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摯自然的文字,記錄海外漂泊的青春往事和酸甜苦辣,既刻畫時代風貌,又描摹人生百味
★字裡行間洋溢真摯情感與歲月積澱的智慧,彷彿一部動人的時代紀錄片,在笑與淚中品味生命的深情。
這本著作是筆者從大學到出國的生活點滴,其中有快樂也有悲傷,書中描繪出老年人的寂寥、朋友間的真摯友情、中西文化風俗的差異、成家立業的艱難、孩子的教育問題。在那個年代,青年人一窩蜂地想留學,到了國外才知道這是一個以白人為主的社會,白人一分的努力,你得花三倍的精力才能得到同等待遇。
當然西方社會也有他的優點,環境的衛生及對動物的保護,孩子讀書沒有壓力並且自立,尤其加拿大健康保險做得十分完美,只要是公民,看病不要錢,沒有工作政府會補助生活費不至於餓肚皮,一般老百姓公德心十分強,也熱心助人。
作者簡介:
▎熊家基
◆學歷
台灣國立中興大學農學士(1961)
加拿大皇后大學教育碩士(Queens University, 1972)
加拿大瑪吉爾大學昆蟲學博士(McGill University, 1978)
◆工作經歷
台灣北投初中美術、博物教師
台北育達商職博物、生物教師
加拿大瑪吉爾大學昆蟲博物館館長(Lyman Entomological Museum of McGill University)
加拿大聖勞倫斯學院美術系教授(St. Lawrence College)
◆著作
《揚子江邊的故事》
目前埋首於言情小說《螺旋梯上的女人》的創作之中。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序言:一生一世讀不完〉綺莉思
熊家基老師的前作是《揚子江邊的故事》,這部作品堪稱民國初年的歷史探險之旅。《落褲記》這部散文集則是熊老師豐富精彩的生平故事。《落褲記》這,顧名思義就是男主角在台上演出時,褲子當眾落下的窘態。熊老師妙筆生花,僅用短短的篇幅就還原出當年令人莞爾的青澀回憶。
而他的一生就由此篇揭開序幕,讀者隨著他輕鬆詼諧的筆調,穿越時空,身歷其境地感受他的所思所想與生命裡的悲歡離合、喜怒哀樂。
「人間裡的世代交替,多半不能無縫接軌,總有些關鍵的珍貴事物被遺落下來吧?……」這是我閱讀熊老師大學時代,不由自主發出的感慨。他在台灣的大學時代把人們的目光拉回台灣經濟起飛的美好時代,電影產業裡那「雙林雙秦」的年代,浪漫綺麗兼具陽光開朗的氣息,那是最純粹善良的年代。隨著時光遞嬗,有些令人憧憬的東西被遺忘在時光隧道裡,於是一縷惆悵蔭上我的臉面。
熊老師的交友經歷多采多姿,他這群可愛、可敬的朋友們,用自身的生命模樣側寫出一整個時代的風貌與風情,閱讀文字的後座力更具象立體,我彷彿在觀賞一部時代的紀錄片,真實而迷人!
或許因為家世關係,熊老師的眼界比同齡人更高遠寬闊。他早年留學西方的經歷,讓他的藝術品味和美感更開放活潑。即使步入中年後,他觀看世界的眼光、他關懷朋友的胸膛裡仍洋溢著青春的氣息,他的字裡行間流露浪漫體貼、天真直率的性格,讀者都能由處處細節裡感受體會作者的人文素養。
有幸拜讀熊老師的作品,宛如聆聽智者的忠言。他坦率真誠,於是他真摯的文字如繁星閃耀於蒼穹之上。他生於憂患、長於憂患,於是濃厚的國族情感進一步深厚他的待人接物與人情事理。在他的創作裡,字字句句猶如箴言,點點滴滴的情感都是他生命精華的淬鍊,既視感逼真且預示感濃厚,讓身為魁北克中生代台灣移民的我,清晰地從中溫習我過往的海外經驗,甚至能模擬懷想未來的生活景況。
張愛玲曾說:「人性是最有趣的書,一生一世看不完。」海外移民們不僅在中西文化的夾縫與交疊裡,用盡生命的力氣搓揉、弭平文化差異,更得在閱讀人性之虞,保留清醒的理智看顧身後的原生文化、學習眼前的新生文化,凡此種種皆不易。熊老師的作品之所以難能可貴,正是因為他將這些心路歷程的升騰跌宕、箇中滋味,誠實地刻劃出來。在這些寶貴的文字面前,他對自己誠實、對過往誠實。
袒露誠實是需要相當的勇氣與力量!當你開始閱讀這部作品,你一定能感受到勇氣與力量的美善光輝,在作者生命的天秤上來回激盪,在亙古綿長的生命史裡迴盪不已!
〈自序〉熊家基
假如有人問我:「除了你的童年,什麼階段是你一生最快樂的時光?」,我會豪不遲疑的回答:「大學時代」,的確十八,九歲的少男少女剛進大學一切都覺得新鮮,尤其遠離家中住校的同學,沒有父母隨時在旁的管束更是自由,學校社團多活動也多如平劇、話劇、文藝社由你選擇,週末的舞會及週日的郊遊,更是令人嚮往,按照中國人的風俗孩子們的學費、生話費都由父母去傷腦筋,真是無憂慮,直到大學畢業,才領會到社會的殘酷及險惡,沒有人事關係一職難求,尤其在七○年代,年輕人出國留學成一窩風,一來可以有機會追求較高的物資生活的慾望,再者每戶人家如有孩子出國留學認為是光耀門面,殊不知外國的月亮並不如想像中那麼圓,留學生語言的困難,生活的寂寞,種族的歧視,這種痛苦是一般人沒法想像得到的,在北美生活了一段時期才深深體會到誠如一般人所說:這兒是「兒童的天堂」;孩子讀書沒有壓力,父母辛苦的工作一直在培養孩子的興趣及滿足他們的物資生活,「青年人的戰場」:這是一個很現實的社會,你不努力沒有北美教育文品很難找到理想工作,故有許多中國留學生一輩子在餐館打工,辜負了父母當年對他們的期望,「老年人的墳場」,在此地生活的老年人多半是生活在空虛、寂寞中,做子女的們為了生活及照顧自已的家庭,往住把老年人送進養老院,一年難得來看望幾次,沒有子女的老人生活更是不堪想像。
這本著作中繪集了筆者在大學及留學加拿大期間的生活的體驗及故事,從這本書中,筆者不但會悟出中西文化風俗的不同,也品嚐了人生的酸甜苦辣,這是筆者繼《揚子江邊的故事》,第二本著作,我呈現給親愛的讀者,希望你能喜歡。
特別感謝加拿大蒙城中文語學校的林怡君老師的建議及寫序言,程曉明老師的校對,老伴敏文生前對我之鼓勵及支持,兩位兒子邦平、邦安這四年來對我之細心照顧以使我能安心寫作。
名人推薦:〈序言:一生一世讀不完〉綺莉思
熊家基老師的前作是《揚子江邊的故事》,這部作品堪稱民國初年的歷史探險之旅。《落褲記》這部散文集則是熊老師豐富精彩的生平故事。《落褲記》這,顧名思義就是男主角在台上演出時,褲子當眾落下的窘態。熊老師妙筆生花,僅用短短的篇幅就還原出當年令人莞爾的青澀回憶。
而他的一生就由此篇揭開序幕,讀者隨著他輕鬆詼諧的筆調,穿越時空,身歷其境地感受他的所思所想與生命裡的悲歡離合、喜怒哀樂。
「人間裡的世代交替,多半不能無縫接軌,總有些關鍵的珍貴事物被遺落下來吧?……」這...
章節試閱
〈落褲記〉
大二那年,在偶然機會裡,被幾位熱情的同學拉進了學校平劇社,首次在五花洞裡面扮演武大郎一角,事後負責演出的幾位教授,認為以我六尺之軀扮演身高不及三尺的武大郎,確實是太委屈了,於是在次年秋季的演出,決定把我升格,排在紅鸞禧中扮演負心郎莫稽一角。
雖然莫稽這一角色也是小生戲,卻不像另一位扮演周瑜的同學,在黃鶴樓中那麼來得神氣、英俊,反觀自己將穿的那件破戲衫,前前後後補滿補丁,的確洩氣。當時心中抱定了一個主意,在正式登場那天,一定要集中全力演活這一角色,那怕下次不排給我一個重頭戲。主意定了,心情也就來得輕鬆,趁著別人下了班,溜進辦公大樓的那間高級的洗手間,對著牆上的大鏡子,比手畫腳的來揣摩劇中人的性格與表情。
半個月過去了令人興奮而又緊張的一天終於來臨。為了養精蓄銳,開演前半小時我就化好了妝,知友嘉德一直在旁給我鼓勵及照料。他像已知道我的秘密似的,也覺得這次的演出對我很重要,到後台來化裝以前,請我到福利社喝了一大瓶黑松汽水,並且帶來兩個生雞蛋給我潤喉嚨,一再勸我少講話好好保養嗓子。當時心裡在想:就是自己不抱著下次爭好角色的野心,也要把這齣戲給演好,才不辜負好友的這般希望。
時間似乎愈過愈快,也不知是否由於太緊張的關係,在距離出埸還有五分鐘時,突然感到小肚脹得難受,於是對嘉德說:「我必須上廁所」。嘉德氣得瞪了我一眼,嚷著說廁所在前台,像我這一身戲服怎麼能夠出去見人?於是他急中生智的把我帶到後面更衣室,建議我跳窗到後面校園去行方便,好在當時天色已暗,後園中不見一人,才喘過來一口氣。當我從窗外翻回到後台,卻找不著綁戲褲的帶子,那時前台的鑼鼓已敲得叮叮咚咚,羅教授在門口一再提高了嗓門催著我出埸,嘉德急得冷汗直冒,匆匆的將我這寬大的戲褲往上一提,兩邊一摺,然後將一端塞在另一頭,拍拍我的肩膀,把我送到台口。當我聽到胡琴聲響起,反而怯起場來,也不知何時被羅教授狠狠一把推了出去,好在胡琴師有耐心的又重奏了兩次過門,自己才勉強唱出聲來,當時只覺得嘴巴在動,實在不知道唱些什麼。經過一段自我介紹身世的說白後,緊張的情緒才穩定下來,於是那好勝的念頭再度湧上心際,為自己剛才唱得那麼糟糕深感慚愧,決定要把下面的那幾段做工好好的做一做。
幾個水袖的運用尚能恰到好處,也可零落的聽到班上幾個特別請來捧場的同學幾下掌聲,接著是表演一個暈倒在雪地上的做工。好在過去一直喜歡看蕭何月下追韓信那齣戲,蕭何數度像門板似的畢直往後倒下去的工夫,在兒時玩遊時就學到了家,做起來也就加輕就熟。撲通一聲倒在地上,便裝著失去了智覺,此時胡琴師又湊起了那悅耳的男梆子,扮演女主角玉奴的昭孔兄出場了,想不到他一聲嬌啼,便引來一個滿堂彩,接著他那細膩的做工及嫵媚的風情,更羸得觀眾大聲叫好。好在昭孔是我的知友之一,向賈秉文教授學戲時,幫我記了不少腔,經驗足,有天賦,加之又懂得做人,故觀眾對他的捧場倒引不起我的妒嫉。這時場裡很靜,觀眾都聚精會神的在欣賞女主角開門、出街及發現我僵臥在地上的精彩做工。順著劇情的發展,金玉奴終於發現我倒在雪堆裡,把我救醒過來,到家盛了一碗飯給我吃,我狼吞虎嚥的把那碗飯吃得精光。為了加強表情,我把舌頭伸向觀眾,把那隻破碗舔了又舔,果然羸得觀眾一陣熱烈掌聲,心中更增加一分自信,覺得扮演周瑜的日子愈來愈近了。
飯吃飽了金玉奴請我到她家中避寒,於是伸了一個懶腰站了起來,胡琴聲又響起,我唱了兩句,便踏方步進她家門。那知道這時兩隻腳像犯人上了腳鏈似的,寸步難移,胡琴師在後面小聲而急促的喊:「掉了!掉了!」我真弄不清他在喊個什麼玩意,心中更是來得慌,接著台下觀眾像發現新大陸似的,「啊!」的一聲叫了起來,笑聲!掌聲!雜著長而刺耳的口哨聲,卡擦、卡擦的鎂光燈,閃得我頭昏眼花。我才體會到,一定身上出了什麼毛病,摸摸頭頂,帽子還在,趕緊往下一看──我的天!那條寬大的戲褲不知何時落了下來,緊緊的纏在自己的兩隻腳上!我人高腿長,戲袍又短,兩隻光溜溜長年不見陽光的雪白大腿,像展覽似的呈向觀眾。這時鑼鼓聲都自動停了,只聽到台前、台後一片喧嘩,自己也感到陣陣暈眩,勉強支持在那裡不知所措。迷糊中看到東海大學的一些外籍教授,站在台前拿了相機大搶鏡頭,有一位竟持小型攝影機對了我的腳拍了又拍,心裡更是難過,覺得丟臉竟丟到外國人面前去了。不久見到一向鎮靜的何靜安教授,帶著一臉驚惶的神色,跑向後台,心裡才稍安一點,果然幫忙配戲劇團的周團長,在受了何教授的吩咐後,親自跑上舞台,替我把褲子拉上,又找來一條粗皮帶,給結結實實的紮在我的褲腰上。於是羅鼓聲復作,餘驚未了,心中又失望、又羞愧,演得更是糟糕,一切的野心、抱負都頓然消失了。想到散戲後,一定會受到社裡同學的抱怨,師長的責備,以後可能只有跑龍套的份了。心裡一難過,眼淚也就落了下來。
然而出乎我意料的,散戲那晚,大家聚集在福利社消夜,有說、有笑,但是誰也沒提落褲子的事。可是次晨到學校去上課,一走進大門,就看見站在辦公大樓前面幾位女職員,對著我指指點點,還有幾位特別跑了出來,像看新娘似的,睜大了眼睛朝我全身上下打量個不停;一些趕著去上課的同學,也不時回過頭向我莫名其妙的笑笑,弄得我全身不自在,就這樣我們的名氣在學校一砲而響。畢業那年被分發到軍中服役,有一天,與隔連的幾位預備軍官聊天,其中有位姓張的朋友,雖是初見面,卻談得十分投機,當他知道我是從中興大學農學院畢業的,便好奇的問我,知不知道中大曾經發生過落褲子的那件笑話?當時問得我面紅耳赤,支支吾吾的藉故離開了。民國五十五年赴紐約市探望幾位老朋友,較早來美的昭孔兄,堅持要帶我去紐約業餘平劇社看看他們的水準,當他向社長蕭明女士介紹,剛說出我的姓名時,蕭女士便接口問昭孔,是不是曾經在舞台上掉褲子的那位同學?好在離校後工作了幾年,臉皮也給歲月磨老了,沒有再發生臉紅的事,只是萬想不到自己的名氣,竟響亮到萬里以外的海外來了。
日月如梭,轉瞬離校十多年,回想往日平劇社師生共聚的快樂時光,真使人有個無限的懷念與感觸。出國多年,一直為工作忙碌,與平劇早就絕了緣,從中央日報四海一家上,時常讀到鍾維娜,秦巧鈴等昔日老伙伴們,在美還在為發揚國粹藝術,作過數次盛大的公演,對於他們的精神與毅力,不得不使我敬佩萬分,而我僅能憑藉這隻禿筆,瑣碎的來追憶一些往日的趣事,讓與我環境相同的老朋友們,在苦悶中讀了,也能發出會心的一笑吧!
(寫於公元一九六七年)
〈落褲記〉
大二那年,在偶然機會裡,被幾位熱情的同學拉進了學校平劇社,首次在五花洞裡面扮演武大郎一角,事後負責演出的幾位教授,認為以我六尺之軀扮演身高不及三尺的武大郎,確實是太委屈了,於是在次年秋季的演出,決定把我升格,排在紅鸞禧中扮演負心郎莫稽一角。
雖然莫稽這一角色也是小生戲,卻不像另一位扮演周瑜的同學,在黃鶴樓中那麼來得神氣、英俊,反觀自己將穿的那件破戲衫,前前後後補滿補丁,的確洩氣。當時心中抱定了一個主意,在正式登場那天,一定要集中全力演活這一角色,那怕下次不排給我一個重頭戲。主意定了...
目錄
序言:一生一世讀不完
自序
▎第一章 大學時代
捕蟲記
落褲記
情人道上的故事
▎第二章 加國生活
小城懷舊──修迪柏教授的課
釣魚樂
陪兒子賽球
朋友:請來共舞──記蒙特婁市(Montreal)華人社交舞團成長簡史
拖我下水
吃蟲大會
老師再見
與鍾麗緹共進晚餐
小何的婚姻
▎第三章 友誼
友從遠方來
世敏走了
老友欣賢
楊教授
洛杉磯之行
▎第四章 戀史
晚風
老伴敏文
▎第五章 感觸
校花的故事
紅衣老人
茶會
母與子
青青河邊草
啟悟
上司
人約黃昏後
序言:一生一世讀不完
自序
▎第一章 大學時代
捕蟲記
落褲記
情人道上的故事
▎第二章 加國生活
小城懷舊──修迪柏教授的課
釣魚樂
陪兒子賽球
朋友:請來共舞──記蒙特婁市(Montreal)華人社交舞團成長簡史
拖我下水
吃蟲大會
老師再見
與鍾麗緹共進晚餐
小何的婚姻
▎第三章 友誼
友從遠方來
世敏走了
老友欣賢
楊教授
...