喬安.佛列契以不同的感官方式,帶我們與古埃及相遇:
壁畫、神廟、盜墓者……到最後的法老,跳脫現有研究框架邊界,
突破以往聚焦於男性主導的帝王和祭司,描述更平衡、更少見的古埃及真貌,
以科技、文獻、考古的視角進行推敲,將已知的碎片連綴成更真實生動的歷史!
本書以古埃及的王朝為軸線,實地考古發現和專業文獻為依據,並追蹤歷史變遷中自然地理的影響,呈現古埃及每個王朝的更替,全面揭開揭開這個人類古文明的興衰:
✪為何後繼的法老會成為「盜墓者」,潛入先祖們的墓室?
✪王室為了維持血統純正與合法行使統治權,造就出多少匪夷所思的婚姻關係?
✪有的法老木乃伊的受損非盜墓者所為,竟然是祭司搞的鬼?!
✪古埃及人配戴的飾品可說是「失傳的語言所殘留下的詞彙」,到底從中能探知什麼?
✪蠍子王看似來自神祕古老埃及的虛構人物,近年考古何以認定確有其人?
✪墓葬是有效的時光膠囊,把最古老的埃及人帶回現代:陵寢的地理位置與規劃,當中的陳設與遺留物,都埋藏著怎樣的深遠寓意?
✪多達六十位君主的第十三王朝時期,為何出現了全新的木乃伊防腐技術?
✪很多辨識度極高的埃及元素,原來都是我們的誤解?!
✪女法老在埃及史上至少出現過十位,這些女性統治者在當時都扮演怎樣的角色、受到怎樣的待遇,擁有怎樣的情懷?
✪英雄、發明家、地方官員、惡棍、工匠等是如何開創埃及這個偉大的文明?
「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書中的故事都非野史戲說,透過實地考古挖掘、出土文物、地理勘景等真實且科學的角度,搭建出一個時間框架,貫穿古埃及幾千年的歷史,以全方位視角講述埃及考古的新發現:
最古老的藝術型態與手法;開始製作木乃伊的確切年代;女法老在埃及史上至少出現過十位,卻總是被刻意抹除蹤跡;一覽法老與王后令人驚嘆的豪奢生活;托勒密王朝發展的精采過程;宗教神權與世俗王權之間的制衡機制……,這些古埃及的歷史與人物躍然紙上,呈現出極少見到的古埃及面貌。
隨著對埃及早期歷史的考證越來越深入和精確,作者以客觀、權威、顛覆傳統的歷史敘事模式,對以往的推斷和誤解提出修正和更新,帶領讀者發現更貼近真相的古埃及歷史。將整個古埃及世界觀放在我們熟知且可以理解的歷史脈絡中。
……………✽ ✽ ✽……………
《尼羅河》
★這是一本尼羅河文明與河流生態交錯融合的歷史書,
真正理解現代水政治、地緣政治與經濟、以及非洲的未來,更是一條生命線的傳記★
世界首屈一指的河流歷史專家塔利耶.泰維德,
曾製作三部得獎的水歷史電視紀錄片,
他對尼羅河進行實地調查,從河口逆流遊歷到源頭,
穿越五千年時空,看河流的生態邏輯如何孕育人類偉大的文明,
看尼羅河的水文如何將遙遠的過去、現在與未來連結起來。
尼羅河是世界上最長的河流,一直是世界最經典的神話締造溫床,幾千年來,它在大自然和歷史的演變中成為權力鬥爭的主角,如今尼羅河水資源的地緣政治已讓它逐漸遠離了神話角色。
地球上只有尼羅河能在毫無新水加入的情況下流經漫長的沙漠地帶。11個國家、5億人口、上千個民族共享著這個河道,由於尼羅河流域在氣候、地形、動植物及社會形態上的多元,所以它的地理條件與社會關係是所有大河中最複雜、最多樣化。
本書透過尼羅河水文與地理景觀的演變,以不同的關注點和更長的時間視角,詮釋這條長河文明在幾千年時光中所經歷的故事、神祕事實以及未來可能的走向:
▶尼羅河三角洲的真實面貌◀
這裡在數千年來歷經過巨大生態變化,有些是出於尼羅河本身的自然變化,有些則是出於統治者試圖駕馭河流的政策。
▶尋找尼羅河源頭◀
這是十九世紀最大的地理謎團,亞歷山大、凱撒、拿破崙以及每一世代的人們,對此既迷惑又著迷,前仆後繼前往探查……最後結果如何?是否破解了?
▶南蘇丹的沼澤◀
沼澤地讓修建鐵路或鋪設柏油路變得極其困難,甚至不可行。河流上成堆的植物團塊,雖是渡河用的天然橋梁,但這個長年的阻礙根本無法用於河運。尼羅河在此地造成的水景地勢,導致該地形同封鎖,當地人為何沒有對這片水域採取任何行動?
▶尼羅河流域的水壩◀
在非洲殖民時期,西方帝國主義對殖民地的外交政策,背後都有著怎樣的盤算?強權國家在殖民地的建設與手段,從水政治與地緣政治的角度切入,就能看懂他們表面的說詞和真正的動機,更能理解政治角力的方方面面。
▶尼羅河之爭:不同水情讓殖民體系陷入兩難◀
外交迷宮凸顯出水政治的複雜性。英國這個殖民政府的外交政策,全都圍繞著河流不同區段的物理特性來考量,因此一個政策從來無法滿足所有人。英國是如何周旋在埃及、蘇丹、烏干達以及自己國家之間,如何克服外交障礙讓水壩得以開工且無損自身利益?
從長期的尼羅河生態學角度說起,融合造訪當地的寫實遊記,重建尼羅河歷史,
讓古老的過去以一種無法區分古代和現代的方式呈現出來。
作者從地中海到中非,沿著尼羅河口逆流而上到達源頭,從引人入勝的神話傳說,到當前政治領導人物的思維,講述這條關乎世界經濟的大命脈,以及所有因尼羅河引起的鬥爭與故事:
金字塔與法老;凱撒大帝與埃及豔后;歐洲探險家在非洲的種種行徑;考古學家的調查;尼羅河的聖靈運動;獨裁政權的起落;非洲奴隸市場的地緣發展與悲歌;邱吉爾、克羅默伯爵、伊迪.阿敏、安東尼.艾登、賓.拉登、歐巴馬等政治要角的手段;英國名人戈登將軍如何在蘇丹結束他傳奇的一生……。
尼羅河是文化與神祕、浪漫與懷舊的綜合體,但本質上它更是一個物理實體,任何試圖重建尼羅河的歷史,都必須展現它複雜的水系與流域內居民的生活是如何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共生共存,唯有從水文學角度去理解,才能明白尼羅河在千年歷史的脈絡中,如何詮釋什麼是活著、什麼是當代的,以及什麼是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