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序
電視管制60 年──來時路、找出路
「為台灣電視找出路」系列三:《台灣電視管制60 年》,延續學會前兩年出版《台灣電視新聞60 年》、《台灣電視節目60 年》的努力,經過一年的策劃、邀稿、研討會,每位作者戒慎恐懼的確定題目、尋找文獻、整理耙梳,完稿後再三修飾,因為「電視管制」是每一國媒體政策中的重中之重,牽涉到頻譜、經濟、人才、市場,而電視深入家庭,陪伴人們從出生到老去,是便宜資訊、娛樂之來源,因此管制研究,非常重要。
國家在掌理電視的管理上,與其政權、民主發展密切相關,不論是商業體制、公共廣播電視制度,或者威權國家,其國內電視管制皆歷經與政治力、經濟力、社會力的相互影響,不會一成不變,因此本論文集從「管制機關」、「政策與規範」、「困境與突破」三個面向加以探討台灣有電視以來的管制變遷,幫助讀者掌握這種動態的變化,在「找出路」的同時,檢討「來時路」,挑戰很大,因此本書的出版,多少代表編者與學會的「用心良苦」。
行政管制之目的或正當性,在於公益維護或特定產業經濟或社會目標之達成,此於視訊傳播領域中常被列為應追求之價值觀或規範目的,如意見市場之多元、多樣與言論競爭、在地內容或文化之維護、及傳播服務之普及與包容等,惟其落實,除透過市場供需自主機制實踐外,常需透過管制機關事前或事後之必要介入,方能維持產業之營運秩序。
視訊產業管制涉及監理機關之組織設計及視訊媒體參進、結構與營運行為規範;亦深受政治、經濟、產業市場、文化消費及傳播科技等因素之影響。爰此,這本《台灣電視管制60 年》專書在「管制機關篇」收錄三篇論文,從新制度論觀點探究我國從戒嚴、解嚴到新世紀管制機關之歷史與結構;電視產業與主管機關一甲子的對陣與調變;到回顧台灣電視管制曾有之善良治理與失落影響歷史。「政策與規範篇」三篇論文,分別論述NCC 組織與監理過程改革、視訊媒體管制革新之斷捨離、或從法政策學觀點談影響台灣視訊產業變革之中間變數。「困境與突破篇」的三篇論文則從NCC 內容核處案例探討政府管制的演變與挑戰、談跨境OTT TV 對傳統廣播電視監理的挑戰、及從幾個爭議事件談台灣公共電視之願景與挑戰。九篇論文從組織設計到政策規範執行,自現有管制困境到未來制度突破,為台灣視訊產業管制議題提供深入觀點。
學會連續三年的努力,感謝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師生有形、無形的協助、臺灣電視公司、台灣有線寬頻產業協會、中華民國衛星廣播電視事業商業同業公會、二十一世紀基金會贊助活動的舉辦、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對出版的支持。出版本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從邀稿、確定題目、催稿、校對,作者寫稿、助理們負責出版中大小瑣碎事,方能很有效率的將大家心血及時呈現出來。謝謝台灣匯流研究學會張麗真執行秘書、政大傳院碩班李易軒、李采臻、蕭崇富、蔡翰昕、以及翰蘆圖書出版公司洪詩棠社長、文字編輯藍詩晴,內文排版許美鈴,封面設計石朝旭,大家辛勤加班,成品展現最佳出版的品質。
《台灣電視新聞60 年》、《台灣電視節目60 年》,以及這本《台灣電視管制60 年》,將台灣電視發展,從無線、有線到視訊產業的多樣面貌整理出來,滿載期許,希望更多本地的關注、研究持續,讓我們視聽環境更多元、更健康。
彭芸、何吉森
2024 年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